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优秀教学论文推选——浅谈实验课教学

 稻香一居 2012-12-27

2012优秀教学论文推选——浅谈实验课教学

(2012-12-07 10:32:25)

浅谈实验课教学

广东肇庆中学  李文佳

【摘要】

生物实验是人类探究生物学,发展生物学的重要手段,在中学的教育中应该重视对学生实验设计、操作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教师对实验课教学准备不足,组织能力差等原因,生物实验课教学出现老师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的现象。

要改变现今实验课教学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实验课教学的研究和探讨。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本人认为应该认真做到明确目标,做好准备,加强管理,正确指导四方面。

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然后精心准备,努力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此教与学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关键词:生物实验课 不重视 解决方法

 

1.前言

实验是人类探究生物学的重要手段,生物实验是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一定的材料、药品、仪器设备,按照指定的条件去进行的生物实践活动。生物学实验可以向学生提供生物界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学习学的基本技能和观察、分析综合运用生物学知识的能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可见,在中学生物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2.问题

当前,生物教学存在着老师不重视,学生不感兴趣的现象。本人认为,产生这样的问题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质量重视不够,认为考试只考察学生对实验相关知识的记忆,而不考察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考试不考,教师不做,学生也不想做。

二是教师对实验教学的组织能力差,开展实验课,由于学生数量较多,学生思维灵活,实验教学对教师的组织能力要求较高。有教师可能因为怕麻烦,或者怕出麻烦,干脆限制学生思维和行为,学生对实验不感兴趣,积极性低。

三是课前准备与精心设计不够,教师对实验不肯花时间去搜集资料,实验课是走过场,有就行,不要求质量。

四是忽视操作技能的改进或教师本身的操作技能差

3.解决方法

要改变现今实验教学上出现的问题,教师必须重视实验教学的研究和探讨,下面就实验教学的具体环节谈谈自己的看法。

3.1明确目标

教师要明确这节实验课,要达到什么效果,并把这种目标提前告知学生,并把目标性贯穿整节实验课。中学生知觉的无意识性和情绪化仍比较明显,容易被无关的内容所吸引。因此,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目的和要求,是实验教学中的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思维才会有方向,操作才会认真。

3.2做好准备

实验教学和一般的授课有不同的要求,实验教学过程中,由于实验材料以及实验操作上可能有差异,实验过程可能出现多种情况。因此课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物实验教学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2.1 制定计划

制定详细的计划,并将每个实验所需的材料和负责老师等项目一一列入表内。必要时对实验内容进行调整:推迟或提前,统筹好生物实验教学。

3.2.2准备好实验材料  

准备好实验材料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选取合适材料,科学地确定某些实验材料能选取替代材料,某些实验材料部能选取替代材料,替代材料有哪些,选择替代材料对于实验可能有哪些影响。如做《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时,如果不能取得教材指定的材料,也可以选择其他绿叶。但是,因为不同植物绿叶的色素有可能会有差异,所以实验结果也会有不同。

二是分工合作获取材料,一些生物材料的培养需要较长时间,有些不易采集到,这些就需要教师之间分工合作,避免因个人的时间仓促或精力有限造成实验材料准备不足;

三是发动学生采集和培养。发动学生参与采集和培养不但能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获得对生物的生活环境、生活习性的感性认识,还能使学生充分认识材料在实验中的重要性。   

3.2.3 精心设计教学过程  

教师在设计实验教学程序时,应认真构思好学生观察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和符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现象、失败的原因要尽可能考虑细致,尽可能多设置几个“为什么”,以激发学生思维。另外,不能单为完成某个实验而做实验,应全面系统地分析实验目的,操作要求,实验步骤等。要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避免出现学生无事可做的时间空挡,以提高教学质量。   

3.2.4做好示范  

学生对实验的操作,直接影响实验的效果,因此,教师因做好示范。每个实验教学前,教师应按课本的实验要求,认真做几遍,使自己的实验操作规范、熟练。在演练中还要研究和摸索学生可能发生的问题和实验成败的关键,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实验中及时提醒学生,确保每个学生都成功。

3.3加强管理

部分学生可能把实验简单做一遍就算完成任务,对看到的现象缺乏分析和思考,实验完毕后往往对产生现象的原因和实验的结论没有深刻的认识。也有些学生可能不拘泥于书本,任意改变实验步骤,一堂课下来,教师会弄得疲惫不堪,学生在嬉戏中一无所获。因此在课堂管理中,应下大力气抓实验纪律,规范实验习惯,让学生整个课堂活而不乱。每个实验完毕后,要总结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问题存在的原因;要培养好实验助手或实验小组长,让他们在实验中协助教师指导好本组的其他学生,使教师能集中精力辅导学生。实验证明,让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比教师唱“独角戏”要好得多。

3.4正确指导

在实验教学中,老师应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指导,指导得法与否,是实验教学成败的关键。

3.4.1精心指导操作

不但要对学生精心指导,还要让学生进行反复练习。如显微镜调焦,再如高倍镜的使用,学生需反复操作,才能掌握其操作技巧。   

3.4.2指导学生掌握观察方法 

不同的实验观察方法会不一样,但观察上有一定的规律。比如要求学生做到先整体后局部,要先外到内,有表及里,自下而上等等。对根尖结构的观察,要先用肉眼,再用放大镜或显微镜观察。

3.4.3教育学生对实验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师教育学生要有实事求是的观察态度,不要照搬,照套教材上的现象和结论,要实事求是。不要轻易放弃那些异常的现象,要积极思考,找出原因。此外,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通过一些具体的观察活动,从一点一滴做起,对学生进行长期培养,并在观察过程中提出各种有启发性的问题,加以具体的指导,使学生逐渐学会观察的方法,养成观察的习惯。

3.4.4指导学生认真分析实验现象和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抓住现象的本质,找出与该现象相关联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其次,教师在实验中要经常启发学生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经常分析常见的生物现象,就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发现共性问题,应及时向全体学生作补充指导,发现学生的操作技能有错误或观察判断不正确,要及时启发学生纠正。同时要指导学生认真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完成实验报告。

   

4.小结

每位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予以高度重视,然后精心准备,努力引导学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此教与学,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断提高和完善自己,学生的实验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