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2年山东语文高考作文写作立意、素材

 liubaoliang 2012-12-30
【解析】这一题材话题宏大,切准了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国家、民族命运,具有关照现实,沟通历史和和未来的意义。这则材料是个多义性的材料,内涵十分丰富,包含了四层意思:(1)中国之少年要以天下为己任,有担当中国改革发展的宏愿伟志;(2)改革艰难,必须有振兴中华的气概和豪情、百折不挠、奋斗终身的精神;(3)面对困难,要矢志不渝,精神贯注,乘风破浪,猛力向前;(4)只要要始终坚持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坚信改革定会成功。这样看来,立意的角度很多。诸如“弘毅立志,担当责任,追求理想,精忠报国,献身真理,战胜困难,直面挫折,恒心毅力,自强不息”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切入的角度。但最好抓住一个角度重点写,这样既能写出深度,也能保证中心的集中和突出。从文体选择的角度看,写成议论更适宜。考生最好能结合实际尤其中学生的实际来写,要有远大的胸怀和历史的眼光以及时代精神,这样才能写出一篇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容充实的好文章来。
【写作角度及素材】
一、恒心毅力
 1、孟子本人是一个具有强势人格的人,他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轩昂霸气,这充满着坚毅的斗争意志。其“强势人格”精神主要包含“大丈夫”精神和“舍生取义”精神两个方面。他不肯迁就,不肯趋炎附势;他有着“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宏愿伟志;他理想遭挫折而矢志不渝,表现出强烈的使命感和参与意识,展露出“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

    2、司马迁遭宫刑后,在写给好友的信中,提到了先贤们在困境中毅然崛起的情景:仲尼困厄,屈原受逐,左丘失明,孙子膑脚……此时,司马迁彻悟了——他们的痛苦处境和我不是一样的吗?但是即便是多么痛苦,他们都没有放弃自己最初那分坚定的人生理想,那么,我又为何要向痛苦与屈辱低头呢?这是司马迁为完成远大志向的一次坚定心灵独白,更是他对苦难命运的一次勇敢抗争。

    3、桑提亚哥老人在同鲨鱼搏斗中却表现了非凡的毅力,虽最终失败了,但他的力量从肉体到精神都完美地体现了人“可以被消灭,但不能被打败”这一伟大信念。海明威认为“人生是一场孤独的斗争,而这场斗争永远不可能获胜。”他说,人生中没有什么东西能真正被说明,被改善,被挽救,所以也不可能真正提出会解决什么问题;但人完全可能也必须驾驭自己,在不可测度的人生厄运中保持着自己的理性和风度——这才是最重要的。

    4、王安石游览褒禅山后有了深刻的感悟: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己无悔,不为人讥。游山如此,研求高深的学问,创建宏伟的事业亦如此,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饯行。王安石在一生从政、治学的道路上就是这样坚忍不拔地前进的。他认准了“变法”于国有利,决心推行新法,尽管遭守旧派强烈反对,却毫不动摇,被列宁誉为“中国十一世纪的改革家”。

    5、越王勾践在失败之后忍辱求和,但没有丧失信心,回国后,不忘国耻,日夜苦思复仇,他以苦行激励自己,卧薪尝胆,暗中积蓄力量,最终打败了吴王夫差,吞并了吴国。他诠释了“自强不息”的精神实质:努力地自求上进,决不停息,决不懈怠。

   6、毛泽东《沁园春?长沙》里的“中流击水图”,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革命青年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图。生动地刻画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那种藐视困难、敢于斗争、急流勇进、力挽狂澜、不为风险、一往无前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的大潮中,我们要有乘风破浪,鼓帆前进,立誓振兴中华的气概和豪情。

     (选自拙作《巧妇之炊的最大“米仓”》(《作文成功之路)》2011、10,转载请注明出处)

【写作角度及素材】

     二、理想志向

      1、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他矢志不渝,带领弟子周游列国9个年头,历尽艰辛。东方诸国遍布了他的足迹,中华大地散满了他的喟叹。孔子不灰心,不抛弃,不放弃,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甚至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63岁时,他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孔子是理想王国里的一轮红日,凛冽现实中的一股暖流,照耀着后人,温暖着我们。

    2、孟子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是一个真心英雄。面对当时战乱的世道,孟子感到不满,于是就构建出他的理想王国:“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蓄妻子,乐岁终生饱,凶年免于死亡……”。并用一生的精力去努力实现之,饯行之。在逆境中,他“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虽然他的理想未能实现,但在历史的长河中,他那思想的光芒千百年来依然闪亮。

    3、屈原的政治理想的内容是“美政”,力主革新政治,举贤授能,除残去秽,励精图治。后遭谗去职,两次被流放。但他始终心系祖国和人民,坚持着自己的政治理想与人生理想。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他宁死不渝,自投汨罗,以死明志。其实,屈原并没有离开我们,他始终站立在历史的峰顶,坚毅的昭示着后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4、死可以明志,生可以践志。司马迁为了实现他完成历史巨著《史记》的伟大理想,选择了宫刑勇敢地活了下来。他没有向痛苦与屈辱低头,没有放弃自己最初那份坚定的人生理想,最终完成了使命。《报任安书》是司马迁为完成人生理想的一次坚定表白,更是他对苦难命运的一次勇敢抗争,于是,我们看到,一个伟岸的身躯终于在一片烛光摇曳的暗室之中毅然崛起!一部伟大的《史记》,在一个人的笔下轰然诞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5、鲁迅先生个人的志向始终与时代相连。他弃医从文,力图“改变着国人的精神”;他时常仰望星空感叹:“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这是先生“用笔救国”的炽热梦想。他纵然对现实失望,但没有对革命绝望,在小说里,他没有忘记让夏渝在狱中劝牢头造反,他没有忘记在烈士的坟前奉献一束花篮。先生彷徨中的呐喊唤起了国人的觉醒和前行! 

    6、毛泽东主席在青年求学时就有远大理想,有“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胸襟和远大抱负。1925年,革命运动蓬勃发展。毛泽东迈开刚健的步伐,走出韶山冲,来到橘子洲头。他凝视着远方,指向广袤的时空,于是山岳在雷雨中焕发了新颜,河流在激荡中改变了方向。《沁园春?长沙》凝聚着他雄视千古的气势、改天换地的雄心,一个伟大而挺拔的生命就这样铸造在天地人寰间。(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7、马丁?路德金博士,这位著名的黑人运动领袖,因不能也不甘忍受政府的种族歧视,1963年率领他的黑人兄弟向华盛顿进军,争取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权利。他一遍又一遍,慷慨激昂地说:“I have a dream(我有一个梦想)”。这是多么响亮、多么激励人的宣告。就为着一个梦想,他毕生为追求黑人自由而努力,最终献出了生命。马丁?路德的梦想是一种生命冲动、一种生活激情、一种对现存世界的反击和抗争。(马丁.路德.金《我有一个梦想》)

          (选自拙作《巧妇之炊的最大“米仓”》(《作文成功之路)》2011、10,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