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浦桥

 江苏常熟老李 2012-12-20
打浦桥
 发布时间:2008-11-21 

    打浦桥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南部。卢湾区中部。东起重庆南路,鲁班路,西至瑞金南路、肇嘉浜路、陕西南路,南沿斜土路,北抵建国西路、建国中路,面积0 . 78平方公里。打浦桥,原是肇嘉浜上一座老桥,位于今徐家汇路、瑞金二路口。初为木桥,20世纪20年代改为水水泥桥,在1946年填没肇嘉浜至日晖港(今瑞金南路)以东河出拆除,。清末民初,由桥名衍为地名,指周围一二百米范围内陆块。民国初年。此处筑路日多,法商电车公司还在卢家湾建造电厂、水塔。1914年徐家汇路以北划入法租界后,大批里弄住宅开始兴建,各业小厂纷纷开设,人口日众。自20世纪2o年代中期起,在金神父路(今瑞金二路)南段及其两侧出现一些较有规模的商店,诸如飞飞车行、天泰丰绸布庄、章大同国药号等。一些学校诸如远东大学、新华艺术专科学校、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及东吴大学法学院等也相继移驻此地。上海沦陷期间。侵华日军曾将肇嘉浜和日晖港河道切断,使其成为断头河,水质与两岸环境迅速恶化。这里便成为许多难民栖息之所。他们利用废墟断壁、千涸的河滩及破船搭棚盖屋,逐渐连成一片。于是,出现了南彭家弄等11条棚户简屋里弄。国民党发动内战后,大批来自苏北一带的难民在这里居住,又使打浦桥头增加了打浦里等6条简屋里弄。至上海解放时,打浦桥地区有49.1%的居民居住在棚户区中。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大力治理打浦桥。1954年底,一条两侧快速道,中间有绿化隔离带的交通干道一肇嘉浜路建成。同年迁设商业网点60多家,初步建成地区商业中心。1957年建成肇嘉浜泵站,加大排水能力,所有道路也陆续改铺柏油路面。同时开始拆除棚户简屋,营建新住宅。但改建速度跟不上棚户区人口的增速,棚户面积呈扩大趋势,50年代又增加了同义里等,成为卢湾区最大一片棚户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