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

 真情人生· 2012-12-23
儒家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信念

 

  

  由于人类改变自然的能力急剧增强,激发了人类中心主义、人类万能的思想。造成生态环境出现问题是由于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认识错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本就集中在如何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对此,我们可以从博大精深的孔教学说所蕴含生态环境理念中去吸取营养。孔教生态环境理念能够引导人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使全社会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得到增强,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天人合一”是孔教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基本的信念。孔教认为,人是大自然中的一群生命体,是属于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应该随心所欲地征服自然、统治自然、支配自然。人必须学会尊重自然,爱惜自然。人与大自然的关系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孔教的“天人合一”思想,即把人类放在大自然生态环境中加以考虑,主张人与大自然息息相通,和谐一致,天、地、人一体化。孔子说:“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人,唯尧则之。”(《论语·泰伯》)孔子肯定了天之可则,即肯定了自然的可则,人与自然具有统一性。《中庸》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把人与自然的发展变化看作是相辅相成的和谐、平衡运动。在孔教看来,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不是对抗的,而是协和共存的,不是把天、地、人孤立起来考虑,而是把三者放在一个大系统中作整体的把握,强调天人的协调、和谐,人与自然的协调、和谐。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货》)荀子也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就是说“天”是具有独立不倚的运行规律的。因此,人类在为自身的生存而对自然进行改造和利用的过程中,必须认识与遵循自然规律,即“制天命”须以“应天时”为前提。否则,就会破坏和危及人类的生存基础。现代新儒家也认为,人与自然应当是一个和谐的整体。

  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儒家提出了“正德、利用、厚生”。“正德”首先是指天地“生生之大德”,即是天地生养万物之道。这种天地的大德与人的善良的“仁”性是相通的,而人的“仁”性表现于外,就是“亲亲”、“仁民”、“爱物”。孔教伦理思想的核心即是“仁爱”,孔子一生以实现“仁”为己任,以实现“仁”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孔教主张将人的仁爱本心、本性推及宇宙万物。孟子的“仁民而爱物”,张载的“民胞物与”,程颐、程颗的“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均体现了这种思想。“天地之大德曰生”,当一个人有了“仁爱”之心,就会关心爱护他人,促进他人之幸福;如果用这种仁爱之心去对待万物,就会去涵润万物,促进万物的生长。使万物各得其所,各得其生,使人民各得其养,这便是儒家“仁道”的真实表现。“使有一物失所,便是吾仁有未尽处。”(《王阳明全集》卷一《传习录上》)。

  儒家讲的“利用”,是在“正德”的基础上讲的“利用”,即要从仁爱之心出发,对万物的“利用”要符合道德原则,既有利于人的生命,也有利于自然万物的生命。因此,就必须“取之有时,用之有节”。

  孔教认为,天地万物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如若随意破坏,浪费资源,就会损害人类自身,所以对待天地万物应采取友善、爱护的态度。孔子说:“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他还说:“启螫不杀则顺人道,方长不折则恕仁也。”(《孔子家语·弟子行》)孔子在他自己的生活实践中一向是“钓而不网,戈不射宿”。儒家的生态伦理思想突破了固有的家庭与社会伦理思想范畴,由家庭、社会进一步拓展到生态自然,完成了“亲亲、仁民、爱物”(《孟子·尽心上》)伦理逻辑发展的轨迹。儒家伦理的从爱人到爱物,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的主张,将人们对生态环境的珍惜,上升到人们道德要求的最高层次,有助于改善人和自然的关系。

  拯救生态环境要靠“中庸之道”。中庸之道是儒家学说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人生修养上的行为准则。中庸之道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的理论,不仅渗透于哲学、政治、经济、文化和日常生活等领域,也渗透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生态学,成为儒家生态学的基本法则,用来解决人与自然的种种矛盾。客观自然界本身具有一种适中的特性,天为至刚,地为至顺,天地构成了世界对立的两极,但至刚必转化为顺,至顺必转化为刚,只有刚柔相济,阴阳相遇,天地才可以交泰,万物正是在这种“适中”的状态中产生和发展的。

  因此,在处理具体问题时,要求在“过”与“不及”之间,找到一个“适中”的点,即合乎客观规律适得事物之宜的最佳点。“中庸”之道不仅要求人们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用中”,而且要求在处理环境生态关系时也要“用中”。中庸之道除了包含有“中和”法则之外,在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方面,还要求严格把握“时”的原则,即从时间运行观念上去把握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孔教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随时间的运行而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人的一切行为必须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联合国的商级环境顾问斯特朗说:“迈向二十一世纪,全人类都受自私的经济野心驱使,肆意破坏环境,必须透过宗教的呼召,唤醒人类的德性与性,并且在人生中实践,改变人类在经济与政治上的短视与自私的行为。”儒教的道德价值观是挽救世道人心的良方,国际社会已举办过多次会议,探讨佛教、基督教、孔教、印度教、伊斯兰教、道教等主要宗教与环境生态的关系,研究的结果,肯定了孔教和其它宗教的道德观、价值观能够拯救地球脱离环境破坏的厄运。我们要加强儒家文化有关自然生态环境的教育,这种生态教育,并不仅仅是专门的技术教育,而必须是一种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儒家的道德伦理教育,中庸之道的哲学人文教育等等。我们从孔教的生态环境思想中悟出“生态和谐”的真谛,从而把握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实际行动保护好我们居住的星球,共同努力,创造出一个绿色文明、繁荣和谐的新世界。

  (作者系香港孔教学院院长、博士)

  (有删改,待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