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主动脉夹层分离

 悬壶佳 2012-12-29
主动脉夹层分离
胸痛、心底部增宽、周围动脉搏动减弱、血压下降

    主动脉夹层分离系由于血液进入主动脉壁而形成的夹层血肿致夹层分离。


主动脉夹层分离
诊断依据

1、症状:疼痛如刀割样或撕裂样,随血肿部位延伸,胸痛可转到肩、背或腹腰部及下肢。若疼痛缓解后再现,或有面色苍白、大汗、脉快而细,应注意有血肿扩展或穿破外膜之危险。若血肿延伸到分支,可引起分支血管闭塞而致相应器官的缺血和坏死,累及冠状动脉可致心肌梗死。供应脑的动脉受累,可致脑软化、偏瘫、失语、昏迷。肾动脉受累,可有腹痛、呕吐等。累及主动脉根部可使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若夹层破入心包、胸腹腔、纵隔,可引起该部位的积血。可压迫邻近的喉返神经、颈交感神经、气管,出现相应的受压症状。
   急性夹层多在2天内向外膜穿破,慢性多生存6周以上,或夹层远端再破入内膜腔而缓解。
2、体征:胸部叩诊可有心底部增宽,胸痛发作后出现肢体与周围动脉搏动减弱,血压下降及新的血管杂音等。
3、辅助检查  
1)X线。主动脉弓增宽,主动脉局部有凸出或隆起。
2)心电图。无特异性改变。
3)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前壁或后壁增宽,主动脉根部有两个前壁或后壁的回声,彩色多普勒超声可显示主动脉内膜破口,双相异常往返血流等。
4)主动脉造影。可见主动脉管腔出现不规则的狭窄或显示有两个通道。此外,CT、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对确定病变特点和范围等很有帮助。


主动脉夹层分离
治疗原则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2-3周。疼痛剧烈者,可用吗啡、哌替啶或人工冬眠药物、吸氧及抗凝治疗。
2、有休克时可输全血、血浆或者晶体液,必要时加用生脉散或升压药。
3、有高血压者应降压,收缩压下降2.66-5.32kPa(20-40mmHg)可使胸痛减轻。若动脉夹层始于降主动脉,未发现瘤远端与主动脉腔相通或无分支阻塞时,亦可考虑降压或减低左室收缩力的治疗,可用快速降压药,如硝普钠,开始25ug-50ug/分,逐渐加量,调整至血压达满意水平或用樟磺咪芬(阿方那特)、利血平等,亦可用β-受体阻滞剂。应用降压治疗需注意维持有效灌注压,以免造成远端缺血。
4、手术治疗:若夹层在升主动脉,伴有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有主动脉大分支阻塞,或有破入外膜、胸腔或心包的倾向,或夹层进行性扩大,可考虑血管移植术、开窗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