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五):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上)

 昵称503199 2012-12-23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五):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上)  

2012-08-12 09:23:33|  分类: 语文美景 |  标签: |字号 订阅

听王君老师聊课(之五):关于《记承天寺夜游》(上)


 这个课是北京通州一位老师的课。这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是教师课堂教学升格。我和《中学语文教学参考》中旬刊的梁主编,还有王云峰老师一起到了通州,给老师们加油助阵。形式是他们先独立备课上课,然后由我们评课论课,然后老师们再修改再上课。

通州二中的老师上了两节课,一是《记承天寺夜游》,二是《荷叶  母亲》。

课后大家自由交流。我主说。说得比较多。整理出来,大概有以下几层意思。

首先我还是反复强调“每个人都是对的。但每个人都可以多听听他人的意见”这个观点。这不是作秀。我现在真的就是这么想的。我们必须要有这么一个前提,否则,交流往往最后就会成为怄气和争吵。

 

我现在备课,一般会从两个角度去思考:一是宏观的角度,二是微观的角度。

宏观就是先整体观照一下摆在我面前的这篇文章。我会问自己三个问题:第一,它值不值得我讲?第二,它值不值得我精讲?第三,它适合我用哪种课型来讲。

 

比如《记承天寺夜游》。我的判断是:首先这是中国古典精品(并非因为它的作者是苏轼。进行这个层面的判断时,不能看作者)。这篇短文能够征服我,它确实是苏轼的代表作,是“神品”。按照王荣生老师的说法,当属“定篇”编制。它值得我精讲。

而《荷叶  母亲》呢?恕我直言。我现在还没有正式教过这篇课文。但是,从我第一次读到这篇文章开始,就不觉得它是篇好文章。虽然我对冰心奶奶是很尊重的。因为我觉得傻子也会问这个问题:那保护了红莲的荷叶是主动行为呢还是偶然“行为”。我觉得大凡应用了象征手法的文章一定要小心:其自然属性和人物精神情怀之间的关系是水乳相融的,绝不是生搬硬套胡乱拉扯在一起的。比如,你可以从母猫保护小猫联想到母爱的伟大,但是你从荷叶可以保护荷花联想到母爱的伟大就很难说服我。母猫的表现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你看只要有人靠近她的小猫,她就会凶神恶煞地拱起背喵喵地叫着随时准备战斗。但荷叶显然不是这样的。它盖住了荷花显然是风雨的一种偶然行为,它不是主动“荫庇”,而是被动“荫庇”的。既然这样,你非要说她象征着母爱,我就觉得别扭了。冰心的文字是很好的,但这一类文章显然和杨朔的抒情散文一样有点儿让人倒胃口。他们是为了写文章而写文章,写得矫情,写得造作。说实话,现在学生写此类矫情文章是很上手的。我早就头疼得很。你让我还认认真真地去教《荷叶  母亲》,我是不干的。

 

好了,《荷叶母亲》怎么教,下篇再说。还是回到《记承天寺夜游》上来。

 

确定了值得教之后,我会思考,它适合我用哪种课型来教。“就文本特质选择教学策略”是我在2009年申报成功的海淀区的一个课题。最基本的思想也在2010年年末就发表在我的老博客上了。近期在《语文教学通讯》上看到一篇文章基本格局和我早已经发表出来的文字基本相似。也许那位老师跟我想到一块儿去了吧。

根据文本特质,我把我的课型基本划分为以下几种:主题型文本、诵读型文本、写作型文本、拓展型文本、思辨型文本……像《记承天寺夜游》这类神品文章,我毫无疑问地会归入“主题型”文本,并且利用“导读课”去处理。这是我对文本的最高礼遇──只有精品文本才会拥有的礼遇。

宏观观照还有一个层次:因为《记承天寺夜游》是文言文,我们就从文言文的角度再来做一个选择:教这篇文章,是该侧重“文”呢,还是“言”呢,或者“文和言”都该侧重呢?像《活板》,《核舟记》当然必须侧重“言”,而像《送东阳马生序》,“言、文”都需并重。《记承天寺夜游》文字仅仅80來字,表达平和,文字无甚难点。但是,属于典型的浅文丰意,文章虽短,但是内涵丰富。所以,必须侧重于“文”。这类文章,看起来一目了然,细细探究却有无限广阔的天地。没有老师的帮助和点拨,学生很难真正读懂。

 

好,完成宏观观照之后,再从微观上进行研究。其实,就是具体的教学策略的选择把握了。这个层面的思考要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你有主问题吗?你的主问题恰当吗?你的“辅问题”表现出了层次性吗?在教学细节上,你的策略有效吗?

 

主讲这篇文章的老师年轻但是淡定温婉,其人格特质和《记承天寺夜游》天然合拍。优点我就不表扬了。只说说可以继续提升的地方。我们一起探讨了以下几个问题:

关于导入。她用“夜”字的篆书来导入。让学生猜,这是什么字,然后解字,引出“月”。让我们眼前一亮。我还没有看见过这样的导入呢,很新颖。近两年来说文解字进入课堂的越来越多。这是老师们的进步。但可惜的是,她后面的课堂流程再也没有提到过这个“夜”了。导入于是成为了涸泽之流。我记得是莫泊桑还是哪位著名作家说过,写文章是必须要前后呼应的。如果我第一段写在墙壁上挂了一张弓,结果后文再不提起,那么,我宁愿第一段不写这张弓。对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一堂课四十分钟,就是一篇文章。处处照应才能自圆其说。

关于“言”。这位老师导入后,组织学生朗诵了一遍,就直接进入了分析──让学生体会苏轼情感的变化。我问:整堂课只读一遍够吗?字词完全不涉及恰当吗?如此短小的文章,不当堂背诵甚至默写是不是有点儿可惜呢?老师解释说课前已经让学生预习过了。这当然好。但是,从常规课而言,学生预习归预习,老师课堂上的点拨落实还是少不了的。我们的教学一定要面向大部分中等或者中等偏下的孩子。我敢说,你当堂搞个测试,哪怕孩子预习过了,但是,还是有相当部分孩子讲不出“户”、“遂”,还有写景那个关键句子的翻译也绝对是难点。所以,文言文的“言”即算简单,也绝不可以丟。这些东西似乎公开课上讲起来显得不太好看,但是我们要克服这种心理。初中的孩子,是必须要落实基础知识的。

文言的美文、神品教学,诵读是最最基本的,也最最好用的手段。如果读得太少,或者根本不读,你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我。

80多个字,如果不当堂背诵下来,课堂效率就太低了。宁可少分析,也要让孩子们当堂背诵下来。尽可能不要把作业留到课外去。我现在觉得,“无作业”应该成为一种常态。孩子们在语文课外应该做什么?我认为是定向读写和自由读写。不要让他们课上课外都纠缠在那几篇课文上。课文没有那么伟大。

关于主问题。这位老师没有主问题。只有一个大问题:苏轼情感的变化。整堂课主要就是带领学生在80多个字中依次把苏轼的心情梳理出来。整堂课缺少提纲挈领的一个抓手。

关于辅问题的层次。这位老师因为没有主问题,所以,全部问题都成为了辅问题。整堂课在面上铺开了许多问题,但层次性看不出来。

关于课文的理解。比如一开始就带领孩子们探讨苏轼的心情怎么样。结果得出的结论是苏轼很郁闷。原因是这么晚了还睡不着,肯定郁闷。我提出反对意见,说古典文人是有很多雅兴的,夜来不睡也许是在读书,也许是在弹琴,还有可能作诗作画等等,比如那个雪夜访戴的故事,人家一晚上不睡,但丝毫不郁闷啊。老师说结合时代背景,苏轼被贬谪,肯定郁闷得睡不着。我说,谁说的遭了贬谪就一定会天天睡不着啊。咱不能去猜,去戴帽子,得根据全文的整体基调来分析。反正我觉得苏轼在这则短文中并没有什么郁闷。如果郁闷了,他就不可能看得到“月色”,也不会“起行”而“欣然”。他放松开心得很呢。(未完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