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你永远都可以「变得更好」

 yagi1 2012-12-27

你永远可以变得更好

 作者:吴凯琳

 

改变不难,只看你是否有勇气,同时用对力气。以下介绍3本书,改变自己、改变现状。

1. 改变不在于能不能,只问敢不敢

许多停下来问路的人都曾听过这样的回答:「你从这里是没办法到那里的。」

但是,真正成功的人不会担心该如何从现在的位置前往他们心中想去的地方。因为,他们不会把精神放在怎么从「这里」到「那里」那件事情上。他们会专注在「那里」,然后找各式各样的方法前往,并克服一路上遭遇的困难。

这是畅销书《先别急着吃棉花糖》作者乔辛.迪.波沙达(Joachimde Posada)的最新著作,用一贯轻松幽默的笔调,透过寓言故事,点破了最常发生在你我身上的人性弱点。其中有许多是源自于他个人的亲身体验。

别怀疑自己有能力做到任何事

波沙达本身的母语是西班牙语,即使英文非常流利,但心里仍有很大的障碍,因为对于自己英文有明显的口音这件事实,他觉得非常丢脸,有好几年的时间,完全拒绝任何需要说英语的演讲。

之后有家西语不动产公司雇用他,为公司的房地产经纪人进行8周的训练。在训练课程开始前,他特地去上了一堂免费的讲座,想先了解有关不动产的知识。

讲座结束后,所有参加的人都留下联络方式,并写下参加讲座的原因。但他却写了一小段话给当天的演讲者贝金斯:「亲爱的先生,我非常喜欢您的演讲。如果您需要一位激励讲师来鼓舞您的手下大将,请来找我这位全美国最棒的激励讲师。」

一星期后,他接到电话,对方说:「贝金斯先生想跟全美国最棒的激励讲师共进午餐。」就在餐桌上,敲定了英语演讲的合约,2小时的报酬是先前不动产公司8周训练费用的2倍。

不要怀疑自己有能力做到任何事。只要你敢,就能立即带来改变。

有风险,也有更好的可能

当然,改变必须承担必要的风险。

以高尔夫球界的传奇人物老虎.伍兹(Tiger Woods)为例,为了提升球技,曾两次改变挥杆方式。他在2002年第2次改变挥杆方式时,已经超过2年完全没有赢过任何一场大比赛。但2005年他拿下了个人的第4次名人赛冠军,到了2007年他总共赢了12场主要的公开赛事。这样的纪录除了杰克.尼可劳斯(Jack Nicklaus),他是第1人。

谈起改变挥杆方式的原因,伍兹下了最好的注解:「你永远可以变得更好。」

2.记住你最重要的目标

这是一本过去你从未见过的领导书,简单却深刻。

65岁的桑德.佛隆姆(Sander A. Flaum)目前担任佛隆姆伙伴企业(Flaum Partners)执行长,和36岁的创业家儿子花了6个月的时间,走了100英哩的路程,相互激荡对于领导的看法。

谈论的主题虽然是领导,但对于一般工作者,却是同样受用。

最大的石头,要最先放进去

联系计算机服务公司(Affiliated Computer, ACS)执行长杰佛瑞.瑞奇(Jeffrey A. Rich),29岁开始就负责公司的营运方针,14年来这家公司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

当他还是大学新鲜人时,他的哲学教授第一天上课走进教室后,在讲桌上摆了一个大型烧杯,旁边是一个袋子。他从袋子里拿出几个大约半个拳头大小的石头,放满整个烧杯后问学生:「烧杯满了吗?」多数学生都回答「满了。」

之后教授又从讲桌下拿出另一个袋子,倒出一手掌的碎石子,继续装进烧杯里。他再问学生同样的问题,这次只有少数学生说看起来好像满了。

然后教授又拿出另一个袋子,用小杓子将袋里的沙子舀进烧杯,并且压实。他问学生:「烧杯满了吗?」这一次没有人敢回答。于是他径自拿出一个水瓶,倒一些水进烧杯中,再问相同的问题,没等学生回答,他自己说出了答案:「ok,这一次真的满了。现在请各位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做?」

你想到了吗?「这个小实验的重点是,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头放进烧杯中,接下来它们就一定放不进去。」

记住,大石头先进去。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大目标是什么,就不会轻易选择放弃。

对最重要的目标,要理直气壮当然,做你认为该做、但你怀疑别人不一定理解的事情时,绝对需要勇气。前美国陆军参谋长艾瑞克.辛赛基(Eric Shinseki)将军是绝佳的例子。

联系计算机服务公司(Affiliated Computer, ACS)执行长杰佛瑞.瑞奇(Jeffrey A. Rich),29岁开始就负责公司的营运方针,14年来这家公司营业额超过40亿美元。

当他还是大学新鲜人时,他的哲学教授第一天上课走进教室后,在讲桌上摆了一个大型烧杯,旁边是一个袋子。他从袋子里拿出几个大约半个拳头大小的石头,放满整个烧杯后问学生:「烧杯满了吗?」多数学生都回答「满了。」

之后教授又从讲桌下拿出另一个袋子,倒出一手掌的碎石子,继续装进烧杯里。他再问学生同样的问题,这次只有少数学生说看起来好像满了。

然后教授又拿出另一个袋子,用小杓子将袋里的沙子舀进烧杯,并且压实。他问学生:「烧杯满了吗?」这一次没有人敢回答。于是他径自拿出一个水瓶,倒一些水进烧杯中,再问相同的问题,没等学生回答,他自己说出了答案:「ok,这一次真的满了。现在请各位回答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这么做?」

你想到了吗?「这个小实验的重点是,如果你不先把大石头放进烧杯中,接下来它们就一定放不进去。」

记住,大石头先进去。如果你知道自己的大目标是什么,就不会轻易选择放弃。

对最重要的目标,要理直气壮当然,做你认为该做、但你怀疑别人不一定理解的事情时,绝对需要勇气。前美国陆军参谋长艾瑞克.辛赛基(Eric Shinseki)将军是绝佳的例子。

「大家就站在机器旁边,手上拿着各种磁带循环片段和铅笔,机器不停地运转,每个人就随机地把手上的片段送进化音器里任意组合。我们合成出来的音乐是完全随机,且完全不可能再被复制的,」制作人乔治.马丁(George Martin)说。

你也可以运用同样的手法,像创意人一样地思考。随机找一幅图片,比方随意翻开杂志到任何一页,仔细看这页的图片,分析一下,你发现了什么?为什么?思考一下图片的色彩、风格、内容等等,列出你所有的发现,然后再回过头来与你要解决的问题做连结。

而在你还不需要发想创意的时候,不妨抽空搜集一些小物品放进盒子里。例如本书作者韦恩.罗特林顿(Wayne Lotherington)是若斯莫大学(Rushmore University)创意学副教授,也是Allsorts Habit Creation 的创办人与执行长,他的随机物品盒里有薄荷糖、塑胶玩具小兵、发夹、一分钱硬币、一根用过的火柴、口香糖的包装纸、一团线和一颗药丸。当你需要点子的时候,闭上眼睛从盒子里随机拿出一个物品,仔细观察它的颜色、材质、形状等等,必能帮助你想出更多的点子。

8种打破框架的创意法

还有哪些不按牌理出牌的刺激创意方式?罗特林顿列举简单8种方法,任何时候都可随意尝试。

(1)收听你不太熟悉的广播节目,让自己有机会了解一般人认为重要的事情是哪些。

(2)安排一个「反手使用日」,也就是说你必须一整天都使用平时不用的那只手,强迫脑子用相反的方式做出反应。

(3)拿一本你老早就摆上书架,但却从来没读过的书来读。

(4)翻翻你的衣柜,找出一件你很少穿的衣服来穿。

(5)离开平常熟悉的工作环境,到另一个地方思考问题,比方到咖啡馆或公园,不同的环境可能会激发你产生出不同的思考。

(6)拍下你所住的城市中你最喜欢的5座建筑物,分析它们为什么会成为你的最爱。

(7)找出一幅真的很难看的图画,然后强迫自己去发现其中的美感。

(8)给自己的味蕾一个惊喜,在快餐店点一种你最不喜欢的食物来吃。

现在就开始发挥你的创意,改变自己的生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