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疣 四肢末端套状疼痛、皮疹、视力减退、肾功能衰竭 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疣又名全身弥漫性角质瘤,为神经鞘类脂质代谢病。 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疣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四肢末端套状疼痛,高温与寒冷可诱发,持续数分钟或数周,伴有全身不适、感觉异常。 (2)青春期前出现皮疹、紫色丘疹或斑疹,直径1mm-2mm,开始出现于躯干、脐部、膝关节以上,表面充血,手压之不能褪色,对称。成年后皮疹波及全身,但面部无皮疹。 (3)眼睑、结膜、泪阜毛细血管扩张、弯曲,动脉瘤样扩张,视乳头边缘模糊,视网膜水肿、出血、白内障,眼睑水肿,视力减退。 (4)肾功能衰竭、多尿、低比重尿、水肿、高钾血症。 (5)心肌炎、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硬化致心肌梗死,脑血管异常常致偏瘫、癫痫、脑出血。 2、辅助检查 (1)血浆三已糖神经酰胺浓度升高,比正常高数倍。 (2)尿中三已糖神经酰胺与二已糖神经酰胺之比为4∶1。尿沉渣可见PAS阳性和异染性物质。 (3)血浆、白细胞、头发根、皮肤成纤维细胞、羊水细胞、尿中细胞,以及小肠粘膜、肝、肾组织中α-半乳糖苷酶活性缺如或明显降低,为诊断重要依据。 3、鉴别诊断。与风湿热、结缔组织病鉴别。 弥漫性毛细血管扩张性疣 治疗原则 从人尿、小肠、胎盘中提取纯酶注射用。输入新鲜血浆补充α-半乳糖苷酶。四肢疼痛时,可肌注硫酸软骨素40mg,2次/日,或苯妥英钠0.1g, 3次/日,口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