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定窑研究305之二

 老兔和小兔 2012-12-23

305、自正对定窑新认识
1、定窑盘碗类印花自晚唐开始一直生产至元末明初,发展脉络清晰,中间没有断层,质量最好的为宋早期正烧品种。
2、印花工艺的分解、模具制作、品种统计、器型统计及各时代印花特点和成就。
3、宋晚期定瓷印花纹饰直接取材于缂丝观点不成立的论述。
4、宋晚期、金代定窑胎骨品质整体下降,烧成温度降低,定窑引为自豪的俊逸、坚致的内在美所剩不多,以印花的繁缛富丽开创了金代的新局面。
5、隋代、唐早中期、元代定窑的状况。
6、元代定窑依然烧造,明早期方消亡。其衰落是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快速侵入、时代审美的转变、元青花的突起。
7、定窑铭文不止千种万种,与宫廷、官府有关的也无法计数。并对部分铭文进行时代认定。
8、“官”“新官”款器物产生和消亡的时代、历史背景及器型统计。
9、“官”“新官”款器物与“尚食局”、“尙药局”铭文器物无承启关系。
10、“官”、“新官”款器物是晚唐官府或宫廷有精确图样、制作精美的“官用器”,多以仿金银器为主,少量次品存在民间使用情况。由历史背景可知:到五代、北宋时“官”、“新官”款器物可看成后世伪款,极为泛滥,如目前及民国仿清代官窑的情况。
11、“尚食局”器物铭文出现的历史背景、宋金的使用情况及宋金界定。
12、“乔位”款器物性质的认定。
13、定窑“盈”字款铭文器物初探。
14、唐代定窑就有单件覆烧产品,五代就已经产生了大量的盘型支圈覆烧产品,至于影响深远的组合支圈覆烧那是宋中期以后的事了。
15、涩圈叠烧法定窑自唐代始一直存在。
16、定窑有一种特殊的装烧方式,大的器物中置放小的器物,可理解成套烧,但与套烧性质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原因是大的器物往往是粗瓷类,充当匣钵的同时又是烧造的器物。
17、定窑的支圈有多种类型,不仅厚薄不同、断面长宽比例也不同,有“L、H、C、J”等数种,主要侈口、撇口、葵口、折沿碟碗等器型配不同类型的支圈,其组合可称精妙!
18、宋晚期宫廷用瓷及部分民用精细瓷多单件覆烧而不用支圈,也就是说并不节省空间。目前笔者所收藏的数百件宫廷用瓷钵碗类器物及标本,全是单件覆烧。以往,人们对此认识错误从而产生了大量难以解决的问题。
19、古代窑炉结构、装烧工艺及燃料的使用情况。
20、古今定窑窑内气氛成因之别及胚体在窑内的瓷化过程。
21、古今胎体配方、釉料配方、原料淘洗、粉碎、除铁、沉降、陈腐及刻划工具之别。
22、定窑品种及大量窑变产品的统计。
23、定窑大量的绿釉产品中,没有胚体超过1250度的高温绿定。也就是说:定窑引为自豪的胎坚质薄在绿釉产品中没有体现。所以,定窑的绿釉产品既不稀缺也不珍贵。
24、定窑唐三彩产生可追溯到中唐,且发展较快,晚唐时已精美绝伦。五代、北宋、金元一直少量生产三彩品种,但质量越来越差。这与定窑以俊逸、刻划印为主流的高温白瓷产品有直接关系。
25、晚唐五代、北宋早期有很少一部分白中闪青、无化妆土、无开片、无泪痕及无明显竹丝刷痕的白釉产品,是定窑历史中最美的釉色、最精致的器物,可与传说中的柴窑媲美。
26、釉上彩的论述及时代确定。
27、描金器物的工艺技术、产地和时代认定。
28、各时期定窑的生产状况和流布。
29、各时期定窑胎釉、纹饰、器型特征。
30、黑定、紫定产生的时代及发展,而且是两种不同的配方的论证。
31、白瓷呈多色之因。
32、泪痕在烧造前就已经形成。
33、定窑在整个烧造历史中,一直有施化妆土的习惯,并不鲜见。
34、部分定瓷存在气泡,但没有规律可寻。
35、竹丝刷痕的成因。
36、定窑开片偶然可见,没有规律可寻。
37、由于定窑烧造时间及工艺技术共存时间太长,用花口和底足判定时代不准确。
38、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收藏的紫定描金花卉碗在世界艺术品评比中被称为“稀世之宝”,列定瓷第一名,及该馆的另两件举世公认的定窑描金器,自正认为均不是定窑的产品。
39、现今学术界把井陉窑和定窑独立起来,但在研究的过程中,要切记这两个窑口的关系和共性,及长期属于同一州府管理所带来的人们传统认识习惯。这两个窑口应该看做一个大的区域去理解和研究,是比较符合事实,也容易解决诸多历史问题。
40、定窑是民窑还是官窑及定窑在五大名窑中地位的论述。
41、定窑是百里窑场,现在沿着S335公路,依然能看到一些遗存,甚至远在定州城南也有这类遗迹。这些作坊的总体数量,远远超越了遗址的规模,但由于分散,个体相对较小,因而遗存并不丰富,经千年的岁月,大多被尘埃淹没,从收藏角度要正确理解这些产品。
42、如何正确理解遗址、定州地层的叠压关系及进行横向对比,并结合墓葬出土资料准确判定器物的时代。
43、各时期定窑与政治、经济、文化、艺术背景相吻合的论述。
44、战乱使文化自由进入,从而促成了五代定窑的辉煌。
45、定窑的拐点在宋晚期,其牙黄色也就是以往人们认为的定窑标准色,是由于釉料中加入了少量黄土改变了配方。具历史背景,是审美取向的转变。
46、文化交流与碰撞产生的现象。
47、五代至北宋断层与飞跃之因。
48、定瓷的时代气息。
49、辽金等少数民族文化对定窑的影响。
50、金代定窑繁荣的背景。
51、宋代金银扣与明清金银扣结合定窑器物的艺术效果。
52、定窑的兴起绝不是对邢窑简单学习和继承,这里有原料上的优势,积极探索工艺上的革新与进步。更主要是定州、曲阳特殊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及该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促成了定窑的辉煌。
53、从器型、纹饰,艺术特征明显的方面进行鉴赏后,结合时代背景进行艺术分析和研究,初步总结出定窑的艺术发展的进程和理论。
54、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了科学的定窑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理论。在深度和广度上对定窑文化研究之时,初步延伸到了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
55、定窑龙凤纹饰自唐始一直存在,多数时间使用并不严格,有大量民间使用的迹象,尤以五代及金代表现突出。
56、北宋宫廷用瓷及北宋晚期宫中依然大量使用定瓷的论证。
57、北宋、金代龙凤纹饰器物性质及区别。
58、宋晚期定窑存在宫廷烧造作坊及部分宫廷题材,但有些产品御捡后可以作为商品流通。
59、两宋宫廷用瓷的界定。

304、资料来源及研究方法
1、定州、保定、正定、曲阳等地由于城市建设,出土的大量标本。
    定州当年为定瓷集散地,同地点、同层位、同时出土的标本很多,只要地层不十分混乱,一般利于大量标本的横向对比和时代判定。对买来的标本,我更是细心请教挖瓷片的人士,这些人多数有收藏历史,也都喜欢定瓷并懂得一些知识,细心求教,经常会有很大收获。我非常感谢这些捡拾瓷片的朋友,是他们从工地把这些珍贵捡拾了回来,又是他们源源不断为我提供大量标本和信息。
    其中更有康满水、张英敏两位令人敬重的老先生,他俩热爱定瓷,痴迷文化,本身也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多年来,不但自己亲临工地捡拾,而且研究、整理分类,同时也购买了大量标本。后来,两位老先生把多年收藏近两万片精品标本及心得,全部转给了我,那也是饱含着对定窑研究的期盼。
    康满水老师送我一个细白瓷平足乳丁小瓶,只说了一句:“代表中唐高度。”张英敏老师送给我一箱别人认为一文不值的粗瓷标本,也只说了一句:“研究定窑有用。”这简简单单的两句话,需要多少知识,需要多少心血,又需要多少对定窑的热爱之情,才能有这么深的认识啊。
    在定州生活这些年,我经常深入工地,对城市地层叠压关系有了一定的认识,城市地层历朝历代都有搅动,多数地方并不是有次序的沉积,序列非常复杂。在对地层认识的过程中,我发现定州当年肯定生产诸如描金、印花模具、镶嵌金银口这类艺术性较高的产品,同时也采用灵山原料,生产少量精细定瓷。由于涉及政治、文化及艺术,这些慢慢变成我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定州之外的保定、正定、曲阳等这几个集中出土定瓷标本的地方,我也结识了很多捡拾瓷片的朋友。接触定瓷者,均为吾师。悉心讨教之下,收获颇丰。
    通过筛选,城址标本共计买了15万片左右,这是几十年间此地出土的大部分精品。由于定窑遗址文管所成立较晚,以前遗址窑具、标本也流落到该地区,尤其这几位老先生也有收藏,我也全部买了下来。
    这大量的标本结合遗址、塔基、墓葬等更为详实的考古资料进行对比和时代认定,同时从工艺技术、文化艺术角度又进行分析,我们夫妇对定窑确实有了一定的认识。
2、北京、杭州、扬州、大名等全国各地出土的标本
    这类标本我买的很少,遇到缺失的题材才偶尔买点,主要是难以掌握准确的出土情况,也没有同时出土的大量标本进行横向对比,零零散散的三五块标本连卖家都说不明白哪里出的。
    最有意义是在扬州买过一批镶嵌金银口的南定(景德镇窑)标本,我与定窑在各方面进行了仔细对比,有了浅显的认识。最有趣是在有陪都之称的大名,一次买了400多片龙纹标本,那是我在收藏定窑过程中,唯一的捡漏。由于精力有限,也没有对那个地区进一步研究。
    对于古陶瓷的研究,仅凭城址出土的标本是不可行的。从定窑而言,即使仔细研究了数千标本,对鉴定、鉴赏有一定的帮助,但也许正是买高仿的人。师傅们几十年的心血仿古,不是几千标本就能解决的。
    这些年,我赠送各地喜欢定窑的朋友十多万片标本,一再和大家说:“赠送标本,是告诉大家定窑的复杂性和难度,让大家认真学习,慎重收藏定窑。”
    有些民间人士,拿着城址出土的数百、数千标本进行窑口的研究,体制内的专家对此非议也是有道理的。我个人也认为,这种研究信息量太少,可能连鉴定都突破不了,更不能对窑口进行文化的研究。但为了学习文化和兴趣爱好,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任何一个窑口,当年都动用无数人力、技术、文化汇入其中,都是一部极为厚重的文化史、艺术史。研究古陶瓷是个复杂的工程,需要大量系统的实物,多学科丰富的知识,专业的研究方法,不是个人能力轻易就可以解决的。
3、遗址亲自勘察及研究文管所库房大量标本
    我无数次踏上这片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亲切得不能再亲切的土地。我非常感谢定窑文管所原所长刘鹏霄老先生,在遗址的沟沟坎坎,我和先生无数次感受这片土地远古的壮丽和田园牧歌式的恬美。
    定窑遗址跨越了几个村庄,因而经常有零星的挖掘情况。同时很庆幸,遗址的沟坎、断崖、河床由于雨水的冲刷和耕种,常常出现新断面。这里有无尽的标本和堆积层,让有心人去解读和欣喜。民间人士在遗址当然不能挖,但可以看。我大学的地质专业,真是派上了用场。
    多年来的认识,定窑遗址大体可分为涧磁区,野北区,燕川区。
    涧磁区为定窑主力区域,不仅产量多,代表定窑风格的精品也大多在此。
    野北区堆积庞大,精品稀少,多为金元产品,也可见元以后各个时期的产品,如杏子沟老大队下面河床断层可见多处十分清晰窑址遗迹,多达十几米厚。
    燕川区大都为金代胎骨发黄发黑,烧成温度低的产品,产量十分巨大,但也存在北宋高温洁白之胎骨的各种纹饰精品定瓷,毫不逊色涧磁区只是产量较少,精品更少。 
    遗址堆积层的特点:
    定窑遗址文化层厚薄不一,一般3—7米,最多可达十几米,取决于当时产量、堆积方式和地形等。有些厚厚的堆积层很短时间就可以形成,有些几米的堆积层却可跨越数百年,在遗址纵向分布,包含所有时代有序的叠压堆积基本就不存在。
    当时倾倒定窑垃圾地形十分复杂,沟壑、河床、深坑、台地,再加上后来的人为搅动,堆积次序十分混乱,因而遗址考古挖掘的地层、器物及工艺技术的时代认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结合塔基、墓葬、历史背景、工艺技术、艺术发展规律等诸多因素认真对待。
    地层学与类型学作为考古学方法的两大支柱,能够准确揭示深藏地下的层层时代沉积的理论,在定窑遗址考古中会出现很多错误。
    七百多年的烧造历史,上千年的变迁,遗址地层的叠压关系已十分复杂。我虽非专业考古,但遗址十几年的考察,及对定窑的深深热爱之情,对那片土地有了很深的感情和了解。
    特征:
    1、隋唐有时直接裸落地表,而元代地层却能深埋地下十几米。
    2、金代和唐代地层可直接叠压。
    3、断层和尖灭的成因极为复杂。
    4、由于其特殊的堆积方式及后来人为扰动等,各时代标本可搅在一起。
    我虽然没有读过古陶瓷考古专业,多年来,对此也是认真学习,并根据定窑遗址地层特点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研究方法。对于定窑遗址的分布、地层关系、工艺演变、标本断代,我看得太多了,用的心血也太多了。有一个学者在公开场合说:“自正观点说推翻就推翻,他没有地层。”。他拿着体制内学者对民间研究的偏见,也没有认真看过我的文章,更不清楚我用的心血。
    在大量准确标本系统对比情况下,我们所采用的定窑研究方法,应是最科学、合理、全面的,不仅仅地层问题,众多问题都在庞大的工作中得以解决。由于妻子多年来一直研究宋画,因而我们把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也一并融了进来,正是这种优势,我们研究定窑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个人能力所能企及的。
    定窑的遗存丰富,但其地层的叠压关系十分复杂,并不是一两次挖掘就可以弄清楚的,应随着考古挖掘的增加,逐步提高认识。定窑遗址自60年代,历经五次大规模挖掘,没有出过一次考古报告,参与第一次挖掘的学者均已退休或故去,这确实很不负责。遗址文管所成立较晚,几次出土的30多万标本混在一起,少数有标号与残缺的记录也对不上,我多次矗立在定窑遗址文管所库房那大大的标本堆前无言、伤感。不知道拿到河北考古所的那些标本,是不是也如此混乱。但是很感谢文管所的同志让我数次仔细观察,根据有限记录,从中总结出各时代定瓷的共同点,认识了定瓷的整体风格。有了这种统一的认识,再结合遗址地层裸露的标本,横向对比各处地层的关系,总结规律,在大量准确标本系统对比情况下,进行时代的确定相对来说就容易了很多。
    在此也要感谢多年来一直研究宋画的妻子,帮助我把历史文化和艺术背景也一并融进了对标本的分析中,结合塔基、墓葬、历史背景、工艺技术、艺术发展规律等诸多因素分析,便能够合理、全面的解决包含地层在内的众多问题。
    定州一位故去的老先生参与了60年代第一次挖掘,从他的后人那里我找到了四箱有标号的标本,我根据自己的大量研究,觉得他的地层标注有些并不准确,这更说明了遗址地层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定窑需要研究和细化的问题很多很多,原因就是太复杂、庞大。研究定窑最费心血,又最难认知。仅靠实物和个人能力、知识根本不可能研究透彻。
4、仿古作坊
    现代定窑的仿古作坊,多集中在遗址区域。这源于70年代定窑瓷厂创建之时也在遗址,当地优秀的年轻人,成了瓷厂的第一批工人。多年后,瓷厂关闭,他们纷纷成立了家庭作坊。
    新中国的定瓷工艺师承古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傅,使定窑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当时的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基本沿用过去的纯手工作业方式,因而那批产品形神兼备,极似宋代定窑。那时的产品选料精细,用工细致,遵循古法煤窑烧制,模板均来自故宫博物院和定州博物馆真品实物,这些产品在某些方面虽然还存在欠缺,但整体仿制水平很高。
    这些伴着遗址,玩着瓷片长大的老师傅,当年又经过最优秀的陶瓷专家培训,可了不得。我爱人经常说:“只有这些师傅,做的东西才古意盎然,实际是个人修养、人品道德的体现。”现在,只剩下三四个人能干活了。现今定窑仿品确已达到一个高度,没有极深的研究功力和对高仿的及时掌握,确实容易看错。   
    在当下,他们是对定窑理解最深、对定瓷鉴定最为精准的一个群体。几年前,我曾统计过全国1200多件上过拍卖会的定窑仿品,除博学多才的庞义才先生数十件作品,其余均出自他们,至于其他地区仿品没有一件上拍。
    这也是我接触最多,感情最深的群体。我们夫妻经常住在他们家里,学习制瓷,享受他们温馨恬淡的生活。由于住在遗址和对定窑的求索热爱,他们非常留意和学习古人,因而在他们家中,经常看见特殊的窑具和标本,让人耳目一新。
    我也经常随他们爬山下河,采掘制瓷原料,真是开眼,这才是真知识啊!
    研究古陶瓷,一定要向仿古师傅多多请教,他们用心最多,积累的知识也最为丰富。
5、有关定窑文献文章及全世界馆藏(含各地文管所)
    从古至今,有关定窑的文献记载及近现代学者关于定窑的文章,我都仔细拜读。
    关于文献对定窑的记载,有限的资料寥寥数句及诗词等,正史则很少,我在对定窑研究的过程中,越深入越觉得古人对定窑认识的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由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和见到实物很少,很多就是戏说和臆测,现代人经常拿这些资料作为考证依据,肯定是错误的。
    研究定窑不能用现在的思维方式去套用古人,那时的国度、生活状态、社会化境、工艺技术、群体的道德水准、艺术取向及人们的艺术修养等等,与现今差异极大。所以,用现代的世界观去看古人是不对的。只有静心学习、体会,把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那个时代,方能有所感悟。
    相反,近现代学者的研究,都是从学术角度探寻,值得我们认真学习,但由于实物很少的原因,则过于模糊。我认为最有价值是2002年日本学者蓑丰先生对定窑的概述,尤其晚唐五代部分最为精彩。还有王丽英、穆青先生编写的定窑瓷一书,也是非常好的纲领性书籍。
    非常感谢前辈们付出的努力,网络查看大量文章,觉得真方便,又真公平。无论是三千年写的,还是三天前写的,大家都会及时看到学习。有一个学者曾说:“自正有些观点,我早就知道,就是没时间写出来。”朋友说他厚颜无耻,给专家丢脸,我却为他惋惜,在这样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有认识为什么不写呢。
    全世界馆藏及各地文管所定瓷,七年多的时间里,我和妻子采取实地踏看、书籍浏览、网上检索等方法,确定分类了2200多件,还有几百件没有最终确定。这是非常辛苦的一项工作,为了准确归类,最起码有30万次的浏览量,期间我们发现包括故宫博物院及国外大博物馆少部分藏品,并不是曲阳定瓷,有窑口定性错误的情况。
    而各地考古挖掘,尤其具有准确纪念的塔基、墓葬是十分珍贵的定窑研究资料,也是考古所认可的断代标准器。但我们通过其他大量工作及标本横向对比,并结合时代文化、艺术进行研究,依然发现有极少部分存在纪年滞后的问题。也就是说是以前的定窑产品,后来才入葬的情况,与墓志的纪年有一定的年限间隔。这种区分,最为困难,也最应慎重。
    这些年,包括定窑遗址文管所藏品,我们过手标本超过50万片、残整器近万件、新仿定窑十万计。为了准确统计、归类全世界各博物馆定窑资料,近七年的时间,我们夫妇看过的各博物馆定瓷图片也要超过30万次。很多图片即使截取局部,我们都会准确告知是哪个馆藏的那件藏品。
    以上五个方面是我们研究定窑时主要的资料来源,在各自相对独立研究的基础上,更为主要是相互融合、相互印证,结合历史、文化、艺术各方面的知识,建成一个研究体系。
    从大量实践中,总结出了科学的定窑研究方法,形成自己的研究理论。解决庞大而复杂定窑研究,我们确实找到了办法。
6、触类旁通
    三亚老教授协会,汇聚了1000多名全国很多领域的顶尖科学家,我每年都会有计划请各领域的先生给讲讲课,我们夫妻独享着这笔巨大的财富,这也是我们居住三亚最幸福的事情之一。一个核物理学家的思想,对定窑研究都会有莫大的启迪,收获是丰富的、精彩的。与这么多顶尖科学家学习,建立了我们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实际收获可能就是一句简简单单的哲理:“学问,是在朴素中用心血凝成的。”
    几十万片标本、数千残器让我痴迷,也费尽心血,十分辛苦,但我越来越感到是一种责任。我和妻子认为:只有这个大开发的时代,才能集中见到这么多标本资料,我们要不把定窑写出来,别人是永远接触不到这么多标本、资料的,这也是一种责任。

303、乔位
 一.史料记载:
史料记载于四库存目丛书,《百宝总珍集》卷九(北京大学藏清两淮盐政采进抄本)记载:“古定从来数十样,东京乔位最为良。近者粉色皆不好,旧者多是不圆全。”
“古定土脉好,唯京师乔娘子位者最好,底下珠红,或碾或烧成乔字者是也,器物底有蚩虎者多好。如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
文后根据此抄本后所附《四库馆臣》记:“为“南宋临安市贾所编”,所载金珠玉石以及器用等类,俱详出产价值及真伪形状,每种前载七言绝句一首,取便记诵。”此征引条目为“古定”。
二.以往学者对史料的解读
1. 古定从来数十样,东京乔位最为良。近者粉色皆不好,旧者多是不圆全。
有学者释义为:旧(老)的定窑瓷器一直以来有很多品种,而数皇城乔姓妃子的器物品质最好。现在市面上新的器物釉水干而失润都不太好,而老的又大部份有残缺不是很完整。粉色是指瓷器釉面干燥不够滋润。不圆全可理解为器物有缺损而不够完整。
以往对于“乔位”属性争议较大,有学者根据诸多与宫廷有关的历史文献资料及南宋宫廷后刻款识推断和“婉仪位”、“阁子库”、“婕妤位”、“才人位”等款器物一样属于皇家用瓷;也有认为“乔位”是普通商家款。
2.古定土脉好,唯京师乔娘子位者最好,底下珠红,或碾或烧成乔字者是也,器物底有蚩虎者多好。如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
乔家定器的底下有珠(刘新园校应为朱)红或碾或烧成的“乔”字标记,其中有蚩(阎焰校为螭)虎纹样的为上品。至于“或碾或烧成”,应是指处理“乔”字标记的手法。碾《说文》载轹物器也“,也就是碾轧的意思。由此可以确认前文乔家定器底下的“碾”,是指在涂抹过红彩的地子上碾轧划刻(或是一种戳印)出红底白字。而“烧成”则非常明确,那就是要过火。因定瓷在曲阳烧制成品,因此所谓朱红底有“碾”、书“乔”字烧成者,可知是乔家在已经烧好的定瓷成品上再加工。这说明乔家有自己的可供烤花的炉子(也就是后世所谓“红炉”),以此用矾红料烧制商户记号。也有说具体工艺指成品用制玉坨子碾刻乔位两字、而烧成指的是在上釉之前刻上乔位两字,珠红是在所刻字上涂上朱砂。
“如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 有说绍兴为宋室渡江后第一位皇帝赵构的年号,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这说明“古定”是绍兴朝以前的遗物。另南宋人称临安为行在,凡东京、京师者,皆指已被金人占领的故都汴梁(开封)。文中“东京乔位”“京师乔娘子”皆应指北宋旧都汴梁事。有解释为:定器中如果有“泪痕”(挂釉)的,多数是南宋初绍兴年间烧制(公元1131—1162年)的器物,不是很旧(老),是和北宋徽宗时期“乔位”字款一类优质定窑器物比较而己。
3.“南宋临安市贾所编”,所载金珠玉石以及器用等类,俱详出产价值及真伪形状,每种前载七言绝句一首,取便记诵。”此征引条目为“古定”。
这本书是市贾商人经营、鉴定古旧珍贵货品的目录,所以称为《百宝总珍集》,既是古物,那可首先确认其时间应该早于南宋,而同时期的金国已是南宋的宗主,本朝之事不可能称“古”。
三.我对史料的解读
1. 古定从来数十样,东京乔位最为良。近者粉色皆不好,旧者多是不圆全。
古诗释义:
北宋定窑以款识作为标识的有几十种,其中以东京经营“乔位”款的质量最好;近年的质量都不如以前了;而以前的又大多不完整了。
详解:
“古定”相对本朝而言,此书成于南宋,所以“古定“应指北宋定窑。
“数十样”不是指定窑的品种,而是指款识(或可云:各地的瓷庄)。“数十样”的理解在本诗中最为重要,可与下句一起分析,“东京乔位”是“数十样”其中之一,虽然目前没有发现“乔位”颜色釉等,但乔位瓷器从大小不一的器型及复杂的装饰技法、题材都是一个系列,而不是定窑的一个品种。所以,“数十样”只能是以铭文或经营瓷器的商号来定性。
“位”:(会意。从人立。人站在朝廷上。本义:官吏在朝廷上站立的位置),但从古至今位字使用并不存在制约性,尤其在宋代和“奴”字一样广泛在各阶层使用。多表示住所、地方之意。
“近者”最近、现在之意。
“粉色”是从瓷器的胎质、装饰、釉色而言。
《百宝总珍集》本身就可以理解成鉴赏、评价古旧器物的专业书籍。所以,这首诗是古董鉴赏诗,也是鉴定诗。从古(旧)定窑瓷器的种类,对比出“乔位”款瓷器的精良,并说明本朝和前朝定窑器物的优劣及区别,有感叹和指导收藏的意思。
2.古定土脉好,唯京师乔娘子位者最好,底下珠红,或碾或烧成乔字者是也,器物底有蚩虎者多好。如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
古定土脉好,唯京师乔娘子位者最好:土脉是指瓷器质量、釉感,“乔娘子位”则是“乔位”之意,瓷质又是最精的。乔为姓氏“位”在宋代有多种含义,可以表示“家”、“地方”等。
宋之前,娘子意为闺阁女子,指少女、姑娘,有娇爱的意思。元以后,娘子才是妻子,也指对新婚女子的敬称。虽说唐玄宗宠爱杨贵妃,也偶尔称之为”娘子”,也是娇爱之意。实际唐宋时期,夫妻之间,称呼“娘子” 是非常大的错误!那时男子和女子不管是否相识,均可以称为“娘子”,年轻一点的可以称呼为“小娘子”,并非老婆含义。
《百宝总珍集》南宋市贾所作,因而被四库馆臣认为前诗平俗、后曰铜臭,猥亵粗鄙,列入了存目。该书确实多用女子特征作为引喻,此处出现“娘子”,并非“乔娘娘”,也非“乔家瓷坊女掌柜”。而是“乔位”款识定瓷均制作精美、娇小玲珑,而用娘子借喻,有怜爱之意。
底下珠红,或碾或烧成乔字者是也:器物外底在字迹上涂抹朱砂,这些字是烧成后碾压或烧制前所刻的“乔位”款识。其目的除醒目之外,也做高档装饰及喜庆之意。
器物底有蚩虎者多好:北宋时期器物内底有“蚩虎”纹饰“乔位”款识器物,大多是精品。“蚩虎”是指螭虎或螭龙。《说文》解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是早期青铜器及汉代普遍使用的纹饰,中国文化也认为是龙纹的早期表达方式,但与皇权没有直接的联系,并没有十分规范的使用迹象。唐宋以后出现的龙纹则不一样,唐宋的龙纹虽然由于战乱等原因,使用有些混乱,但有皇家专用的寓意。
如有泪痕者,多是绍兴年器物,不甚旧:如有流釉的“泪痕”现象,则多是南宋绍兴年间烧制(公元1131—1162年)的器物,并不是北宋年间优质定窑老器物。但由于南宋部分人士偏爱定窑瓷器,宋金应一直存在民间交流和走私性质,此时期定瓷流入南宋亦属正常。就是北宋年间,杭州作为繁华重镇,自然也会流入大量精美定瓷。“绍兴和议”成于绍兴四十一年,双方罢战,孝宗时的“隆兴和议”后宋金开榷场贸易兴盛。
3.“南宋临安市贾所编”,所载金珠玉石以及器用等类,具详出产价值及真伪形状,每种前载七言绝句一首,取便记诵。”此征引条目为“古定”。
《百宝总珍集》·十卷(两淮盐政采进本)不著撰人名氏。考其书中所记,乃南宋临安市贾所编也。所载金珠玉石以及器用等类,具详出产价值及真伪形状。每种前载七言绝句一首,取便记诵,词皆猥鄙。首载玉玺一条,非可估易之物,尤为不伦。
《百宝总珍集》卷六有“减铁”一则,前面小诗曰:“减铁元本北地有,头巾环子与腰条。马鞍作子并刀靶,如今不作半分毫。”下云:“减铁北地造作漏尘碎、草蚩虎、牙鱼之属,如突镂作生活,多用渗金结裹,腰条皮束带之类老旧官员多爱,今时作军官者多有。”
《百宝总珍集》中有“菩提珠” 前诗四句:“持过紫色菩提子,金钱银钱两下安。上有骨董多人爱,若无七宝去头难。”下云:“此数珠若有金银钱及七宝零碎事件,逐件估价例。”
《百宝总珍集》中有一首描写汝窑的诗句:汝窑土脉偏滋媚,高丽新窑皆相类,高庙在日煞直钱,今时押眼看价例”。
从以上几则可以看出,成书于南宋中后期为南宋临安市贾所作的《百宝总珍集》,所记为前朝俗物,后朝高价索求。且前诗平俗、后缀铜臭,因而被四库馆臣认为猥亵粗鄙,列入了存目。
虽然历史记载并不准确,但我一直赞同借鉴正史研究古陶瓷,通过出土实物的研究修正历史。野史则要理性对待,如古陶瓷界视为经典明代成书的《格古要论》,其记载的前朝事物多不准确。而相信诗词,就如相信诗人“白发三千丈“一样。
但我认真解读《百宝总珍集》后,深觉此书虽为市井商贾所著,但恰恰记载的是庶人的日常所求。中国自古就有收藏的习俗,两宋又是中国收藏的第一次高峰。此书从人性的角度又恰恰符合了那个时代平民的梦想与追求,其准确度、广泛度、真实性远远高于正史,是一本详实可信的好书。
四.出土乔位统计和分析
1.出土乔位铭文标本的统计:
目前笔者所知准确出土的“乔位”铭文标本:定州三片、保定两片、北京一片、杭州“乔位”铭文残碟一个、遗址出土四片(上海博物馆遗址采集一片、2010年北大考古出土一片、笔者和朋友各收集一片。)
定州三片(其中一片只听朋友描述而未见实物):题材一为金代刻蚩虎纹覆烧小碟;一为宋晚期正烧外刻牡丹纹碗;一为北宋晚期有圈足正烧印花牡丹纹碗。
保定两片:所见一片实物标本为宋晚期划蚩虎小碟;另一片(网上资料,出土地不详。)为宋中期(或晚期)覆烧外刻牡丹内刻水纹游鱼纹碗类标本。
北京出土一片为金代刻蚩虎纹小碟。
杭州出土的牙黄色内刻蚩虎纹定窑釉上款铭文小碟一个,时代待定(网上图片)。
定窑遗址出土四片:上海博物馆遗址采集一片,据资料显示为宋晚期正烧品种(网上资料);2010年北大考古出土一片宋晚期划蚩虎纹平底小碟标本(网上资料);友人收藏一片宋晚期覆烧刻蚩虎小碟;笔者收藏一片正烧碗类内刻蚩虎标本,仅存“位”字(是否乔位,待定)。
2.乔位款器物的特征
目前所见均为精细白瓷产品;器型为正烧和覆烧碗碟类,俊逸挺拔,实际定窑一直存在正烧现象,尤其在精品瓷上,尤其北宋此时期宫廷用瓷即使芒口也多是单件覆烧;胎体坚致较薄,用料精细;釉色差异明显,纯白、润白、牙黄均有;纹饰以蚩虎居多,也存在其它题材,但未见宋晚期明显宫廷题材;装饰技法刻、划、印均存在;时代从宋中期至金代;烧造前所刻铭文釉上釉下均存在,有端庄楷书和娟秀行书之分。
3.乔位款器物的性质分析
定窑铭文可分为:刻划款、印款、书写款、后刻款等数千上万种不止。其中仅刻划款就有:官、新官、太府、寿成殿、东宫、乔位、东位、尚食局、尙药局、食官局正七字、五王府、定州公用、龙、易定、会稽、陈押班、东宫卫、天水郡、双官字、使衙、使吾、花、朝真、李、李翁、子温、永阳、疑川记、琅琊深甫、刘万立、孟、曹、文耳、准题奴、彦瞻、王六、、、、、、及制作者、订制者、姓氏、诗词、文章、记事及随意刻划等等,千变万化,不可胜数。过去有学者说:十五种与宫廷、官府有关,是不准确的。
无论从《百宝总珍集》的记载,还是所见实物来看,“乔位”款器物形制多样,制作精良,在北宋中晚期出现。定窑后朝仿前朝款识情况很多,如五代仿晚唐官字款;宋仿诸多五代款;金仿北宋“尚食局”等等。乔位由于精美,影响大,因而也存在金朝仿北宋产品,只是质量无法与北宋相比。
“尚食局”自北宋至金代,虽然瓷质下降非常明显,但纹饰基本没有变化,一直是皇家繁缛富丽的风格,窑炉技术也有明显的继承性。而“乔位”从北宋中期一出现,从各方面讲都是同时期民窑佳品,与同时期宫廷用瓷相比略有逊色。纹饰表现比较自由,没有固定的题材风格,就是在工艺技术上也存在差异。而且遗址出土的三片标本不在一处,距离较远(未知上海博物馆采集地点,笔者只清楚三片标本准确出土地点)。也就是说:“乔位”款定窑器物,时间跨度大,也不是一个作坊,更不是一批师傅的产品。
大家可能觉得“乔位”铭文器物比部分龙纹质量都好,实际是人们把金代“尚食局”及一些龙纹器物当成北宋的了。北宋宫廷用瓷是很少见的,与我们所见的“尚食局”及龙纹有本质的区别。北宋宫中和官家用瓷,这些年我见过最好的定窑标本是雅昌邱天基先生“寿成殿”款和“太府”款两块标本,为烧造前釉下刻款。在我收藏的1300多片龙纹标本中,只有在海南存放的400多片龙纹标本,是北宋宫廷用瓷,但与邱先生的宫廷用品也是无法相比。至于全国各地藏家手中的定窑龙凤纹等标本,肯定有北宋宫廷用瓷,但大部分并不是北宋产品,应为金代的仿品,两者质量差距很大。
北宋“乔位”款定瓷,与同时代定窑其它器物相比,制作精美、尺寸娇小,玲珑可爱,釉色温润洁白(金代仿品则发黄),似女子的芊芊柔姿。浪漫一点想:也许消费对象就是当时的闺中女子,因而《百宝总珍集》用娘子借喻,有怜爱之意。
我近年看了“宋坊城墙倒塌之后”,该书对北宋的富饶、宋人的精致生活做了细致的描述。其生活的高质、种类的细化是现今难以想象,更是难以比拟的,让人万分感慨。汴梁,当时这个天下最大的都市,为世界的中心,万国来朝,其繁荣并不是一幅清明上河图所能表达的。
“乔位”二字应是当时瓷庄在窑址定做的标记,可理解成瓷庄商标,这在繁荣的宋代是很正常的。乔位既然是瓷商的标识,其所经营的瓷器,不是全部烧造前刻款,虽然多为有精确图样的定烧产品,但也应该存在精选其它作坊的部分,这部分烧造时没有款识,存在后在东京碾压款及后印(写)款的可能。当然,北宋宫廷使用的定瓷也在民间精选一部分,以乔位的精致,部分入宫亦属正常。从出土来看,底下所填朱砂,应是在东京的二次装饰。因而遗址、定州、保定这些产地和运输驿站的破碎遗存不存在这种现象。

302、朴素文风
    获得“鲁迅文学奖”的欧阳先生,认识很多年了,先生谆谆教诲:“古今好文章,都是直白朴素,真情实感,而不是晦涩难懂。”。这种理念,很大地影响了我们夫妇的人生态度和文风,也体现在我们对定窑研究文章的处理方法上。
    我们一直非常注意把研究定窑的一系列文章,写得通俗易懂,简洁论述后就交待出结论。觉得有利于大家理解和知识普及,这也引来了体制内一些学者的讥讽。
    实际那种“八股文”式的研究文章,以我们夫妻收藏的大量精准标本和知识结构,我们不仅能写,而且在定窑研究的文章上,比任何人都能写得翔实、丰富。
    如:定窑印花在宋早期成熟这一观点,我在博客中只是简单叙述了500多字。当一个学者来访时,我拿出2000多片印花标本,从定窑印花的出现、发展、成熟、衰落,从定窑工艺技术的发展演变次序,进行了系统的排列。妻子又从文化、艺术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时代特征分析,来者甚为信服。这类文章,由于知识量大,涉及领域多,专业性也强,我们写出5万字都很正常,但很多人会看不下去,从而失去对定窑的兴趣和乐趣。但搞定窑研究的学者应该清楚,我们对定窑这种整体的研究,形成的一系列观点,肯定要有相当准确的大量实物和丰富的知识做支撑。
    正如欧阳先生所说:“你在博客中,简单叙述一下,交待出结果就可以了,可多配一些图片。至于这种复杂的论述过程,只和需要求证的专业人员交流就可以了,面对大众的博客,一定避免长篇大论。”

301、辽朝对定窑的影响
    辽朝建立之前,契丹受唐王朝的管理。
    唐末以来,五代十国之乱,契丹崛起,辽国在五代之初建立,公元916年始有年号,后与北宋平分秋色。因此,中国又进入第二次南北朝时期。
    太宗太显十年(公元936年),辽得燕云十六州后,升幽州为幽州府,建号南京,亦称燕京。
    辽王朝“五京之一”南京幽州府(今北京市),以汉人为主,多民族共存,是辽朝当时最大的城市,也是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辽王朝进入幽燕以后,广泛吸收汉族文化,与中原社会制度区别不大,从而使北方经济文化进入一个新阶段。实际也体现了汉文化博大及兼收并蓄的消溶性。
   “水甘土厚,人多技艺,秀着学读书,次者习骑射。”所属六州十一县人口密集、富庶,涿州、蓟州、易州素以工商发达而闻名。
    辽数度南侵,曾达到邯郸及河南北部,对定州区域更是多次用兵和占领,并掠走了大量的工匠,促进辽国瓷业蓬勃发展之时,对定窑也影响深远。
    无论是辽朝多次骚扰、侵占、掠夺定窑区域,还是相对和平时期五代傀儡政权及北宋向辽的纳贡、贸易,由于少数民族崇尚白色的审美习俗,契丹民族对定窑的发展影响极大。
    此时期的定窑,明显带有辽朝文化元素的浸入性。
    多年前,我曾收藏过400多件辽瓷和一些标本,也做过几年的研究,对辽瓷有个浅显的认识。后来专心研究定窑,放弃了对辽文化的研究。在此,仅能以浅薄的辽瓷知识与定窑做个对比。
    以辽白瓷与定窑为例:
    胎釉表现上:多数辽白瓷釉层很厚,施釉不到底,胎釉结合较差,釉面干涩不灵动,也没有定窑的流釉现象。少量精细辽白瓷胎质紧密纯净,釉色薄而纯白。
    在工艺上:由于辽朝的审美习俗及经济原因,器物更趋于实用为主。因而胎泥处理较差,大量产品加施化妆土,修坯粗糙厚重,各制作环节比较粗率。极少数精细辽白瓷,做工精细,并不逊色同时期定窑,工艺上甚至与定窑有一脉相承的迹象,艺术成就也不比定窑差。
    装饰纹饰上:由于文化及审美习俗,辽白瓷具有明显的辽文化风格,率性简约。少数精细辽白瓷与定窑有相同相近之处,因而人们认为精细辽白瓷以仿定为主,也是有道理的。
    原料的差异:由于地域原料存在一定差异,大量对比两地准确标本,精细辽白瓷与定窑,用目测方法可以准确区分。以往人们没有认真做过这个工作,产生了不能区分的错误概念。

300、定瓷的时代气息
    任何一个时代,受政治、文化、经济等因素的影响,都有他自己的特性。原始的朴拙,秦汉的磅礴,大唐的雍容华贵,宋代的纤丽婉约,落实到瓷器上,就称为时代气息。所以,陶瓷与每个历史阶段的社会背景都相吻合,它作为载体以艺术的形式用技术表达出时代气息,是其一大特性。
    早中唐定窑的厚重、大气即与当时繁荣昌盛的时代背景相符。
    晚唐、五代社会极不稳定,朝代更迭,战争频繁,其凌历铮然风格尽显。
    北宋早中期,国家刚刚建立,其国策先南后北,蓄势待发。看似柔弱的定窑,实则胎薄质坚,名品叠出,尽显坚强风骨。
    北宋晚期,全国各大窑口表面都快速成熟发展,各行各业体现出一种文化升腾现象。但朝廷的衰落,统治阶层的软弱,虚假的繁荣粉饰着强大和太平,终经不起金国武力崛起的打击。定窑此时胎骨也经不起推敲,除印花表面繁缛富丽外,已没有任何可以炫耀的风骨了。
    金代国家稳定后,注重手工业发展和“汉人治汉”及汉文化传承,复兴的定窑除具北宋遗韵外,略显少数民族的豪放。
    现今仿品,由于古今文化差异及工业社会的影响,已体现不出以往定窑的内涵。
    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从建国初期、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至今,短短的几十年间,以陶瓷展现的社会背景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文革时期的瓷器,年龄大的人往往一眼就能辨别新老,这是一个很容易理解的事。虽说短短几十年时间,瓷器的文化内涵已发生变化,就是一些老窑工也做不出当年的味道了。主要是工艺条件及社会环境变了,人的思想变了,赋予那件作品的灵魂也变了,这就是陶瓷所能体现出时代气息特性的原因。
    千年前的定窑,其文化背景与今天差异更大。漫长的烧造历史中,从其朴拙、凌厉而渐入内敛、俊逸的气质,与今天的圆熟、松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定窑700余年的烧造历史中,定窑亦如一首完整的音乐,紧扣与之相符的历史时代,在中国陶瓷史上形成一个华美的篇章。
    我们鉴赏和鉴定时,针对不同的烧造阶段,对定瓷所表现出的社会背景下的人文气质特征,也就是时代气息,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299、窑场的历史文化背景
    曲阳县古属定州,定州在春秋时期就成为中山国国都。秦汉以后,定州又是当时北方政治、经济、佛教的中心,定瓷也在此处集散,按照我国古瓷窑以州冠名的惯例故称定窑。
    定窑的故乡曲阳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约3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灵山一带就有古人类活动。
    新石器时代,这里就出现了文明的曙光;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就出现了氏族村落;至春秋战国时期曲阳的地名已经使用,“城在山曲之阳,是曰曲阳”,曲阳名称的由来,便是因其地处恒山弯曲向阳之面而得名。曲阳所属的中山国后为赵武灵王所灭,合并为赵国的版图,赵国上卿蔺相如便是曲阳人,留下了“完璧归赵”的千古佳话。
    曲阳素有“雕刻之乡”的美称,早在汉朝,曲阳石雕就已广泛使用,至今已有两千年的辉煌历史。
    自从汉武帝在曲阳建祠拜祭北岳恒山后,历朝历代这里都成为北方文化的中心,从而曲阳以其绰约的风姿和天赋神韵铸成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特点既有中原文化的人伦秩序,天人和谐的中庸之道,又有草原文化洒脱于俗儒礼法之外的浪漫纵横,形成了燕赵文化“慷慨悲歌”独具特色的人格风范。
    定州这个古国都市,华北重镇,自古便是兵家必争的战乱之地,因而历朝历代战争、动乱对其影响极大。
    如中国历史上“安史之乱” 此处被占数年,这一小的动荡对其都有深刻的影响。五代时,后唐同光元年(辽天赞二年,公元923年),契丹攻陷曲阳,后又败走。自此以后,契丹与汉军多次在此征战。五代至宋早期,政权频繁更换,多达几十次。宋建炎元年(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曲阳归属金国,制瓷业一度萧条后又发展蓬勃。
    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定窑在中国陶瓷史能成为一支奇葩,不能不让人为之惊奇和庆幸。也许正是此种地域特征和复杂的政治背景,使定窑极其自由地融汇了各种文化元素,从而促成了定窑的精彩,亦是不幸中之大幸。
    悠久的文化历史加上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定窑成为一代名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98、缂丝与定窑印花纹饰没有直接关系
    定窑印花直接取材于缂丝图案,因而在宋晚期一出现就显得非常成熟。冯先铭先生的这一观点,多年来一直得到学术界的公认。
    定窑的印花并不是在宋晚期出现,实际在晚唐出现并在宋早期成熟,我在以前的文章中结合自己收藏的大量标本详细叙述过。
    今仅就冯先铭先生宋晚期定窑印花取材于缂丝这一观点做如下浅析:
    定州丝织品兴盛贡御可追溯到唐代,宋代定州是生产缂丝最多、质量最精的州府,占天下十之八九,且多为贡品,而定州石刻的历史更加久远灿烂。因而有学者又说:定瓷印花纹饰取材缂丝及曲阳石刻、书法、绘画、青铜器、玉器……这种说法固然不错,艺术的相互借鉴,元素的相互使用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形式,而对于专项的研究和揭示,这种说法则过于笼统和模糊。
    我爱人多年来一直研习宋画,她感觉冯先生这一观点有错误。从去年开始,针对宋晚期缂丝、印花定瓷、书画、及宋皇陵等图案艺术进行了大量细致的对比分析,由此得出以下结论:
    1、  这几个方面的图案题材有很大共性,但其艺术风格有所差异,各自独立完美。实际在漫长的历史进化过程中,任何时代都有艺术的鲜明特点,都存在共性。
    2、  印花定瓷纹饰结合瓷器的器型、胎釉等特征十分完美,并不是工匠直接取材于缂丝就能达到的艺术高度。
    3、  印花定瓷的纹饰应是有极高艺术修养的人士,在当时文化艺术背景下,结合瓷器自身特点所做的专业设计。一进入宋晚期有一次大的文化突起,追求繁缛富丽是整个社会在艺术上的重要表现。
    4、  有少部分印花纹饰,整体的艺术性较差,也不排除工匠借鉴缂丝、书画等题材,但其不为定瓷纹饰的主流。
    5、宫廷用瓷部分,如各种龙凤纹及尚食局等,题材多为云纹及密枝花卉结合动物纹饰。初看与缂丝类似,但其结合定瓷的器型、胎釉等艺术水准极高,有独立性和完整性,已经脱离了缂丝的特有风格。
    6、查阅宋史可知,宋中晚期宫中缂丝贡品及诸多窑口用瓷,纹饰虽没有严格规范,但也有明显的限制。所以,缂丝的纹饰肯定存在宫廷粉本和民间题材两部分,宫廷使用定瓷的纹饰题材也不是取材于缂丝的宫廷粉本,应为“禁廷制样需索”,与缂丝有各自的独立性。
    7、定瓷民间题材则旷达自由,来源广泛。
    由此可知:宋晚期定瓷印花纹饰直接取材于缂丝观点不成立。
    艺术形式,按照黑格尔的理念学说,起源于先验性形式美。 任何一种审美形式的演变, 都是审美形式的内在演变, 是一种形式对另一种形式的否定之否定。因此,一种审美形式的产生,必然是既存的审美形式的内在要求和发展。瓷器的审美形式的演变,也必然是按照瓷器内在的审美形式和媒介的要求而变化和推进的。通俗的说,瓷器的审美形式有着自己内在的,不依赖其他审美形式和媒介的规律性。但是,审美形式依赖与审美内容,而审美内容,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是来自于生活和人类环境的。因此,任何一种审美形式的产生和变化都可以在生活本身找到其来源。
    瓷器如此,缂丝如此,绘画如此,雕刻也是如此。当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艺术形式也会相应地从生活吸取符合自身特定属性的成分。但是,并不是每一种都艺术形式同时发生变化的,有的可能早些,有的可能滞后些,滞后的就有可能从其他艺术形式中借鉴嫁接。
    因此,定窑的纹饰既有中国唐宋瓷器自身发展所必然达到的结果,也不排除瓷器,缂丝和绘画的宋代风格是同时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存在这几种艺术形式互相借鉴的情况。

297、金代定窑繁荣的历史背景
1、政治经济制度
辽金统治方针都是“因俗而治”,尤其体现在与他们政治、经济制度差异较大的汉人。
金朝始建时,民族融合性稍差,但很快就好起来。当时女真人不断移居华北各地,尤其在天会和贞元年间,更是有三次大规模的迁徙浪潮。女真人在强大的汉文化融溶下,儒家思想逐渐占了主导地位,齐家也成了能力展现,在大定年间促成了各行各业的空前繁荣。
经济制度改变也有其表现特征,当时不仅盐茶专卖,就是对酒醋也进行专卖,直到大定27年(公元1187年)才罢政府专卖,让民自酿,国家课税。
2、思想文化方面
金朝民族融合性很强,多体现在汉文化对他们兼收并蓄,这也缘于汉文化的深厚博大。即保证了汉文化的正统延续,又自由吸收诸多异域文化元素,从而促成了金代思想文化上的朝气和进步。
金朝统治者对汉文化接受极多,科举制度基本延续唐宋旧制,皇室和平民的教育模式也可见一斑。
3、社会风俗方面
受深厚博大汉文化的影响,辽王朝社会风俗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辽王朝生活的汉族人,其生活方式与中原王朝管辖下的汉族人没有什么区别。金国女真人习俗却变化极大,如他们都以有汉文化味道极浓的姓名为荣。
由于以上几个方面的主因,及经济好转、国家昌盛,从而促成了金代定窑的辉煌。

296、高山仰止
    对定窑的研究越深入、越痴迷,越有感古人的伟大、自身的渺小。
    烧制了700余年的定窑,中心区域就有几十平方公里、数千座窑炉,远至定州城南都有零星的窑炉作坊,可称百里窑厂。再加上大江南北的定窑系,可谓庞大而复杂。
    开始对定窑的研究,出于热爱,只是觉得定窑器精美,收藏愉悦而已,起初并没有认识到定窑如此辉煌灿烂。随着收藏品的增多,也渐渐进入探求研究的状态。可前人没有留下任何工艺方面的文字,有限的资料又不过是文人的诗句及宫廷、官府寥寥几句的记载,当代学者对定窑的研究也都笼统模糊。
    由于暂住定州,靠近遗址,收集了大量精美的残器、标本。而每次收集我都对出土层位进行时代判定,一起出土的标本也进行认真的横向对比。并结合塔基、墓葬等考古资料进行时代认证,同时从艺术角度又进行分析。几十万片标本、数千残器让我痴迷,也费尽心血,十分辛苦,但我越来越感到是一种责任。我和妻子认为:只有这个大开发的时代,才能集中见到这么多标本资料,我们要不把定窑写出来,别人是永远接触不到这么多标本、资料的,这是一种责任。
    也许有人认为遗址五次大规模挖掘资料详实,我也这样认为。但毕竟几十平方公里只挖了几个探坑,而且地层搅动、变化,不确定因素也较多。最主要是他们一直没有出考古报告,五六十年代前两次挖掘的人甚至大多故去,留下的只是库房里那些多数无序的标本。我多次矗立在定窑遗址文管所库房那大大的标本堆前无言、伤感。
    实际定窑的研究靠我们夫妻根本解决不了,原因就是太复杂、庞大。仅靠实物和个人能力、知识根本不可能研究透彻。我经常想:如果有一个由多学科、高素质的团体,穷其几十年的精力或许能认识一二。举个例子,如今日景德镇之规模,文化之多元,兴盛、烧制了几百年,而没有留下任何记载,让千年后的人去研究今天的盛况,今日之文化,那是无法想象的。所以说研究定窑极其费心血,又最难认知。
    一博学老先生来访,他致力于古陶瓷研究多年,与我侃侃而谈定窑龙纹。当我取出自己收藏的百余种不同时代、题材的龙纹标本时,老先生十分惊叹,连呼:“不敢想、不敢想啊!”实际我收藏的龙纹标本,只不过是浩如烟海的定窑龙纹中的几滴水而已。至于定窑龙纹的发展、演变;不同时期龙纹器物的性质及使用对象;工艺、文化的延续性;以及艺术、文化、政治背景的研究则是更为复杂的问题,甚至是我们后人永远解决不了的。
    人类在各方面探求历史,了解的都是零星的碎片,然而就是这些微不足道的零星也足以让我们受用无穷。我觉得,还有一点更为重要,人类需要探求历史,求知、求证的探索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引导人类积极进取、蓬勃向上。
    如果有人认为自己研究、解决了定窑,那一定见的少,当你学进去以后,真正有所认识时,你会知道那是一座峻美的大山,而我们只能徘徊其脚下。
    高山仰止。

295、定窑与国外交流情况
    定窑在我国陶瓷史上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六大瓷系之一。远在中南亚、埃及、欧洲遗址中都有定窑出土。
    销往海外的白瓷,初唐为邢窑。晚唐五代时,定窑打破了唐代邢窑“南青北白”的局面,逐步代替了邢窑白瓷,并形成了庞大的定窑系,成为外销的主要品种。但由于现今人们没有认识定窑当时的盛况,因而大多此阶段白瓷人们往往归为邢窑或笼统称之为“唐代白瓷”,实际很大一部分为定窑产品。
    唐代外销西亚的白瓷,如远在埃及开罗市南郊的福斯塔特遗址出土晚唐白瓷139片,还有一“官”字款残片。此类白瓷在伊拉克的萨马拉遗址也有发现,虽说专家倾向邢窑产品,但应有部分定窑产品无疑。泰国南部九世纪前半叶郭各考遗址和林波们遗址也出土大量定窑白瓷片,东南亚同时期沿海遗址中,亦有大量定窑白瓷出土。
    虽说存在从定窑产地到沿海运输成本的问题,而且当年国内经济盛况也有能力消费大量精品定窑。但由于定窑规模庞大和地位凸显,历朝历代都与国外交流频繁。宋以后尤其与日本更有极深的交流渊源,直至今日,日本人依然迷恋定窑,部分学者在定窑研究上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定州、遗址经常会看见他们的身影。
    欧洲人曾惊叹定瓷白中微微泛黄的釉色为“东方女神的美丽肌肤”,这大都是宋晚期、金代定窑的主要呈色,由于当时发明了支圈闸钵覆烧工艺,定窑在此时期产量确实是最大的,因而遗存也多,国外博物馆也大多为此时期产品。至今日,很多人依然把这种釉色作为鉴定依据和代表定窑白瓷的呈色,实际定窑白瓷呈多种色泽,而且精品大多不在这种釉色泛黄的产品上。
    欧洲人也许不会之道:定窑白色比白人还白得美丽,定窑的黑色比黑人还黑得俏丽。

294、南宋宫廷定瓷的性质
    南宋宫廷使用的定瓷,由于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目前所见杭州出土的大量实物,可知多为金代定窑产品,即使偶有北宋产品,也是极少数特例。
    定窑本是由民窑发展而来,在北宋中后期出现专用宫廷作坊,这部分可理解成北宋“官窑”。其数量极少,质量极高!大家所认知的北宋宫廷诸如“尚食局”、“尚药局”及大量龙凤纹饰的定瓷,多是金代仿北宋的产品。虽然这类定瓷在金代也是定窑精品,但已完全失去所谓官窑的性质,其产品质量与北宋“官窑”根本不能同日而语。
    北宋宫中定瓷,这些年我见过最好的是雅昌邱天基先生“太府”款和“寿成殿”款两块标本。根据器物本身时代及铭文应是徽宗所用,同时也说明宋晚期徽宗本人也使用定瓷。在我收藏的1300多片龙纹标本中,只有在海南存放的400多片龙纹标本,是北宋宫廷用瓷,但与邱先生的御用品也是无法相比。至于全国各地藏家手中的定窑龙凤纹等标本,肯定有北宋宫廷用瓷,但大部分并不是北宋产品,应为金代的仿品,两者质量差距很大。一般来讲:高白度划花龙凤纹饰为北宋产品。
    宋金和议后,为休养生息、富国强民,双方十分注重代表国力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定窑在金代虽恢复到繁荣昌盛的地步,而且金国皇族也使用诸如“尚食局”、“尚药局”及大量龙凤纹饰的所谓宫廷用瓷,但由于其特殊的历史背景和民族习俗,金国宫廷用瓷并不规范,有大量贵族及平民使用的迹象。
    当时两国和平相处,宋高宗生母徽宗之韦妃,迎回临安,封了皇太后,之后边贸也自是十分繁荣。
    由于整个民族的审美,当时南宋宫廷也以使用定瓷为荣,甚至一度把定瓷排在了官窑的前面。南宋宫廷及民间使用的定窑既不是以往专家认为的北宋遗物,也不是南宋宫廷在金国的定烧,而大多应是民间贸易瓷,从杭州出土大量的、不同质量的宫廷后刻款定瓷可以说明这个情况。
    由于南宋当时的国力及手工业发展状况,没有大量的精品官窑供宫廷使用,因而作为贸易瓷的定窑及龙泉等普通窑口,经过一定的优选也大量在宫中使用。南宋宫廷使用的定瓷,多是金代定窑的普品,精品很少,经贸易运到南方,优选后进入了南宋宫廷,并多刻上铭文以示珍惜和区分。
    历史和人生往往都是一样的相似,徽宗极度的奢侈和虚荣,带来了子孙的寒酸和尴尬。

293、弃定用汝
    据梁同书《古窑器论》记载:“宋时,以定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以定器有芒也,乃用汝器。”
    由于覆烧定瓷出现“芒口”,使用不雅亦不便,所以部分贡瓷往往要镶嵌金银铜口。为此引得微宗皇帝大发牢骚:“定之有芒,不堪用……”于是很快在河南汝州创出了以玛瑙入釉“满釉支烧”而闻名天下的汝窑青瓷。也就是大家经常说的“弃定用汝”,说明此前定窑为主要贡瓷。
    实际定窑的芒口不过是皇帝的借口,纵然工艺上的缺陷,违背了帝王本人的喜好,至高无上的皇帝满可以一道旨令烧造无芒口的定窑瓷器,其成本也要比汝窑低很多。真正要烧天青色汝瓷的原因是徽宗不信佛而喜欢道了,于是指天为色。徽宗的理学审美及艺术修养取向,现今看来偏好青瓷是可以肯定的。
    还有的学者说定瓷之“芒”是指“光芒”,白瓷刺目使用不便。无论是指何种之芒,一段时间,皇帝本人确“弃定用汝”。宫廷用瓷代表了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水平,对其所用瓷器的选择与取舍可以反映宫庭的生活,及当时人们极具代表性的审美取向。同时也会影响到部分人使用瓷器的理念,尤其是极具影响的上层社会。但我多年研究,实际此时宫庭依然大量使用“芒口定瓷”和精品正烧定瓷,并没有“弃定”。
    “弃定用汝”之说得到后世公认,而我多年研究定窑的认识,恰在此时期定窑在宫廷作坊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御用作坊,并且使用十分严格。
    所以,“弃定用汝”之说既不是正史记载,也有误传和夸大的可能。

292、北宋晚期定窑背景
    以往人们认为宋晚期定窑鼎盛辉煌,从而津津乐道,甚至人们认为那个阶段的文化、经济呈百花齐放、欣欣向荣之态,但经不起野蛮金国的武力打击。
    实际一进入宋晚期,定窑品质急剧下降,胎土淘洗粗糙、烧成温度降低,定窑引为自豪的俊逸、坚致的内在美,已所剩无几。表面刻、划、剔、印的繁缛美丽,掩饰着内在的粗劣,和那个摇摇将倾的政权一样,定窑的品质也日落西山了。
    当时以徽宗为代表的政权和审美取向,带来的是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表面浮华,内在松懈,不堪一击。当时是虚荣、矫情的风雅文人时代,是中国文化滋生出百无用处的“酸腐文人”时代,并不具真文人浪漫、洒脱,胸怀万物的雄伟气魄。
    此后历代文人带着情感、期望,多寄情宋晚期文人的“黄金时代”,去粉饰那个没落的、不作为的“酸腐文人在庙堂吟诗唱和的荒唐”。

291、北宋宫廷使用定瓷的界定
    在北宋众多窑口中,定瓷在宫庭使用记载是最多的,也是宫庭使用最广泛的瓷器,这与定瓷自身的精美及当时人们的审美取向有直接的关系。
    宋初,官府选用一些精品定瓷以“土贡”的形式入奉宫廷,其中包括部分“官”、“新官”等款识定器及金装定器。如《吴越备使》记载:早在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吴越国就向宋庭进贡大量定器及金装定器。此时宋室宫庭也在定窑开始订烧瓷器,如北镇法兴寺处出土大量精美颜色釉及龙凤纹残片,应为包括御用品在内的贡奉之瓷。但宋早期,吴越国的贡瓷及宋太宗元德李后陵出土的100多件定窑白瓷等,学术界定性为宫廷用瓷是不对的,或者说是不严谨的。
    北宋早中期,定瓷以其精良的瓷质,秀美的纹饰,温润的色泽被选为宫廷用瓷,但此种使用形式,还是在“土贡”之列。此时定窑中的宫廷用瓷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官搭民烧的做法。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那时宫廷对瓷器的使用随意性很强,不能据此而作为判定的依据,因而界定起来很难。
    北宋中期邵伯温《见闻录》所记:仁宗以柱斧志碎大臣献给张贵妃的“定州红瓷瓮器”,可见当时定瓷之名贵。宋中期,定窑存在宫廷定烧瓷器的作坊,产品多为龙凤纹、鹤纹等等,还有少部分精品颜色釉。所有题材均规整精美,有宫廷粉本的迹象。史料记载,太官署(令)自汉代至北宋中期,一直掌管宫中膳食之事。在此阶段应属宫室御捡或订烧阶段,大量龙凤纹饰及特殊题材应属定烧之列,此类作坊的产品则可定性为宫廷用瓷。
    宋晚期徽宗年间,国家安定社会生平,同时为了体现皇家尊贵,出现了宫廷专门生产“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器物的作坊,可称为正式官窑,从遗址非常集中的区域大量出土龙凤纹饰标本也说明了这一点。《宋史》记载:“崇宁三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可知,宋晚期皇庭在定窑设立生产“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瓷器的作坊应晚于崇宁三年。
    定窑出现的专用宫廷作坊,生产“尚食局”、“尙药局”及用于宫中陈设、仿古铜器等式样的精品定瓷,才成为传统意义的正式官窑。其中弦纹三足炉、刻划螭纹长颈瓶,在汝瓷和南宋官窑中均可找到相同器型。特殊款识诸如“龙”、“东宫”等及大量无款识龙凤纹精品定瓷也应在此官窑之列,但使用管理并不是十分严格。
    总之,北宋宫廷使用定瓷可分为:
    1、仅限太皇、太后、皇帝、皇后使用的御用品,来源于宫廷御用作坊。
    2、宫中各部门及各阶层使用的大量龙凤纹、特殊纹饰及精品颜色釉等,诸如“东宫”、“龙”、“尚食局”、“尚药局”等等,来源于宋晚期定窑宫廷专用作坊及宋早中期定烧产品。
    3、整个北宋时期,宫中从定窑普通作坊及市场选取的大量定瓷精品,此部分难以准确界定,亦可不列入宫廷用瓷的使用范围。
    笔者收藏2000多片(件)此类标本,其中具龙凤纹饰及款识的1400多片容易定性为宫廷用瓷;其他600余片,经过多年仔细比对,也可定性为宫廷用瓷。
    神秘高贵的鹤总与人们美好的愿望相伴,是吉祥、福禄、长寿的象征;更是仙界神禽,能使人驾鹤西归、羽化成仙。经数千年,鹤文化已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且渗透到了许多领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我收藏一鹤纹大钵,此器物外刻莲瓣,内刻三只神采飞扬的云中飞鹤,经多方考证,为宫廷用瓷。

290、定窑拉坯成型工艺与气质
此文特指拉坯成型类定瓷。
在拉坯这一环节中,由于当时工艺技术、原料及人文因素等而体现出的定窑特有气质。此文没有关联到与器物造型的关系。
定窑拉坯技艺高超得益于:
1、窑场巨大,地位凸显,因而定窑窑场当时汇集了很多优秀的师傅。
2、技术的传播与传承,兼收并蓄其它窑口的技术,烧造时间长,代代相传的原因,使定窑拉坯技艺发展得十分成熟。
3、原料的优选,脊性成分多,可塑性强,淘洗、陈腐的精细,使胎泥十分精良。
在漫长的烧造历史中,定窑一直存在厚、薄两种胎骨的大量精品,厚胎的稳健不失秀美,薄胎的俊逸又不失典雅大方。定窑的多种精美装饰体现着时代风格和艺术情趣,但其拉坯成型工艺却彰显着定窑独特的气质。
古定瓷由于其特殊的泥料性能及窑工的精湛技艺,其引为自豪的薄胎俊逸,不是修出来的,而是拉出来的。拉出的坯体,用刀利坯越少,越能体现出特有的力度和俊逸。
同一时代,地域性文化都存在着差异,定窑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和地理位置,广泛吸收各种文化元素,更能体现出了这一点。但正是这种吸收、包容,促成了一代名窑的独特气质。
再者,当时的拉坯师傅是受人尊敬和自我满足的职业,并不是现今无数次重复的疲劳、焦躁状态。因而古今感受、愉悦程度肯定存在很大差异。还有那时成型的法度也只是基本造型后,随兴制作,充分体现人性自由的一面,因而同种器物,也是大体相似,立件上更能体现出这一点。而现今照着图录和老器去“克隆”压抑着人性的自由,落实到器物上气质差异就极大。
定瓷在拉坯成形过程中,虽然原料、工具、技术是影响拉坯成型的因素,但在器物上所遗留的手工及工具痕迹,反映当时制瓷工艺状况,更体现着古今社会文化差异、人文理念的不同。
从鉴赏角度来讲:器物越大越薄,越能体现出气势和力度,而定瓷的气质也正缘于此。但其下部依然不失厚重,符合使用及审美双方面。
古定瓷由于原料、陈腐的优势,结合古今匠师多代总结积累的成熟技艺,因而他们能十分精准的掌握器物的整体应力极限。
也就是说:他们根据器型、曲线、转折、尽最大可能薄壁,又使器物在拉坯、烧制过程中成功,从而体现出定窑所特有的俊逸气质。
所以,定窑的气质还是文化背景下人的因素。

289、北定南迁
    对于北定南迁《增补古今瓷器源流考》卷上《出处》曰:“北定南定指宋南渡后,定窑所烧造之器所言,非南方别置定窑。”《陶说》《陶录》言之甚详:“近人所说景德镇所制者  南定,当为臆造。盖景德镇之品应称仿定,亦不应称南定也。”
    在从历史角度来看定州于唐末五代以来,为义武节度使驻地,是北方文化重地,也是定瓷集散中心,入宋更是蓬勃发展。
    但是由于宋辽之战,辽金之战,宋金之战的朝代分割中,肯定会有部分工匠在战乱中随局势流入景德镇等地,故有“北定南迁”之说。但此迁非一时之事,乃是工匠在战乱中不断渐次迁出的。在回看景德镇窑的发展其在北宋时代就已经是辉煌灿烂了,并有自己的南方特色。不断迁来的北方工匠肯定是会对景德镇有一定的影响和作用的。
   另外在器物与花式上的细小差异也体现北方定窑硬朗与南方景德镇之柔美的过渡。北方骨耿转为南方的悠柔,其文化心理因素无不是地域情结在器物上的外化。皆因宋朝失去半壁江山的心理忧思之痛。
    南宋的审美追求,对定瓷也是情有独钟,代表着最高审美水平的南宋宫廷大量使用定瓷,也说明了这一点。但离开本地原料,环境及南北宋社会文化的变化,景德镇仿定产品根本谈不到定窑的延续,而定窑发明的支圈覆烧技术,在北宋时各窑场已大量使用,景德镇窑也是。
    所以,北定南迁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288、定瓷质量的差异
    定窑从初创至消亡750年间,所生产的白釉瓷很明显地分为精粗两种,根据当时工艺成熟性及时代需求比例有所差异,一般来讲:初创期及衰落期精细白瓷相对较少。
    粗白瓷多为低档民间实用器物,从早唐开始,胎体厚重灰白或发黄,釉质薄而污浊,挂釉不到底,伴有开片,全部使用化妆土。胎骨淘洗较差,颗粒较粗,纹饰简单,以严格意义上讲,有些属生烧或微生烧。
    精白瓷从中晚唐就足以媲美邢窑白瓷,且出现少量当时最先进的透影白瓷。五代时定窑白瓷胎质坚致细白,器壁较薄,造型轻巧秀致,多施满釉且釉色灵动光润,薄而匀净,附着力极强,敲击金属声余韵悠长,极少数施薄层化妆土而成佳品。
    少数有“官”、“新官”铭文,大多为皇室及贵族使用,为定窑烧造历史的第一个高峰。进入北宋,大量丰富的器型尤以净瓶、枕类及大量精美立件产品彰显定窑的辉煌,此时更注重了对器物的装饰,纹饰大多精良,疏密有序线条清晰、有力。北宋末期金代,定窑白瓷精美成熟的刻印花,更使定窑当之无愧进入宋五大名窑之列,此时白瓷胎质却有所下降,是燕川区成为主力区域及人们更注重纹饰的缘故。
    从产量比例来讲,定窑粗瓷远远高于精细瓷,作坊也大量集中在定窑遗址百里以内的广大区域,主要供应当地及附近大量的民间用瓷,而高档精细瓷器多运到外地进入上层社会。

287、晚唐五代的政权背景
    在定窑的烧造历史中,墙高沟深的定州政权更迭频繁,尤以晚唐五代时期更为严重。而距城50公里的定窑区域,又多为战场,受到的影响更大,但定窑在此时却极为灿烂。
自正藏品
    一方面当时各政权多注重提升国力,战争过后大力恢复农业、手工业;另一方面动荡的局势,使多元文化自由进入,显得更为重要,技术及文化快速更新,促成了大发展。
    纵观五代各大窑场,在此时纷纷达到制瓷顶峰。所以,研究古陶瓷,一定要结合历史背景并正确认识。

286、定窑是民窑还是官窑
    五大名窑亦称五大官窑不过是古人一种笼统的说法,而《南窑笔计》中:“柴、汝、观、哥、定、龙泉、宣、成、嘉、万为宋明十大窑,盖以诸器毕制,命官专督者,俱名官窑。而厂官与钧窑不在大窑之内。”这种说法,则更是与现今人们所理解的“官窑”想去更远。
    宋初,官府选用一些精品定瓷以“土贡”的形式入奉宫廷,其中包括部分“官”、“新官”等款识定器及金装定器,如《吴越备使》记载:早在宋初太平兴国年间,吴越国就向宋庭进贡大量定器及金装定器。此时宋室宫庭也在定窑开始订烧瓷器,如北镇法兴寺处出土大量精美颜色釉及龙凤纹残片,应为包括御用品在内的贡奉之瓷。  
    北宋中期邵伯温《见闻录》所记:仁宗以柱斧志碎大臣献给张贵妃的“定州红瓷瓮器”,可见当时定瓷之名贵。北宋早中期,定瓷以其精良的瓷质,秀美的纹饰,温润的色泽被选为宫廷用瓷,但此种使用形式,还是在“土贡”之列。此时定窑中的宫廷用瓷也不是人们所理解的官搭民烧的做法。
   《宋史》记载:“崇宁三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可知,宋晚期皇庭在定窑设立生产“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瓷器的作坊应晚于崇宁三年,在此之前应属宫室御捡或订烧阶段。如宫中使用的精美颜色釉应属御捡之列,大量龙凤纹饰应属定烧之列。北宋中晚期,国家安定社会生平,同时为了体现皇家尊贵,出现了专用御窑生产“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器物,可称为正式官窑,从遗址非常集中的区域大量出土龙凤纹饰标本也说明了这一点。
    官窑是由皇室主持烧造瓷器的窑场,其产品专供宫廷使用,所以,定窑本是由民窑发展而来,此时出现了官民并举现象。定窑出现的专用御窑作坊,生产“尚食局”、“尙药局”及用于宫中陈设、仿古铜器等式样的精品定瓷,才成为传统意义的正式官窑。其中弦纹三足炉、刻划螭纹长颈瓶,在汝瓷和南宋官窑中均可找到相同器型。特殊款识诸如“东宫”、“龙”等及大量无款识龙凤纹精品定瓷也应在此官窑之列。
    据梁同书《古窑器论》记载:“宋时,以定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陆游《老学庵笔记》记载:“故都时,定器不入禁中,以定器有芒也,乃用汝器。”这些记载使后人认为汝窑是名正言顺的官窑,实际汝窑也分“民汝”和“官汝”,以前人们所认知的汝窑仅烧造二十余年时间是错误的,他与定窑一样,官民并举。
    定瓷到了南宋,宫庭使用记载很多,此时定窑生产区域由于受金人控制,南宋时定窑在宫庭比官窑还要珍贵,大量南宋宫庭使用定瓷的后刻款也说明了这一点,如“供大官食合用”后刻款,表明为宫中众人合用之器,说明其稀少、珍贵。“口贡君用十只”后刻款定瓷,内刻双鱼瓷质较差。从史书可知,此时南宋王朝十分贫困,但依然以用定瓷为荣,且刻铭文以利区分,瓷器的珍稀和分配使用是产生后刻铭文的原因,从大量南宋宫廷后刻铭文说明定窑白瓷在很长一段时间,依然是南宋宫庭的主要用瓷之一。大量南宋宫庭铭文定瓷是北宋旧物还是金国的贸易瓷由于笔者接触较少,尚不能确定,甚至在宋金相对和平的年代,南宋宫庭也存在去定窑订烧瓷器的可能性。至嘉泰年间,南宋经济繁重,官窑生产已经成熟,南方诸如景德镇、龙泉窑场生产力的提高,产品趋于完美,此时定窑质量也大幅下降及与金人贸易存在不便利等诸多原因,定窑在南宋宫庭中逐渐退出舞台。
    “尚食局”、“尙药局”从遗址挖掘情况来看,其主力区域在燕川区,产品做工精致,胎釉结合极好,颜色均呈米黄色,为后人所称的定窑标准色,不同于宋中期以前定窑精品的纯白色。其原因并非学者认为的优质瓷土枯竭及技术下降,而是此时上至皇帝下至平民审美情趣的一种转从遗址及北京城区金代地层出土情况看,金代早期大量生产“尚食局”等铭文瓷器,也许是由于战乱及文化差异,金国统治者对龙纹使用要求并不严格,贵族及平民均可使用。在这种情况下窑主为了迎合人们的心里,以盈利为目的大量生产“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瓷器,产品质量明显下降,类似民国大量仿制清代官窑的局面。从当时的历史背景、瓷器质量等诸多方面分析,此时大量的“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瓷器应否定为北宋遗物、南宋宫廷订烧之器及金朝统治者的专用瓷器,应是不良窑主为迎合市场的当朝“伪款”。
    至此可知,定窑瓷器除了北宋晚期一段短暂时间不受宫廷重视但依然使用,绝大多数时间都受到两宋宫廷的喜爱和重用。
    总之,定窑类似明清的景德镇官窑,一段时间在定窑大的区域内,设置了专为宫廷服务的几个作坊,但没有明清时的严格的制度和管理,部分产品有流入民间的现象。所以,不能用明清的标准去理解宋代“官窑”的形式。

285、历史与真实
    雄恃天下的大辽在公元906年建国,此后至宋末,汉地一直向辽进贡。部分时期,辽国屡次侵入汉地,而处于边界的曲阳,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影响。
    在晚唐五代、北宋时期,辽地墓葬出土的定瓷质量和数量及使用对象,与辽国、汉地及定瓷的兴衰丝丝相扣,妙不可言。
    通俗一点讲:辽国强盛时,使用的定瓷就多一点、好一点;汉地强盛了,辽国使用的同时期定瓷就少一点、差一点。
    我结合历史梳理这些时,觉得历史就像耳畔一首清新的小歌,真实得让人愉悦。

284、定窑与“五大名窑”
    关于五大名窑,最早见于明人的记载,明宣宗时期的《宣德鼎彝谱》根据宫廷所藏宋代瓷器,首次提出了宋代“五大名窑”的说法,后演变成几种说法:
    其一:是汝、官、哥、钧、定。这种排序说法目前得到多数人的认可。
    其二:是官、哥、汝、定、钧。这种说法集中在江浙一带。
    其三:是定、汝、官、哥、钧。明清风靡,目前少有人认可。
    千年来,对定瓷的赞美比比见于历代文人墨客的著录中,南宋太平老人《袖中锦》一书中,定瓷与蜀锦、契丹鞍、西夏刀等等27类风物人情、名贵特产被评为“天下第一”。书中记载:“定磁为天下第一,他处虽效之终不及。”明清时,唯定瓷可与成化斗彩媲美,因而常有人说定瓷是“五大名窑”之首。
    汝、官、哥、定、钧是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都是以釉色见长稳健厚重的青瓷,温润的釉色把其内蓄之美体现得淋漓尽致,倍受宫廷青睐,但除釉色之外无装饰工艺,且多无大件。而五大名窑中唯一的白瓷——定窑,本是由民窑发展而来,在五大名窑中是最早被选入宫廷的瓷器,及至后来定窑御用作坊的出现,部分成为正式官窑。
    定窑的精细婉约配以精美纹饰更体现出特有的艺术风格和博大精深,从而毫不逊色其他四大名窑。定窑不仅以装饰见长,更主要形制端秀,规整纤巧,即实用又美观。洁白细腻坚致的质地,绚丽多彩有灵动的釉色,结合成神韵之美,为后世所不及。 
    所以有人评说:五代及北宋早期正烧无纹饰的各种颜色釉定瓷,为古今瓷器之精品,也不无道理。宋朝可以理解是中国的文艺复兴,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当时的科学技术居世界最前列,反映在瓷器上为历朝所不及,这与深厚的文化,统治者自身修养取向有直接的关系。宋瓷的工艺水平即使现代都难达到,是最精美艺术与精确工艺完美的结合,因而名窑辈出。自宋代以后,历代文人墨客及古玩爱好者对宋代“五大名窑”津津乐道,后世把宋代五大明窑称为瓷器的“千古绝唱”。

283、定窑在“五大名窑”中的地位
    定窑以其轻薄细白的胎体,坚致铿锵的胎质,素雅清新的釉色,端庄秀美的造型,精巧工致的纹饰,自古就驰名中外。定窑高超的技艺,使其造型、胎釉、纹饰达到顶峰,致使以后历代定窑仿品均望尘莫及,其列入五大名窑且独成体系,与其当时高超水平密不可分。
    宋代定窑刻花名闻天下,达到中国瓷器刻花顶峰之作,这种说法广泛被世人认可,但仅拿唐代越窑、宋代耀州窑来讲,其刻花的丰富及达到的艺术效果毫不逊色宋代定窑的顶峰之作,只不过越窑、耀州窑上品相对较少,人们也往往更注重青瓷以釉色见长的特点,而忽略了对这些窑口刻划的认识。
    定窑代表了当时北宋瓷业烧造工艺及生产规模和影响的最高水平,技术先进、影响深远的定窑,世所罕见。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其作用与影响也是巨大而深远的。
    定窑自宋以来一直被历朝历代所推崇,且被列为五大名窑,主要原因是其规模巨大,烧造时间太长,遗存丰富,虽为民窑,但精品迭出。继邢窑之后,定窑成为“南青北白”的代表,独领白瓷风骚多年,尤其在白瓷釉上所表现的胎质洁白细腻,刻、印超群的工艺,可称古今巅峰之作。而定窑色釉的高质烧制,更为中国陶瓷锦上添花,奇美可与任何时代的颜色釉相比而毫不逊色。这与其文化背景、经济状况、审美情趣、富裕阶层的追求有直接的关系。定窑的另一贡献是:以其文化、工艺基础,成为中国陶瓷大的转折点,中国陶瓷开始了以装饰工艺为主的时代。
    宋仁宗时,大臣王拱辰将一件紫定赠送张贵妃,被节俭、英明的皇帝砸碎,流传下了一个美丽的故事。明清之时,定瓷更是皇家、贵族追寻的目标,乾隆皇帝更是以几十首诗词描绘定瓷之美。现今在国际上,定瓷更是具有极高的收藏地位,各大博物馆更是以收藏定瓷为荣,各拍卖会上,更是高价频频成交。
    但“五大名窑”不过是古人的说法而已,后人对宋代瓷器的认识,千万不要拘泥于此。如宋代龙泉、耀州等等均灿若星辰,翻开一部中国陶瓷史,从上古陶器到明清的瓷器,几千年间,任何时代的文化、窑口都有其各自精彩之处,都足以动人心魄,如用优劣来论,只是个人的喜好而已。亦如灿烂的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文化与古中国文化无法比拟优劣一样。总之,不能说定窑是五大名窑之首。
    宋代“五大名窑”,定窑在当时的五大名窑中是延续时间最长的瓷场。定窑烧造历史从隋代到明代,烧造时间之长、融汇的各文化元素之多,则可称为“五大名窑”之首。

282、刻划白瓷装饰题材的表达
    定窑装饰题材非常丰富,人物、动物、植物、灵兽无所不含。但大山、大水、大布景留白极为罕见,这与定窑白瓷多用刀具刻划有关。至金代,褐彩绘画及剔刻化妆土方打破这种界限。
    刻划白瓷一般是删繁就简,突出表达事物的灵魂部分。不仅鱼、龙题材,就是莲花这类题材,也多为一花苞,一茎叶,即便是满目荷花,也是取意简繁。看似只是些小情趣,实则借用刻划产生的明暗关系,合理利用白瓷的纹饰特点,把艺术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大山、大水、大布景需大面积留白处理之时,还要体现取势、细微和复杂,这在有限的空间,在白瓷上用刀具很难表达,因而这种题材极少,甚至亭台楼阁都极为少见。
    定窑白瓷釉色灵动、清透,胎骨洁白,刻划的线条通过光影效果表达的明暗关系,能充分显现纹饰。而古人对题材的处理,在不违背事物真情实感的情况下,去繁就简,运用艺术的手段进行提炼浓缩,再用夸张的方式去表达。定窑的艺术,有不被人所认知的大成,在中国艺术史中,确有独到之处。
    定窑白瓷刻划成功在于,充分利用白瓷器物的特点,题材适宜,并加以较强的艺术处理。
    艺术的合理性,在于创作思维的管理性,也可说条理性。在漫长的定窑装饰成熟的过程中,定窑人通过实践不断尝试、探索,逐步依据定窑自身特点,科学合理地抑扬取舍。
    在宋代,那个谦谦君子的社会,定窑符合了时代的品味,愉悦着人的性情。那是精致的、文气的一种生活方式,那生活本身就是一种艺术。

281、宋代金银扣与明清区别
    五代、宋时定窑器物的金银扣装饰与明清有较大区别,最明显的是盘碗类装饰,五代、宋以宽沿为主,彰显富贵大方;而明清则是小口沿,尽显精细。主要是经过几百年的时间,人们审美发生了很大变化。
    晚唐五代、宋越窑青瓷、定窑白瓷和景德镇青白瓷器等等诸多窑口都有镶金扣、银扣或铜扣器物。目前定窑镶金银扣器物,以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居多,拍卖会及民间则罕见。笔者统计,此类器物总计不足80件(民国后镶嵌未计在内)其中26件为当年镶嵌,余者均为明清镶嵌,尤以两朝宫廷作坊居多。
    现代镶嵌则区别更大。

280、浓缩之美
    笔者曾多次对比定窑烧造器物的前后差异性,深思其艺术蜕变要旨。深觉瓷器与石刻、书画、缂丝等艺术完成形式在成因上相比有太多的不确定性,皆因瓷器在烧造中有一个重要的收缩现象。 
    我们每每拿起一件定瓷或残片,无不为它的刻划镂印等技艺赞赏不已,但实际这与当时古人的艺术修养却又着很大距离,原因就是定瓷在烧制过程中要收缩13%左右,印花等模印器物经两次收缩更是高达20%以上。就其工艺流程来说:刻化、剔印等,包括器型前期的手法上一定是大处落刀的,烧造过程的收缩浓缩了其美。这也是艺术化又一次结晶中显示出古人艺术修养上对定瓷把握而表现的物理差距之美。
    所以,定瓷与石刻,书画,缂丝等相比,存在诸多的不确定因素,因收缩及烧制过程中其它因素,定瓷成品甚至改变了烧制前的艺术风格,产生了较大的艺术距离,则不似其它形式更能直接地反应当时的艺术风貌。但也正因瓷器的诸多不确定性符合了中国审美的朦胧性及不确定偶然性的美,使人有了遐思及神往的余地。
    不太确切地讲,定瓷是折损了人的艺术,而提升了火的艺术,使之韵味隽永。

279、学而思
    学习可视为寻找来足够的标本,认真细致对待每一块标本并有所认识,这只是古陶瓷研究点点滴滴原始资料的积累。
    思考则可使人逐步采用最正确的方法,对同一地点标本进行分类、整理、总结,进而延伸到各时代文化和艺术领域,并在纵向上联系起来。
    通过多年的认真学习和思考,并广泛涉猎考古学、历史学及艺术等诸多学科,逐步建立起自己研究古陶瓷方法和知识体系,每每有所收获。
    学而时习之,日新月异。

278、装饰风格体现着文化的碰撞与消融
    定窑在中晚唐细瓷上就初现其装饰风格,普通粗瓷则少见较成熟的装饰风格。所谓细瓷是指高温细白瓷及装饰考究的低温陶胎三彩等。
    中晚唐定窑装饰风格大体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具西亚文化元素的仿金银器风格;二是大量融入汉文化元素的佛教题材,当然这两种装饰风格也有许多相似重叠之处。经五代至宋早期,形成非常有特色的多元素定窑装饰风格,已不似唐早中期的明显两大方面。当然,这些与时代背景下的社会进步,审美转变也有直接的关系。
    多民族文化碰撞,相互消融,在定窑装饰风格的演变上可见一斑。

277、瓷外之得
    研究宋画的妻子深深感到:通过对古人起居、饮食、绘画等等的研究,对定窑器物会有更深的了解,尤其对定瓷观赏品的解读,更能了解时代背景下的审美取向等诸多美学问题。
    而对定窑器物的加深理解,也有助于对古代社会文化准确的加深认知。

276、定窑传播的意义
    定窑庞大的规模,精细的产品,先进的技术与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有着直接的关系。当年南北方窑场纷纷效仿,形成庞大的定窑白瓷窑系。
    这不仅是先进技术的输出,更是构成中国主流文化的燕赵文化的传播,尤其对于相对落后的地区和民族。当时定窑的传播,对民族文化交流和融合意义十分巨大,对当时整个社会文明的进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我对此方面研究时,感触颇深。

275、美,是相通的
    定窑器物的造型,从远古陶器、青铜器、玉器到宋金各窑口无数的器型,且不乏西亚、辽朝等异域文化的元素,其器型后来影响明清,至今仍余音袅袅。
    定窑由于当时地位之高,影响之大,各文化在此交流汇集,人们对器物在适用的前提下,更多地融入了美的概念,产生了各文化背景下的造型与装饰的大融合,广泛被各民族所接受。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是包容性极强的文化,兼收并蓄和融合,这也体现着文化和艺术相同的合理性。
    由此可知,从自然中提炼出对美的追求和理解,只存在由地域衍生出的民族间微小差别。
    美,是想通的。

274、不精确的妙处
    以古代窑炉及烧制时窑内使用的匣钵、支圈等为例,古人在设计及使用时是实践经验代代积累的结果,有一定的不精确性。
    尤其在制造这些制瓷工具时,对原料的处理及使用细微之处均不相同。正是这些不精确性,产生了符合人类对美追求的自然状态,而不像现今科学量化后数字的精确与冷漠,况且由于古代不尽相同,科学的量化数字对研究古代陶瓷肯定存在偏颇。
    现今所谓的古法仿古,还是流于表面的形式,人们并没有下功夫也没有能力仔细去探究文化背景下人文的问题,实际这些才是古陶瓷深层次本质的东西。

273、战争与定窑
    唐、五代政权多次更迭,宋辽、宋金、宋元之战。在体现多元文化的交流融合之时,带来了更大的审美取向的转变。正是战争,使多元文化在此交流汇集,从而促成了定窑数百年的跌宕与辉煌。
    我仔细梳理了这些政权的战争,尤其在燕赵大地上发生的重大战争。这些战争都对定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只是部分表现由于战争导致文化的侵入,在定窑上存在滞后性的问题。

272、贡瓷制度与定窑
    从唐至金元,定窑肯定存在贡瓷(或准官窑),在此前文章中我详细叙述过。
    我在查阅历史文献贡瓷制度时,结合定窑器物进行分析,印证了定窑历史的诸多细节。如:定窑的兴衰、时代的审美取向、社会制度对定窑影响、定窑各时期地位等等……

271、解读标本
     对标本的认识解读,不能仅限于对定窑瓷器的认知,更多应是对历史背景下人文的认知。
     标本的题材、构图、技法与瓷质、器型这仅是表面现象,通过这些,我们应结合时代背景、社会制度探索古人对美的理解、情感生活、理想追求,以此引导今人的幸福生活观。

270、双面刻工的精品为宫廷用瓷
    定窑双面刻工器物很多,但这种以荷花、牡丹为主要题材,并结合篦状复线表达的极为精美的双面刻工盘碗器物却很少见。除覆烧形成的芒口,里外满釉,优良的瓷质镶嵌金银扣后完美无瑕,堪称同时代瓷器的顶峰之作。
    北宋中晚期,宫廷使用的定瓷艺术成就极高,并不是民间作坊所能企及的高度。与当时其他形式的最高审美有相同之处,因而存在宫廷粉本的可能。
    经过多年仔细研究对比,我确定这种精美的双面刻工器物为北宋宫廷用瓷,目前这种风格的定窑器物,国内外各博物馆共见四件。

269、鹤纹大钵标本
    神秘高贵的鹤总与人们美好的愿望相伴,是吉祥、福禄、长寿的象征;更是仙界神禽,能使人驾鹤西归、羽化成仙。经数千年,鹤文化已形成了丰富的内涵,且渗透到了许多领域,是构成中国传统文化整体的一部分。
    此器物外刻莲瓣,内刻三只神采飞扬的云中飞鹤,经多方考证,为宫廷用瓷。

268、壶把
    定窑制坯多压实胎泥,唯壶把、提梁等极少部件拉伸胎泥,并产生一定的扭力和扭矩,这些部件最能体现胎泥的陈腐效果和脊性成分的多少。
    仅此一点,对多数此类新老器物,就能够准确区分。

267、为镶嵌金银扣而设计的精细芒口瓷
    在我亲自过手的数十万定窑标本中,这种十分精细外刻蕉叶纹大圈足(或卧足)的直腹碗(或钵)的标本,仅见这一批。
    这批器物与定窑其他芒口瓷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单件覆烧的芒口瓷,只为防止变形和方便镶嵌金银扣,并不节省窑位。而且除口沿外,里外满釉,十分精细。
    因为口沿为镶嵌金银扣在烧制之前专门设计和处理过,任何人看过此批标本,都会觉得瓷质精美、设计完美,毫无瑕疵。
    但此类器物是否为宫廷用瓷,我一直没有确定。

266、枕类排序
    枕类一直是定窑历史中主要的品种,精品多在五代、宋早期,代表着定窑的高度和时代审美。
    由于其结构复杂,装饰风格明显,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时代的判定,但也存在个别现象。
    在我收藏的800多片枕类标本中,曾数次尝试进行时间排序,依然存在少部分难以准确判定时代的问题。

265、城市地层的不确定性
    城市地层由于人为搅动等因素,不可能有次序的沉积,序列非常复杂。
    多年来,我深入工地,认真对待,对此有了一定的认识。结合同地层的标本横向对比,对定瓷分类、断代等有了很大的帮助。

264、宋早期盘型支圈七子覆烧法
    这块标本七个一组,随便起个名字:七子覆烧法。
    该标本残存三组,实际还应有很多组。这种装烧工艺主要是提高产量的同时,又能使器物匹配成套。
    定窑的装烧方法十分复杂,并不是人们认为的简单几种。这种宋早期盘型支圈覆烧方法,有别于宋中期支圈覆烧法发明之后的盘型支圈烧法。

263、双胞胎、龙凤胎和多胞胎
    双胞胎能准确判定棋子的装烧工艺、密度、施釉工艺,龙凤胎又可知白釉和颜色釉可同时烧造(人们用现在的工艺去类比古代,认为不能同时烧造,实际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我有很多类似的标本可说明这个问题。),而多胞胎往往是匣鉢倾倒、器物变形等所致。

262、双面工
    在定窑整个烧造历史中,双面工器物较为常见,尤以金代外刻莲瓣纹内刻花卉、大钵居多,是同时期定窑产品中质量较好的器物。
    北宋中晚期,有极少一部分瓷质优良、艺术程度相当高的里外刻划花卉盘碗为宫廷用瓷,这类十分精美的产品与大量的双面工产品有明显的官民之分。

261、最大限度地利用窑位
    定窑装烧工艺十分复杂,主要是为提高产量,最大限度利用窑位。就是同一窑产品,也存在多种装烧方式,并不是人们所认知的那几种。
    最狭小的空间,古人也能充分利用,烧制些围棋子、瓷塑之类的小物件,因而此类产品相对较多。

260、捡拾
    定州每年都有一些工地开工,伴有或多或少的瓷片出土,我偶尔也会参加其中。每每捡到一块瓷片,都会让人欣喜一下。
    这种捡拾让我对定州城址地层有了一定的认识,在标本横向对比上也起到了很大作用。
    广清先生是位历史学博士,喜欢写诗、绘画、香道、弹琴、大公司老板,每个方面都是博士水平。就是摄影方面也是专业的不得了,有成百专业摄影的弟子,现在又痴迷定窑了。我们是多年的好友,也说不明白他是干什么的。
    王敬国先生经历也有趣,读过大学、当过医生,是定州最早捡瓷片的人士,捡着捡着就不干医生了了,而且把护士老婆也拉了进来。他是定州在定窑方面理解最深、眼里最好的人士,在中国也是一流中的一流。
    两个大仙,来小馆兴致勃勃洗着瓷片,夜晚也是蓬荜生辉啊!

259、量变产生质变
    2008年,我印过一个关于定窑的小册子,很多喜欢定窑的朋友都看过我的那些观点,其中日本馆藏的三只描金碗我们夫妇认为不是曲阳定窑,在博客中对此也进行了详细论述。
    我接触的河北及各地专家、藏家均不认可我们的观点,他们认为全世界公认的顶级定窑,我们不可能仅从图片就加以否定。我们夫妇这个观点大家知道就可以了,以后大家对定窑的认识肯定会提高,这件器物自有定论。
    这些年,包括定窑遗址文管所藏品,我们过手标本超过50万片、残整器近万件、新仿定窑十万计。为了准确统计、归类全世界各博物馆定窑资料,近七年的时间,我们夫妇看过的各博物馆定瓷图片也要超过30万次。很多图片即使截取局部,我们都会准确告知是哪个馆藏的那件藏品。
    说这些,我只是想告诉大家:定窑的鉴定并不十分困难,不过是人们投入的精力太少。
    很多人想看我整理的全世界博物馆定瓷资料库,我的条件:只要谁能准确统计出500件各博物馆藏品,就可以为你开放。可这些年,这点工作量却没有一个人愿意去做。
    我为什么要这样做,当时想:能准确统计500件藏品,也需要五万次以上仔细对比的浏览量,任何人在图片上对定窑能有一些认识了。也能够知道,定窑鉴定并没有什么窍门,不过是多看准确的藏品和仿品(一定要准确!),不过是量变产生质变这个简单的道理。
    只要见过一万件准确定窑残整器和十万件定窑新仿,谁都能鉴定。
    在遗址住一年,你就会熟悉文管所数千残整器和附近作坊数万产品,其余的你去博物馆就可以找到,当然,这需要坚持和心血。
    附近小学、中学和大学的学生们经常来我的馆里看看,偶尔也拿点瓷片,看着他们的兴奋劲,感觉真好!

258、轻与轻盈
    人们评价定窑,都会说:很轻,特别轻。
    从比重而言,高铝的定窑白瓷确实比相对厚重的青瓷要小一些。甚至部分定窑白瓷与同时期其他窑口的白瓷相比,也确实轻一些。这与定窑为高铝瓷土有关,也与定窑多采用相对风化比较严重脊性多的原料有关。
    晚唐五代、北宋早期,一部分非常精细的器物,由于烧成温度超过1300度,胎骨致密,比重与其他窑口相比并不小,不过是胎体较薄,整体重量不高,因而感觉轻些。仅从烧成温度这里,就可反映出胎骨质量、做工之精细、工艺技术之成熟,这类器物代表着定窑的高度,往往出现精品。
    宋晚期、金代,定窑的器物多颜色发黄,长期以来人们也认为是定窑的标准色,这类器物更能体现很轻的特点,主要是这类器物烧成温度多数在1250度左右,还没有达到收缩最大温度界限的1280度。此时器物孔隙度还在6%左右,比重自然小,所以轻些。此类器物仅从孔隙度大、没有完全收缩的这一特征,就可定性为低品质的东西,以往人们对此认识不足。
    北宋晚期,由于定窑的瓷都地位,其极为成熟的淘洗、陈腐工艺及原料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工艺上可以把器物做得又大又薄又精细。此时期由于文化背景的审美,器物的线条流畅、清秀俊逸,再加上白瓷明快、高洁的视觉效果,器物尤显轻盈。
    金代定窑与同时期景德镇窑影青相比,人们就不会说定窑轻了,因为影青更加小巧、轻盈,壁也更薄。实际轻重都是人的感觉,影响的因素很多,并不一定比重就小。衡量器物轻重,用比重是科学合理的,但定窑由于烧造时间太长、原料、工艺技术不同,因而比重差异很大,也不能同日而语。
    不考虑比重因素,仅从文化背景在器物上表现而言,大量定窑确显“轻盈”。

257、定窑的文化特征
    具体的东西都存在时代的印记,也就是时代文化特征。
    研究定窑,一定要从研究文化入手,主要包括人文及工艺技术这两大方面。
    定窑烧造了750年,从唐五代经宋金到元,定窑由于烧造历史太长,规模太大,成熟高峰期延续了几个时代,因而有明确的历史文化特征。从文化脉络去梳理定窑,反过来再由定窑印证各时期文化,你会深深觉得这是中国文化极具跳性跃且华美的一段乐章。
    如目前学术界、收藏界一般把北宋晚期定窑风格普遍代表定窑是不对的,但也确有原因。北宋晚期,经济繁荣,政治稳定,传统文化中儒释道融合后形成的宋理学,其特征就是政治宽松、思想文化自由,在深厚传统文化下,表现更多是神形飞扬的俊健,产量也极大,正是这种大的背景,出现了各方面的繁荣发展,定窑也是其一。
    定窑的艺术风格与文化息息相关,不同的政治背景、数百年的跨越,虽然一直在汉文化这条主线上,但前后文化差异非常之大,期间由于存在不同的政权还存在区域性文化滞后和突起的现象。可以按照定窑历史分期,认识其历代风格,通过实物结合历史背景,逐步梳理分析,这种正确的方法,会产生清晰的认识,对于收藏也大有益处。
    研究定窑,在中国大文化背景下,一定要考虑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殊性。深厚久远的燕赵文化,作为中国主流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其区域独特性,铸就了定窑独特的气质,亦如燕赵大地发生的无数慷慨悲歌和铮铮铁骨。片片残瓷,娓娓道来那远古纯朴而率真的宝贵人文精神。

256、低矮足与宋文化差异之因
    定窑存在大量不同时期盘碗类低矮足产品,在晚唐五代由于文化审美的原因,形成低矮足是正常的时代特征。
    进入北宋以后,逐渐形成畅达、明快、清丽的宋文化,文化特征在各方面的表现俊健、飘逸,低矮足肯定不符合宋人的审美,但定窑此时期为什么会有大量的这种产品呢?
    原因很简单:就是覆烧法为了提高产量,烧造时避免粘连,因而底足处理较矮。宋早期盘型支圈烧制这种低矮足产品,宋中期以后环行支圈更是烧制大量的低矮足产品。
    聪明的定窑人,遗憾、无奈之余,也竭力弥补,他们用薄胎、线条力度、小圈足、器型等其他因素,来展现定窑特有的芒口瓷低矮足宋文化韵味。
    而此时期,单件覆烧盘碗类及正烧盘碗类,不节省窑位,产量低,成本较高。这类产品由于不存在低矮足情况,件件精致,秀美异常,多为上流社会用瓷。

255、定窑世存有多少
   故宫博物院35万件陶瓷中,定瓷不足200件,而且大多是宫廷旧藏。定瓷历来是皇家搜寻的目标,流落民间的很少,唯有贵族方可收藏。民国收藏热鼎盛之时,也未听过有人收藏定瓷上品超过五件,而且所指并非达到精品档次。当时即使有人藏品数量很多,不过是土定及定窑系而已,这种藏品现今在定州数百元,数千元可以很容易地买到。
    定州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好的定瓷博物馆,连故宫博物院都望尘莫及,但藏品来源简单,整器大多为1969年定州清理两座宋代塔基所出土的114件定瓷。从塔基出土的文物题记看,在家信徒及众多僧人虔诚地参加了此次宗教活动,但他们社会地位并不高,不会特别富有,这些施舍品大多是当时社会上流通的普通商品,代表不了定瓷当时的辉煌。但其中龙首大净瓶、海螺、黄釉鹦鹉壶为一级文物,也确是定窑的精品。
    但从定窑当年的规模及近些年猖狂的盗掘来看,确有大批定窑出土,如1995年至1997年,遗址附近古墓大量被盗,出土了大量精品及上品定瓷流散到各地。后国家又抢救性挖掘了几座,其中一座晚唐墓就出土了30多件定瓷,且多为精品。所以,现今国内外定瓷藏家,不能用过去的标准来衡量了,有数件藏品者亦属正常,近些年国内外拍卖行定瓷频频出现,也说明藏品的增多和人们认识的提高。定窑当年产量极大,现在出土量也很多,所以收藏定窑并不困难,有些器物虽然大开门具定窑特征且到代,但要注意是古代定窑系产品。
    定窑,也许在我们身边确实有精品存在,但这种几率很小。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知识,极高的审美情趣,才能让你得到一份欣喜。

254、瓷都
    很长一段时间,万商云集的定窑窑厂,使大量产品流通边陲至海外。定窑确以瓷都之姿屹立于东方,影响着世界。
    晚唐至金代中晚期,除金代早期暂短低迷几十年,定窑地位凸显,产量十分巨大,是真正意义上的瓷都。这与定窑自身高质精美有关,也与时代及民族尚白为主流的审美有关。从定州出土的描金及窑具来看,定州这个定瓷的交易中心,也有相当数量的作坊。所谓瓷都,泛指定瓷生产这个大的区域,这个大区域共性是工艺技术相同,而且都采用曲阳的原料。
    定窑丰富的原料、燃料、水源为大规模生产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先进的技术、深厚的文化、国家的繁荣又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先进的技术,众多高技术人员,丰厚的利润,也使其成为瓷都主因。从艺术方面来看,当时文人肯定介入了定窑的生产,甚至是广泛的参与。
    由于定窑数百年瓷都的地位,规模巨大,各文化在此交流汇集频繁,不仅其艺术成就高,产品的时代文化元素也多,如一部社会史记录了多个政权的变迁和社会兴衰。
    定窑,作为一个载体,演绎着这一方山川风物下浓浓的人的情怀。七百多个春秋的悲喜哀愁,用定窑诠释着我们伟大的民族。

253、眺望杭州
    自从在西安结识杭州的胡云法、尚越两位博学的先生,对于杭州出土的定瓷及各家的观点十分关注,并受益匪浅,而且越发觉得杭州能够解决我多年的疑虑,那就是:宋金定瓷的界定及两宋宫廷对定瓷的使用和影响。
    杭州南宋地层出土大量北宋精品定窑,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要是北宋地层还可以理解一点!当时的宫廷在汴梁,不应该有那么多北宋宫廷用瓷出现杭州,赵构南迁时又很狼狈,肯定带不走那些东西,而且杭州资料一直显示为南宋地层?
    还有一点,南宋使用的金代定窑,到底是贸易瓷、还是走私瓷、抑或是宋金相对和平时期宫廷去定窑的订烧瓷? 等等诸多问题。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1、人们对定窑认识有问题,以前认为的北宋产品很多应是金代。如正烧精品颜色釉器物,北方多定在宋中期,南方说是金代产品,肯定不会被认同。这里存在城市地层考古不准确性的问题,尤其不是专业考古挖掘,而是民间捡拾此片时对地层的认识;定窑遗址地层的堆积也有复杂性的一面,靠遗址考古挖掘也并不十分准确;如靠传统的器型演变来判定时代,定窑窑场巨大,共存性时间又长,根本不准确;墓葬是大家最认可的实据,但定窑产品又存在很长的延续性,等等等等。对定窑产品准确判定时代,确实难度很大。
    2、金朝把掠夺的北宋定窑又给了喜欢定瓷的南宋宫廷,这种解释只能是戏说。
    杭州还存在仿定且与定难区分之说,我虽然觉得脱离地域原料,这种情况很难存在。但世间万事精彩纷呈,不踏实求是,只能说是见识少啊!
    还有很多很多疑问,需要向杭州朋友请教。计划明年3、4月份去杭州住一阵子,那是我喜欢的城市,以前去过多次了,妻子喜欢三亚,不然我会选择在杭州定居。
    在柳花飞扬,清荷曳舞之中,携娇妻爱女,漫步苏白二堤,体会这个千秋大文章之时,聆听瓷友的高论,亦是人生一大快事。

252、银箔
    笔者收藏一批定窑镶金银扣标本和宋代镶金银扣所用银箔数条,银箔的长短、宽度差异较大,主要是根据器物大小、形制采用不同的银箔,以此满足当时人们的审美追求。
    为此,专门请教过研究宋代文化、美学的专业人员,得到的也是肯定的回答。

251、日本国立博物馆定窑紫釉描金花卉碗
    收藏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的定窑紫釉描金花卉碗,在世界艺术品瓷器评比中被称为“稀世之宝”列第一名,这是全世界公认最好的定瓷。
    我一直怀疑这只碗不是曲阳窑口的产品,因而无数次查阅有关资料,在雅昌、艺超网也请大家帮助查询,可是只查到该张照片和出土自榆林的传说,其它资料均未见。
    在我查阅的过程中,发现共有五只而不是此前国内资料认为的三只描金碗,被日本各家博物馆列入了定窑之中。这五只描金碗我认为日本国立博物馆所藏三只均不是定窑的器物,其余两只日本救世热海美术馆及日本出光美术馆藏品则是曲阳定窑产品。
    此事不仅仅反映日本馆藏的这几只描金碗的窑口定性错误的问题,同时从日本学者关于定窑研究的文字中,也看出他们对定窑的研究和细化存在局限性。
    由于此事不仅关系着日本学术界对定窑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关系我国乃至全世界喜欢定窑的人。所以,我非常慎重。
    我和妻子对该碗经过数次研究探讨,发现如下问题:
    1、该碗没有定窑内在美的韵味。定窑最大特点就是胎坚质薄,给人的视觉感受是硬朗、刚劲、有力。而该碗则缺少这种视觉力度,其折沿过渡柔和,与定窑器物有一定差异。
    2、该碗釉色沉闷、死板,缺少定窑颜色釉的灵动感。由于釉料及烧成温度极高,定窑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色清澈纯净,视觉上有明显的灵动,而该碗则没有。
    3、其余两只碗胎、釉、器型明显不是定窑产品。其中一只采用的剪纸贴金工艺,也不同于定窑的软笔描金工艺。
    4、定窑的装饰,多以线托形,画面内容无论繁简其细节交代都很清楚,整体纤细空灵、精致典雅,具有较强的文人味。而这只碗上的牡丹图案以面造型、简约凝练,构图盈满,生活气息浓烈。
    笔者收藏了一批定窑描金器物,总结以上各方面差异,经过数次对比分析,我认为这只碗不是曲阳定窑产品。

250、定窑无大器
    人们一提到定窑的尺寸,都说:定窑无大器。实际并非如此。
    首先人们没有见过定窑大量的标本和器物,也没有与同时期其他窑口进行尺寸对比;其次,人们受明清大器的影响,跨时代进行了对比。即便是以大器著称的明清,也无法比拟当代数米乃至几十米的器物。所以,跨时代对比是不对的。
    器物大小取决于原料、时代审美、及最为重要的工艺技术,这些因素相互关联。
    定窑由于原料的特性,生产出的器物坚致,因而也易碎。再者,定窑最有代表性的盘碗类大宗刻印产品,多薄壁易碎,因而此类产品大件不多,但超过35厘米盘碗钵并不鲜见。金元时期,更有超过50厘米以上者。
    在烧制方面,由于定窑原料及烧制工艺,厚壁确实容易发生严重的生烧现象,这也是制约大件产品的主要因素。但由于窑口巨大,定窑的大件产品数量并不少。
    唐代,定窑分两段或三段烧造的三彩佛塔高近一米;精美洁白的高温凤首壶、塔式罐,一次烧成也可达50厘米以上。与当时如日中天的邢窑相比,尺寸毫不逊色。
    五代、北宋时期,由于定窑瓷都位置的凸显,各种枕类及立件等等,在同时代众多的窑口中,尺寸更是当仁不让。如:北宋早期定州博物馆龙首大净瓶;遗址文管所仕女枕及定州出土数个高于80厘米的立件器物。
    金元时期,由于民族审美转变及生活所需,器物部分脱离精美欣赏趋于实用,定窑此时期更是大件林立,一米左右器物比比皆是。
    对比五大名窑及同时代诸多窑厂,器物最大和数量最多的当之无愧是定窑,这得益于定窑窑厂的巨大和瓷都位置的体现。但由于定窑产量巨大,又多是十分易碎的薄壁盘碗,大器比例很小,因而产生了人们“定窑无大器”的错误认识。

249、典型纹饰的时代背景
    纹样装饰,目的传达寓意,表达情感,从而唤起人们的情绪和共识。在不同时期,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有各自鲜明的特征。同一时代的不同方面,也有各自的独立性。但大的文化、艺术风格是一致的。
    宋代定瓷装饰纹样,以手刻荷花最多。在那个谦谦君子的社会,荷花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高洁之士。如南宋理学家周敦颐“爱莲说”,是那个时代的文化代表,而成为千古名篇。寓意君子品性的梅兰竹菊,也不时在宋代定瓷纹样中出现。
    象征吉祥、富贵的牡丹纹,承唐代遗韵五代居多。源于中国文化源头“太极图”哲学思想的双鱼、双凤、双蝶……等“喜相逢”纹饰题材,又多是金代之物了。

248、千年的“马扎”
    机缘巧合,我收藏了一个北宋中期的定窑“马扎”。
    很多朋友经常问我定窑器型有多少种,这“马扎”肯定是其中之一了!
    定窑器型仅洗类就有:三足,五足,卧足,单柄,圈足,折沿,鼓钉,葵花式,桃式,鱼式,瓜式……
    近年刚命名的新石器时代夏家店文化,属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定窑遗址就曾经出土仿夏家店文化三足陶鬲的残器,不能不让人惊叹定窑文化涵盖的巨大范畴,至于仿各式青铜器、玉器等更是不可胜数。定窑当年如今日景德镇之辉煌,所生产的器型如苍穹繁星、无以计数,几乎包含了宋之前所有窑口的器型和生活用品。
    700余年的烧造历史,几千座作坊的规模,御窑的出现,各种文化在此交流汇集,包括比比皆是的异域诸多文化元素,造就了定窑无数的精美器型。

247、税赋制度与定窑
   在漫长的定窑烧造历史中,随着定窑的发展不同政权的税赋制度对定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反映定窑的兴衰,国家的富裕安宁。
   分析其赋税制度的情况,可印证定窑的影响、社会地位。我在研究这方面时,尤其觉得金代早期的税赋政策对定窑的影响非常明显。

246、蕉叶纹浅腹直口碗
    笔者收藏的多(件)片北宋早中期蕉叶纹浅腹直口碗标本,器型端庄,胎坚质薄,釉色温润,瓷质十分优良,大圈足,底足满釉,为同时期定瓷精品。口沿多为小唇口,也有少量撇口较小的产品。其中一片标本,口沿有明显竖列排纹,与器型、纹饰很不协调,应是镶嵌金银扣时,为防止滑脱而设。
    此类蕉叶纹浅腹直口碗,装烧方法不是盘形支圈覆烧工艺、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及传统意义的定窑支圈覆烧工艺的产品,均为一钵一器的精细覆烧产品,既不节省空间,也不能批量生产。且芒口处理十分规整,瓷质优良、数量较少,是同时代最高水准的精细瓷。

245、拼出幸福
    三亚的大海在灿烂的阳光下明亮着,不远处天涯海角青翠的山岭轻抹着几缕微云,我们一家三口饶有兴趣地拼着瓷片,偶然飘进室内的几丝清风萦绕了一下,又飘了出去。
    长时间的拼接瓷片,有了很多经验和感觉。以前根据釉色、器型、厚度、口沿、底足,甚至竹丝刷痕来分类拼接,快捷方便,到后来只要不是数千片及更大量的瓷片,往往凭感觉就可以找到多数可以互相拼接的瓷片了。
    但有些瓷片却不是这样容易。原本属于一起的两块瓷片虽然在同一地方出土,但由于接触物不同,瓷片上的沁色差异极大,手感也有了变化,从表面上看甚至是毫不相干,但对上的那一刻,让你很惊奇、很激动,那一刻的感悟却意义非凡。
    还有一种特殊的情况,看着弧度、厚度、白度,乃至手感都十分相符,数次拼接也似乎是一起的,但最终还是否定。
    拼瓷片和钓鱼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瞬间的极致快乐。两块原本一起的瓷片,对上一瞬间,无论是手感还是心理的感受都十分舒坦快慰,千年分别的相逢,观者无不动容。没有这种经历的人是感受不到两块瓷片相知相悦的真诚,感受不到它们带给你的无限温馨与幸福。
    在南京买的一个瓷片,竟然拼到了定州出土的一件残器上,分析认为:这块南京瓷片应是定州出土,辗转到了南京又被我买了回来,欣喜之余不能不说是这瓷片的“缘定”啊!
    在数以千计的瓷片中,找到能够拼接的也是不易。有时就是小小一片,我们也是万分珍惜,小心翼翼粘接上。有个朋友,很不理解我们的做法,认为都是瓷片,大小无所谓。实际从经济角度,甚至是审美角度,大一点确实没有什么区别,但我们对瓷片的理解却不是这样。
    我们收藏瓷片,是在心灵深处对时光和幸福的收藏。每每拿出几块瓷片,都会对往昔的日子,有很多幸福的回忆。而多年的拼接瓷片,对瓷片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情。我们认为瓷片都是具有生命的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两个瓷片的对接是上世的“缘”今生的“定”,而我们,享受这千百年的“缘定”在手中相逢。
    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一块块瓷片拼成的,有些一看就是原本应在一起的;有些看似毫不相干但又确实是一起的;有些看着是一起的,但怎么勉强也凑不上。这都是前世注定的缘啊!父母、亲朋、婚姻、爱情,一切的一切,都在这瓷片拼接中有了深深的感悟。
    窗外苍翠得言不及美的山,蔚蓝得言不及美的水的交融处,几条绿色的河流托起三亚这座浮在海边的白色小城,是那么的清秀、洁美。我与妻子放下手中的瓷片,沏一杯茶,坐在沙发上望着肆意的阳光照耀着湛蓝平静的海面,赏心悦目、令人心醉。一旁的小女摆弄着桌上的瓷片,碰撞的清脆声,拨动着飘进室内花草的清香。此刻,屋内尽是凝结着温馨与真实。
    通过欣赏定瓷所表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典艺术之美,享受愉悦之时进而解读和感悟人生。回首往昔的日子,庆幸自己抛下那么多诱惑,今在三亚携娇妻爱女,在怡人的瓷韵中,纯净的不沾一丝人间烟火。不沾一丝凡尘。幸福真是一种不可言说的感受,一切的一切,在小女手中瓷片碰撞的清脆中无言的协和着。
    成百上千的瓷片中,找到了原本属于一起的两片或几片,拼接上的那一刻着实让人感动。延长的线条,丰富的纹饰,映射着近乎完整的美丽,引发着人对美的想象和真爱的追求。
    我们一个个家,何尝不是前世打碎的缘,那古来冥冥中的前世幽情,又是今生的“拼定”啊!
    娇妻、爱女和我,拼出一个幸福的家。

244、令人深思的事
    认识遗址仿古的张师傅许多年了,一天,无意中在他家看见一只外黑里酱的新仿定窑罐子。我随口问了一句:“这两种釉色是一种配方还是两种配方?”。张师傅说:“是一种配方,由于釉浆的厚薄不同、窑温及装窑的位置不同,偶尔出现的。”这令我十分诧异。
    我问张师傅:“以前我们讨论的时候,您也在场,为什么不说呢?”他回答说:“那是你们专家说话的地方,我不能说。”一句话让我呆了,令人深思啊!
    我也有这类里外颜色不同的标本,多年来和很多人一样,认为是里外不同配方的釉浆。。
    在张师傅家住了一周,实验了多只,的确如此。
    实践出真知,世间万物纷繁,我们已知的只是其间很小的一部分,凭感觉是不正确的。

243、上林湖窑系的定窑型白瓷?
    很早就听方勇先生说过:“闻长庆先生研究南方古陶瓷至深至广,而且上林湖窑系生产的定窑型白瓷质量有些超过定窑且与河北定窑难以区分之说。”
    闻先生的上林湖窑系生产的定窑型白瓷质量超过定窑的看法我可以理解,因为其他窑口的白瓷我见过很多,部分确实超过定窑。但闻先生上林湖窑系生产的定窑型白瓷与定窑难以区分之说,我觉得由于地域原料的差异,很是疑问。因而一直想拜访先生,只是琐事缠身。
    近日偶然看见闻先生的博客,其中“定窑型”古越浙江白瓷和杭州南宋官窑烧制多种釉色瓷——“乳白瓷”定窑型这两篇文章的论述、图片和化验数据,我非常吃惊。
    从图片上看与定窑确实难以区分,果真如此,我觉得在实际中与定窑也是分不开了。那样的话,定窑以往研究将出现诸多错误,以后的研究也将更加困难,尤其在金代定窑研究上会更加明显。而且两宋的政治、文化、贸易等等,中国历史的诸多细节由此也会被重新修改。
    我仔细浏览了闻先生的所有文章,以闻先生的严谨、认真,我确实不该怀疑这两篇文章的论述、标本出土的准确性和化验数据与标本的准确对应性。
    应该拜访一下闻先生了。
闻先生博客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206520100o1zf.html
http://blog.sina.com.cn/s/blog_6b3206520100r5mp.html

242、新仿印花之不足
    这种印花碟碗仿品很多,主要是成本较低,又能批量生产的缘故。
    古代瓷器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现今仿古师傅由于历史文化缺乏,会出现很多错误,最为明显的就是他们会将不同时代的器物特征集中到一件器物上,造成诸如器型、釉色、纹饰、底足等之间的相互矛盾;其次,古今工艺、工具的差异,也会造成明显的时代特征。
    这类器物缺点很多,可以看出胎泥没有陈腐;口沿处理较差;底足施釉不自然;各部比例失调;纹饰无主题凌乱……等等。由于仿古师傅多年积累的经验,其胎釉质感相对成熟。
    有些印花质量很好,可称高仿品,要引起注意。

241、最心爱的定窑收藏系列------窑具
    在烧制过程中,窑炉内除瓷器以外的所有辅助用具都可称为窑具,其有别于制作过程中的工具、模具等。
    对定窑的窑具,一定不要简单认为是各种匣钵、支圈和垫片。实际还有很多很多的种类,定窑窑具又因时代、工艺成熟性、器物精细程度、原料的选用、原料处理、原料制作等等均存在很大差异,加上各式各样、各种型号、各种功能,变得十分庞大和复杂。是定窑研究中最费心血、最难得一项,当然也是最重要的一项。
    窑具与瓷器的关系十分紧密,理解窑具,不仅能直接了解当时的工艺技术,就是对定窑文化及艺术的理解也至关重要。在高温情况下,窑具精妙的组合、使用,不仅体现出科学、合理,更体现出人类的进步、智慧和艺术。
    自五代始,定窑窑具已相当成熟,当时越是精细瓷,窑具越是讲究,可以说是精益求精。一部分极精细的窑具,甚至采用了与瓷器一样的精细原料,主要是为了保证高温情况下,器物与窑具收缩一致、保证热传导的稳定,同时也保证窑具与器物接触部位的美观。
    定窑窑具在遗址中心区域几十平方公里范围内形成厚厚的堆积层和十几座小山,千百年静静回味着曾经的辉煌,并等待后人的认知、理解。我曾送给朋友一些窑具,他万分珍爱设计了几个茶托和案头支架,十分漂亮。
    我收藏的4000多件各式窑具,是定窑收藏系列中最心爱的一项。实际定窑窑具本身就十分精美,其艺术、技术、线条、曾经,是智慧和心血的结晶,是高于瓷器的一种艺术。
    我希望人们愉悦地去认知、去理解、去感受他们,他们演绎着人类文化和艺术的精粹。
    请参阅博客有关窑具的其他文章。

240、专业与业余
    从喜欢到痴迷定窑十多年了,对那个时代的历史文化也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读大学的地矿专业使我对瓷器的理解也有很大的帮助,但勤奋探索之时总觉得缺点什么,因而经常带着疑惑、疑问请教诸方人士。
    韩江潮是定窑遗址韩家村人,这是个做仿古定瓷很有灵气的小伙子,有一天他告诉我:“他父亲能解释我的一些问题。”当我第一次向韩春杰先生请教时,他十分清晰科学的解释,对于我这种读过很多书,悉心求教的人吃惊不已!为此,我整理了许多问题,多次从定州去遗址请教,受益匪浅。尤其难得的,韩春杰先生对他解释不了的问题,持严谨认真的态度,也能够坦诚直言,不象有些人耐于面子模棱两可。熟悉后得知,80年代,他在唐山陶瓷学校系统学习过,后又在瓷厂工作,近年也烧制仿古定瓷,可谓集科学与实践于一身。
    自古山中多隐士,遗址墟里有真人。
    后来韩先生借了我一本80年代唐山陶瓷学校教材,厚厚的一本铅印书,半年时间我认真看了数遍,深有感触,深有感触啊!!!这本书从科学的角度,对瓷器的本质进行了清晰的阐述,尤其在矿物成分、性能、窑炉结构对瓷器的影响、复杂的物理、化学渐变次序等等方面的论述则更为透彻。从瓷器的角度来讲:这些瓷器的知识、理论才是瓷器的本质和灵魂!是概括全面,极具高度的指导思想。由此理论而衍生的制瓷工艺,现在看来,不过是一种熟练、精确地步骤了;在这些知识面前,制瓷不过是人人可为的匠人行为了。
    以前,我看了很多书籍,也经常与制瓷师傅在一起学习、探讨,自认为对瓷器有了认识。现在看来,其可笑就来于无知。为此以后,我找来很多这方面书籍,认真学习,很多模糊地概念逐渐清晰起来。诸如对气泡、开片、窑变等等,经过与我收藏的标本对比分析,以前认为解释不太明白的问题,现今从科学角度对其化学成分、环境成因的理解,是再简单不过了。
    通过读书,我有了一个认识:世间之大、技艺之多,我们理解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从对瓷器的理解来看,我只是个业余水平,永远不能与此行业的专业人士相比。想一想:景德镇陶瓷学院、全国那么多陶瓷专业,会培养多少优秀的陶瓷人才,他们的专业学习所积累的知识,是我们业余之人所不能想象的。喜欢陶瓷和收藏的朋友,一定要知道:世间知识万千,专业人士尚且不能全面知晓,何况业余喜欢、探索。千万不要否定科班出身的,也不要否认专家、学者;他们与我们相比,确实具备了丰富的专业知识;否定他们,只能说明自己无知。
    海南三亚收藏家协会会员------体育老师赵先生,是方方面面收藏的“大家”。他花了100多万买的几屋子藏品,从来都号称十亿资产。一天,三亚几个藏友闲谈,他讲了很多体育方面的知识:有科学训练、人体结构、人种素质区别、奥运冠军普遍高智商等等。大家听的津津有味,深深觉得学无止境。三亚收藏家协会张会长万分感慨地说:“听赵老师讲课,真是学习长见识,体育专业竟然有这么多知识,可想而知: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并不是我们这些业余的人所能理解的。所以,大家对自己的藏品应该有个正确的态度,咱们就是喜欢,但可能真是瞎玩,是外行不懂啊!”
    大家沉默了,沉思了,,,,,,
    所以,以我们的专业和知识结构来讲,永远达不到专业水准。当以一份闲情涉足收藏,体味古人的闲适,陶冶情操,提升品格,不过是在古人留下的千千万万美丽的符号中,捡拾一两个,愉悦一下而已。

239、水仙花开了
    春天的定州,街道两旁的花枝随风弄影,明媚的阳光斜射进画室,暖洋洋的屋内流动着茶的清香、定瓷的温润。常来店中的几个好友,闲话着家常和近日捡拾瓷片的种种趣闻。
    王先生围着妻子画案上的水仙花转了又转,指着花盆疑惑地问道:“这怎么是老的?”妻子轻声应着:“是老的。”
    听着他们的对话,和我聊天的几个朋友凑了过去,带着惊奇打量着那个一直不被注意的定瓷花盆。
    这个花盆是杨兄长所赠,他是我们居住定州结识的好友。有些传统的杨大哥,喜爱绘画也修得一手好瓷器,尤其在在修复定瓷上,有独到的见解和修复方法,他多采用石膏直接修复和二次金粉处理,由于杨大哥对定瓷有很深的理解,因而修复后的器物,神韵必现。为此,我们夫妻经常向他请教对定瓷的见解,每每受益匪浅。
    一次,在杨大哥家中,妻子看见一个无盖的残破大粉盒:高有5厘米,直径足有25厘米以上。想买回来在案头养盆水仙,杨大哥当时未言语,妻子也不便深说下去。几天后,杨大哥拿着修复后的无盖大粉盒来到定州送给了我们,他用树脂和防水胶仔细修复时又调入了与之相符的颜色,在其下部又加上了三个台阶状小足,使原本灵秀的大粉盒又增添了几分俊俏,似乎那本来就应是个水仙花盆。
    翠绿的水仙,在定瓷花盆的千古温润中,透着灵性、亭亭玉立,显示着她的高洁。自从王先生发现后,每每引来客人的驻足,还有很多朋友听说了此事,专门来看看,观者无不对杨大哥精湛的手艺赞不绝口。
    早晨醒来,室中飘着淡淡的清香,水仙翠绿的叶子围绕着几簇小小的白花,中间那一点黄蕊吐着沁人的芬芳。
    水仙花开了。

238、大相似,小不同
    从地质角度来讲,同时代同构造带上的矿物有一定的相似性,相似的沉积环境导致在该环境下形成沉积物的特征具有相似性,我大学的地质专业知识,对此有肯定的认识,这也符合地质学理论。不仅河北,整个北方瓷土多生成于二叠纪地层,矿物成分及物理性能都有一定的相似性。
    瓷器从文化角度,同时代所具有的文化特征,技术、胎釉及纹饰等有很大相似之处。
    但细微之处在于,一个窑场的每批原料,甚至每个作坊在选料、粉碎、淘洗、陈腐、烧制等工艺上均有差别,这些都会使器物物理指标、化学成分形成差异,所以对古代定瓷量化不能绝对数字化,应有一定的浮动范围。
    从鉴定角度,这些大的相似是难题,而小的不同则是解决的途径。从宏观上广泛涉猎,多窑口横向大量对比,而对单一窑口则要认真细致深入的研究,方是准确鉴定之所须。

237、家常刻花
    十月的北国已是霜飞雪飘,而此刻三亚蓝海碧天、花团锦簇,上海赵先生携夫人来三亚做客,妻子的同学也从海口过来游玩。
    闲谈定窑时,专门研习宋画的妻子和她这位在海南大学艺术系任教的同学,对刻花的理解及根据刻花准确鉴定新老定瓷,让在座研究定瓷多年的几位朋友深感吃惊。
    我拿出几件新老藏品,让她俩对比剖析一下,客厅里静了下来,偶尔她们的几句交流,打断了飘动的茶香。
    她俩说:老的定瓷画面有一种类于自然的谐和,整个画面能体现出韵律节奏,落实到每一刀上,也能体现出舒卷缓急的韵味。也就是说:每一刀的过程中入刀、出刀、角度、深浅、缓急,都存在细微的变化。咋一看,古定瓷有几分朴拙,仔细观察拙中见巧,拙巧相依,耐看而又韵味悠长。
    他俩认为:谢赫归纳的中国画“六法”,在定瓷中犹有体现,最常见的刻莲花题材,过去刻花师傅一定有很深的生活体会,经常会观察附近池塘摇曳的荷花。所以,他们的作品活灵活现,莲花刻在器物上气韵生动,依然摇曳生姿。而现今的刻花师傅,没有这种生活体会,不过是照着书上的图片和老瓷片,直接操刀刻制,这就是古今定瓷差异的最大所在。也就是说:社会环境变了,文化背景变化太大了。古代的农业国度,刻花师傅多亲近自然,尘俗之事很少,用起刀来心静如水,带着愉悦满足和几分荣耀。这种时代文化特征所体现出来的时代风格,是后人无法全部摹写的。例如让人去仿一幅宋画,大家都知道很难做到,实际仿古瓷器要比仿古书画难很多,因为决定产品的因素太多。
    最后她俩总结说:印刷品和绘画常人不易区分,懂得绘画的人就容易看出来,其原因就是印刷品没有生动的气韵。而定窑的新老刻花实际是属于两种文化背景,因而差异很大,属不同文化风格的作品。
    我们几人静静地听着这生动的一课,仿佛回到了远古,看见了定窑当年万家烟火的壮丽,看见了凉风习习的草棚下,正在操刀的刻花师傅愉悦满足的微笑。
    在遗址仿古作坊,我曾无数次看见刻花师傅用刀,有很多人十分娴熟。一个大瓶也就一分多钟,洋洋洒洒挥刀刻成,画面更是十分流畅漂亮。但如果从艺术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作品,与古代定瓷相比过于流畅平滑,娴熟中无朴拙巧致。时代不同了,文化差异太大了,这是两种文化背景下的产物。
    结束语:这位大学艺术系的老师,之所以能够准确区分新老定瓷,还有最重要一点,面对好友的藏品,正确对待,也没有一丝功利之心。她自己也承认,如果她涉及收藏、买卖时,由于利益、运气的诱惑,也就会有误差了。
    所以,鉴定只是定窑文化中很小的一部分,以一个平和的心态,任何人都很容易突破。

236、定窑色釉瓷彰显北宋民族之精神
    北宋时数以千计的窑口,除五大名窑外,均不重视胎骨,多在釉色上下功夫,以釉色取胜,且追求色彩鲜艳、变幻乃至斑斓,建窑、邛窑可见一斑。而五大名窑虽注重胎骨,但与定窑色釉瓷胎薄质坚特点相比,逊色了许多。
    色釉瓷遮盖性极强,胎骨不能显现。但定窑为什么不选则成本低的粗些的胎骨,而采用成本极高的精细胎骨呢?
    首先,从时代来看,定窑与其他四大名窑相比,在北宋早期就地位凸显、辉煌灿烂,而其他四大名窑兴盛于北宋中晚期,国家稳定、歌舞升平。而定窑精品细白胎色釉瓷,多在奋发图强的北宋早中期,与时代特征、时代审美相符,充分展现了北宋早中期宋人内在坚致、外在含蓄的坚强文人风骨,内美而俊于外,体现了当时整个民族的特性。
    所以,定窑精品色釉瓷,彰显着时代民族之精神,体现着瓷器之大成。

235、收缩
    现今定窑仿品,坯体达到1240℃以上时收缩全部完成,一般为13%左右。古代由于胎泥的淘洗和陈腐的差异,收缩应略有不同,但大体也在13%左右。
    定窑的仿古师傅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他们照图拉坯后仔细的修坯,可以不差分毫,但烧出来却变形了,不像古代器型的曲线了。”实际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收缩的原因,但解决却十分困难。
    首先坯体的厚薄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再者,拉坯用力不均匀导致坯体密度的差异,曲线过渡处的力度不均,还有在纵向上的压力差异,尤其立件更能体现出这一点。另外,坯体的入窑的湿度,窑温曲线的合理性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器物变形的原因。
    如大家所言的修坯痕,以前均认为是修坯不匀所致,这种看法实际是错误的,实际所谓修坯痕是拉坯不匀、手力不够或与转盘配合不熟练、入窑烧制收缩后表现出来的结果,古今都存在这种现象。但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一流师傅能够注意这些问题,也基本能够解决。
    古陶瓷文化深不可测,没有尽头,使人能产生极大的求知欲望,尽享思维与探索的快乐。

234、定瓷与专家
    中国有句古话:术有专攻。人的时间和经历毕竟是有限的,世间万物精彩博大,一个人几十年的时间只能理解其间极少的一部分,甚至对这小小的一部分,也远远地达不到一知半解。
    耿宝昌先生曾说:“毕其一生着力于一个窑口的探索和研究,这是古陶瓷鉴赏的一条门径。”这句话在古陶瓷研究领域,可谓是至理明言。国内外各研究机构的专家,大都是学富五车的饱学之士,以他们的经历、学识、个人修养及悟性,绝不是一般收藏者所能比拟的。但这些专家如果涉猎范围过广,则专家不专,而成博学。
    专家和很多收藏爱好者都有一个概念:老东西都有历史的痕迹,有一个共性,所以敢于识别。这种观念其实是对的,但这要看识别人的综合修养和专业水准,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过分的自信往往是导致错误的直接原因。仅从定窑瓷来讲,定窑白瓷与青瓷相比确有难鉴定的特点,而且历朝历代都有仿品,不可能简单的就加以区分,很多专家近几年也认为定窑仿品恐怖看不了。在定窑方面形成了专家只能鉴赏,而不能鉴定;仿古者及遗址工作人员由于文化水平偏低,虽说有一定鉴定水平,又不能从艺术的角度进行鉴赏。
    现今定窑仿品确已达到一个高度,没有极深的研究功力和对高仿的及时掌握,确实容易看错。在河北等地,还有一批经常接触残器、瓷片标本和高仿的商家,也有很好的鉴定水平,但由于生意及其他原因,这些人往往态度含蓄或误导人们。
    定窑需解决的问题很多,研究空间也极大,未来需要致力于定窑专项研究的有学识的年轻人来揭开定窑的面纱,展现定窑当年的辉煌,给人类多一分美丽、享受。

233、定窑整器的数量和参考价格
    多年统计,定窑普品以上的馆藏,国内外各博物馆大约2400件左右,其中国内1600件左右。
    实际的数量要比我统计的多些,至于民间藏品更是不可预见。
    1、整器数量参阅本人整理的照片库:http://photo.blog.sina.com.cn/dingyao21。
    2、参考价格可参照本博客第218篇定窑拍卖纪录:
    看全世界历年定窑拍卖记录,国外拍品很少有新仿的,而国内则很少有到代的。
    我觉得并非国外鉴定水平有多高,还是国人的体制、风气、行业的问题。
    古玩,不过是古代的玩意、今天的玩具而已。放在文化上可以悦人悦己、造福子孙。想以此发财,可千万莫认真。
    历年定窑拍卖纪录链接:
http://www./auction/actionsearch.php?sort=pm&keyword=定窑&type=&submit2=艺搜搜索

232、定窑标本、残器的数量和价格
    由于在定州居住的便利条件及国内外周游,多年来我精选收藏了五万多片定窑标本和1000多件定窑残整器。
    首先说一下定窑瓷片的数量,据李文信先生统计:辽代众多老城址定窑瓷片占了全部瓷片遗存的七成以上。为此,在游历这些古城址时我也细心观察,虽说先生把大量北方白瓷归入了定窑之中,但曲阳定窑瓷片在辽城故地的确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定州,这个当年定瓷的集散地,城址下埋藏着无法计数的定窑瓷片,也可以说这是建在定窑瓷片堆上的城市。我初来定州之时,捡拾瓷片的只是几个有文化老先生的业余爱好,瓷片也没有什么价格可言。在王先生家中,几十箱子共计一万多片定窑标本,老先生只与我要了1500元钱。我当时看着那么多的标本,激动之余万分感慨:世间之大,人的见识太有限了!喜欢定窑很多年,以前认为珍爱稀缺的定窑标本在定州竟数以万计,当作宝贝的“官”字款标本,也比比皆是,我一年就买了300多片。而普通的定窑瓷片,在定州根本就无人捡拾。喜欢定窑、收藏定窑,是应该找点普通标本,但不要把它当成商品。
    定窑近千年的烧造历史,数千座窑炉的规模,生产了无以计数的产品,虽说坚薄易碎的定窑残片随着沧桑的岁月大多掩埋在厚厚的黄土之下,但现今在全国各地藏友手中定窑瓷片标本保守估计也应在数百万片之多。定窑当年的辉煌、规模及精美标本的遗存数量并不是我们用常识所能理解。
    在定州前两年的时间,我和妻子清洗了十几万片定窑标本,从而对定窑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我们也曾数千元、数万元买过一些定窑精品标本,确实精美异常,比例也很小。
    所以,从投资角度,大家一定要对普通定窑标本的数量和价格有个清晰的认识。我们还应对瓷片和残器加以区别,它们之间并没有清晰地界限,综合大家的观点基本可以这样界定:盘碗类缺失四分之一以上,立件类缺失三分之一以上就不算残器,而应为瓷片标本,因为瓷片和残器的研究价值、审美价值差异较大。
    几千座窑炉烧造了几百年的定窑,其精品整器现今遗存确实极其稀少,但其普通残器,尤其盘、碗类刻、印花器物却是很多,在定州捡拾瓷片者和商家都能拿出几件普通的残器。
    当我们的子孙,能够从瓷片中感悟美丽和愉悦时,那时的瓷片价格也许会更低,因为他们能够正确对待和理解古玩。
    古玩,不过是古代的玩意,今天的玩具。价格主要来于人的希望、梦想和人们之间的游戏,瓷片更是如此。

231、有趣的窑具
    为了最大限度利用窑位,定窑窑具十分庞大和复杂,甚至存在随机性。因而其形状、使用方法千变万化。
    复杂的窑具,带来的是更为复杂的装烧方式,并不是人们所认知的那简单几种。
    对此研究,我经常沉浸其中,趣味盎然,犹望不尽。

230、祭祀文化与定窑
    五岳祭祀,源于古代先民对山川崇拜。
    早在远古尧舜时期,已有严格的岳祀礼仪。历朝历代的封建帝王把封禅、祀岳、祀天地视为永保江山的大事,唐宋的祭祀活动更加隆重。
    定窑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发展、兴衰与祭祀文化亦是紧密相连,沉淀下来的都是中国主流文化最精彩的部分。
    曲阳北岳庙一直是历代帝王祭祀北岳的庙址,至清初祭祀北岳方改为山西浑源。
    1、北岳庙的功能,祭祀五岳的重要性。
    2、曲阳定窑因北岳庙兴盛的意义。
    3、定窑产品祭祀种类、用途。
    4、借祭祀,定窑的发展及传播情况。

229、新仿栗特风格壶标本
    此壶源于栗特风格的金银器,定窑遗址也有残片出土,可见定窑融汇的各文化元素之多。
    该壶在仿烧过程中,出现严重窑裂现象,因而砸碎后,当做老标本出卖。此标本缺点很多,诸如:胎泥没有陈腐;口沿处理较差;壶口闭合太紧;壶把比例过粗、按压力度不够;整体曲线不流畅;釉面干涩等等。
    此件器物最大败笔是:各部分比例失调,与栗特风格的金银器及栗特风格的老定瓷相去甚远。这是窑工此类仿品制作较少,同时对异域文化认识又少之故。

228、文化的交流
    孔子学院副会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羊涤生先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现象深有研究。
    我就这方面问题,数次请教先生。
    羊先生认为古代文化的交流,依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具有多样性。不同文明、文化的碰撞,即使是最简单的器物交换,其中也包涵了丰富的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内容,但有一定的消融性。而且由于特定的历史情况,不能拿今天的类比。
    唐宋时期,汉文化为主的中国文化概念处于强势,这种自信开放包容,每一个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以此维系着社会生活,如此时期胡风影响就很大。
    对文化交流的影响,要考虑当时的政治、经济等,但文化的消融和影响肯定存在。同时文化交流对政治格局和经济格局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在这一点上古今皆如此,不过是影响大小、快慢不同而已。

227、从定窑胎骨质量看原料的使用
    定窑胎骨的质量与使用原料及工艺成熟性等因素有关。今仅就各时代原料的使用情况加以阐述,因而难免片面。
    定窑创烧于隋唐之交,胎骨原料为当地分布广阔、储量丰富的地表黏土(矸子土),原料稍加筛选、淘洗就直接使用。由于沉积环境、风化程度、层位的差异,黏土的性能差异较大,反映在胎骨颜色及质感上差异也就很大。此时期产品多为当地民用粗瓷,人们对原料并没有很好的认知和掌握。
    经中唐的发展,至晚唐五代时期,定窑形成了历史上最好的胎骨,在其成熟工艺的前提下,此阶段对原料的使用非常考究,能够十分科学地优选。从当年开采原料遗迹也看出这一点,而且有意识的配方已经出现,在地表黏土的基础上,增加了部分地下矿脉的优质硬料,虽然远没有今天配方科学、复杂,但古人对原料已经有了很深的认识。
    宋晚期、金代,定窑胎骨有所下降,虽与时代审美、追求装饰有关,但经长期开采及产量巨大,优质原料不足也是胎骨下降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时期宫廷用瓷及诸如“乔位”等精品瓷,用料依然十分精良。
    定窑为玻璃感较强的透明、半透明釉,器物直接反应着胎骨的颜色。由于定窑烧造时间太长,成熟期也漫长,窑厂又十分庞大,就是同时代不同作坊的选料及工艺都存在差异,导致胎骨呈色不同,存在极为复杂的多样性。在研究时不能依据胎骨颜色进行判定,一定要结合其他方面综合考虑。

226、砍一半儿
  “我把龙首大净瓶砍一半儿给你抱来,能给多少钱?”他怔怔地盯着我问道。
    我一时没反应过来,笑着说:“那你要被判刑!”
    这个在定州专业捡瓷片的朋友,几年来不时卖给我点瓷片,偶尔也有一两件残器,与我相处的很好。回想近几天,他来我这里经常提起龙首大净瓶,我感觉他可能有类似的残片,就认真地说:“要是龙首大净瓶的一半,怎么也值几万元吧!”
    他抱来了,我找出龙首大净瓶的图片,与他聊了一会,买下了。
    这是尊瓶类底座残片,高25厘米、残片最大腹径26厘米、底足直径12.5厘米,足沿外撇,在5厘米高底座上有一条突起的弦纹,下划一圈莲瓣纹,上刻一圈浅浮雕莲瓣纹,再上面刻划牡丹纹。刻工流畅自然,彰显刻工师傅的高超技艺。由于器物很大,因而胎较厚,但瓷化度很好,釉色温润,白中泛黄,里外施釉,无化妆土及开片,环足内无釉、修足规整,时代应稍晚于定州博物馆龙首大净瓶时代,为北宋早中期精品。

225、各地仿定情况
    由于名窑的关系,目前除河北曲阳,还有内蒙、景德镇、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地仿定。
    仿品质量最好的当属曲阳的十几家作坊,这与当地原料及仿造历史较长有直接关系。
    但由于定窑产品粗精俱备,定窑系又十分广大,及近年来人们对曲阳仿定认识的提高,相反其它地区的仿品却容易卖出。在遗址,时常有人拿着其它地区的仿品来进行鉴定。
    在景德镇,我认识一位工艺大师,其理论水平及拉坯技艺十分高超。有人专门从曲阳仿古作坊千里迢迢买来坯料、釉料,由这位大师制作器物。该大师文化素养极高,他能很好的掌握器物的弧度、厚度、不同高度的受力情况,在入窑烧制收缩完成后,器物古意盎然,其烧成气氛的调控也比曲阳仿古作坊科学很多,因而他的作品确实很难鉴定。
    诸如此类情况,应引起收藏和鉴定人士的重视。

224、喜悦的瓷片
    夏日夜晚的定州,荡着几丝清凉的风,我和妻子有条不紊地收拾着笔砚,清扫完原本就十分洁净的画室。
    焚一支淡淡的清香,伴着轻轻的“春江花月夜”古曲,拿出白天买来的定窑瓷片,几块瓷片在蓝色细碎的小花布上,被荧光灯一照,跳跃着莹润的光泽,我们微笑地注视着这荡于室内的温润,飘动的茶香无限温馨地谐和着这一切。
    每次买来定窑,我和妻子都会在夜半之时,静静享受这远古田园牧歌式的感受。今天买到的这几块定窑瓷片,多年来一直被定州一个老先生收藏。对于痴迷定窑、热爱定窑的人,面对这种精美的瓷片自然有一种相知的喜悦和真诚。
    今夜,屋中重复着无数次几近相同的感受,但每每细忖起来,以往赏瓷虽都美妙却又不同,每次的感受都是那么的新鲜,如春天的细雨,夏日的凉风,意望不尽,愉悦之至,却不尽同。这一夕轻喃细语的愉悦夜话,是千金难买,千古难寻啊!
    轻啜一口清茶,唇齿留香之际,拿起一片瓷片,你会听见轻轻的细语,啊,她已经轻喃了一千年,还要一万年的说下去……此刻,茶的清香,定瓷的莹润,屋内尽是凝结着古老气息的雅韵与真实。
    在定州我们结识了一个很有情趣的王先生,他每次捡到好的瓷片时,他会叫老伴炒上几个好菜,伴着一壶小酒,自得其乐陶醉其中,而且还要喊几句:“赏”。每每我们夫妻为他所感染,可我们不喜美酒,只恋一杯清茶,与先生相比,清淡了些。
    古人的美学思想,多建立在理论的高度,不适合大多数人对美的理解。实际美就是人与自然的契合,从对自然的感知中升华情感,进而提升人格。亦如“道”的哲学,虚明空静之心,则内照交映而万象生焉。
    人都具有审美的倾向,能够对一朵花微笑的人,那一定是懂得美的人。任何民族从崇尚自然的角度去审美进而抒发情感、愉悦身心都是对美的正确理解。宋人的文人情趣,士子情怀,在定瓷上体现颇多,这一切缘于当时的文化背景和农业国度的贴近自然。
    同自然之妙有,去世故存童真,越百宗而任自然。收藏是看一幅画;听一首歌,不过是闲心闲情而已。

223、茶具
    此为墓葬出土的晚唐五代定窑茶具一组,古人茶具还应有釜、渣斗等等。
    通过触摸茶具,感悟古人精致生活,欣赏定瓷所表现的历史文化内涵和古典艺术之美。
    此茶碾设计精巧漂亮,瓷化度高,符合人体科学,使用轻巧方便,具五代韵味。

222、学者庞义才
    认识庞义才先生是十年前的事了,那时他离休回乡与几个人合作仿古定瓷。后来他在遗址开定瓷作坊时,我就经常去向先生请教,并与他系统学习了仿古定瓷的工艺技术,先生可以说是我定窑的启蒙老师。
    庞先生在省日报社担任过主编,写得一手好文章。极高的文化素养和见多识广的眼界,加上先生痴迷热爱定瓷,为了做好定瓷,庞先生专门从景德镇请来拉坯师傅,从耀州等地请来刻印花高手,结合现今的技术,挖掘、继承、创造了一批又一批的定窑品种。我曾与庞先生笑谈:“您的作品,一千年以后都是国宝!”。结果没用几年,都成了“国宝帮”的藏品。如近年收藏界争论颇多的绿定,正烧颜色釉刻划剔印品种,都是庞义才先生的作品。
    近两年,先生在定瓷原料分析上投入了很大精力,其高仿品均能通过上海和北京的机器检测。
    博学多才的庞义才先生对定窑的认识很深,经常苦恼无人与其交流定瓷,从他身上我又看到了冀中学院老校长康满水先生的影子,这两位先生都是满腹才学的高级知识分子,热爱定瓷并潜心研究多年。康老师近80高龄仍勤学而不辍,但在定窑上也有高处不胜寒,孤独无知己的感觉。
    庞义才先生现仍在曲阳仿古,喜欢定窑的朋友真该去向先生请教一下。

221、北宋定窑繁荣的历史背景
    宋代统治阶级思想走出了唐人在不同宗教和哲学之间徘徊的情形,十分清晰地转向了儒家理学,从而促进了全民素质、科学技术、经济等等全面的提高和大繁荣。
    宋朝的全面繁荣在工艺美术中瓷器的成就最大。定窑由于产量最大、影响最大,且创造出了具有宋人人文精神和繁荣精细的完美瓷器艺术,在此方面表现更为突出。从定瓷而言,为历代瓷器艺术之巅峰。
    文化和经济的大繁荣,使文气十足的宋人追求生活的精细与高品质,追求器物的尽善尽美,而定瓷在此表现的非常淋漓。定瓷得以在古今独树一帜,难有比拟者,也主要是因其融入了那个繁荣富庶、谦谦君子的时代之人文精神和内涵。
    宋代经济规模空前繁荣,远远超过了唐代,并具有近代社会类型特征。定瓷由于规模巨大,瓷都地位突出,更有现代社会的生产经营方式:先进的技术,具有品牌意识的作坊及专营瓷器的瓷庄。如“乔位”、“苏一造”、“李翁”等等在器物上以刻、划、印、墨书等多种方式体现标识(商标)。
    定窑的壮大和空前影响,最主要原因是体制。在庞大的官办作坊(部分为御窑)基础上,即不排斥蓬勃万象的民间作坊,也不垄断;在产品上择优而选,民窑精品同样可以进入上流社会和宫廷。这种官民互补体现了更为自由的发展,同时,也使文人能够自由、全面的介入,使定瓷器型、装饰、人文内涵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后世之所以难以逾越,也在于此。
    现代人审美,多不关注古代工艺美术,甚至认为只是工匠的产品,不足挂齿。但以定瓷而言,一定程度上代表着那个时代最高的人文精神和内涵,是不逊于同时代其它美术的一种艺术形式。

220、新仿龙纹大盘
    古代瓷器是社会文化的产物,现今仿古师傅由于历史文化欠缺,会出现很多错误,最为明显的就是他们会将不同时代的器物特征集中到一件器物上,造成诸如器型、釉色、纹饰、底足、款识等等的相互矛盾,这件器物表现尤为明显;其次,古今工艺、工具的差异,也容易造成明显新仿特征。
    该器物缺点很多,可以看出胎泥没有陈腐;口沿处理较差;底足施釉不自然;各部比例失调;纹饰凌乱,,,等等。
    此件器物最大败笔是:底足刻官字款,明显时代风格不符。

219、新老印花盘子对比
    前为宋晚期定窑印花盘子,后为用此盘子制模所印制的仿品。在遗址师傅家,我看见了这块残破的老盘子并与新盘子进行了仔细对比。
    老盘子直径26厘米,新仿盘子直径22.5厘米,这是由于制模师傅掌握不了放大后艺术上的变化,只能用老盘子1:1制模。因而新仿品比老器物小13%左右,也就是坯体入窑后的收缩值。
    由于直接采用老盘子制模,而且这位师傅多年的经验,胎釉、口沿、底足处理相对成熟,单独看新仿盘子效果确实不错,可视为有一定水平的仿品,因而这批产品频频在各地高价成交。
    但是,当把新老放在一起时对比,任何人都会觉得差异很大。这说明:定窑仿品实际并不高,只不过是人们见过的老东西太少,所用的功夫也太少。

218、审美定瓷------胎釉形音工
    1、薄如纸的白胎
    人类的审美,取自然之天光云影、花草树木。白色有洁净、高远、豁达之意,因而从古至今“尚白”心里较为明显。
以白为美,以白为净,此标准符合各民族对美的共识。
    自白瓷出现始,就成为当权者及富裕阶层追逐的对象。在中国传统文化和佛教文化休戚相关,虽然个别时期有去佛取道的几次宗教变革,但白色依然在个时代作为审美的主流颜色,为多数人所追崇。
    定窑坚致薄如纸的细白胎,代表着瓷器最纯粹、最高级的胎骨,为古今人们所认可、所赞赏。
    2、青如天、明如镜的透明釉
    定窑以富含Cao的透明釉为主,尽显胎骨致密洁白之时,也以釉色似玉的灵动,而一直为人们所赞赏不已。国人长久受温润莹韵的玉文化影响之久,犹如白云般羊脂白玉,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对美的理解和品评标准。定瓷如玉的温润,如云的洁白,恰恰符合了这关键的一点。
    3、端庄规整的器型
    国人由于长久受青铜文化的影响,器型审美趋向于端庄规整。定窑兼收并蓄古今中外多种器型,但其不背离传统下来的审美习俗与标准,婉约中尽显大气,并蓄中尽存规矩方圆,充分展现着传统文化的突出特性。
    4、声如磬的音质
    细腻坚薄的胎骨,结合良好的胎釉,极高的烧成温度,科学规范的器型,定瓷的音质如磬似钟。哪怕一片标本,那悦耳的脆音,清晰而余音杳杳,为历代白瓷所不及,众多青瓷更是难望其背。
    5、考究细致的纹饰
    定瓷最为考究、精致和突出的就是丰富多姿的各种纹饰。
    自古帝王将相、士子文人,这些代表和引导审美潮流的达官显贵,无不对定瓷吟咏歌唱。

217、捶丸
    在定州早市,我看见这无人问津的瓷球时,十分诧异。因为在定州,从未见过这种做工精致、高温细白胎的瓷球,而且我断定是北宋以前的产品。
    卖家说是在晚唐五代地层类似窖藏的地方集中发现的,出土了一些日子,没有人购买。逛摊的人们议论虽然没见过,但不过是火铳或弹弓的弹丸而已。
    我分析如是弹丸,成本太高又太大,不能这么精细,至于火铳前身突火枪始于南宋开庆元年,这种弹丸的火器,北宋之前根本不曾使用过,遂全部买了下来。
    回来和历史学博士仔细研究,方知是捶丸。
    始于春秋的捶丸游戏,兴于唐、盛于宋金元,上至皇帝王公,下至平民百姓均乐此不疲。明代失传前则成为高雅游戏,仅流行于皇宫及士大夫阶层。其规则与现今高尔夫相似,因而有高尔夫起源中国之说。

216、杭州出土定瓷时代的认定
     杭州南宋地层出土大量北宋精品定窑,多年来我一直有个疑问,要是北宋地层还可以理解一点!当时的宫廷在汴梁,不应该有那么多北宋宫廷用瓷出现杭州,赵构南迁时又很匆忙,肯定带不走那些东西,而且杭州资料一直显示为南宋地层。
     有一点,南宋使用的金代定窑,到底是贸易瓷、还是走私瓷、抑或是宋金相对和平时期宫廷去定窑的订烧瓷?
     合理的解释应该是:
     1、人们对定窑认识有问题,以前认为的北宋产品很多应是金代,如正烧精品颜色釉器物。这里存在杭州城市地层考古不准确性的问题,尤其不是专业考古挖掘,而是民间捡拾瓷片时对地层的认识;定窑遗址地层的堆积也有复杂性的一面,靠遗址考古挖掘也并不十分准确;如靠传统的器型演变来判定时代,定窑窑场巨大,共存性时间又长,根本不准确;墓葬是大家最认可的实据,但定窑产品又存在很长的延续性,等等等等。对定窑产品准确判定时代,确实难度很大。
     2、金朝把掠夺的北宋定窑又给了喜欢定瓷的南宋宫廷,这种解释只能是戏说。
     杭州还存在仿定且与定难区分之说,我虽然觉得脱离地域原料,这种情况很难存在。但世间万事精彩纷呈,不踏实求是,只能说是见识少啊!

215、自正描金
    座落在定窑遗址上的燕川村,尽显着远古的深厚,村后的太行山余脉在早春的微绿中也轻透着灵秀。
    在这春心萌动的日子,仿古作坊文好师傅的小院,几丛月季闲散的开出数朵姹紫嫣红的花儿,那轻透书帷的香气,混合着早春清爽的草香,协和着人自得的心情。北归的大雁,鸣叫着向更北的北方飞去,仰望雁行,更加凸显出白云的自在,天空的高远。
    多年来一直研习宋画的妻子正在新仿的定窑器上描金,几条毛茸茸的小狗依偎在她脚边,煞是温馨。一杯清清的淡茶,翠绿翠绿的针叶在水杯中婷婷玉立,人生的百般滋味,在这里只有一缕闲暇的茶香。
    在景德镇我们也绘过青花、粉彩和描金,与新仿定窑描金笔触感觉还是有所差异,这与金水配方也与瓷质有很大关系。现今定窑仿品多用唐山陶瓷研究所生产的金水,偶尔也用景德镇生产的,由于价格昂贵,极少使用德国金水。由于金水配方科学、吸附性强,烧成后光亮匀净,与古代定窑描金有较大差异。
    张文好夫妇看着妻子绘画,兴奋地咂舌夸赞。实则与我们收藏的描金器物相比,妻子所绘确无神韵而言。古代定窑描金器物在黑釉、紫釉、白釉上都存在,题材不多,主要描绘花卉,尤以兰草、牡丹居多,也有少部分富丽而高贵的亭台楼阁题材。描金产品多为正烧盘碗类精细瓷,也有少部分瓶类立件。古人把花草树木、习习凉风、甚至鸡犬的每一个微笑都溶入了画面之中,妙不可言。其笔法细腻流畅,绝不是一般画匠所为,而且成本太高、数量极少,目前已知只不过是几件残器而已。
    恬静明亮的阳光镶嵌着早春的绿意,使院中轻荡着几丝缥缈的绿烟,有一种淡淡的诗意!一切清新朴素美好的东西,都在这融融浓情的院落中有了感觉和幻想,此刻,蓝天白云也一定微笑着注视这个简单而纯粹的庭院。
    院落静悄悄的,猫狗闲踏着几片飞落的碎花,千年前的这里是否也有个女子在静静的绘画。

214、探索
     在古陶瓷的研究上:一要做到言而有物;二要做到述而有纲。
     其言而有物是必须有大量的标本过手之功,此是对器物多方面的掌控。
     其述而有纲是要结合历史文化和人文等一系列的综合因素来统观。
     现今定窑研究还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和滞后性,为此两点工作不足所困。
     远古走来的定州历史包含了太多的如燕赵春秋,战国秦汉至隋唐等文化积淀。就宋瓷而言,由唐早期开窑伊始,就广博的吸取了这些文化内涵,于北宋达到多方面技术成熟,其审美态势异趣唐人的风满圆润,雍容仪表。形成自己的简约内美,素雅淡定的展现,标示着文人理性的美。
     具体到定瓷的器型、胎、釉、刻划剔、印塑、描金等工艺的细节交代的非常清楚,非常规矩。如刻花的起刀,收刀手法利落之毫无拘泥就可见一般。
     历次挖掘的合计与几十平方公里遗址相比还是很少,虽然精品迭出,世人青昧,但是定窑辉煌的历史中还是微乎其微。而出的纪年墓葬,塔基资料虽翔实可靠,也奈于较少,严重不足。所以,以目前所知对定窑周详之记述、精微之剖析还是不可能。
     如定窑烧造工艺演变顺序承启关系及年代并不能准确认定;其结合时代艺术风格来进行装饰技艺的研究,也有不准确性及滞后性的问题。

213、骨气
    2005年,和爱人去内蒙敖汉博物馆看辽代壁画,顺便去看望几个当年收藏辽瓷时认识的乡下朋友。
    空旷的山坳里散落着十几座低矮的草房,不由让人想起了千年前驰骋在此的那些豪情万丈的大辽英雄。当我在这个一直没有通电的小山村,津津有味地喝着浓俨的砖茶,与朋友闲话家常的时候,妻子匆匆走进屋内,看到她手中那块白色瓷片时,我心里不由地哆嗦了一下。
    朋友看见那块瓷片,自豪地给我讲起了他的一次壮举:大概在96年左右,朋友和另外两个人挖到几件白瓷,前村收古物的王二头只给二十五元钱,理由是:给三十元除去路费就不赚钱了。朋友要三十元钱,因为是三个人挖到的,二十五元钱分不开。
    讨价还价的声音越来越高,在王二头:“有骨气你摔了!”的启示下,豪情万丈的朋友抄起那几只白瓷狠狠摔到了地上。
    说到这里的时候朋友的语调还相当自豪,当年,朋友为此摔瓷壮举,神气地围着村子转了一圈又一圈。据说不甘服输的王二头,也把自己为了这五元钱的利润而决不低头的骨气在前村展现了好几天。至今,村里还流传着朋友这十分有骨气的壮举。朋友的妻子站在一侧,怀着崇敬的目光频频点头,肯定着朋友的骨气,这让朋友更加神采飞扬。
    朋友颇有见识地对我说:“白瓷不值钱,还是有颜色的辽瓷值钱。”朋友把这些当作辽代粗白瓷了,他和王二头也许永远不会知道,那可是价值不菲的曲阳精品定窑。朋友和家人描述了几次,我也没有确定下来这个大瓶的器型。摔碎的瓷片,前几年有些在院子里还能看见,现在都找不到了。
    回来的路上,我对妻子说:“前几年来时,我怎么就没看见这块瓷片呢?”妻子望着车窗外稀疏草地映着满空现出的微微金色,笑了。
    这个残片长11厘米、高10.5厘米,胎骨较薄、坚致细腻、瓷化度高、内侧手拉坯旋纹匀净,可看出拉坯师傅的熟练技艺;胎釉结合极好,釉色温润,属精细里外施釉品种;外刻大片蕉叶纹,刀法舒畅并结合复线处理,充分彰显器物的精细、美观;圈足、足内满釉;应为宋早期定窑精品。

212、玉质定窑
    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是构成传统文化及审美的重要组成部分,期间更是赋予了君子式的赞扬。
    宋五大名窑中,除定窑人们纷纷以玉质赞美,实际定窑玉之感、玉之品质毫不逊色其他四大名窑。
    定窑的产品多为白色,人们经常说明亮刺目,其原因就是未曾细心体会。如果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任何一件定窑器物或一片普通的瓷片,你都会觉得晶莹玉润,并不刺目,相反会有蓝天白云、杏花春雨般明快。明快和晶莹玉润并不矛盾,明快是由于定窑特定原料、工艺所产生的高温透明釉在光线下的质感,晶莹玉润是定窑胎骨直接体现的视觉效果,而玉的真正本质也在于此。
    在追求文人情怀的两宋,定窑洁白坚致的胎骨,恰恰符合了文人对内在品质的追求。同时,白色也符合了时代审美。当然,从古至今,各民族对蓝天白云、天高地阔的喜爱、崇拜一直没有变。平实自然的白色,一直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主色调。
    玉是含蓄的、内敛的,追求骨骼和深层次的本质,契合了中国人的审美和精神层面的追求。也可以说:先人在使用、喜爱、理解玉的过程中,赋予并诞生了相当部分的中国文化概念。而定窑坚致的胎骨,显现出平实自然的白色,其瓷的品质如玉,瓷的品质如一袭文人的神采俊逸。
    在两宋之时,如玉的定瓷,更多地符合了君子概念。

211、海坡公
    海坡公是一位画家,也是位诗人,多才而浪漫,是我的好友。
    春节来访,他自然又摆弄我收藏的定瓷,每次他来家中作客,我们多以定瓷谈古论今。
    他拿着一新一老的刻莲花碗与我说:“新仿品匠气十足,布局平板、散乱,画面充满了现代社会的影子。老碗,则颇具诗情画意,刀法流畅飘逸,率性自由,首尾相一,一气呵成。”
    对新仿品他能辨别起刀与收刀之处以及行刀的次序,老碗则分不出先后行刀次序。他认为那时匠人的心态及修养,更主要的是时代背景与现今有很大差异,所以,古今师傅在刻花时的心理感受有很大不同。
    他从美学角度认为不同深浅、角度的线条通过挂釉深浅的不同,反映出美妙的明暗关系,使人的视觉产生出愉悦的效果。
    我静静地听着,感受着这个多才朋友的智慧,感受着远古传来缕缕温馨的气息。

210、逻辑
    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羊涤生先生一直倡导逻辑学,与先生喜逢三亚,数次聆听教诲,从研究理论上,对定窑研究方法有了新的认识。
    1、闭门苦读万卷书的学者和走万里路的民间研究,都有片面性。研究古陶瓷需由二者结合,在理论方法的基础上,踏实求是,方为正确。
    2、古陶瓷研究。涉及知识门类很多,局部知识点的缺失,在信息化的当代,是可以很快弥补的,好的学习方法才是最为关键的。
    3、对文献要提高重视、认真对待,不仅是对陶瓷史的文献资料,与其相关的如政治、经济、时代审美等等,更要深入研究这些对陶瓷的影响。
    4、从考古资料、博物馆藏品、现代仿品入手,大量接触准确的新老标本和器物,从胎釉、纹饰、器型等方面认真观察,量变产生质变,准确判定器物的新老,并对窑口、时代进行判定。城址及遗址地层被扰乱的情况下,可用纪年墓葬、塔基、遗址、标本、科学测试方法进行古陶瓷研究。这种切入点,从陶瓷考古的角度来说是正确的。
    5、准确认定器物后,不能局限于器型、纹饰,艺术特征明显的方面进行鉴赏,而应结合历史背景进行艺术分析和研究,并上升到艺术哲学的高度,总结出陶瓷艺术发展的进程和理论。
    6、定窑研究一定要引用现在科学技术及化验数据,并学习系统的理论知识。个人虽然难以进行数据检测,但可以收集各研究室数据资料,选择整理、分类统计,为我所用。但切记所有数据不是固定不变,有一定的范围值,才符合实际意义。依据科学方法总结出规律,与科学化验数据相结合,并上升到哲学理论,从深度和广度上来指导定窑文化的研究,进而延伸到历史文化的研究领域。

209、康满水先生
    康满水先生是冀中学院老校长,具有极高的文化素养。他喜爱定窑,也是定州最早捡拾瓷片的人。尤其退休以后,更是常常深入工地,在土堆中寻找瓷片,还时不时买些精品残器,老先生的定瓷收藏可谓琳琅大观。
    康先生一直有个愿望:用定窑瓷片塑一个2米左右的定州塔模型。为此,他专门找来当木匠的侄子研究制作方法,由于工艺难度太大,几年以来,一直还在准备阶段。
    周围的人也曾与康先生提过一些建议,如:可否用颜色釉做出塔的檐角,显得富丽高贵些等等。但康先生坚持要用晚唐五代的高白度、平、薄的精品定瓷片。出于对康先生的敬重,很多朋友在遇到合适的瓷片时都会送给他,我也仔细找寻搜集了半箱这类标本送与老先生。后来,我与妻子聊起这件事,觉得康先生年轻时就在定州生活,岁岁月月中老先生与古塔无数次对望凝视,他对定州塔和定瓷一定有着很深的理解与感情,彼此已是深深的牵挂眷恋了!
    定州塔又称开元寺塔,在公元976年,僧人会能到西竺取经并带回舍利子,宋真宗降旨在始建于唐代的开元寺内修造84米高的砖塔,这是我国现存最高的古砖塔。定州属北宋边陲重镇,据说在建造时就考虑到其观敌瞭望的作用,所以又称开元寺塔为“料敌塔”。从塔顶远眺,灵山余脉簇拥着定窑遗址朦胧中显示着别样的韵致。千百年来,阳光下、月光下有多少人翘首凝视着古塔,而高高耸立的定州塔又见惯了多少燕赵大地的浪漫美丽和风雨烟云。
    在康先生想做的定瓷塔中:那历经千年的古塔与历经千年的瓷片相知相依,回味着多少动人的故事啊!岁月淹没了远古的尘埃,逝去了古人的欢笑,可今天康先生将岁月带不走的千年情丝凝成杰作------那塔的魂魄缠绕着定瓷片的温情,带着古人的情感、生命的印记,再一次唱响了夕阳下田园牧歌的美丽。

208、晚唐五代定窑具鲜明的燕赵文化特征
    定窑在晚唐五代就高度成熟并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其文化表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也就是燕赵文化特征。
    自古以来,汉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融合、吸收其他地域的文化元素,形成极具特色的汉文化主线。因而大江南北,所有生活方式、艺术形式无不受其影响,且不出左右。
    唐中期自公元755---763年的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而衰,至五代结束,定窑区域都可以理解成藩镇割据的状态。
    此时期,各种形式的政权都持开放的态度,力求恢复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因而促成了该地区文化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定窑在动荡之秋,不断吸收、进取、审时度势,成熟发展到规模巨大,地位凸显。但由于特殊的历史背景,定窑器物上更能体现出融合了多元文化又统一起来的这一地域特征。
    晚唐五代时期,由于特定的政治格局,整个社会各方面的艺术面貌明显突出地方文化色彩。其原因虽然社会动荡,文化交流频繁,但各政权相对独立性、区域性较强,因而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文化及审美取向。
    北宋时期,由于国家统一稳定,汉文化整体和文人的大量介入,定窑的区域性特征有所减弱。

207、情丝与乡愁
    中旬计划出行定州、遗址,离开那里半年多了,又归纳了一些定窑方面的问题,一并前去请教各位师友。
    见慣了浪漫、美丽与风雨变故的定州古城,总能让人魂牵梦萦!今年城市规划大量动工,一处工地就出现了400多座古墓。
    在定州、遗址每年都会数次看见日本学者的身影,他们是一个潜心研究定窑的团体。近年来,日本在中国古陶瓷领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许多研究成果无可争议地超越了我国。在定窑研究方面,从其发表的零散篇章中,可看出有一定的高度。
    从我的店里向外望去,就可看见千年耸立的定州开元寺塔,它安静而略带忧郁地交织着远古满腹的情丝乡愁。
    千年耸立的定州塔,它在注视着什么呢?

206、白瓷的产生、发展及界定
    白瓷的研究首先要解决起源及判别问题:白瓷是在烧青瓷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原料中除含铁量较低外,一切无异。白色虽是胎的本色,但只是尽可能的去除铁、钛等呈色成分,不必达到纯白效果,一般含铁量低于1%即可称白瓷。
    白瓷的初创期是滤出青瓷胎中的杂质,它和青瓷一样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白瓷的出现是人们在烧制青瓷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减少胎釉中含铁量的结果。由于白瓷是由青瓷演变而来,是十分缓慢和复杂的过程,因而在过渡期产生了介于青瓷和白瓷之间的类型。最早有准确纪年的是:湖南长沙零陵和耒阳墓出现的东汉准白瓷,又称“原始白瓷”,氧化铁含量最低至0.96%,胎质较坚细,胎釉结合较好,但不能确定产地。从现有资料来看,这些器物的工艺特征,化学成分和烧造质量等方面,与人们认知的白瓷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白度也不够高,所以诸多学者并不认同。
    目前,学术界认可白瓷最早出现于北齐武平六年(公元575年)的范粹墓,也未确定产地,但制造白瓷完全成熟及大发展时期应在隋代,那时已知用磁石剔出胎釉料中的铁质,唐宋进入了黄金时代。早唐时,精细白瓷属于高档品,唯皇室及贵族方可使用。目前已知邢窑是世界上最早成熟制作白瓷的窑场,隋唐邢窑最先成功烧制白瓷,并把它提高到白如雪的高度,中唐时产量已经十分巨大,发展成“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而晚唐时,定窑产品则取代邢窑,最为精致,产量也最多,成为制造白瓷的最大窑场。
    宋代景德镇大量生产青白瓷及白瓷,元代以后至今景德镇“乳白釉”与“甜白釉”一统天下,并成为各种彩瓷的载体。
    中国古陶瓷研究领域,以景德镇为代表的南方窑场生产白中闪青、闪黄、闪灰一类瓷器,称青白瓷,又称影青瓷。青白瓷胎属低铝高硅型,白瓷胎属高铝低硅型,这种划分受传统瓷业格局及地域影响,并不准确科学。青白瓷与白瓷最大差别是釉的化学成分不同:青白瓷属高钙釉,因为CaO含量高,玻化完全,玻璃质感强,釉面晶莹光润,釉层清澈透明;白瓷釉CaO含量低,玻化不完全,釉层中气泡,石英、钙、长石析晶多,质感接近玉石。除了质感不同外,颜色也有差异,这些差异与釉层厚度和燃烧气氛等工艺条件密切相关。

205、定窑辉煌之因
    中唐定窑已有所建树,是直接学习邢窑的结果,但其精品瓷比例很小,定窑特有风格不是十分明显。
    除了邢窑,更早些的河南巩县窑白瓷对定窑也有很大影响。
    但定窑的兴起绝不是对邢窑简单学习和继承,这里有原料上的优势,积极探索工艺上的革新与进步。更主要是定州、曲阳特殊的地理位置、时代背景及该地区深厚的文化积淀,促成了定窑的辉煌。

204、湖石花鸟梅瓶
    山西任伟先生拿来几件定瓷,让我鉴定一下。有只梅瓶题材很有特殊性,遂说一下:
    定窑的刻花题材多为折枝、缠枝花卉、水禽及动物等等。以荷花题材最多,其数量大致顺序为:荷花、牡丹、萱草、双鸭、鱼纹、鸳鸯、双鹅、凤、龙纹、人物、仙鹤,,,,,,等等。纹饰图案简洁,刀法娴熟,线条挺拔,刚劲有力。最常见有双花图案,通常对称,自然生动,有较强立体感。而此类湖石花鸟题材,无论是技艺及审美,宋代窑工达不到这种文气味很浓的艺术修养。所以,当时刻花类不应该出现这种题材。
    研习宋画的妻子讲:宋代湖石花鸟仅存在颇有建树的文人画中,也不是此种风格。此器物构图风格明显存在明清遗迹和现代韵味,有一定水准,不是现在曲阳窑工所能为之,应是有一定绘画功底的人在仿古作坊偶尔所刻,因而用刀极不熟练。
    但定窑印花却存在这种题材,多在宋晚期、金代,我们就收藏了几十片此类标本,且十分精美。由此可知:古代刻模师傅与窑场刻花师傅在艺术修养上有明显差异,同时少部分也存在印花直接取材于缂丝和宫廷粉本的可能。

203、结合历史背景研究定窑
    陶瓷是一种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载体,记录下古代生产、生活、技术及艺术信息。而文史的记载,大都是鼎盛时期,明显有滞后的现象。定窑烧造历史较长,此方面表现尤为明显。所以,借鉴史料研究定瓷要考虑这种滞后现象。
    定窑的研究应从唐代、五代、宋政权的变更及战争,以及经济文化、审美取向、贸易税赋等方面对定窑所产生的影响,并与同时代的定窑相印证。多次战火未能阻碍定瓷的发展,晶莹纯净的白色,也符合北方诸多少数民族的审美和习俗。
    认识古瓷更能深刻理解历史,在探索定瓷博大精深的知识内涵,引人入胜的知识情趣时,体味宋人闲适、精致的生活,平添愉悦。

202、贸易与定瓷
    在定窑整个烧造历史中,国内外定窑的贸易对定窑影响巨大,影响定窑产量和发展的同时,体现着更多的文化交流与碰撞。
    结合战争、不同政权背景下的贸易政策,我把定窑贸易情况细加梳理并与定窑文化相互印证,发现了诸多历史细节的正确性和个别的不确定性,十分富有情趣。

201、精妙的,,,,,,
  买过很多精美昂贵的标本,没有多少欣喜。今在定州古玩城,偶遇的这块标本却万分喜爱!
  这块标本:罐上有盖、罐里有罐、盘上有盘、碗下有碗、盘上有碗、碗上有罐,定窑的装烧技术,真是精妙!
  这块标本:覆烧、套烧、正烧、盖烧、叠烧、对底烧等等等等,古人的智慧在这小小的空间上体现得那么完美! 

200、牡丹纹
    百花之王的牡丹,代表着雍容富贵、荣华昌盛。自唐以来,更是中国文化重要元素,为世人所爱。
    定瓷在中唐时,就出现简单的划花牡丹纹,晚唐五代时牡丹纹已成熟多姿,在装饰纹样中占很大比例。少部分浅划及深剔立件类器物,花朵丰满,姿态肆姿,件件堪称精品,这与唐代历史背景及文化导向有直接关系。
    宋以后,牡丹纹装饰技艺有所增多,除划、刻、剔花外偶见堆、贴但产量很少,金元时期仿磁州窑风格各种颜色的牡丹纹剔花,及褐彩绘画又有所增多,质量较好。
    由于牡丹纹寓意及沉淀下来在人们心中的文化情节,定瓷各时期牡丹纹饰器物均可称同时代器物的上品。

199、莲纹
    莲纹自商周出现在青铜器上,至今更为广泛使用,已经成为中国主流文化的重要元素,这与其自身高洁、美丽有直接关系。再者,自南朝莲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影响最广泛的佛教有了“莲界”概念,盛唐的推崇及宋代士子文人又赋予了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坚贞纯洁的品性。
    中国传统文化“莲”寓意“连生贵子”,是古人“多子多福”的思想。
    莲纹在定窑装饰上,大体可分:在器物外壁和下部,作为陪衬装饰的莲瓣纹及莲花纹饰两种。
    定瓷双层莲瓣纹在中唐就出现在浅腹碗上,大刀刻剔立体感强,但产量不多。晚唐五代至宋早期,莲瓣纹多以双层或三层的表现形式,以大刀深刻犀利的技法,作为定窑主要装饰题材,大量出现在此时期定瓷精品器物上。宋中晚期,莲瓣纹多以单层、双层、三层、变体等形式来表达。
    定窑装饰中刻划莲纹题材,是定窑装饰比例中最大的一项,莲花以一花一叶简约至繁缛多姿等多种形式,刻剔在定瓷器物上。莲纹占定瓷装饰题材十之七八,成为最主要的装饰,产量极大。
    在五代就出现了线刻莲花(非莲瓣纹),至宋早期发展成深刀刻剔,开始大量出现。随时代审美,工艺的完善,到宋中期已有定窑特有的莲纹风格,完全成熟。用刀具在平面(弧面)刻划处理的艺术语言,使白瓷产生极强的视觉效果,一直昌盛到了金代末期。金元时期,定瓷莲纹在延续北宋装饰风格情况下,又产生了仿磁州窑风格的剔划、绘画等多种形式的莲纹装饰。
    在成熟期,就其艺术表现来讲:充分利用白瓷刻划所能产生、体现的光影效果,对莲花进行删繁就简的艺术处理,直接表达怒放的花朵。了了数刀,或一花怒放、或几花合姿,配以少量卷草、茎叶,摇曳中风姿尽显。
    看似一朵莲花,但直接强调花朵丰润之时,柔美弯转的一叶茎、一叶卷草,配以作为留白的疏处及一定比例宽度的不刻划口沿,使器物产生了大量的想象空间,让人联想到的是满塘荷影。
    这种尽显清雅别致,又具有极强艺术感染力的表达,要有深厚的文化积淀,长时间、甚至几代人的艺术求索。
    莲,成了人们心中最为纯净的一叶“净土”。

198、菊纹
    自从陶公始说菊,天下无人不爱花。
    自此,就有了长久赏菊、食菊之俗,具有一定药用价值的菊花,人们赋予了她很多真情实感。
    定瓷菊纹见于宋早期成熟的印花品种,花头硕大夸张,多以缠枝表达,有多种形式。宋早期这种高白度印花品种,分正烧和盘形支圈覆烧两种,覆烧芒口处理极小,无论印花成熟度还是瓷质的高度,都堪称定窑印花历史中的佳品。
    我也是偶然一次发现了600多片这种标本,对此才加以注意进而有认识,对此前零星出土的这类小片标本才正确认定时代。以前人们认为定窑印花在宋晚期出现并快速成熟,我也是通过这批标本才认识到宋早期定窑印花的成熟度。
    宋中晚期,大量菊纹也以各种表达方法出现在定瓷器物上。
    金代,菊纹又偶尔出现在仿磁州窑风格剔花及绘画上,其瓷质已江河日下。

197、底足
    定窑的底足初唐为平足,中唐出现壁足,晚唐五代出现宽底足、窄底足(环足),北宋又出现满釉小圈足。但界限并不十分明确,如环足出现并不意味着壁足消失,圈足出现也不是取代了环足,有一个相当长的共存阶段,不能以此来判定器物年代。
    饼足、环足、圈足在定窑粗瓷上共存期更长。如饼足,从隋至金元定窑粗瓷上一直存在。所以,不能以此作为时代的判定依据。
    足部的处理,一般里外均立刀切入,底部有一圈刀痕,而且修坯刀有一定厚度并不尖锐,所以形成的刀痕均肥润。足面大多不平整,足与地面接触处有釉大多为覆烧,无釉多为正烧。
    大圈足、小圈足、窄环形足……随器型、时代,其修足手法也是千姿百态,不尽相同。如细分圈足修足手法,虽说有一个大概的进展规律,但其共存阶段很长,也难以用此作为断代依据。至于底大多施半釉,圈足厚薄不匀,大小不规则,甚至泥屑相连现象,及手抓痕明显等特征确实存在。
    数百片定窑底足摆在一起,放眼望去,其底足千变万化缤彩纷呈,根本就没有可供总结的规律。原因是定窑规模太大,烧造时间太长,工艺共存时间也太长,同时融汇了太多的文化元素。
    若一定要以底足来鉴定定窑,则必须结合其它特征相互印证。

196、显微镜下的形貌
    定窑跨越历史较长,窑场规模大,产品丰富。各窑炉采用的原料不同,就是同一窑炉不同时期采用的原料也有所差异,因此定窑胎釉的常量元素及微量元素具有一定的分散性,十分复杂。
    经多个分析报告统计,历代定窑白瓷胎Al?O?含量为27%—36%,SiO?含量为59%—66%,属高铝低硅型。定窑在烧造过程中,经陈腐、干燥、分解、化合,由量变到质变。虽说胎釉成分,升降温过程,窑内气氛都存在差异,十分复杂,但其烧成后的显微结构相对比较简单,都是由大量硅酸盐玻璃体,少量残留或析出晶体,以及气泡组成。多在镜下观察,可总结出一些规律,而用于鉴定:
    1,釉面破损气泡和其中沉淀物以及划痕,表面裂纹的风化现象。
    2,釉面上玻璃体自然风化现象。
    3,釉面上结晶体以及原料残骸风化现象。
    这些只是年代久远的自然氧化和风化,与气泡并不是一回事。仔细观察,千年自然风化与造假酸碱腐蚀有本质区别。深入研究,总结规律,不仅正确判定真伪,还可以判断出器物的年代,窑坊及出土地。
    如果用分析化学的方法,对器物的胎釉成分以及在不同燃料、不同气氛热力条件下如何进行演变、重组等一系列机理变化规律的总结,并建立有确切地层关系及窑口信息的整个体系完备样品数据库,用于全世界定窑的对比,这样科学鉴定将十分准确。

195、气泡
    瓷器釉下的气泡,已经广泛地应用到鉴定古代陶瓷。陶瓷专家根据气泡的大小、组合规律并结合不同窑口、不同气氛划分了一系列断代标准,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
    有人说:“定窑唐晚期浓密大颗粒气泡,唐末五代前半期浓密细小气泡,到五代后半期北宋的牙白气泡则稀疏见于局部。”也有人说:“定窑器物通常有大小不等的气泡,一些较大气泡疏散排布于密集小气泡区域的周围,类似宋影青的特征。”还有人说:“老定窑没有气泡。”
    这些年,我经常在镜下大量观察标本,定窑大部分存在稀疏气泡;也有密集气泡情况;少部分不存在气泡。各时代均存在这种情况,没有可供总结的规律。

194、花口
    定窑的花口也称花边、豁口。从中唐一出现,用刀就简捷、锐利、干净,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古代花口给器物造型赋予超逸气质,具有很高的工艺水准和艺术特色,与现代仿品有较大的区别。
    一般来讲:花口四出碗为中唐器物;花口五出碗为晚唐五代器物;花口六出碗为北宋器物,但其界限并不十分明确,虽说前后出现,但有一个很长的共存阶段,不能以此来判定器物的年代,要根据实物综合分析。有时与花口同时出现的是器皿内与花口对应分布的凸起线条,这种凸起的线条是在修坯后趁湿由陶范从外部压印的。根据凸线的形成再用刻刀修正出相应的花口来。花口在宋代器皿中所见较多,主要为盘、碗、盏类。花口有深有浅,故凸起的线也有长有短、有粗有细。
    花口的另一种表现方式为豁口,也是古定窑器物口边的一种处理方法。为了打破器物的唇圆规律,使视觉产生一些新颖和变化,常于器物边口上做成小豁口,豁口安排数量不等。方法是左右约5mm不等各削一刀,深度为3~5mm,依次做成等距相近的豁口,北宋器皿多采用这种方法。

193、竹丝刷痕
    竹丝刷痕又称刀线,过去与芒口、泪痕并列为鉴定定窑的三大要素。过去一段时间,有人认为是修坯后用竹刷扫去坯上泥屑时留下的竹丝刷痕,实际是在修坯过程中的刀线。有的是刀尖或齿部的划痕,大多是刀上或坯上粘有纤维、小颗粒等,在修坯转动过程中所形成的痕迹。根据入刀的角度和修坯手法,刀线疏密有别。
    刀线为转盘修坯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所以均在盘、碗、钵、罐、瓶等圆形器物上。从出土资料看,档次较高的精白瓷及颜色釉少见,档次较低及一般产品则多见。有少量及特殊的刀线,又深又均匀与器物结合得十分赏心悦目,应是窑工有意为之的一种装饰工艺。
    刀线在古代人们认为是一种瑕疵,但现在看来,确能体现出窑工随意自然,不拘小节的个性,在定窑精细胎釉及刻印工艺基础上,尤能体现出一种洒脱的味道。就像大多定窑底足一样,虽不精致,但韵味悠长。

192、化妆土
    化妆土又称“陶衣”、“护胎釉”。古代陶瓷由于选料不精,烧成后胎体粗糙不平或颜色较差,为弥补这类缺陷,精选一些铁份较少的白色瓷土调和成泥浆,挂在坯体上,然后挂釉烧制。这种白土叫化妆土,也可以理解成一种装饰方法。根据需求,也有少量其他颜色的化妆土,后又发展成剔划化妆土等多种工艺。
    定窑唐早中期,由于原料淘洗较差胎体粗糙,为了弥补缺陷提高白度,大多使用化妆土,因而釉色较白,一般挂釉不到底,晚唐、五代瓷质较精细,就很少使用化妆土了。但定窑有一种极特殊情况:晚唐至金代末期几百年间,有少数光素无纹或印花品种一直沿用早期薄施化妆土的做法,这种做法使器物釉色纯白,或极大地突出了印花纹饰的美感,虽然这类产品极少,但件件可称佳品。
    对于普通民众使用的粗瓷,定窑在整个烧造历史中,一直有施化妆土的习惯,并不鲜见。

191、开片
    开片就是陶瓷釉面的裂纹,形成的原因很多,大体可分为两类:
    一类是烧制过程中自然产生或人为有意制作的开片,由于胎釉膨胀系数不同而产生的裂釉或剥釉,可看成是一种缺陷,多由冷却过快所形成;或者成型时坯体沿一个方向延伸产生渐次力变而形成开片。但哥、官釉等,则是古人为了达到这种效果在特殊配方的前提下,人为的将冷空气过早放入窑中形成的纹理,从而体现出一种特殊的艺术情趣。定窑由于釉薄质坚,胎釉结合非常好,因而此种开片极其少见。
    另一类是经漫长岁月,由于热胀冷缩干湿变化而自然老化,弹性变小,产生了自然开片现象,定窑此类开片偶然可见,没有规律可寻。
    有人说定窑无开片,极少出现的一部分,也只是风惊而已。实际风惊也是胎釉收缩不一致而产生的纹理,也应纳入开片范畴。定窑鼎盛繁荣期,由于瓷质强度大,胎釉结合较好,开片极少。但初唐、中唐的定窑粗瓷开片多而明显;宋晚期、金代未完全烧结或胎骨疏松的产品可见明显开片;五代及北宋则极为少见。这是由于定窑白瓷的开片严重影响纹饰的美观,因而人们极力控制的原因,尤其在精白瓷上更加认真。土类和长石含量多容易发生开片现象,如目前仿古定瓷,在釉浆里多加些石英,能有效防止开片的发生。定窑颜色釉精品未见开片则与釉料配方有直接的关系。
    总之,晚唐及金代定窑在积釉处可见细碎开片,透明微绿,其他时代则少见,综合考虑定窑开片可以成为鉴定和断代的辅助依据。

190、淋釉
    淋釉俗称泪痕,指器物表面的流釉,是定窑生产工艺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定瓷流釉往往呈条状,宛如垂泪,故称泪痕。
    千百年来,历代古籍上谈论定窑,无不以有泪痕者为佳品、为真品。从而无论白釉还是颜色釉都以有无泪痕作为鉴别真伪的一大主要特征,与芒口、竹丝刷痕并列为鉴定定窑的三大要素。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定窑精品及晚唐五代白瓷往往都无泪痕,只是宋末、金代盘碗类普通商品泪痕居多,而且当时古人也认为泪痕是一种缺陷,只是后人赋予了美好情趣。老泪痕凝厚,有一种极淡的黄绿色透明感觉,灵动且玲珑,内有清晰气泡。而现代仿品多发粘污浊,没有灵动感。主要还是釉的配方及烧制时窑内气氛与古代不同所致。为达到制伪的效果,大多数仿古者也紧紧抓住泪痕特征。但后世仿品多采用笔涂、指抹、弹点等方法,没有原始的淳朴天真美、缺乏神韵,很难达到自然的效果,容易识别。
    以往人们认为泪痕是定窑釉层较厚,烧造时出现的流淌现象,可是釉层极薄的定窑也会出现泪痕。
    多年来我一直在与仿古师傅们探讨这个话题,以前大家说法不一,后经过多次实验对比,发现泪痕是由于釉浆太稠,坯体上釉时积的釉缕,在坯体入窑之前就已形成,并非经过高温流下来的。定窑颜色釉在高温下确实流动性大,而白釉流动性很小。
     泪痕的流动方向,与上釉窑工的手法和上釉后晾坯方向有关,晾坯方向依人的习惯和器物特殊的要求而不同。
    新认识:
    1、以往人们认为泪痕是釉在高温下流动的结果,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泪痕与滑石、高氧化镁石灰釉无关,可能与釉料中黄土有关。
    3、根据泪痕的流动方向,不能作为判定装烧方式的依据。
    4、宋早期之前,定瓷纯白或泛青,少见泪痕 ,与烧成气氛有关,与釉料配方也一定存在某种关系。
    5、宋中期以后,定瓷颜色泛黄,泪痕多而明显是由于配方改变。(此时配方中加入了含铁较高的黄土,是人们审美情趣转变,有意为之。)

189、芒口
    芒口俗称“毛边”,一般指口沿无釉的瓷器,定窑应特指由于支圈覆烧工艺而形成的口沿无釉瓷器。
    五代晚期、宋早期芒口处理较小,多为精品白瓷,产品规格不统一,大小不等。至宋中期,定窑工匠发明了“支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产生了大量规格统一的产品,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各窑口纷纷效仿,从而芒口作为一个主要特征,在南北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大定窑系。
    定窑的芒口瓷,由于覆烧变形较少,因而主要以薄壁盘碗为大宗。芒口处理大都内宽外窄,内刮去2—4毫米,外刮去1—2毫米,处理的干净利落,入刀出刀十分规矩,不乏自然流畅。尤其大量的葵口类盘碗,芒口的处理浪漫随意,更能体现处宋代窑工的用刀水准及制作趣味,与现今仿品的拙笨迥然不同。
    覆烧这种方法极大提高产量且有效防止了器物变形,在当时很有竞争力,但由此而产生的芒口,从古至今一直是非议定窑的话题。宋皇室“弃定用汝”,实际芒口不过是一个借口,因为定窑一直生产无芒口的正烧精品瓷,宫廷自当可以首选。而“金装定器”,也不是为了掩饰芒口的瑕疵,是一种深加工的高档装饰及文化现象。

188、从数据看鉴定
时代
 气孔率%
 烧成温度°C
 抗折强度N/cm2(平均)
晚唐
 1.45
 1300+-20
 6280
五代
 0.66
 1300+-20
 7480
北宋
 0.99
 1320+-20
 6280
金代
 6.98
 1250+-20
 5930
现代
 1.24
 1280+-20
 6900
    定窑窑场极大,同时期的产品复杂且有较大差异,此表收集的是各时期主流产品的数据,基本能反映出时代风貌。
    由此表可知:五代定窑气孔率最低,抗折强度最高,烧结程度甚高,已达到现代日用瓷的标准。说明晚唐后,五代定窑质量突飞猛进,烧成的白瓷与邢窑鼎盛时期产品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北宋定窑列入“五大名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87、精细瓷的特殊垫烧工艺
定窑部分精细瓷及模具等,用匣钵烧制的过程中,存在使用泥坯作为垫片的情况。
这种泥坯垫片与器物属于同种泥料,在烧制过程中,垫片和器物收缩一致,从而保证了器物的规整度。
该装烧方式,说明古代窑工对器物收缩中的各种力变,认识得十分清楚。

186、水洗工序
    现代定瓷上釉前是阴干的坯体,由于湿坯利于胎釉的良好结合,以及为清除坯体上的灰尘、碎屑,所以多数进行水洗。具刻划等纹饰的坯体上釉前更是认真水洗,少部分不水洗只用刷子或毛巾擦拭一下,主要依器物的干净程度、干湿程度及窑工随性而定。
    过去刻花后湿坯直接施釉,只用刷子或粗布轻拭一下器壁碎屑。
    我仔细观察过很多现代作坊的这道工序。只要是水洗,师傅们均采用海绵作为吸水擦拭工具,由于海绵的吸附性及柔软性与过去的粗布不同,因而擦拭后的干净程度、颗粒残留状态、划痕等,对比古代定瓷还是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仔细对比古今水洗工序形成的差异,不失一种鉴别的好方法。

185、定瓷的鉴定
    朋友一再让我围绕定瓷的鉴定写一篇文章,今就自己的心得信手提笔。
    1、入门须“朝圣”。
    周游各处,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一两百元的定瓷工艺品争来辩去。定瓷确实有难鉴定的特点,但人们对这些工艺品能够如此认识,只能说是思想问题。
    对于定瓷入门的鉴定,实际非常简单。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放在没有意义的争论上,不如抽出一周时间,花费仅数百元,去定州和定窑遗址走走看看。到定州博物馆、定窑遗址、仿古作坊接触一下定窑的专业群体和大量的新老实物,这种发源地的游历如同宗教“朝圣”,其氛围定能升华对定瓷的情感。
    这一周不会对定瓷有多深的认识,但确能对以往多数争议的藏品有个准确的判定。
    2、怎样对待高仿
    如果你去定州、遗址住上几天,接触一下大量的新老实物,即使没有基础,也一定能够在网上和家乡为亲朋准确鉴定多数定瓷,但仅限现代工艺品和低仿。
    定瓷高仿的界定也没有准确的说法,一般来讲:胎釉、器型、纹饰与时代相符,通过网络图片和照片,定州、遗址的专家也不能准确识别的新定瓷,可视为高仿品。对此器物的鉴定,即使勤奋加悟性,也许几年的时间也难以突破。以往鉴定书籍,都从器型、胎釉、纹饰等方面论述。定窑自1975年恢复以来,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仿古师傅更注意到了这些特征。鉴定高仿定瓷是一种踏踏实实的功夫,不能靠书籍上所学的知识来鉴定。
    3、标本的用途
    研究鉴定古陶瓷首先要解决时代背景、历史文化后从瓷片标本入手,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但切记标本的正确性与局限性。
    正确性:定窑系区域广大,产品众多,且不乏极似定窑的精品。因而城市出土的标本不应采用,即使是定州出土的标本也有不确定性。所以,一定要使用遗址的标本。但瓷片的准确性是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遗址出土的更要加以注意。定窑遗址保护区内有几家高仿作坊,房前屋后都是厚厚的堆积层,一些游客及学者不知情,把抛弃的高仿瓷片当作老瓷片捡走是经常的事。
    局限性:标本毕竟是碎片,信息量少,体会不到整器的韵味。即使作为标本的瓷片相当准确,但要准确划出时代并总结出特征规律,需要漫长的求索,也是相当艰辛的过程。再者定窑烧造时间长,窑厂巨大,几十片几百片标本的研究,对定窑不可能有太深认识。在定窑遗址库房,几十万片标本,数千件残整器,向人们展示着定窑的博大和复杂。
    4、“捡漏”不可取
    古玩行里,“捡漏” 故事又多又玄。人们一提起都兴奋不已,似乎那美丽触手可及。
    人们认为古陶瓷承载着历史信息,老东西都有共性是相通的。从理论上讲:这句话是对的,对于大多数开门的器物,也确实可以相互借鉴。但对于高仿定瓷而言,这种想法不可取。诚然,高仿品再好与老东西也有区别,但那一点点仅存的细微差别,不是用经验和简单的专业知识就能够解决的。鉴定,最可怕的就是“检漏”心里。
    鉴定一般需要从几个方面入手:原料及配方、淘洗陈腐方法及各环节工艺技术特征。一般来讲,古今在这几个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产品差异很大,清晰解读后,对定窑的鉴定也不是十分困难的事
    总之,现今高仿也注意到了胎白、质坚、体薄、手拉坯、竹刷纹、米汤色薄釉、芒口、泪痕、手抓底等这些直观特征,所以不能以此作为鉴定依据,但鉴定也是从这些方面去考虑古今的区别。古代制瓷的每个步骤都体现了当时工艺技术及人的思想文化因素,而现今技术自然是受现代社会的技术及文化影响。过去和现在定窑可以这样形容:手工饺子永远比机器饺子好吃,绘画作品比印刷品更能让人愉悦。
    定瓷的鉴定,是一门综合知识,集文化、艺术、自身修养于一身,踏实勤奋,方法正确才能有所认识。

    小女特别关注家里的瓷片,一进学步车就飞奔过去,并挤眉弄眼地把瓷片摔在地上,妻子说女儿喜欢摔碎的声音。没办法,只有束之高阁,她经常仰着小脸指着瓷片嗷嗷地叫。
    当我和妻子静静地观赏瓷片时,她也煞有其事地观看,这时却很少摔了!

184、定窑低温釉陶器
    自中唐出现的定窑低温釉陶器,至晚唐五代已精美绝伦,堪称唐三彩的佳作。
    由于晚唐五代特殊的历史背景,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因而此类低温釉不乏西亚及辽朝风格的穿带壶、皮囊壶、鸡冠壶等等。丰富多姿的器型,很大的产量,以往人们对此认识不足,把这些归入了其他窑口。
    定州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静志寺地宫入藏的黄釉鹦鹉壶、绿釉净瓶和黄釉罐,及净众寺地宫出土的三彩净瓶,这四件低温陶釉器,学术界一直未确定窑口。实际这四件精美的低温铅釉陶器,延续了定窑唐三彩精湛工艺,是宋早期定窑低温釉器物的代表之作。
    1996年定窑遗址墓葬出土了晚唐三彩陶器佛塔及凤首瓶,尺寸极大,精美异常,代表着定窑唐三彩的高度,只是至今未正式发表,我在朋友家见到图片时,甚为震撼。
    精湛的工艺技术,独特的定窑风格,体现着名窑特有的风范。此类精品标本在定州及遗址也有出土,数量不多,但可见。

183、由现代黑定看定窑仿品的高度
    遗址师傅谈论定窑的鉴定,一致认为从釉面的角度对现代黑定鉴定最为困难。主要是古今黑釉原料没有改变,都采用当地的黄土,虽然古代煤窑及现在气窑在烧造气氛上有所差异,可是在釉面上表现差异不大。但大家也认为现代黑定从胎骨、拉坯成型及底足处理上也容易鉴定。
    至于现代仿品紫定由于在釉料中加入了化工原料氧化铁,所以目测能够分辨。至于白瓷,尤其是具有装饰纹饰的,更容易鉴定,遗址师傅看着拍卖图录就会准确告诉你:这件是谁、哪一年的作品。
    定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类似景德镇的古法高仿。拿景德镇康熙乌金釉及现代乌金釉来讲,很多研究明清瓷器的人士用目测就能准确判定时代,根本就不用上手。从这个道理上讲:千年前的黑定与现代仿品更应容易区别,而且用于研究和对比的定窑标本并不少,只是人们在明清瓷器上用的功夫远远高于定窑等古陶瓷。
    所以,定窑的高仿并不高,只是大家投入的精力太少。


182、定窑的仿古作坊
    世间万事,都有一定的规矩,大都体现在道德底线上,仿古与造假、售假就有本质的区别。
    70年代初,由于日本田中首相访华时和周总理长谈定窑。1975年,在周总理的亲自安排下,定窑瓷厂汇集了全国最优秀的专家和师傅进行恢复,不惜工本研制开发,促使了定窑的恢复,1979年成功生产出第一批产品,弹指间已过了30多年。
    新中国的定瓷工艺师承古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师傅,使定窑艺术得到继承和发展,当时的工艺技术相对落后,基本沿用过去的纯手工作业方式,因而那批产品形神兼备,极似宋代定窑。那时的产品选料精细,用工细致,遵循古法煤窑烧制,模板均来自故宫博物院和定州博物馆真品实物,这些产品在某些方面虽然还存在欠缺,但整体仿制水平很高。当时的产品大多出口到了国外,目前很多这类产品被国外藏家和博物馆当做真品收藏。2005年在河北曾出现过一只这个时代的印花碗,做旧处理后,被上海藏家当做真品买走。所以在鉴定时,一定要注意这批特殊时代的高仿品。
    那个特殊时代生产的精品,大都作为文化交流卖到了国外。这批产品,现今被很多人当作真品收藏了起来,甚至高价流回了国内。这是人们对此类仿古精品缺乏认识,和部分人有意识的行为,但仿古作为文化的承传和交流任何时候都是值得提倡和推崇的。
    现今的仿古作坊,无论是技术、使用原料还是最为重要的人员素养、工作态度都无法与那时相比,因而产品逊色很多。
    定窑瓷厂当年培养的优秀师傅,多以作古。现今定窑遗址的十几家仿古作坊中,只有三、四名当年定窑瓷厂培养的师傅,技术已经明显青黄不接。其主要原因:仿古并不赚钱,年轻人不喜欢。这几名身怀绝技的师傅,恪守着良好的操行,日子很是清贫。我曾看见一位老师傅,对着满窑烧坏的瓷器发呆,情景令人十分不忍,每件器物要几天的手工堆塑,那是他两个月的辛苦作品。而他们生产的仿古定瓷,经过一些商贩作旧和运作后,经常在各大拍卖会上高价成交,或以极高的价格进入各地藏家的手中,市场上则很少见到。
    有的作坊专门从景德镇请来拉坯师傅,从耀州等地请来刻印花高手,结合现今的技术,挖掘、继承、创新了一批又一批的定窑品种,其高仿品甚至能通过上海和北京的机器检测。

181、古人对原料的认识
    以定窑当年的盛况及遗址附近挖采原料遗存来看,当时定窑区域应存在相当规模的挖掘队伍,专为各窑坊供应原料。
    当时不可能对原料进行物化分析,但古人深知原料精选的重要性。他们从表象上对原料代代总结,代代相传,也应当有了很深的认识。
    高岭土的化学结构、矿物组成、颗粒状态,有诸多不确定因素,因此作坊每次所购(采)原料性能肯定存在差异。大一些的作坊,也许在同一结构层购进大量外观相近的优质原料,在生产中逐步总结,从而提高产品质量。
    实际古人对原料的认识程度,恰恰符合了中国传统审美模糊的,不确定的概念。现代精准的化学分析和精密仪器的大量使用,使产品变得工业和冷漠,违背了人类心灵追求自然,贴近自然的感受。

180、燃料与定瓷
    五代之前,定窑以草木为燃料烧制陶瓷,后被灵山盆地储量丰富热能较高的煤所取代,从而保证了充足的燃料,为北宋、金元定窑长足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用柴草作燃料,火焰较长,窑内呈还原气氛,器物釉色泛青、纯白为主。而煤使窑内呈氧化气氛,釉色多呈浅黄色。
    但并不是单单由于柴与煤的区别,使定瓷釉色产生差异,还与窑炉结构的改变、气候、原料、淘洗等等工艺技术的改变,及审美转变带来釉料配方的改变等诸多因素所致。

179、描金定瓷器物的产地
    由于收藏了一批辽代皇族墓葬出土的定窑描金残器,因而在定州生活的这几年对此也倍加关注。
    几十年间定窑遗址历经四次大规模挖掘,没有出土一片描金标本,我在遗址见过数十万片标本中也没有描金。虽然遗址附近有人传说出过这类标本,但听其描述可信度较差。虽然我不否定窑址也有此类工艺,但当年定窑描金器物肯定不仅仅在窑址加工。
    定州城内这些年出土了几十片描金标本,偶尔也有窑具及印花模具残片出土,虽然我们夫妇想过这个问题,但由于标本太少,也没有定论。2009年在定州古城墙下北门街施工中,出土了一批窑具及大量窑炉煤渣,我多次与民间发现人士问寻各种情况后判定:定州当时肯定生产诸如描金、印花模具这类艺术性较高的产品,也存在部分镶口瓷器的加工。同时也采用灵山盆地原料,生产少量高档精细定瓷。当时定州城里生活的工匠肯定比遗址工匠艺术修养要高一些。
    定窑描金器物早于红绿彩最迟在宋中期就已经出现,使用迹象多在宋室宫廷及辽皇族,贵族及富绅则极为少见,这与描金高成本有关,也与其需要较高的艺术修养有关。当时不仅在定州,据此推测在其它大城市,甚至宫廷也许存在这种描金作坊。
    对于定瓷描金,研习宋画的妻子一直有个观点:精品描金绘画的艺术高度并不是一般工匠所能企及的,其艺术修养不比同时代的宫廷画师逊色。也就是说:定瓷描金精品存在宫廷画师的可能性。
    描金产地确定可说明:
    1、定瓷描金是否分宫廷、民间两部分,如有宫廷部分则代表当时瓷器装饰的最高成就。
    2、其它窑口的精品瓷也存在宫廷和民间脱离窑址描金的可能。如日本收藏的紫定描金牡丹纹碗,我一直认为不是定窑产品。
    3、遗址没有发现此类标本,并不代表没有这个品种。在西安,我见过北宋晚期耀州窑折枝牡丹描金碗,也是离开窑址后在城市二次入窑加工产品。
    4、描金产地的确定,对当时历史文化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178、夹层
   古定瓷经常出现鼓包、气泡,也称之夹层,是非常普遍的一种现象。尤其在残瓷标本中,从断面更易直接观察。
   其成因:
   1、低温阶段升温过快,游离水没有及时排出。
   2、中温阶段结构水没有及时排出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3、揉泥阶段不仔细,小气泡没有排净。
   4、在拉坯作用力下,没有粉碎的小颗粒前后胎泥密度出现差异,再者小颗粒与胎泥收缩不一致,也会出现这种现象。
   现代仿古定瓷,由于原料粉碎过细及升温阶段仪器控制十分精准,则很少出现夹层现象。

177、定窑的分级
    定窑本由民窑发展而来,其风格自然率真,生活情趣及艺术情趣在无拘无束中充分展示,定窑的精品从艺术角度大多出自民窑部分。“官”窑自唐代一出现,就严谨庄重,虽说彰显精致富贵,但缺乏一点自然、率真的灵性。
    定窑的分级,笔者纯粹从个体瓷器质量和艺术成就进行,主要结合胎、釉、纹饰综合考虑,而不过多考虑存世的多少。大多胎体轻薄、洁白、纹饰精美为上,以五代、北宋早期居多,就目前中外博物馆藏品,其精品不过十之一二。如世界上最好的定瓷博物馆——定州博物馆的定瓷,大多也只是普品而已。现今世界各大博物馆的定瓷藏品,根本代表不了定瓷当年的辉煌,如台北故宫收藏的定窑基本都在普品之列。在遗址及定州出土的精美瓷片,让人知道了定瓷精美的程度,令人惊心动魄。
    宋时定瓷被评为“天下第一”,明清时期唯定瓷可与成化斗彩媲美,定瓷当年的辉煌和艺术成就并不是现今人们所认知的。
    一、二级精品:定州博物馆龙首大净瓶、美国旧金山亚洲美术馆所藏孩儿枕等。
    三、四级上品:定窑遗址仕女枕、台北故宫孩儿枕、少量宋早期精美颜色釉、部分精美龙凤纹饰官窑制品。
    五、六级中品:宋早期颜色釉、大部分龙凤纹饰官窑制品,晚唐“官”、“新官”及大部分有款识的精白瓷、大量精细刻、划、印花等。
    七、八级下品:普通大量刻、划、印花产品,及白度较高的素面产品等。
    九、十级次品:接近土定的刻、划、印民用品及素面粗白瓷产品等。
    笔者大体进行十个等次的分级,这种分类很多人也许不会理解,如果大家留意一下定州、遗址博物馆的残器、瓷片标本,就会知道定窑有多么的辉煌。

176、“尚”字款
    2009年定窑考古官方博客曾发布:此次考古挖掘出土了8片質量不好的素面白釉碗“尚”字款标本。
    如果此图片准确,从一起出土的标本分析,应在支圈覆烧法发明之后,也就是宋中期以后的产品,与“尚食局”等产品生产时代基本吻合,且“尚食局”写法也没规范的迹象,此简意写法也不悖过去的行文方式。
    但仅从瓷质一般且均为素面这一点,就可以否定为北宋“尚食局”的简称,因北宋宫廷用瓷极其精美。
    再者,横向对比同地点、同层位出土的其他标本,挖掘人员可准确判定其款识性质。
    笔者倾向于“尚氏窑场”或“尚氏定制”。

175、手感与鉴定
    遗址仿古作坊庞新小师父来定州做客,认识他十多年了,当时他还是一个十几岁不爱读书的小孩,跟着伯父学习制作仿古定瓷。
    我与庞新的伯父可谓半师半友,这个在省日报社担任过主编的高级知识分子,退休后回到家乡,现今也做得一手好定瓷。
    为了做好定瓷,庞先生专门从景德镇请来拉坯师傅,从耀州等地请来刻印花高手,结合现今的技术,创造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定窑新品种。我曾与庞先生笑谈:“您的作品,一千年以后都是国宝!”。
    庞新小师父经常来定州我的店中,酒后清茶,我随手拿起桌上一块高仿瓷片,让他鉴定一下,他用手摸了摸,告诉我是新的,这令我十分吃惊,因为他并没有看一眼那块瓷片。
    他告诉我,由于他读书少,从器型、釉色、刻工上他分辨不出新老。但他每天干杂活,收拾残瓷碎片,也经常去遗址附近河沟、农田找些老瓷片供作坊对比使用。长时间下来,就有了一种感觉。我请他讲讲新老瓷片手感上的差异,他无法用语言表达,最后很着急地告诉我:“你多摸自己就知道了!”。
    我来了兴致,找出一批新老瓷片,他很快摸完了,而且判断的十分准确。古陶瓷鉴定方法很多,有看的、有听的、有闻味道的,这次我又见识了庞新摸的水平。
    从庞新小师父触摸瓷片的手法来看,他多用瓷片断面接触手掌外沿及手背,这些位置都是手部最为敏感的区域。
总结来看:
    1、老瓷片的釉面既不光滑也不涩,触摸有温润的感觉。
    2、新老胎釉成分不同,在手感上必然有一些细微差异。
    3、老瓷片断面经千年氧化,自然销蚀,没有新瓷片锐利感觉。
    自此以后,我多次闭着眼睛,也尝试摸着鉴定,但常常出现误差。有一天,我突然意识到:庞新小师父每天接触十分清晰准确的大量新老瓷片,他根本没去考虑判别新老。再者,他从来没有卖过瓷片,觉得那不过是标本,也没有一丝名利之心。因而长年累月沉淀下来的鉴定感觉,是一种大象无形中的有形。
    所以,鉴定不在于眼,而在于心。

174、柴与煤
    由于煤热能较高、储量丰富,定窑自五代始逐步用煤代替柴、草做燃料,至宋早期煤就广泛被使用了。
    从遗址遗存情况看,各时期定窑均存在柴煤交替使用烧造一窑瓷器的现象,这是由于柴草灰纤维粗长,能够封闭进风口的缘故,不过柴草的比例相对较少。
    晚唐、五代定窑从瓷化度、洁白度、烧成温度方面,精品定窑瓷器在整个烧造历史中质量最高。从工艺角度而言,存在原料的优选、特殊淘洗、陈腐等方法,及工艺的精湛,也存在柴与煤的合理匹配使用。
    晚唐以前,纯柴草烧造阶段,大部产品确实存在欠烧,这与工艺技术的不完善有关,也与柴草与之匹配的窑炉极限温度有关,即使使用热能较高的煤以后,部分产品也存在欠烧现象,尤其在厚胎器物上更能体现这一点。
    仅从燃料而言,难以说明定窑瓷器的烧制状况。但对柴煤的正确理解,对地域原料中铝、硅、镁主要成分性能的掌握,对定窑工艺技术的清楚认知,确实对定窑瓷器能有准确的认识。

173、芒口瓷的装烧工艺
    芒口俗称“毛边”、“倒扣芒茬”,一般指口沿无釉的瓷器,多由覆烧所致。覆烧工艺始于南朝洪州窑的“对口烧”,此后许多窑场也有多种装烧方式的大宗覆烧产品。
    传统意义的定窑“芒口”覆烧定瓷,应特指宋中期以后,由于垫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而形成的口沿无釉瓷器。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垫圈式组合匣钵”和“火照术”。
    晚唐、五代定窑出现单件扣烧及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宋早期定窑出现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这都是定窑学习其他窑口的结果,与北宋中期定窑发明的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相去甚远,并不是一回事。
    定窑在五代、宋早期开始广泛使用的“盘形支圈覆烧工艺”、“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方法可理解为覆放套烧,器物按照大小顺序依次套入,也是为了节省空间,生产了大量芒口瓷。芒口一般处理较小,并不影响美观,多为精品白瓷。虽说此方法也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产量,利用了空间,但产品从大到小,没有同一规格,难以形成大宗产品。笔者收藏一五代盘形支圈覆烧标本,20多件高白度素面小盘,分三组依次大小套入,瓷质优良,芒口处理较小且干净利落,从产品的档次来看,还打不到镶嵌金银扣的产品要求,该装烧工艺主要目的节省空间,提高产量,在当时也是比较先进的技术。
    就覆烧而言,定窑最迟在晚唐时期已经出现了单件倒扣的“芒口”覆烧产品,及随后出现的盘形支圈覆烧工艺、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至宋中期才出现影响深远的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
    宋中期,定窑工匠在以前基础上开拓进取,发明了“垫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则是定窑首创的装烧工艺,其先进性令南北方窑场争相效仿,从而芒口作为一个主要特征,配以成熟的刻印装饰技艺,很快在南北形成了影响深远、具有明显特色的大定窑系。
    我们所说的定窑在制瓷工艺史上的突出成就,是指其首创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因而有学者说:“定窑覆烧法与印花装饰均兴盛于北宋后期”,“定窑创用覆烧法的时间在北宋中期”等等,这都是指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其方法是先在较厚底圈内覆放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碗坯,上面再套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盘碗类坯体,依次叠放,达到一定高度后入窑烧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统一了产品的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对南北瓷窑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制瓷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72、坯体的瓷化过程
    古代定瓷采用冷热缓慢的馒头窑烧制,坯体在窑内烧制过程中,经干燥、分解、化合,由量变到质变。瓷质结构在窑中形成的过程中,其物理化学变化交错进行,非常复杂。
  依据瓷器特点及定瓷原料的特殊性,大体可分四个阶段加以说明:
    1、低温阶段(常温---300度)
  为缓烧阶段,可理解坯体继续干燥,通过加温排除不能自然干燥的游离水。该阶段主要排出残余水和吸附水,收缩很少,不能完全填补水分排出所遗留的空间,因此气孔率相对增加。为使游离水完全排出,因而要缓慢升温,属物理变化。尤其器壁较厚的大件器物及装窑密度较大时,更要缓烧,同时也要考虑季节和空气湿度等因素。不然将使器物在后续高温阶段内部游离水未排净,从而造成“开裂”和“鼓包”现象。
  2、中温阶段(300---950度)
  属分解和氧化阶段。铁的硫化物及部分硫酸盐、碳酸盐的氧化和分解;碳素和有机物氧化及金属化合物都发生一系列交错进行的物理化学变化,相当复杂。石英的多晶转化和少量液相的生成;黏土和其它含水矿物结构水的排出。坯体重量急剧减轻,气孔增加,强度相应提高。尤其在580---600度阶段,切勿降温,提高温度也要快些,以避免坯体的开裂,属于速烧阶段。此阶段有机物等也要产生气体释放,只有快速彻底干净分解掉,才能保证器物的烧制成功和美观。
  3、高温阶段(950---最高烧成温度)
  为恒烧阶段。继续中温阶段的氧化分解反应,在1000度左右基本排净结构水,逐步完成硫酸盐和高价铁的分解与还原,形成大量液相和莫来石新相,烧成瓷器(针状莫来石晶体就是瓷器)。古代达到最高烧成温度后,要恒烧相当的时间,才能保证不欠火、不生烧。但温度过高也会导致器物变形的可能,古代窑工对此阶段掌握也至关重要。
  4、降温过程:封闭窑炉自然降温,非常缓慢,不象现在这么快。
  古代烧造定瓷使用的馒头窑,与龙窑相比冷热缓慢,与现代倒焰窑更是有较大区别。现代仿古定瓷煤窑烧窑需两日夜,降温需二日夜,共四日夜。古代定瓷根据瓷质、窑炉等分析,烧制和自然降温都应在三日左右,大概共计六日夜。
  古代窑炉,不似现代科学高效、热利用高,与现今相比其缓烧真缓、速烧不速、恒烧真恒、降温极缓。古今此阶段差异极大,如现代色釉及白釉要分炉烧制,而古代同窑可高质量完成。
  所以,古今窑内气氛差异是很大的。

171、精微的支圈
    一般来讲:支圈发明之前,烧造时为防止粘连,匣钵内先散上高岭土类灰状细粉,一方面保证瓷器在烧制过程中的稳定,另一方面使瓷器不粘匣钵。而组合支圈匣钵支圈间缝隙用高岭土或黄泥等耐火材料涂抹,以此保证烧制过程中密封而不刺火。
    支圈用料与器物用料有明显差异,主要区别是支圈胎泥淘洗不精、或无陈腐时间等等。由此可知定窑精细瓷的用料,是处于陈腐池上部最精细的部分,其他胎泥则多作为普通瓷器和支圈使用了。
    由于支圈的一次性使用,因而在遗址形成大量的遗存,现遗址13个大瓷片堆,也多为支圈。
    覆烧定窑的支圈有多种类型,不仅厚薄不同、断面长宽比例也不同,有“L、H、C、J”等数种,支圈切削干净利索,十分漂亮,也是一件难得作品。撇口、葵口、折沿、小碟等多种器型配不同类型的支圈,器物与支圈精微配套更能最大的增加产量,其精妙的组合深深体现出窑工的精湛技艺。
    支圈与器物采用相同的材料,虽然精细度有所差异,但收缩比一致,并取代了耐火粘土制作的匣钵,提高了成品率。

170、那道墙
    2009年定窑考古官方博客曾发布:涧磁西在1号探方里面露出了一字形石列,目前认为窑业相关建筑的石墙,可能不是一般商业或家族性质的工场。
    定窑从晚唐开始就受到了代表最高审美的皇室喜爱,宫廷用瓷的高质量,促进了定瓷向高的水平跨越。北宋早中期,定窑洁白薄坚的胎质、丰富的釉色及器型、精美繁缛的刻划花、印花、剔花、雕刻等多种工艺装饰,产品已登峰造极、如日中天。
    宋晚期徽宗年间,国家安定社会生平,同时为了体现皇家尊贵,定窑出现了宫廷专门生产“尚食局”“尙药局”等铭文器物的作坊,可称为正式官窑,从遗址非常集中的区域大量出土龙凤纹饰标本也说明了这一点。《宋史》记载:“崇宁三年,置尚食局,太官令惟掌祠事。”可知,宋晚期皇庭在定窑设立生产“尚食局”、“尚药局”等铭文瓷器的作坊应晚于崇宁三年。
    定窑出现的专用宫廷作坊,生产“尚食局”、“尙药局”及用于宫中陈设、仿古铜器等式样的精品定瓷,才成为传统意义的正式官窑。其中弦纹三足炉、刻划螭纹长颈瓶,在汝瓷和南宋官窑中均可找到相同器型。特殊款识诸如“龙”、“东宫”等及大量无款识龙凤纹精品定瓷也应在此官窑之列。
    单从此次考古博客描述及图片,无法分析出此石墙时代及是否“官窑”性质。如考古现场结合出土的大量标本,可定性其性质。如有无大量龙凤纹、弦纹三足炉、刻划螭纹长颈瓶、及特殊款识诸如“尚食局”“东宫” “龙”等“官窑”标本。

169、刻划刀具
    从定窑刻划花纹饰分析,古代定窑刻划刀具应以竹骨类为主,也存在铁制等金属工具。
    大体可分为:修坯刀,划花刀,刻划刀。
    修坯刀刀身较宽,刀尖圆滑锋利但不尖锐,有时也作刻划花使用,划花工具则呈针状。刻划花刀又分单线刀,双线刀,复线刀等等。
    古代的刻工应为专业刻花师傅,一个人甚至为数个作坊服务,每天可刻划百余件至数百件不等,其流畅,娴熟的技能也说明了这一点。所以有些师傅应备有大小不一的成套工具。
    刻划一件器物用一把刀和几把刀完成的效果有很大差异,亦如绘画用一枝笔和数枝笔的差异一样。有些图案极其复杂的器物,仔细观察分析,也确实用一把刀完成的,其表达的艺术性,更能体现刻工的高超技艺和综合修养。尤其外刻莲瓣,内部结合花卉、人物、动物等复杂图案的器物,以及繁缛丰富的宋早期大瓶类立件更能体现出这一点。
    现今仿古师傅的刀具均为金属制作,刻花则多采用规整的钢锯条磨成锋利的工具,划花工具多用自行车辐条或钉子磨制。这与古代刀具有很大区别,再加上古今刻工的文化素养、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娴熟程度的差异,仿品与真品有很大的不同。

168、古今匣钵差异
    古代匣钵采用耐火粘土,含铁量高,在高温情况下易发生软化,因而废品率与匣钵有极大的关系。
    现代匣钵用石英、耐火土、矾土等组成,导热性能好,不易变形,废品与匣钵基本不存在关系。
    古今匣钵由于原料差异较大,导致匣钵内气氛差异更大,从导热性质来讲甚至有本质的区别。
    揭示定窑烧制技术之时,高仿品的制作,一定要考虑古今诸多原料的差异,甚至古今窑炉用砖的原料所引起导热性的差异都要考虑进去。
    真正高仿品,就是还原古代所有工艺技术。

167、烧成气氛的成因
    所谓烧成气氛就是窑内的游离氧的含量。烧成气氛的主要成因是由窑炉型式和烧成温度及使用的燃料所决定的。
    唐、五代定窑以柴作燃料,木柴为主,兼用稻草、植物秸秆等。尤其在唐早中期,产品多为粗瓷,烧成温度低,技术掌控不熟练,要求也不严格,因而柴类燃料使用更为广泛复杂。
    唐晚期、五代定窑龙头位置的凸显,大量精细白瓷的出现,为提高产量、质量,对于窑内气氛掌控和燃料的使用,就有了很高的要求,此时多用优质的木柴作为燃料,窑内形成正压,产生不完全燃烧的火焰,为还原气氛,故白度较高,具有一定的透明性。形成还原气氛主要原因,与此时窑容积较小(2---3立方米),焰火不畅也有直接关系。
    宋早期,由于煤的使用,使窑内气氛发生变化,此时人们审美习俗依然“崇白尚简”,为了提高白度,常结合稻草、秸秆与煤共同使用。而且在烧制一窑瓷器几天时间里,数次交替使用,其主要目的:柴类燃灰能有效封闭进风口,从而使窑内气氛保持在还原状态。从此时大量遗存标本来看,该方法掌控的并不理想,因而白瓷呈百色,在这一阶段尤为明显。
    宋中晚期、金代,由于宋人婉约含蓄的文人特征,审美习俗也随之改变,不再崇尚纯粹的白色。此时,主要以煤为燃料,窑内进入较多氧气,形成负压,产生于完全燃烧的火焰,为氧化气氛,釉色因而白中泛黄。此时窑的形制及容积,与宋早期相比也有了很大变化,窑内有效容积增加到3---15立方米,支圈匣钵的使用,使窑内坯体大密度增加,也会引起窑内气氛倾向于氧化环境。

166、古今烧成气氛之别
    唐、五代定窑为3立方米左右小馒头窑,五代后期略为增大至4—5立方米,多由烧柴转为烧煤。古代柴窑或煤窑,升降温较慢,窑内气氛的生成全凭人的经验控制。
    目前仿品煤窑极少使用,即使用也均采用红外温度计等。大多采用的气窑,电子控制升降温的缓急及温度,十分准确。气窑一般有6个燃气喷嘴,大些的气窑喷嘴则更多,密度这么大,科学排列的喷嘴依然存在窑内气氛的差异,有些相邻的器物由于微小的窑内气氛之别,而产生不同的釉面结果。可想而知,古代窑内气氛差异有多么的大。
    窑内气氛的掌握是左右釉色及成品效果的关键,但器物的密度、装烧方式等等因素,对烧成结果也有很大的影响。当我向窑工师傅请教时,发现新仿罐类里面的釉色往往比罐子外部温润些。他们告诉我,这是盖着盖子烧的结果。我便试验在气窑内放置匣钵,缓慢升温,使烧造时间延长十小时左右,发现釉色与煤窑烧制有所接近。

165、古今装饰工艺的理念区别
    古代:所有器物的折沿、芒口、圈足、口沿均处理得干净利落,这与审美、文化、处理手法熟练程度有一定关系,与工具材质、和泥效果、陈腐情况也有直接关系。古人尤为注意造型与装饰二者密不可分,相互辉映。
    现代:新仿品充满了现代社会的影子,刻意模仿古人,而不考虑瓷器本身的特征。刻花呆滞,印纹模糊,现今印花脱模用滑石或石膏粉,烧成后部分器物表面有浅浅红斑,容易鉴别。

164、古今制坯成型之别
    古代:过去转轮不匀速、不同心,因而产品不规矩,底足处理也就多存在一边薄,一边厚的情况。
    现代:转轮机较快,加减速匀称,同心性较好,因而在制坯、胎上呈现不出手工味道。现今仿品也均采用手工拉坯,注浆工艺只能算是工艺品,但手拉坯无论从器型到力度,今人都难以达到古人水准,甚至今人根本不考虑坯体收缩13%的变化。所以,依照古代器型拉坯,烧成后显得极不协调。
    定窑的仿古师傅经常问我一个问题:“他们照图拉坯后仔细的修坯,可以不差分毫,但烧出来却变形了,不像古代器型的曲线了。”实际这个问题很简单,就是收缩的原因,但解决却十分困难。
    首先坯体的厚薄是最为主要的因素,再者,拉坯用力不均匀导致坯体密度的差异,曲线过渡处的力度不均,还有在纵向上的压力差异,尤其立件更能体现出这一点。另外,坯体的入窑的湿度,窑温曲线的合理性等等诸多因素,都是器物变形的原因。
    如大家所言的修坯痕,以前均认为是修坯不匀所致,这种看法实际是错误的,实际所谓修坯痕是拉坯不匀、手力不够或与转盘配合不熟练、入窑烧制收缩后所表现出来的结果,古今都存在这种现象。但有一定理论基础的一流师傅能够注意这些问题,也基本能够解决。

163、古今沉降、陈腐之别
    古代定瓷原料粉碎后的沉降,应采用台阶状流水自然沉降,后在质量极佳的沉降池中再优选中间部分优质原料,作为精品瓷的胎泥,进行下一步陈腐。分离的其它原料则用作于粗瓷及支圈等窑具的制作。看粗瓷及支圈等器物的胎质与精品瓷确存在较大差异,这主要取决于材料的优选和陈腐时间不同所致。而现代根本不沉降,直接用机器和泥,均匀松软。
    陈腐是古代定瓷最为主要的工序,一般来讲:环境要求恒温恒湿,也是现今人们最为忽视的地方。
    由于喜爱古陶瓷研究,因而我一直醉心史料的查询和整理。
    我觉得古代名窑,最主要的一个环节就是陈腐。而定窑一定是用诸如绢袋类透气性包裹坯料,陈腐一年以上,越是精品瓷陈腐时间越长。也许有人认为我是在臆测,但以我在各方面知识的积累,认为一定是在恒温恒湿并有一定透气性的环境下,胎泥和釉料(部分)经过长时间氧气和细菌的作用,其物理、化学性能达到制瓷之最佳所需。各窑口由于地域环境及工艺技术原因,会有所差异。但所有名窑都应有这最主要的一个环节,我一直认为此环节是古今制瓷的最大区别所在。
    这种环境应该是恒温恒湿菜窖类地穴,而且古人对这种窖穴应该有更为科学的理解。
    史料记载,古代定瓷用透气性中等的绢袋陈腐一年以上,遗址常见的窖穴应该就是当年陈腐所用。这么长的时间在水分、氧气、细菌的作用下,胎泥已发生本质的变化。坯体的可塑性变得极强,薄而不变形,为其它窑厂所远远不及,此为定瓷之精要所在。而现今最多用塑料袋陈腐四五天,大多不经陈腐直接使用。
    当我与数位老窑工请教此事时,他们也承认现今胎泥陈腐十天拉坯时都非常顺手好用,但他们没有出考虑过这点,都是用完再配料和泥,从不长期陈腐。

162、古今原料淘洗、粉碎、除铁之别
    古代定瓷原料使用前应进行淘洗,去除其中的泥土类等杂质。而现今原料由于品质纯度高,一般不淘洗,偶尔用水冲洗一下即可。但古代原料多数为当地含有杂质的瓷土,而现今原料是石英、长石、煤矸石、粘土等多种纯度较高的原料,所以在淘洗的作用上,古今也没有对比性。
    古代瓷土粉碎用槽碾,具有丰富的瘠性成分,加工的颗粒在微观上大小不一。现代粉碎原料用球磨机,原料加工极为均匀细腻,铁质基本除干净或颗粒极其细小,非铁质其他呈色金属颗粒也极其细小。用球磨机即使想让颗粒粗糙些,但矿石表现还是具有均匀性,与古代石碾子粉碎有极大区别。在此方面古今有本质的差异,因而形成胎釉质感差异很大。
    古人也注意到了铁的呈色对器物白度的影响,但古代不除铁,古人在挖掘、粉碎、和泥等阶段已知尽量避免使用铁质工具,在古代的原料矿井中,发现了遗存的木椎、木锨,可见古人的细心。古代粉碎用石碾子,过筛子后还有细小颗粒,尤其存在细小金属颗粒。即使古代除铁所用磁石与现今高质量磁铁相比也有较大差异,除不净细小铁质颗粒及非铁质其他呈色金属颗粒,因而在烧成器物后胎釉上表现极其明显。
    而现今用高强磁铁除铁,非常干净,因而呈色金属颗粒在古今瓷器上有明显区别。

161、古今釉料配方之别
    古代釉料的选择及配方的使用,古代师傅们也是代代摸索积累,又口口相传下去,由于原料及调配方法、比例不似今日精密仪器分析的准确,存在很多不确定的因素。也正是如此差异,符合了中国审美的偶然性、不确定性的朦胧美,因而件件作品韵味悠长。
    依据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古定瓷釉分析报告来看,其Cao成分高,所以定瓷白釉应是石灰釉而不是长石釉。再者,古定瓷釉面的抗酸碱性、耐腐蚀性及硬度较强,也说明了石灰釉的这一特点。
    至于定瓷胎釉原料,采用风化的矿物较好,这与矿物所含脊性成分高有关系。因而古定瓷优质釉料当时应多采用严重风化的高Cao粉末类矿物,而且所含铁份越少越佳。这样所产生的灵动釉色配以宋人理念下的刻划印等工艺,使古定瓷白釉产品图案鲜活,成为当时富裕阶层争相追逐的主要用瓷。
    目前仿品在釉料上根据各作坊师傅的掌控、摸索,复杂多样,差异很大,基本没有相同的配方,就是一个师傅也会经常变换原料和比例。一般为五到八种原料组成,主要有:石灰石、方解石、石英、长石、黄土等,有些还选择性加上了溶剂氧化物等化工原料,如仿古加ZnO作为消光剂,釉色沉闷不灵动,也易于检测到。古陶瓷鉴定简单地查羧基OH-,就可判定为高仿,此种釉面与上千年氧化在直观上也存在着差异。且釉原料多从外地购入,甚至远到山西、江西等地。定窑可理解CaO含量较高的石灰釉,目前个别仿古作坊采用长石釉是不对的。
    由于原料的极大差异,再加上古代粉碎、淘洗、沉降、晾晒等工艺技术的特殊性,现今人们对这些技艺不知晓,因而只能采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仿古生产。仔细对比观察,古今定瓷的釉面存在着感觉上的差异。
    釉面的时代风格,仿品也容易出现错误。如白中泛黄的釉色,是北宋金代特征,仿品往往把这种釉色挪到其它时代器物上,明显时代风格不符,易于辨别。

160、古今胎体配方之别
    定窑瓷土成分相当复杂,主要是二氧化硅和三氧化二铝,是一种混合土概念,不同于纯度较高的石英、长石。三氧化二铝在胎体中的多少决定着瓷器的耐火程度,定窑恰恰为高铝瓷土,因而频有大件器物出现,如定州龙首大净瓶等等。科学上,瓷土和瓷石有一定区别,但现今定窑仿古人员,有时也把二者混淆。
    有针对性的多元配方,人们认为始于元代景德镇窑。实际在其他一些窑厂,古人在经验之下,两三种原料结合使用制瓷,要早到唐宋以前。虽然没有今天配方复杂和科学,但古代工艺技术可以弥补一些缺憾。所以,依然能够生产出大器、高温、精美的器物。
    定窑遗址附近有许多古人开采原料的遗迹,有些是针对纯度较高的矿物开采,肯定为制瓷所用。所以,古代定瓷存在多元配方。
    过去该地区广泛分布的瓷土也可以单独成瓷,大量的产品就是使用这种单一瓷土,这种优质瓷土现今已绝。所以,定窑单元配方观点,一定要对这种不同于瓷石的瓷土,有清晰的认识。
    现今仿古定瓷均采用多元配方,由于原料在可塑性、吸附性、机械强度、降低烧结温度等方面各有所长,所以胎釉最少选用石英、长石、煤矸石、粘土这四种。且原料多从外地购入,甚至远到山西、江西等地。
    97年,当我第一次在遗址看见胎泥呈现的黑颜色时,非常震惊。世间之事,多如此玄妙,谁能想到“白如雪”的定瓷,是以乌黑的煤矸石为主要原料烧制而成。这种富碳的原料乌黑发亮,伴生在煤层中,却能烧出洁白的定瓷,这也正合了道家“物极必反,否极泰来”的哲学思想。
    由于原料的极大差异,再加上现代人对古代粉碎、淘洗、陈腐、捏炼、晾晒等工艺技术不知晓的特殊性,因而只能采用现代工艺技术进行仿古生产。仔细对比观察,古今定瓷的胎釉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所以,仿品不过是流于表面的一点相似而已。实际古代定瓷和现代仿品,是两种原料、两种工艺技术、两种文化背景所生产的两种毫不相干的产品。

159、精细瓷多单件覆烧而不用支圈
    自宋中期始,为节省空间,定窑多采用支圈覆烧工艺,同时覆烧也能解决器物大、薄,易于变形的缺点。
    但一些器物:如大钵类、深腹碗类,甚至一些精细的碗盘,多采用单件覆烧而不用支圈。也就是说:只是为了防止器物变形,并不提高产量和节省空间,尤其宫廷用瓷,更能体现这一点。
    目前笔者所收藏的数百件宫廷用钵、碗类残器及标本,全是单件覆烧,从而也说明金银扣与芒口的关系,及定瓷“有芒不堪用”的新解。
    此时期这些单件覆烧,内多置放小的器物,尤以瓷塑人物、动物居多,这也正是此类小件数量众多的缘故,也可理解成特殊形式的覆法套烧。
    以往,人们对此认识错误。

158、特殊的装烧方式可看成套烧
    古代定窑有一种特殊的装烧方式,大的器物中置放小的器物,虽然可理解成套烧,但与套烧性质不同,有着本质的区别。
    原因是大的器物往往是粗瓷类,充当匣钵的同时又是烧造的器物,节省燃料和空间,一举两得,这种情况时常可见,其他窑口也存在此类情况。再者不同颜色、形状的器物也经常经常置放在一个匣钵内,这情况说明定瓷在同样的气氛和温度下,可烧成不同颜色、质量的产品。
    最简单的理解:古代原料选择、陈腐非常好,在一定的温度、气氛范围内,均可以达到所要求的标准,这也是定瓷之所以内坚、俊逸原因所在。

157、挂烧
    我有几只宋早中期的定窑碗,器物口沿明显外撇。内沿刮釉极窄,约1-2毫米;外沿刮釉较宽,约2厘米左右。以前认为是挂烧产品,通过几年的认识,此类器物的特点,实际是采用覆烧工艺用“工”字型垫圈烧制形成的。
    挂烧工艺的装烧方式,由于器物受力方向,且易于变形,并不科学,成品率远远低于覆烧工艺。定窑由于规模太大,各种文化、工艺在此交流汇集,极有可能存在挂烧工艺,但不过是偶尔实验情况。根据定窑及瓷器烧成特性,不应该有相当规模的正式产品。

156、覆烧
    定窑最早可见于中唐时期的单件覆烧产品,至五代晚期、宋早期定窑开始使用“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该方法可理解为覆放套烧,是为了节省空间,生产了大量芒口瓷。此方法芒口处理较小,多为精品白瓷,缺点是规格不统一,大小不等。
    以往覆烧法为定窑首创,是学术界的共同之识。但覆烧并不是支圈覆烧,定窑在制瓷工艺上的突出成就,是首创了支圈覆烧。如果我们把芒口器与覆烧工艺等联系起来,在晚唐、五代定窑已经大量生产了。宋中期,定窑工匠发明的“支圈式组合匣钵覆烧工艺”这种先进的工艺技术,产生了大量规格统一的产品,极大地满足了社会需求,各窑口纷纷效仿,从而芒口作为一个主要特征,在南北形成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大定窑系。此先进的装烧工艺,一直影响到今天。
    宋代瓷窑装烧技术最为重要的成就,就是发明了支圈覆烧法和“火照术”。五代后北宋初出现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宋早期定窑出现了漏斗状匣钵覆烧工艺,器物依大小依次套入,应视为覆烧法套烧,芒口一般处理较小,并不十分影响美观。虽说此方法也最大限度的增加了产量,利用了空间,但产品大小不一,没有同一规格,难以形成统一规格的大宗产品。定窑工匠在此基础上开拓进取,宋中期发明了支圈覆烧工艺,方法是先在较厚底圈内覆放一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碗坯,上面再套放一个支圈和一个盘碗类坯体,依次叠放。达到一定高度后入窑烧制,这种方法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空间,统一了产品的规格,既节省原料,又防止器物变形,大幅度提高产量降低了成本,对南北瓷窑产生很大影响,对我国制瓷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该方法瓷坯入窑不用匣钵,而用胎泥作成支圈,叠放后组成支圈匣钵,比用匣钵装坯节省了大量空间。用胎泥作成的一次性支圈在窑中与坯件收缩一致,保证了产品的稳定,极大的提高了成品率。其弊病是每烧一件瓷器,也需要一个一次性支圈,因而耗去大量瓷土。人们认为此方法产量大,瓷土损耗也大,因而导致瓷土很快枯竭,致使定窑衰落,再者覆烧产品出现芒口,影响其美观。
    定窑盘形支圈一般与环形支圈结合使用,也有独自使用的情况,定窑装烧方式十分丰富,而且盘形支圈也不尽相同。
    芒口覆烧工艺始于南朝洪州窑的“对口烧”,此后许多窑场也有多种装烧方式的大宗覆烧产品,但与定窑北宋中期发明的垫圈式组合匣钵这一覆烧工艺相去甚远,并不是一回事。五代后北宋初出现盘形支圈覆烧工艺,宋早期定窑出现的漏斗状匣钵覆烧方法是定窑学习其他窑口的结果,宋中期以后定窑支圈匣钵覆烧方法,则是定窑首创的装烧工艺,其先进性令南北方窑场争相效仿,配以成熟的刻印装饰技艺,很快形成了具有明显特色的定窑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