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当心饮食失宜致病损身

 浪迹天涯的秋子 2012-12-29
如今,食疗养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推崇,它是集省钱、美味、没有医疗痛苦等众多优点的防病方法。甚至很多人的日常饮食都是靠“养生饭”过活。但是大家似乎显得太过刻意吃养生食材,而忽略日常是否做到好好吃饭,不偏食、不贪食甜辣冷热等刺激性强的食物。相信不少人的答案都是否定的,因为吃同样也是根据每个人的喜好而定的。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李艳玲表示,正所谓“民以食为天”,可见饮食对人的重要性。而在中医中也有“食能治病,亦能致病”、“凡饮食滋味,以养于生,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等强调膳食对健康有重要影响的理论。

  饮品食物主要依靠脾胃的运化作用进行消化吸收,故饮食失宜,主要损伤脾胃,中医称之为“饮食内伤”。因为脾胃受损,正气不足,为外邪侵入与内邪滋生创造了条件,由此引发多种内伤病、外感病,还可导致食积、聚湿、化热、生痰、气血不足等病变。

  尽管饮食失宜会导致各种疾病的产生,但现代人往往将其忽略,尤其是加上工作繁忙、偏食等因素,就更不易被察觉。

  上班族不应饥一顿饱一顿饮食不节是指饮食不能节制,明显低于或超过自身适度的饮食量。如过饥过饱、饥饱无常等饮食方式,这种现象主要集中在繁忙的上班族中,“太忙了没时间吃饭、下顿吃大餐补回来”长时间抱着这种心态,很容易养成饮食不节的恶习。

  李主任表示,过饥导致摄食量明显不足,缺乏必需的营养供应,气血生化乏源,使全身气血虚弱,脏腑功能减退,还可使人体正气不足,抗病能力减弱,导致病邪入侵而继发多种病症。而长期饮食过量,或暴饮暴食,容易影响脾胃的受纳运化能力,以致脾胃难于消化转输而致病。过饱首先损伤脾胃,形成积食内停,临床可见脘腹胀满,厌食,呕吐,泄泻等症。成人如果饮食过量,常可阻碍肠道经脉气血运行,引发下痢、便血、痔疮等疾病。此外,在患病过程中,饮食过量或进食不易消化的食物,可加重原有病情,或导致余邪复起,旧病复发。

  饕餮食客切莫贪吃饮食偏嗜,是指特别喜好某种性味之食物或专食某些食物。这种特性往往体现在贪恋美食的饕餮食客们身上,喜欢吃什么就一定要吃个够,而对于吃什么对身体健康有好处往往知之甚少。李主任表示,有饮食偏寒偏热、饮食五味有所偏嗜或嗜酒成癖等等习惯的人,久之可导致人体阴阳失调,或导致某些营养物质缺乏而引发疾病。

  “五味”都与相应的脏腑具有特殊的亲和力,有五味入五脏之说。五味对五脏同样有相生相克的一面:若五味调和,味与脏腑相生则可发挥充养五脏的作用,即“五脏所养”;若长期饮食偏嗜,味与脏腑相克,就会逐渐损害脏腑功能,成为“五脏所伤”。在患病状态下,五味调配适宜与否会直接影响身体各脏腑功能的强与弱。

  因此,饮食要适当调节,结构合理,五味调和,注意食品的多样化,做到饮食结构合理,五味调和,寒热适中,无所偏嗜,才能使人体获得需要的各种营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