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火

 夏天雪的田野 2012-12-29

    冬天祛火讲究多
    冬季天寒,人们喜欢呆在开着暖气的燥热室内,致使鼻腔、咽喉部位发干,导致上火;加之冬天人们喜欢进食牛羊肉来御寒,这些食物本身偏温,加上葱、姜、蒜、辣椒等辛辣配料,可谓是“热上加热”,人食用后体内容易积热,造成上火。那么,冬季上火之后该如何祛火呢?
     看火生部位
     胃火:胃火分虚实。实火表现为多食善饥、上腹不适、口苦口干、大便干硬。胃有实火,可用栀子、淡竹叶泡水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少苔,可吃些有滋阴作用的梨汁、甘蔗汁、蜂蜜等。
     肝火:常表现为血压高、头痛剧烈、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易怒、两肋胀痛、烦躁、舌边红,可在医生指导下服龙胆泻肝汤或丸。
     心火: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有低热、盗汗、心悸、心烦、失眠、健忘、口干、舌尖红,有虚火的人可常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水喝。实火主要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舌尖红,有实火者可用导赤散或牛黄清胃丸降火。
     肺火: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有时痰中带少量血,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两颧红、口干舌燥、声音嘶哑、舌红嫩。有肺火者可用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沙参、麦冬泡水喝。
     此外,除给予药物治疗外,有“内火”者应多饮水,以清热降火调节体温,多吃水果抗炎消火;保持心情舒畅,不急不躁,抑怒熄火,以达到“心静自然凉”的效果,防止“内火”自生。
     辨火性虚实
     中医所说的“上火”有虚实之分。“实火”多是因为气候原因所致,如气候突然变化、空气干燥、沙尘等;其次是因为饮食引起,如吃火锅、辛辣食物、过量饮酒等。“实火”一般表现为牙疼、喉痛、口舌生疮、口渴、便秘等。而“虚火”一般多因急躁、疲劳过度等原因引起,如果感觉燥热,或冒虚汗、口干、心烦、失眠、耳鸣、头晕等,就属于“虚火”。“虚火”是阴阳失调,但不是因为阳气绝对过剩,而是因为阴虚而造成了阳盛假象。“实火”自然需要清热泻火,牛黄类药物可降“实火”。“虚火”则应该以“养阴”为主,需服用六味地黄丸、麦味地黄丸等养阴润燥的药物。如果不分“虚实”,而简单地让“虚火”患者也服用牛黄类药物来降火,反而会使阴虚更甚。如有些女性的“上火”与月经周期密切相关,一般在月经来临前就有心烦、失眠、长痘、生疮的现象。还有些女性常常手脚冰凉,吃了冷食或是受凉后会腹痛腹泻,看上去像是“受凉”,却偏偏又患有口腔溃疡。这些都是典型的“虚火”表现,需要“养阴”才能真正“败火”。
     降火应有度
     生活中,人们往往习惯用菊花、胖大海、金银花等泡水喝来驱走“内火”。其实,这种自以为是的“健康生活方式”却不一定健康。因为根据中药理论,药物有寒、热、温、凉等药性的分类,野菊花、胖大海、金银花等,都属于寒凉类药物,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利尿凉肝等功效,但药物的搭配、禁忌、剂量和用法都有讲究。若过度饮用,很容易损伤脾胃阳气,导致食欲低下、神疲乏力、腹痛腹泻等症状。正确的办法是如果“内火”已经导致口腔溃疡等症状出现,则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搭配“降火”方剂;而在没有疾病的情况下,这些“降火”饮料的饮用量,则不要超过一天总饮水量的一半。
     祛火分人群
    婴幼儿绝对不能盲目“降火”,因为婴幼儿的脾胃调节功能尚处在建立和完善阶段,对于外来药物的寒凉刺激不能及时调整和适应,反而会因为药物直接作用于脾胃影响消化吸收,出现腹泻、腹痛、咽痛、咳嗽等症状,还会诱发扁桃体炎、咽炎。
    月经期的女性和一些患有妇科疾病的女性体质一般都偏寒,过度饮用“降火饮料”容易引起痛经、虚脱等现象。
    孕产期妇女随意“降火”对胎儿不利,甚至可引起流产。
     体质虚寒的慢性病患者脾胃功能差,常喜温畏寒,更应该避免“降火”。
    *口苦口干,上火了
    北京读者刘先生问:最近,我经常感觉嘴里面发苦发干,尤其是一觉醒来之后,喝水也不管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急诊内科副主任医师杨保林答:口苦咽干,中医称之为少阳病,通俗说就是上火、湿热,属肝胆之火。中医说,肝胆相表里,口苦属胆气上溢,因为胆汁是苦的,所以肝胆火易引起口苦。而胆经属于中医所说的少阳经,有火,火又容易伤耗津液,所以同时口也会发干。
     另外,一些疾病也能引起口苦,比如患有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以及患口腔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也可能出现口苦;其他如疲劳、过度吸烟、酗酒等也会引起口苦口干。
     人体“上火”时都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用药不当,盲目“败火”可能适得其反。此外,由于“上火”证虚实不同,部位不同,脏腑不同,服用中药“降火”最好由中医师来辨证用药。特别是女性,更不能乱用“降火”的寒凉性药物,如药不对症,不仅不能“败火”,反而对身体有害。
    服用维生素C片能缓解口苦。每天3次,每次2—3片,放舌下含服,一般说来,轻度口苦只要服药2—3次就可消失。但这治标不治本,最好还是找医生确定病因,进行相应调理,才能根治。

    *心火肺火肝火“灭火”方式不同
    春天气候干燥,人体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丢失,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不能保持人体新陈代谢的平衡和稳定,导致生理机能失调,引起“上火”症候。
     中医借用“火”来形容身体内的某些热性症状,并认为“火”的病理可分虚、实两大类。实火很多的治疗是用清热、降火的泻法,虚火是用补法。怎样来分辨是实火还是虚火呢?其实通过看二便和发热情况就可做出初步判断:小便颜色黄、气味重,同时舌质红,为实火;小便颜色淡、清,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大便干结,舌质红的为实火;大便干结,舌质淡,舌苔白的为虚火;大便稀软或腹泻说明体内有寒,是虚火。如果体温在37.5℃时,全身燥热、口渴,这是内热大,是实火;发热时手脚冰凉,身体忽冷忽然,不想喝水,是体内有寒为虚火。
     具体常见的“火”有以下几种:
     心火:分虚实。虚火主要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可喝点莲子大米粥,或用生地、麦冬等泡茶喝;实火则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口干、心烦易怒等,可服用牛黄清心丸以降火。
     肺火: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舌红,可用百合、红枣、大米适量煮粥吃,或用天冬、麦冬泡茶。
     胃火:胃火也分虚实,实火表现为上腹不适、口干、口苦、大便干燥,可用栀子、淡竹叶泡茶喝。虚火表现为轻微咳嗽、饮食量少、便秘、腹胀、舌红,可吃些有滋养作用的梨、甘蔗、蜂蜜等。
     肝火 常表现为头痛、头晕、耳鸣、眼干、口苦、口臭、两肋胀痛,可服用龙胆泻肝丸或龙胆泻肝汤。
     肾火:常表现为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牙齿过早松动、烦躁、腰酸腿痛,可服用六味地黄丸。
     春天防治“上火”,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按时休息。其次多吃蔬菜、水果,忌吃辛辣食物。多饮水或喝清热饮料,促进体内“致热物质”从尿、汗中排泄。春季是身体各脏器“火症”的多发季节。无论是哪种内脏器官出现的“火”都和心理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因果关系。所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是人们抵御疾病的重要“灭火剂”。
*“上火”一共分四种
    为什么节日期间更易上火呢?这是因为假期人们油腻食物吃得太多;天气寒冷人们往往运动减少,消耗下降;天气干燥,室温偏高。
     心火
     1.主要表现:心烦急躁、口舌糜烂、生疮、舌尖红等;儿童可表现多动、烦、急、不安等。心脏在中医五行中属火,掌管血脉运行,心火可表现口舌糜烂、生疮。
     2.预防:主要是保持良好心态。多食蔬菜水果,少食辛辣之物,禁酒,多运动。儿童要多饮水,最好是温开水。
     3.食疗: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粳米100克。先将赤小豆煮开,再下粳米共煮为粥,服时加少许红糖,每日二次早晚服用。灯芯草柿饼汤:灯芯草6克,柿饼2个,水300毫升共煮至水剩100毫升,加白砂糖适量,温服,柿饼可吃,每日2次。
     肝火
     1.主要表现:急躁易怒、头痛眩晕、目赤耳鸣、面红耳赤、口苦咽干。
     2.预防:养肝的关键在于制怒,同时要注意休息,防止过度疲劳。要少食辛辣、勿过劳、禁酒等。
     3.食疗:菊花茶:选菊花10克,加开水泡代茶饮,可加少许冰糖,有清肝明目之功效。
     肺火:
     1.主要表现:咽喉干疼、呕吐黄痰、口干而渴喜冷饮等。儿童肺热较为多见,如经常咳嗽等。肺属五行中之金,火克金,故肺怕火。当外感温热之邪或风寒犯肺均可化热,出现口干、咳嗽等肺热之症。
     2.预防:冬季,注意保暖的同时,室内要通风,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水,忌食橘子;适当运动。
     3.食疗:冰糖梨水:梨切块,加水500毫升,煮开20分钟即可,加冰糖少许,饮之,有润肺止咳之功效。
     胃火
     1.主要表现:胃脘灼痛、渴喜凉饮、口臭、牙龈肿痛,儿童表现为口腔溃疡,大便秘结等,此多因胃热偏盛,与情志郁火、过食辛辣有关。
     2.预防:在平时应少食辛辣、过热之品,如火锅、辣椒、生葱、姜、蒜等。多饮水,适当运动,少吃肥甘厚味,多食蔬菜水果之类。

    *“上火”要选对“灭火器”
    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人说:“我上火了!”人们所说的“上火”,其实是中医特指的一种病症,是由人体的阴阳失衡造成的。在药店的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来买治“上火”药的顾客,因此,药师应熟悉各种治“上火”的中成药,以便为患者对症荐药。那么,“火”烧起来,该选用哪种“灭火器”来灭火呢?根据中医理论,“上火”也分阴阳虚实,而“灭”这些“火”,用药有不同。
     ■灭实火
     实火症状重、来势猛。一般来说,感染性疾病,如各种炎症——热性肺炎、阑尾炎等,都属此类。发热重、恶冷轻、出汗多、咽发干、小便黄赤等,是上述热性疾病的共性,但都会随着病情的好转而迅速消失。
     牛黄解毒片:可清热解毒、散风止痛,用于肺胃蕴热引起的头目眩晕,口鼻生疮。
     牛黄清火丸:清热、散风、解毒,可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疼、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
    ■灭肝火
     肝开窍于目,肝有火主要表现在眼干、眼痒、结膜炎、眼屎分泌多;脾气暴躁易冲动,感觉压不住火,总想发脾气,有时甚至有胸肋刺痛感。
     黄连羊肝丸:有泻火明目的作用,用于肝火旺盛、眼睛肿痛、视物昏暗等。
     龙胆泻肝丸:清肝胆之火,用于肝胆湿热(对肾有损害,用前需咨询医生)。
     ■灭肺火
     肺有火主要表现为鼻及鼻腔干燥、生疮;干咳、痰粘黄、咽喉疼痛、肺部不爽、感觉憋闷等。
     羚羊清肺丸:主要作用是清肺利咽、止咳嗽。可用于肺热盛、因气候变化导致的邪气入侵、身体发热、头晕、嗓子肿痛等。

     清肺抑火丸:具有清肺止咳、化痰通便作用。可用于肺热咳嗽、痰黄黏稠、口干咽痛、大便干燥等。
     栀子金花丸: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功效。可用于肺胃热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咽喉肿痛、大便秘结。
     板蓝根颗粒:可用于病毒性感冒、咽喉肿痛。
     双黄莲口服液: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可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灭心火
     心有火主要表现在舌、舌边尖发红,心烦意乱、多梦或睡不着觉、小便黄甚至有热辣刺痛感,口渴、想大量饮水等。
     同仁牛黄清心丸:具有益气养血、镇静安神、化痰息风作用。用于痰热上扰引起的胸中郁热、惊悸虚烦、头目眩晕、中风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语不清、神志昏迷等。
     安宫牛黄丸:主要用于高热昏迷、热入心包、痰迷心窍、肝昏迷、中风、病毒性感冒、小儿高热等。
     ■灭脾胃之火
     脾有火主要表现在口舌、舌苔黄腻,口苦口干、口唇生疮、想大量饮水。胃有火主要表现在牙及牙龈痛、牙龈红肿、牙根发炎、口臭、大便干燥。
     牛黄清胃丸:具有清胃泻火、润燥通便功效。可用于胃火盛、头晕目眩、口舌生疮、牙龈肿痛、便秘尿赤。
     牛黄上清丸:主要用于清上焦火,比如口舌生疮、眼睛肿痛、牙龈肿痛等。
     三黄片:用于咽喉肿痛、牙龈出血、心烦口渴等。
    新清宁片:活血化淤,用于喉肿、眼睛痛、便秘等。
     *人身上的五个去火点
    牙疼:俗语云:“牙疼不算病,疼起来要人命。”牙疼的去火点在哪里?在足背,足背的2、3趾间缝处是足阳明胃经去火点。每天按摩该处2~3次,每次1~2分钟,可缓解牙疼症状。
    眼屎多:去火点在无名指。在无名指指甲旁靠近小指侧,可用拇指指尖按摩此处,每日2~3次。每次一分钟左右。
    鼻火:去火点在手上。拇指根部肌肉明显突出部位为手太阴肺经去火点,可每天按摩2~3次,每次3分钟。
    烂嘴:去火点在足第2趾。按摩2趾末节指甲靠近第3趾侧,每天一次,一次100下。
     尿黄:治疗尿黄的去火点在足小趾外侧的趾甲角旁,最好选择在下午3~5点进行,此为膀胱最活跃的时刻,每天按摩2次,每次1~2分钟。 (珊文)
*莫把牙龈炎当“上火”
    *初夏清“火”四款汤
    初夏时节,有些人出现双目红赤、喉咙肿痛、口腔溃汤、便秘、尿黄等“上火”症状。现介绍几款美味靓汤,对清“火”大有帮助。
     菠菜银耳汤 菠菜150克,银耳20克,香葱15克,盐、味精、香油各少许。菠菜洗净切段,用开水氽一下;银耳用温水泡软,洗去泥沙,摘成小朵;香葱去根须洗净,切成细末。锅内放入银耳,倒入适量清水,用大火煮沸后再加菠菜煮沸,加入盐、味精、香葱末,淋上香油即成。此汤具有生津润燥、通便去火的功效。
     甘蓝宁心汤:甘蓝150克,百合干、莲子肉各20克,红枣、冰糖各15克,葱、姜、盐、香油少许。甘蓝洗净,切成小块;百合干、莲子肉、红枣洗净,清水浸泡1小时。百合干、莲子肉、红枣、葱丝、姜片、冰糖放入锅内,加适量清水煮沸至熟软,加入甘蓝块煮沸,淋入香油即可食用。此汤有润肺化痰、消除疲劳的功效。
     洋葱赤豆汤:洋葱、核桃仁各50克,赤豆100克,食油25克,面粉、红辣椒、精盐、味精、香菜各适量。洋葱、红辣椒洗净,切丝;香菜洗净切碎;赤豆煮酥。将锅烧热加食油,待油烧至五成热时,倒入洋葱煸香,再放入红辣椒、面粉拌炒2分钟,然后倒入煮好的赤豆,加核桃仁、精盐,再煮片刻,加味精、撒上香菜末即成。此汤具有祛脂降压、清热解毒等功效。
     胡萝卜菜汤:胡萝卜1根,白萝卜、香芹各100克,洋葱、香菜各50克,盐、味精、胡椒粉、香油各少许。将胡萝卜、白萝卜、洋葱、香芹、香菜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煮熟。将煮熟的各种蔬菜切成细丝,放入锅内,加入适量鲜汤煮沸,再加入盐、味精、胡椒粉,淋上香油即成。此汤可强身健体,增强机体抵抗力。 (马云)
     *长口疮不一定就是上火
    每年到这个时节,很多人会被口腔溃疡所困扰,严重的连喝水、吃东西都有困难。长辈们总习惯解释为“秋冬天,火气大”。现在看来,这种解释不完全对,因为医学界已经有了新发现。
     病毒感染才是病原最近,医学界已确定其病原为病毒感染,而导致口腔溃疡的有两种病毒。人们一旦感冒、压力大、身体疲倦或精力不足时,这两种病毒就会发作。
     精神压力和荷尔蒙都会刺激根据医生的临床观察,口腔溃疡患者有许多是在过度疲劳后发病的。此外,口腔溃疡也被认为与遗传、荷尔蒙等因素有关,如女性月经前口腔溃疡会有恶化情形,更年期妇女口腔溃疡的发病有升高现象,但怀孕期妇女则发病率较低,这些现象都显示溃疡的发生受荷尔蒙变化影响。
     解除便秘、充足睡眠也很关键口腔溃疡多数发生在20岁至50岁之间。发病时多伴有便秘、口臭等现象。一般人认为,口腔溃疡会在7至10天内自行痊愈。可问题是许多病人的病情往往表现得反反复复,时好时坏。中医认为,要改善复发性口腔溃疡应注意排便通畅、睡眠充足。而自然疗法治疗师则认为,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以清理肠胃,同时由于口腔溃疡也可能因缺乏维生素B2引起,可多吃蔬菜和小麦胚芽,并补充维生素C和锌。
     口腔溃疡是身体变弱的信号口腔溃疡也被认为是身体变弱的信号,所以患者要加强身体健康,改善体质。出现口腔溃疡时,患者若同时感到身体疲乏,就应检查及了解营养是否均衡,休息是否足够,并适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口角炎不是“上火”
    口角炎,俗称烂嘴角,常发生在口角黏膜的一侧或两侧。因病因不同而分为营养不良性口角炎、球菌性口角炎、真菌性口角炎。其中营养不良性口角炎最为普遍。
     营养不良性口角炎在营养缺乏和维生素B族缺乏者中常有发生,以维生素B族缺乏引起的口角炎最常见。最初表现为口角上发红、发痒,接着上皮脱落,形成糜烂、浸渍或裂痕,张嘴时拉裂而易出血,吃饭说话等都受到影响。此病并非是人们所说“上火”,特别是孩子饮食搭配不好或有偏食习惯,或在慢性腹泻痢疾时易发生。秋冬季节干燥的空气往往会加重口角发干而皲裂。嘴唇干燥后,人们就喜欢用舌头去舐它,目的是想使嘴唇和口角区潮润些,可以得到一时的舒服。然而唾液碰到干燥空气很快地被蒸发,这样不但不能解决干燥的问题,相反会使唾液中的微生物带至裂口中,引起细菌感染,加重口角的炎症。
    秋冬季是口角炎的高发季节,应该采取必要措施积极预防。一是要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平衡,不偏食,不挑食,多吃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禽蛋、牛奶、豆制品、胡萝卜、新鲜绿叶蔬菜等。做饭时要注意防止维生素流失,米不要过度淘洗,蔬菜要先洗后切,切后尽快下锅,炒菜时可加点醋。二是保护好面部皮肤,保持口唇清洁卫生,进食后注意洁净口唇。口唇发干时,不妨涂少许甘油、油膏或食用油,防止干裂发生,注意不要用舌头去舔;如果用舌头去舔,唾液中的钠氯、淀粉酶、溶菌酶等在嘴角处残留,形成一种高渗环境,导致局部越发干燥,从而发生糜烂。一旦患了口角炎,可服复合维生素B,局部可涂用硼砂末加蜂蜜调匀制成的药糊也有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