分享

老子刚柔之道不等于龇牙吐舌之相

 蒋成博 2012-12-20

老子刚柔之道不等于龇牙吐舌之相

蒋成博

近日,江苏省苏州市金鸡湖畔,一尊由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研究所研究员、雕塑家田世信雕塑的《刚柔之道老子像》,因为雕像眼睛紧闭,舌头伸出,露出一个大门牙,作出一副“龇牙吐舌”的怪状,被网友形象地称作“吊死鬼”像。

据了解,这尊雕塑为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中军于今年9月向苏州文化艺术中心捐赠的。对于老子雕塑的走红,苏州艺术文化中心的相关负责人表示有些意外。

此前,已有一件田世信创作的同名作品被摆放在北京大学,也引起了一番争议。当时,田世信回应称,他并没有丑化老子,同时他希望提出质疑的人多看看书,去了解老子阐述刚柔之道这一著名的典故。

然而,从艺术家《刚柔之道老子像》雕塑来看,他对老子刚柔之道典故的理解非常离谱。

目前,网络媒体和报刊杂志诠释的刚柔之道典故诠释主要版本如下:

孔子曾前往周都洛阳,问道于老子。老子张开嘴巴让孔子看,问道:我的牙齿还在吗?孔子如实回答:不在了。老子又问:我的舌头还在吗?孔子告诉老子:还在。老子意味深长地告诫孔子:坚硬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牙齿是坚硬的,所以它老早就掉了;舌头是柔软的,所以它至今还存在。

田世信雕塑的《刚柔之道老子像》可能就是依照这个版本的,否则就不会有老子“龇牙吐舌”之相。

在历史上,确实有孔子问道于老子的记载,但是两位圣贤并没有讨论刚柔之道刚柔之道典故并不出自孔子问道于老子的故事,而出自老子探望卧病在床的恩师商容时,商容向老子阐述的道理。

老子(约前571——约前471),姓李,名耳,字聃,又称老聃、老耽或伯阳,春秋末楚国苦县历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东)人,曾在西周国都洛阳担任守藏室史官(相当于现在的图书馆管理员),道家学派创始人,《道德经》一书作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晋以后逐渐被道教奉为始祖,尊称太上老君。

据说老子晚年因见周政日衰,遂有退隐之心,西出函谷关时被驻守官令尹喜留下一段时间,写下了五千言的《道德经》一书。

迄今为止,《道德经》一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一直还存在不少争议。但它以“道”为核心,是没有任何争议的。

那么,老子学道于何人呢?传说老子学道于殷商著名文化大师商容,又作常枞原文见西汉刘向撰《说苑》一书,作“常枞”。魏晋皇甫皇谧著《高士传》作“商容”,南宋小说《世说新语》注云“商容,老子师。”

临终前告诉老子的一段话,道出了老子之“道”的精华所在。

《说苑》:常枞有疾,老子往问焉。曰:“先生疾甚矣,无遗可以语弟子者乎?”常枞曰:“子虽不问,吾将语子:过故乡而下车,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其不忘故邪?”“过乔木而趋,子知之乎?”老子曰:“非谓敬其老邪?”张其口而示老子曰:“吾舌存乎?”老子曰:“然。”“吾齿存乎?”老子曰:“已矣。”“子知之乎?” 老子曰:“岂非柔存而刚亡邪?”常枞曰:“噫!天下之事尽于此矣。吾何以复语子哉!”

该段大意是,商容病了,老子前去探望:“老师,我看您病得很厉害,请问您还有什么要嘱咐弟子的吗?”

商容说道:“你不问我,我也要告诉你的:你知道路过故乡要下车拜访乡里乡亲吗?”老子答道:“不是为了不忘故土吗?”

商容继续说道:“你知道遇到老人要礼让吗?”老子答道:“不是为了尊敬老人吗?”

商容点头不语,张开口:“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答道:“在。”“我的牙齿还在吗?” 老子答道:“都掉光了。”“你知道原因吗?” 老子答道:“那不是柔软的能够长存,刚强的容易消亡吗?”

商荣露出满意的微笑:“是啊,天下的道理全都包含在这里了,我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故事中,商荣所说的天下“道理”,主要是指什么“道理”呢?

其“道理”不外乎三:其一,感恩之道;其二,敬人之道;其三,刚柔之道。懂得感恩则亲情和,懂得敬人则人情顺,懂得刚柔适度则事理通。能够做到这三点,自然就是得道之士了。“刚柔之道”只是老子之“道”的一部分而已。

通过还原“刚柔之道”典故不难发现,什么时候老子都没有采取站着做出“龇牙吐舌”的怪状来阐释“刚柔之道”的。把“刚柔之道”丑化成老子“龇牙吐舌”的怪状,其实是艺术家对传统文化的肤浅认识和错误理解所致我们的艺术家并没有真正理解“刚柔之道”典故的内涵所在。

因此,网友们指责艺术家雕刻的《刚柔之道老子像》像“吊死鬼”之像,并非不懂得“刚柔之道”典故

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又高于生活。它体现的是一种真善美,即使对历史文化进行别具一格的创新,也不应该为艺术而艺术,更不应该为了哗众取宠,而肆意歪曲历史,丑化文化名人,把艺术雕像,特别是文化巨人设计得丑不忍睹。何况老子还是我们中华文化的始祖之一。艺术岂能数典忘祖?

20121220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