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善用“底线思维”想问题

 宠爱乌龟 2012-12-22

李宗同

常能听到有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困难时,说这样的话:“大不了如何如何”,“最坏也就是怎样怎样”,以表明自己用对待困难挫折的达观态度,来摆脱困境所带来的心理压力。这是“底线思维”在实际工作和现实生活中不自觉的运用。

所谓“底线思维”,就是客观地设定最低目标,立足最低点,争取最大期望值的一种积极的思维方式,它有别于俗话说的“破罐子破摔”,而能及时调整人们的心理定位,使人们在萎靡中奋起,以积极的心态获取行动的力量。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公司因销售原因,董事长算来算去年底只能发一个月的奖金,不能和往年一样发两个月的奖金了。怎样才能保持士气不坠呢?他突发灵感,让部属告诉员工,公司因效益不好年底要裁员。这下公司里炸开了锅,顿时人心惶惶。过了几天,在员工大会上,董事长对员工们说,考虑到大家对公司的贡献,裁员的事就不考虑了,大家要齐心协力和公司共渡难关,只是年终奖金绝不可能发了。听说不裁员,人人都放下了心上的石头,不用卷铺盖走人的窃喜早已压过了没有年终奖金的失落。春节将至,当所有的员工准备过一个简朴的春节时,忽然有一天公司通知员工到财务领取一个月的奖金,大家都兴奋地跳起来,连顶楼上的董事长都感觉到了地板的震动。

在这个故事中,董事长的做法固然有其欠妥之处,但也为我们处理问题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只发给员工比往年少一半的奖金,而他们却比往年还要高兴,原因就是公司使员工把自己定位在被裁减的最低点上去想问题,而最终的结果,却远远地超出了他们不被裁员的最低期望值。

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的破釜沉舟,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利用“底线思维”激发士气取得胜利的典型例证。这对我们不无启示。在单位建设不顺利时,与其总担心出问题而束手束脚地工作,倒不如在落实基本制度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地设定一个最低的奋斗目标,然后放手大胆地工作,每取得一点超出我们预定目标的成绩,都是对我们的巨大激励。在个人工作遇到困难时,与其整天郁郁寡欢,倒不如静下心来调整一下思维,根据实际情况把自己的处境设定在一个最低点上,“没有更糟,只有更好”,立足这种心态,就能使我们微笑地去面对挫折,从容地去克服困难。

问题的解决往往就是这样,调整一下立足点,换一种思维方式,就会豁然开朗,就有了战胜困难的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