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体内各项组织复原情况是观察身体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逐步确认自身复原情况,有助于稳定日后生理状态。 为了孕育新生命,母亲体内的运作机制会进行调整,肚子里的胎儿也为身体带来许多影响,诸多改变在产后都需要时间恢复,包含恶露排出、子宫大小及伤口复原等。泌尿系统也受到生产过程的影响,需要些许时间复原,因此,产后除了适当的休息外,妈妈一定要悉心观察身体恢复进度,以掌握自身健康。 Check 1 恶露排出 恶露是产后子宫中残留的分泌物,由白细胞、红细胞、黏液和组织混合而成,生产后会经由阴道排出。通常自然产产妇的恶露会自行排出,剖宫产产妇会由医师帮忙清理,因此,恶露量较少,排出时间也会缩短许多。 恶露恢复进程 正常 产后1周 深红色恶露,量多,一天约需更换7~8次棉垫。 产后2周 量开始变少,恶露颜色渐渐转为偏咖啡色。 产后2~4周 颜色持续变浅,为较为干净的血丝。第三周后会开始转为淡黄或浅褐色。 产后4~6周 恶露一般会在产后4~6周排干净。 不正常 正常的恶露颜色会陆续转淡且量渐少,若是恶露量突然变多,且出现特殊味道,产妇又合并发烧(达38.5℃),可能是细菌感染。
剖宫产 妇产科主治医师李逸文表示,剖宫产产妇在产后10~14天,恶露量可能突然变多,因有时血块会在此时才溶解,因此,若此时恶露量突然变多,但没有合并其他异常症状,属正常现象,可再观察。 子宫收缩不良 子宫收缩不良也会造成恶露不止,因缺乏子宫的收缩来增加血管压力,血管便会呈现松弛的状态而造成恶露不止。另外,也可能是子宫破裂造成出血,因此,若恶露量有持续不减的情况,一定要复诊请医师确认原因。 生化汤服用不当 生化汤的功用在于活血化瘀,过量服用容易造成大出血,李逸文医师表示,如果服用子宫收缩剂,就不建议喝生化汤。 子宫内膜感染 过去子宫内膜感染的原因多半是护理及卫生情况不佳,但现在多半是因为生产过程而导致感染,像生产和破水的时间相隔过久,便会提高细菌感染的几率,造成子宫内膜发炎,因而影响恶露的排出,若是子宫内膜感染,恶露会有异味,且会感到异常的疼痛。 恶露期的清洁与护理 在顺利产下宝宝后,接下来的子宫恢复与身体调养,就需要靠家人的照顾与妈妈自己的观察了。李逸文医师表示,产后需特别留意恶露的排出情况,只要注意清洁、随时保持干燥,大多能避免异常情况的发生。若恶露量过多、有大血块、恶臭,甚至是发烧、腹痛时,就必须赶紧就医。 平常只要随时更换产妇用卫生巾、保持会阴干爽、上完厕所后用冲洗器冲洗,并采用温水淋浴,一般都不会造成细菌感染,且让恶露顺利排出。 Check 2 子宫收缩 怀胎十月,子宫会随着胎儿的成长而逐渐扩大,产后,子宫需要时间慢慢恢复。李逸文医师表示,未怀孕的子宫宽度一般为2~3指,生产后的子宫会较肥厚,大概比拳头稍微小一点。 子宫恢复进程 正常 产后1周 刚生产完,子宫位置应在肚脐附近,之后每天下降1~2厘米,产后1周约下降至耻骨上下。 产后2~3周 产后10天左右会下降到骨盆腔内,渐渐已无法摸到子宫。 不正常 子宫恢复不良,最明显的症状是出血不止。 促进子宫收缩 李逸文医师表示,若产后1~2天发现子宫收缩不良,应适度地按摩直到子宫变硬,子宫硬即表示正在收缩。若于产后2周仍恢复不佳,则应就医找出详细的原因。此外,哺乳也会引起宫缩,进而促进子宫复原。 进行子宫按摩时,先用手找到子宫的位置再进行顺时针环状按摩,若找不到圆形的硬块,就表示需要进行按摩以使子宫收缩,可将手置于肚脐周围进行按摩,直到子宫变硬为止,产妇可视子宫的软硬程度来决定按摩的时间和频率。 Check 3 伤口复原 生产造成的伤口分别依生产方式不同而有两种。第一是自然生产的会阴切开伤口,为了不让胎儿通过产道时撕裂会阴部位,产科医师多半会在生产前就先为产妇切开会阴,这样的伤口较整齐,也有助于生产后的缝合;第二种则是剖宫产的肚子伤口,剖宫产需切开腹部及子宫将胎儿取出,由于手术伤口较大,因此需要较长时间复原。 伤口复原进程 正常 自然生产 会阴伤口一般4~5天就会愈合,疼痛感会在1周内陆续消退,约2周后伤口就可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剖宫产 剖宫产伤口5~7天就可拆线,伤口疼痛感约在2周内陆续消退,直到3周后才会完全不痛,但仍不代表伤口已完全复原,伤口完全稳定约需半年的时间。 不正常 若伤口出现红、肿、热、痛等问题,即代表伤口可能受到感染,若这些感觉持续未改善,甚至出现有异味的分泌物,应尽快回医院检查。 伤口护理 会阴伤口最重要的是产后清洁护理,每次如厕后应用温开水冲洗,可使用会阴冲洗器,由尿道口往肛门的方向冲洗,冲洗后再用卫生纸用按压的方式将水分吸干,以保持干燥,并且采用温水坐浴。李逸文医师提醒,若要恢复性生活,应尽量在满月后,恶露排干净且确定会阴伤口愈合稳定状态时,以免引起会阴伤口感染。 至于剖宫产伤口,也务必保持伤口的干燥,通常医师会在伤口上贴上美容胶并覆盖纱布,纱布4天后即可取下,美容胶约在一周后可改换成透气胶带,每次淋浴后应将伤口拭干并更换胶带。 此外,平时需避免拉扯伤口,应避免会拉扯到腹部肌肉的产后运动,但仍应进行和缓的伸展运动,评估身体可耐受的程度,以维持肌肉张力。 Check 4 排尿情况 许多产妇在产后会出现解尿困难的现象,一般解尿困难在出院前都可恢复,严重者可能持续一个星期甚至一整个月。因此,产妇在产后应试着自行解尿, 若生产后6小时都没有尿意,且摄入的水分并没有减少,就可能是因为生产造成的排尿困难。一般而言,产后3天内多可恢复正常排尿,若生产过程顺利,或许在1 天内就能恢复正常解尿。若生产时间过长,尿道周围组织可能受到挤压而肿胀,须在产后两三天才会渐渐消除。因此,生长时间延长,也可能延长正常排尿的时间。 排尿情况进程 正常 产后第1天 6小时内应有尿意,但解尿时可能感到疼痛,或仅能解出些许尿液。 产后第2~3天 第3天恢复正常排尿。 不正常 产后6小时未排出任何尿液。 排尿困难的原因 膀胱神经损伤 李逸文医师表示,生产时,若胎头卡在骨盆腔,膀胱会受到长时间的压迫,神经可能因此受损伤,也就是神经疲劳,产后会暂时失去解尿的能力,因此,在生产前或生产过程中建议过时导尿,避免让膀胱受到太大的压力。 会阴伤口疼痛 有时产妇也因会阴伤口疼痛而不敢用力,导致解尿困难,因此,若是伤口过分疼痛,应告知主治医师,医师会视情况给予止痛药。而自然产的产妇则易因为会阴伤口水肿导致排尿困难,可能产后每隔几小时都需要导尿一次。 麻醉药物 若是有些妈妈实施无痛分娩或剖宫产产妇进行麻醉,也可能因为麻醉药剂的作用而影响排尿,有时术后需放置导尿管1~2天,直到麻醉药效完全散去后,就可恢复正常解尿。 产后解小便技巧 虽然产后身体疲惫,但仍要记得小便,若是生产后6小时都未解出小便,可请护理人员协助,或是自行按摩下腹部,让尿液排出。若解尿时会阴伤口疼痛,也可利用会阴冲洗器,一边解尿一边冲洗,可减轻疼痛感,让尿液顺利排出。维持解尿的功能是产后第1~3的重要任务,妈妈千万不要在此时憋尿,以免让膀胱神经过度疲劳,还可能影响日后的解尿功能哦! 产后子宫复原的7大宿敌 当宝宝出生后,子宫要得到妈妈的悉心呵护,一旦照顾不周,就会出现子宫收缩不好,迟迟不恢复到最初的模样、褐色出血持续不断等子宫复原不全的情况。这是子宫在偷懒么? 子宫恢复也“偷懒” 如果子宫恢复不好,子宫内尚有血块或残留有胎盘时,子宫就会被血块填塞。这样会“连累”子宫平滑肌停止收缩,造成子宫收缩不良,有可能会引起大出血的危险。这是产后子宫恢复不全最突出的表现,在产褥期最容易发生,妈妈们要特别注意。 突然长出“小肚腩”。有些妈妈生完宝宝后,小腹赘肉却无法消除,这常常是由于宝宝个头儿很大,怀孕时将小腹的皮肤撑到松弛,以至于无法缩小。其实,大多数妈妈的子宫仍然是收缩正常的。 不过,如果在自检的过程中,产后2周后在小腹部仍然能摸得到一团东西,就很可能是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肌瘤引起的,当然还要看出血情况。 干扰子宫恢复的“宿敌” 其实,子宫很委屈。并非它有意“偷懒”,不认真恢复,实在是遭遇一些难对付的“夙敌”,有些“招架不住”。 1、胎盘或胎膜残留于子宫腔内。如果胎盘或胎膜剥离不完整,就会出现持续出血,有时还可能大量出血。 2、子宫蜕膜脱落不全。蜕膜一般在产后一周左右脱落,如果脱落不完全,容易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3、合并子宫内膜炎或盆腔内炎症。如果分娩后护理不当,引起子宫或盆腔感染,也会长期出血。 4、子宫过度后屈,恶露不容易排出。 5、合并子宫肌壁间肌瘤。子宫肌瘤影响子宫收缩,产后出曲量会增多。 6、如果产后排尿不利,膀胱过度充盈,也会导致子宫不能下降至盆腔。 7、倘若妈妈年龄较大、健康情况不理想、分娩次数多或多胎妊娠,也往往会影响产后子宫的复原。 产后伤口复原食谱 无论是自然产或剖腹生产,都会留下伤口,那么什么样的食物可以在第一时间让身体组织快速恢复、使伤口愈合,并且让妈妈不再感到疼痛呢? 生产后妈妈的第一个任务就是要让因生产而造成的伤口尽速复原。无论是自然产或剖腹生产,都会留下伤口,那么什么样的食物可以在第一时间让身体组织快速恢复、使伤口愈合,并且让妈妈不再感到疼痛呢?现在就跟着我们的脚步,一起来吃出健康好身体吧! 一、止痛抗氧化 生化汤 材料米酒水(煮过、已挥发掉酒精)700毫升、当归6钱、川芎4钱、桃仁1钱、黑姜7分、炙甘草7分。 做法 1.米酒水加入药材,慢火加盖煮1小时左右,约剩200毫升时,将药酒倒出备用。 2.第二次再加入米酒水350毫升,和做法1煮法相同,约剩100毫升。 3.将做法1和做法2的药酒加在一起拌匀即可。 营养解说 生化汤出自清朝著名的妇科医师傅青主所写的“傅青主女科”,由当归、川芎、桃仁、黑姜、炙甘草5种药材组成。“生化”之名是取其“生”出新血、“化”去旧瘀而来。生化汤可调节子宫收缩,以排除子宫内黏膜或血块,加速恶露排出,同时帮助内膜修复,并降低收缩时所产生的痛感,特别是剖腹产的产妇应多加食用,更能帮助伤口复原。 番茄烩鸡丁 材料鸡腿2只、大番茄4个、洋葱1个、蒜头2粒、番茄酱3汤匙、水250毫升、糖1汤匙、盐少许。 腌料糖1/2茶匙、酱油1匙、麻油少许。 做法 1.鸡腿肉去骨、切丁后,放入腌料中腌渍30分钟。 2.洋葱切丝,蒜头切成蒜末,备用。 3.将大番茄以热水泡15分钟后,去籽切大丁。 4.入油起锅,将鸡丁煎至8成熟,加入蒜末略炒后,依序加入洋葱丝与番茄丁同炒,并加入番茄酱、水、糖及盐拌匀,用大火煮沸后盖上锅盖,再用小火煮至汁液转浓即可。 营养解说 番茄含有大量的茄红素,是一种良好的抗氧化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及研究发现,茄红素可降低癌症的罹患几率,并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番茄的吃法众多,可以生食,也可烹煮入肴。煮熟的番茄,不但茄红素的含量不减少,反而会因为番茄的细胞壁与组织被破坏而释放更多的茄红素。搭配营养丰富的鸡肉,可说是健康满满的佳肴。 二、组织重生 麻油鸡 材料鸡腿2只、老姜1大块、米酒1杯、芝麻油2匙。 做法 1.鸡腿洗净、切块;老姜洗干净后切片,备用。 2.在锅中倒入适量的芝麻油,将老姜放入爆香。 3.转大火将鸡块放入锅中翻炒,待6分熟时将米酒倒入锅里一起滚煮即可。 营养解说 芝麻油可润滑子宫,促进子宫的收缩,加速恶露排出,但是剖宫产的产妇则不建议食用。鸡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一只棒腿约有20~30克的蛋白质,可满足您一餐所需营养,更有助于产后妇女迅速补充营养,恢复体力。 糯米鸡汤 材料鸡腿2只、糯米半杯、米酒1杯、当归10克、黄耆10克、枸杞10克、红枣15粒、黑枣15粒。 做法 1.鸡腿肉切块,用滚水氽烫,备用。 2.将所有中药材用水稍微洗一下。 3.糯米洗净加一锅水熬成糯米粥。 4.将熬好的糯米粥过滤,取其米汤。 5.将鸡腿块放入米汤中,再加入药材及米酒以小火炖煮1小时即可。 营养解说 鸡腿肉质厚实,含有大量的蛋白质,有助于组织新生及细胞成长,可补充产妇生产后所需的营养,加速体力恢复。而且鸡肉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热量,最适合想要重现窈窕曲线的产后妇女食用。 三、恢复弹性 鲈鱼汤 材料鲈鱼1条、姜丝1/3碗、盐1/2茶匙。 做法 1.鲈鱼去鳞、内脏及鳃,洗净,切成三段。 2.锅内放4杯水及姜丝、盐,煮滚2分钟。 3.投入鱼段后再煮8分钟即可。 营养解说 鲈鱼的鱼刺少,肉质鲜美细致,易消化吸收,是术后病人常吃的鱼类。鲈鱼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胶质与油脂,蛋白质可促进产后妇女的伤口愈合;胶质与油脂可修复人体关节之间的结缔组织,也能让皮肤更加细致。而鱼汤则有助于产妇消除妊娠水肿、调养身体及帮助乳汁分泌。 猪蹄花生汤 材料猪脚300克、花生50克、盐、酒。 做法 1.猪蹄洗净氽烫去血水。 2.起水锅加入猪蹄块、花生、盐、酒。 3.大火煮沸后,转小火炖煮约3小时即可。 营养解说 猪蹄花生汤含有丰富的胶质,可维持皮肤弹性,并有助于产后妇女分泌乳汁。哺喂母乳对妈妈来说,更能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消耗热量,帮助身材恢复,同时降低乳癌、子宫颈癌与卵巢癌的发生率。而母乳中含多种抗体,可增加宝宝的免疫与抵抗力,正所谓一举数得好处多。 孕妇产后饮食的四大原则 第一:清淡少油,保证热量 月子里卧床休息的时间比较多,所以食物应以高蛋白低脂肪为主,例如黑鱼、鲫鱼、虾、黄鳝、鸽子等,避免因脂肪摄入过多引起产后肥胖。同时,为了食物容易消化,在烹调方法上多采用蒸、炖、焖、煮,不采用煎、炸的方法。有的产妇为了产后迅速恢复身材,在月子里就开始节食,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因为如果摄入的热量不足,就会影响妈妈的泌乳量,宝宝的“口粮”就得不到保证,这就会影响宝宝的生长发育。 第二:有荤有素,粗细搭配 由于不同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是不同的,因此,产妇每天的食物品种要丰富。荤菜素菜搭配着吃,经常吃些粗粮、杂粮,这对改善便秘有好处。奶类及其制品含丰富的钙质,可以预防骨质疏松、婴儿佝偻病;动物内脏含丰富铁质,可以预防贫血;红色肉类、贝壳类含丰富的锌,对孩子的智力发育也有好处。因此,孕妇在月子里及整个哺乳期应多吃各种有益的食物。
第三:“稀”“软”结合,利于消化 “稀”是指产妇食物的食物水分要多一点,以便有足够的乳汁哺育婴儿。而“软”是指产妇的饭要煮的软一些,因新妈妈产后体力透支,胃肠功能为恢复,过硬的食物一方面对牙齿不好,另外一方面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第四:注重补钙 据我国饮食的习惯,建议孕妇产后每天喝奶至少250毫升,以补充乳汁中所需的300毫克优质钙。也可适量饮用酸奶。另外,由于食物中的钙含量不好确定,所以最好在医生指导下补充钙剂,这样,便可清楚自己是否补足了钙。同时,产妇应该多去户外晒太阳,并做产后保健操,促进骨密度恢复,增加骨硬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