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一章 大家都愛潘金蓮3:西门庆粉墨登场

 猎人狼 2012-12-20

第一章 大家都愛潘金蓮3:西门庆粉墨登场


   第一章 <wbr>大家都愛潘金蓮3:西门庆粉墨登场(連載4) 说把潘金莲和西门庆的相遇安排在她勾引武松失败之后,可说非常高明。这个安排,使得接下来潘金莲一见到西门庆这个有钱有闲的色鬼时,根本不需多说,读者立刻拍案大叫:这下可有好戏了!

 

说起来,潘金莲和西门庆的初遇实在是很狼狈的。不同于白蛇传里,许仙和白素贞落雨的纸伞下动人的邂逅,作者在这里刻意安排了潘金莲手拿叉竿放帘子,被一阵风刮倒叉竿,正好打在路过的西门庆头上。如果纸伞让人联想到近乎爱情的浪漫与美感,那么叉竿的意象显然就和勾引、阳具息息相关。这种刻意安排的画面,透露着一种沉默的嘲讽。一场应该是风流倜傥的邂逅,就这样在”叉竿”的淫诲暗示中展开来。小说先写潘金莲,再写西门庆的色欲熏心,全篇充满了一种流畅、夸张的喜感:

 

这个人被叉竿打在头上,便立住了脚,待要发作时,回过脸来看,却不想是个美貌妖娆的妇人。但见他黑鬒鬒赛鸦鸰的鬓儿,翠弯弯的新月的眉儿,香喷喷樱桃口儿,直隆隆琼瑶鼻儿,粉浓浓红艳腮儿,娇滴滴银盆脸儿,轻袅袅花朵身儿,玉纤纤葱枝手儿,一捻捻杨柳腰儿,软浓浓粉白肚儿,窄星星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更有一件紧揪揪、白鲜鲜、黑裀裀,正不知是甚么东西。观不尽这妇人容貌……

 

照说潘金莲长什么样子,在前文早已描述过,不需再向读者交待。不耐烦的读者没读到其中玄机,一不小心整段形容就被错过了。事实上这段文字是形容西门庆看到潘金莲时的心情。用这样的理解阅读故事,我们才能能够感受到这一大串甚至是有点粗鄙的形容词背后的精采的趣味,什么黑鬒鬒、翠弯弯、香喷喷、直隆隆、粉浓浓、娇滴滴、轻袅袅……在这些重迭句里,我们彷佛可以看见西门庆语无伦次的慌乱,听见他胸中砰砰砰的心跳节奏。更可笑的是当西门庆从头发、脸蛋把潘金莲一路往下看,到最后什么柳腰儿、白肚儿、尖翘脚儿、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时,潘金莲在西门庆的想象底,竟已被剥得一丝不挂,甚至是不打马赛克的解碼画面了。西门庆当然看不到什么肉奶奶胸儿、白生生腿儿,但在他心里,意淫的想象却比什么都还真实。这种意识流的小说技巧,在西方要到近百年来才算是渐渐成熟。《金瓶梅》的这种技巧笔法,讓我們简直像是看到了直升机在四百多年前古老的空中盘旋似的。

 

有了这样色瞇瞇的想象之后,再来看西门庆的反应。

 

那人一见,先自酥了半边,那怒气早已钻入爪洼国去了,变做笑吟吟脸儿。这妇人情知不是,叉手望他深深拜了一拜,说道:”奴家一时被风失手,误中官人,休怪!”

那人一面把手整头巾,一面把腰曲着地还喏道:”不妨,娘子请方便。”却被这间壁住的卖茶王婆子看见。

那婆子笑道:”兀的谁家大官人打这屋檐下过?打的正好!”

 

西门庆会从潘金莲门前经过,实在是因为生病的三姨太死了,刚出完殡回来。西门庆不但没有任何哀戚之情,他被潘金莲的叉竿打到,从”待要发作”到变成”笑吟吟的脸”,也不过是几秒钟的工夫。光是这个嘴脸已够可笑了,偏偏小说还要再安排个王婆子,跳出来说俏皮话,提醒大家潘金莲也一样半斤八两─平白跑出一个标致的大官人从屋檐底下经过,这一竿打得当然正好。正因为说的是实话,所以王婆子这句戏谑的话令人喷饭。

 

色欲饱胀的西门庆见到潘金莲之后,满心都是”好一个雌儿,怎能勾得手?”的心思,一天之内来来回回就光顾了王婆子的茶坊三次。我们在此感受到的固然是西门庆的神魂颠倒,但作者描写王婆子贪婪又爱促狭的个性更是精采绝伦。《金瓶梅》里所有的恶行败德几乎都少不了这些掮客。他们初看只是小奸小坏,可是内心世界却藏着最深沈的阴邪奸毒。王婆子绝对是这组类型人物里面不可或缺的代表。少了这个类型,《金瓶梅》的精采有趣恐怕少掉一半以上。

 

王婆子深谙世故、贪婪,又充满了尖酸刻薄的机锋。因此西门庆一踅回茶坊,她立刻笑着说:”大官人却才唱得好个大肥喏(刚刚的鞠躬问候真是殷勤啊)!”这当然是个讥讽。不过西门庆此刻没有心情和她周旋,他急着出言打听隔壁这个雌儿的消息。尽管西门庆心急,深谙世故的王婆却一点也不急。她先和西门庆插科打浑,甚至还吊他味口,和他玩猜谜游戏。猜了半天,原来她是卖炊饼武大郎的老婆。本来名花有主,这件事西门庆知难而退也就算了。不想西门庆叹息了一声:

 

“好一块羊肉,怎生落在狗口里!”

 

想来西门庆的内心对白应该是:”羊肉要是落到我嘴里该多好。”王婆当然不会听不懂这层意思,于是立刻也亦步亦趋地跟着叹息:

 

“自古骏马却驮痴汉走,美妻常伴拙夫眠。月下老偏这等配合。”

 

潘金莲这块羊肉落到谁口里本来一点也不干西门庆的事,可是王婆子却把它说成了人间的不公义,把西门庆的色欲更是吹得鼓鼓的,彷佛铲除世间所有的不义真是自已责无旁贷的义务似的。

 

勾引别人老婆当然不是什么可以大声嚷嚷的事。西门庆的生意人本能浮现,决定从小恩小惠的人情开始打点起。他问王婆:”干娘,我少你多少茶果钱?”王婆却说不急。

 

他又许诺要给王婆的儿子差事。王婆也只是不冷不热地回应他:”若得大官人抬举他时,十分之好。”

 

看到这里,若看官误以为:王婆是个不在乎钱脉与人脉的胡涂老人家,那可就大错特错了。王婆并非不贪婪,相反的,她看到这件事背后还有更大的甜头,心里算准了要放长线钓大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