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数九”

 岚韵 2012-12-22
话说鈥準赔

过了冬至,进入 “数九”天了。 “数九”习俗起源很早,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公元550年南朝梁代宗懔所著《荆楚岁时记》: “从冬至日数起,至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冬至后的第一个九天为 “一九”,第一天谓之 “进九”,第二个九天为 “二九”,依此类推,数到九个九天最后的一天,就到了“九尽”春来之时,谓之 “出九”。

“数九”的习俗很多,其中最广为人知的非 “九九消寒歌”莫属了。在一年之中最寒冷的时节里,屈指数日的人们比较闲暇,通过对天气寒暖、物候以及人事的观察,凭着长期的经验进行了记录和概括,将 “数九”编成歌谣,称作 “九九消寒歌”,口头流传于民间。因为它合仄押韵,易记上口,所以流传久远。

“九九消寒歌”在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流传,不过,因我国南北气候相差悬殊,城乡生活迥异,所以各地有不同的 “九九消寒歌”。如流传在北京地区的 “九九消寒歌”是这样的: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养花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又一九,遍地耕牛走。” 不难看出,“九九消寒歌”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农家百事与 “九九”期间气候的紧密关系,客观记录了我国各地寒冬腊月的物候现象与民俗活动。 “数九”的过程正是寒消暖长的过程,因此可以看作是一份有形的气象资料记载。

如果说 “九九消寒歌”是以生动的歌谣形式描述冬春节律的递变,那么“九九消寒图”则以图画的形式,直接把冬春的嬗变诉诸人们的视觉,更显雅致。早在明代就出现了 “画九”的习俗。所谓的 “画”,实际上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一种图。明代 《帝京景物略》载: “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更有韵致的是妇女晓妆染梅,如明人杨允浮在《滦京杂咏一百首》中就咏及此俗:“冬至后,贴梅花一枝于窗间,佳人晓妆,日以胭脂日涂一圈,八十一圈既足,变作杏花,即暖回矣。”这种设计,可谓独出机杼,由梅而杏,由冬而春,季节的变换又与佳人晓妆的胭脂联系,真让人叫绝。

这种“画九”,到清代时变得简单多了。《燕京岁时记》载:“‘消寒图’乃九格八十一圈,自冬至起,日涂一圈。 ”也有更简单的,那就是在一张纸上划一大“井”字,成9个方块,每块再划小“井”字,就成了81个小方块。这已经不是“九九消寒图”,而被称为“九九消寒表”了。

继 “画九”后,清代又出现了 “写九”的习俗。在文人的书斋里,九宫格内各写一字,每字均九笔,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写 (类似书法练习中的 “描红”),每日一笔。九字填完正好八十一天。有意思的是,每天填完一笔后,还要用细毛笔着白色在笔画上记录当日天气情况,所以,一行 “写九”字幅,也可以看作是 “九九”期间一种天气实况的记载。

那时,最喜欢玩弄这种 “写九”的,莫过于私塾中的小学生了,他们最通常写的是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了。先用毛笔写好,再用一张白纸蒙上,用双钩的办法,把这九个字用红笔(当时叫朱笔)影写下来,便都是空心字了。按笔划每天描一笔,描完之后,正好是在春暖花开、姹紫嫣红时。

还有更雅致的是作九字对联。每联九字,每字九画,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比如,上联写有 “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 “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被称为 “九九消寒迎春联”。

那么,为什么不用一到八中的某个数来数数呢?其实,这 “数九”习俗是与我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消长有关系的。阳长阴消象征暖来寒去。九为 “至阳”之数,九又是 “至大”之数。 “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日渐消减,累至九次就到了尽头,意味着寒去暖来, “春已深矣”了。

整理自气象报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