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帝内经1000问>1

 乐熙 2013-01-05
《黄帝内经》一书的作者是谁呢?

 

    关于《内经》的作者,纵观全书162篇,所反映的学术观点、理论水平、技术运用、语言文字等皆存在一定的差异。其材料来源久远而地域亦多,自非一时一人之作。它是汇编者收集、整理、汇编的一部医学典籍。

 

 《黄帝内经》是如何流传下来的?

 

    西汉中晚期,《内经》成编,当时并未分为《素问》、《灵枢》。统称为《黄帝内经》,共18卷。见于《七略》及《汉书·艺文志》。东汉,《内经》一书存在,是否完整不详。据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序,《内经》分为《素问》、《九卷》两书。丹波元简曰:“九卷即今之灵枢。”晋,《内经》一书存在。当时分为《素问》、《针经》两部书。皇甫谧曰:“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佚。”《针经》是皇甫谧为《九卷》所命之名。恐与开篇《九针十二原》“先立针经”之语有关。南北朝,《内经》存在。《素问》第七卷亡佚。丹波元简《素问识》题解云:“据林亿等说,全元起所注本乃无第七一通。”《灵枢》不详。出现第一部注解《内经》的专书。书名《内经素问训解》,元起著。隋,《素问》尚存,乃沿用《九卷》之名。杨上善引《灵枢》经文,仍称《九卷》或《九卷经》。杨上善对《内经》(包括《素问》、《灵枢》)进行分类编排,并加以注释,书名为《黄帝内经太素》。唐,《内经》存在。《素问》仍阙第七卷。《灵枢》仍以《针经》或《九灵》为名。王冰将《针经》或《九灵》改为《灵枢》。王冰补入《素问》的阙卷,其补入内容即今之七篇大论。王冰修订《素问》并加以注释,由9卷改为24卷。宋,《内经》存在。《素问》在王冰本基础上又经林亿等重新考证,定名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今称《新校正》),元、明、清至今皆据此翻刻影印,未再改易。《灵枢》遗失散落,无全本。元祐八年正月,高丽献书,有《黄帝针经》,篇帙俱存。南宋时,史崧(公元1155年)献出家藏旧本《灵枢》9卷,共81篇,即今之通行的《灵枢》。《黄帝内经》的主要注家与注本有哪些?南朝·全元起《内经素问训解》是《内经》最早的注本。注释《素问》当时已存的八卷。本书已亡佚,但其目录收录于《素问识》中,《新校正》中保留其部分篇目及全元起注解。隋·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该书将《内经》的《素问》、《灵枢》合在一起进行分类编排,共分十九大类,每类分若干篇目,并加以注释。该书《素问》的经文保存了王冰改动前的原貌,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王冰将《素问》重新整理编次,刊正谬误,补入运气七篇,并加以注释。以二十四卷本行世。明·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是通注《内经》的全书。其所注《灵枢》颇为人称道。明·吴昆《吴注内经素问》以王冰的二十四卷本为底本加以注释,注文阐发医理深入而不流于空泛。该书有直改经文或增减经文现象。明·张介宾《类经》将《内经》分类并注释,共分十二大类,三百九十目,是现存全部类分《素问》、《灵枢》最完整的一部书。其注释义理周详,晓畅。清·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黄帝内经灵枢集注》是张志聪及其门人集体注释《内经》的一部书。对前人之注,到了取其精华,厘正误说,且有新意。清·高士宗《黄帝素问直解》其注释简洁明白,要言不繁。元·滑寿《读素问钞》是《素问》的摘要选注本。明·李中梓《内经知要》系摘《素问》、《灵枢》之要文、要义编纂而成,是医学入门读物。日·丹波元简《素问识》、《灵枢识》;日·丹波元坚《素问绍识》三部书精选诸家注解,并提出个人看法。持论公允,注重考据。

 

 黄帝内经1000问

 

    叶学益著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黄帝内经》成书于什么年代?关于《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的成书年代,是千百年来学者、医家争论不已的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说法:书于战国及秦汉;汇编成书于西汉。《内经》的成书年代,经考证,一般认为在西汉的中后期。其依据为:西汉末期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并撰写我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其中记载《黄帝内经》18卷。其中分工方技类(医药类)书籍的是侍医李国柱。史载李国柱校勘医书的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就是说西汉末成帝年间,《黄帝内经》就已成书。李国柱校勘医书的时间应定为《内经》成书的下限。《内经》成书的上限,主要依据阴阳五行学说应用于中医学中的时间。阴阳五行学说形成于战国末期,阴阳家邹衍深观阴阳消息,提出“五德终始”说,至西汉著名思想家淮南子刘安和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公元前122年)阴阳五行学说才体现得比较完善。《内经》中接受并应用阴阳五行学说必然在其后。至于可以参考的时间,用《黄帝内经·素问》开篇语加以证实。开篇语中“弱而能言,徇齐,长而敦敏”之语佐证,该语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五帝纪》。此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撰成。这样也可以确定《内经》成书的上限为西汉中期或偏晚,大约是公元前104年~公元前91年以后。综上,《内经》成书于西汉中晚期,大约于公元前91年~公元前26年。

 

 《黄帝内经》的书名从何而来?

 

    经,《辞源》:“凡道义、法制不可易者,皆谓经”;“书也,古有十三经”。据此,经,是指只能遵循而不可改易的规范或书籍。在医药书籍中除《内经》外,尚有《难经》、《本草经》等。内,一种看法是对待之义,内与外相对而言,丹波元胤《医籍考》所说:“内外,犹《易》内外卦,及《春秋》内外传、《庄子》内外篇、《韩非子》内外诸说,以次第名焉者,不必有深意。”内外除有相对之义,尚有价值品位高低之分,如《庄子》内外篇,一般认为内篇是庄子所著;外篇,可能掺杂他的门人和后来道家的作品。《春秋》内外传,专主解释经义的为内传;广引事例,推演本义的为外传。这样内外就有纯驳,本义与演义的次第之分。另一种看法,张介宾认为:“内者,生命之道也。”两说:一从此书的价值而言;二从内容而言,各有所长。至于《内经》书名冠以“黄帝”,其义在于“取重”。正如《淮南子》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

 

 《灵枢》的含义是什么?

 

    《灵枢》是演变的书名。西汉时无名,合编于《黄帝内经》十八卷之中。东汉名《九卷》,见于《伤寒杂病论》序中。晋名《针经》,恐与《九针十二原》中“先立针经”之语有关。唐名《九灵经》,·陆心源《仪顾堂题跋》灵宝注:“以针有九名,改为九灵;又以十二经络分为十二卷。王冰又因《九灵》之名而改为《灵枢》,雅,其去古益远,实一书也。”目前无资料反映王冰命名《灵枢》的含义。明·马莳认为本书是医学之门户,注曰:“正以书为门户合辟所系,而灵乃至圣至元之称。”张介宾从医学效应解,认为:“神灵之枢要,谓之《灵枢》。”今人钱超尘教授提出“这些解释恐怕都是求之过深,未见符合王冰当时改《九灵》为《灵枢》的原意”。据陆心源“以针有九名,改为九灵。”“九”言九针,“灵”之义可能指物之不笨拙者,即小巧玲珑。《内经》已体现出针具由原来粗糙的石材的砭石、针石改革为金属材料制作的精细的针具,“微针”、“小针”。“九灵”可能指九种精巧的针具,以此为命名。“枢”、“骨”在《内经》中又指针具。《灵枢·官能》记载:“左引其枢,右推其肤,微旋而徐推之。”《灵枢·邪客》记载:“左手执骨,右手循之,无与肉裹。”据此,《灵枢》之义可能取之于灵巧的针具,而以此命名其书。

 

 《素问》是什么含义?

 

    对《素问》含义的认识大体有四说:一说,《素问》即问本,探索人与自然的根本性问题。全元起认为:“素者,本也;问者,黄帝问岐伯也。方陈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问。”二说,平素问答。马莳、吴昆、张介宾等人则认为《素问》之义即“平素问答之书”。其三,认为《素问》是问素女。《云笈七籖·神仙通鉴》云:“天降素女,以治人疾,帝问之,作素问。”四说,《素问》是问太素。太素是天地宇宙万物形成及人们认识发展的完备阶段。《新校正》按:凿度》云:‘夫有形生于无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太易者,未见气也;太初者,气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质之始也。气形质具,而疴疾由是萌生,故黄帝问此太素,质之始也。《素问》之名,义或由此’。”后人认为杨上善《黄帝内经太素》的书名,更接近于“太素者,质之始也”的说法。

 

 《黄帝内经》的全书共有多少篇章?

 

    现存《内经》分为《素问》、《灵枢》两大部分,每部各81篇,合计162篇。《黄帝内经》理论的建构方法有哪些?建构《内经》理论体系的方法很多,其中整体的方法、系统的方法、辩证的方法,可以认为是《内经》方法的最高层次。在这些哲学方法指导下,《内经》采用了司外揣内、援物比类、直觉领悟、揆度奇恒等独具特色的方法。所谓司外揣内,又称“以表知里”,即通过事物的现象、征象来把握内在本质的方法。所谓援物比类,又称“取象比类”,即在掌握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把两个或两种不同的事物或现象联系起来加以比较,找出它们之间类似或共同的地方,然后把已知的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知识和理论推论到与之相类似或有共同现象的事物,能具有相同的知识和结论。所谓直觉领悟,属于非逻辑性的思维方法,是在对研究对象深刻感受的基础上,获得某种灵感,突然领悟到某种普遍形式的客观规律。所谓揆度奇恒,就是用比较的方法揣度、测度事物的正常(恒)和异常(奇)。《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主要内容有哪些?(1)养生学说:阐述防病强身、延年益寿的理论和方法,突出《内经》未病先防的医学思想。(2)阴阳五行学说:本属古代哲学范畴,是人类认识宇宙的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被引进医学领域后已经赋予了医学的内涵。(3)脏象学说:是《内经》通过人体内部所表现的征象来认识内部脏腑器官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以及这些活动和外界环境的相互关系的学说。(4)气血精神:是生命之根本,《内经》着重阐述其生理功能及其变化规律。(5)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与脏腑关系的学说。(6)病因病机学说:主要探讨引起人体疾病的各种因素及其致病特点、发病机理与传变途径、规律等。(7)病证:包括疾病与证候,《内经》共介绍了180多种病证的病因、病机、病状和治法。(8)诊法:是诊察疾病的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内经》论述切诊最详,望诊次之。(9)论治:包括治则、治法、制方等。《内经》制定了论治的基本法则。(10)运气学说:是古代的医学气象学,以阴阳、五行为理论框架,天干、地支为演绎工具,推究气象变化及其与物候、人类疾病的关系。

 

 《黄帝内经》理论体系形成的缘由是什么?

 

    (1)社会的变革,巫术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的变革时期。生产关系的变革,大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以及经济的繁荣,这些均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而自然科学的发展,使巫术逐渐衰落,医学的发展成为时代的需要。(2)医疗实践经验的积累。劳动人民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实践经验。连年战争,又为解剖学的产生提供了一定的条件。这些均为人们进一步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的活动规律及掌握防治疾病的手段创造了条件。(3)古代哲学思想的渗透。《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与中国古代哲学的“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密切相关,是古代哲学将医疗经验上升为理论的典范。(4)古代科学技术和科学思想发展的影响。古代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冶金业的发展,不仅促进了医疗技术的进步,而且借鉴古代科学思想的影响,对医学科学的思维方式、有关学术思想的形成具有很大促进作用。

 

 《黄帝内经》的理论体系有什么特点?

 

    (1)天人合一,五脏一体———整体地把握生命规律。人类是宇宙万物之一,与天地万物有着共同的生成本原。人的生命现象是自然现象的一部分,自然变化的某些法则与人的生理活动原理是一致的。人本身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器官,在结构上相互沟通,在生理上相互为用,相互协调,具体体现在五脏是一个系统的整体,形神一体。(2)人生有形,不离阴阳———辩证地对待生命活动。《内经》借助古代阴阳学说的观点解释人体生命活动中存在的对立、统一规律,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的过程。生命活动中充满着辩证法。(3)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从功能概括生命本质。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概括事物变化的规律。《内经》的脏象学说,就是通过分析人体对不同环境条件和外界不同刺激的不同反应,来认识人体的生理活动规律,即从外在“象”来把握内在“脏”的。

 

 《黄帝内经》在中医史上有什么样的学术价值?

 

    (1)奠定了中医学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些理论原理至今仍对中医学术的发展和临床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2)确立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这一模式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相通,治具有深远意义。(3)《内经》是一部治病的法书,书中所阐述的理论体系可直接指导临床,而且书中还对热病、疟疾、咳嗽、风病、痹证、痿证等病证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做了专题讨论,仍是今天临床所必须遵循的原则。(4)树立了多学科研究医学的典范。《内经》广泛吸收了古代天文学、历法学、气象学、生物学、地理学及哲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并与医学融合、渗透,提出了许多科学的假说,对今天的科研有很大的启迪。(5)创建经络学说,发明针灸疗法。《内经》以朴素的形态揭示、证明了人体是一个具有多种多样内在联系的统一的整体系统,法的发明,是世界医学史上一大发明,充分体现了中医学的特色和独特的功效。(6)《内经》的医学成就在世界医学史上独树一帜,其对世界医学的贡献不可低估。

 

 为什么说《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代认识实践的一次科学

 

    总结?《内经》综合了中国古代在天文历法、地理学以及气象学等领域的科学技术知识,形成了比较科学的理论总结:(1)天文历法:①天文学:天文学的知识与方法不仅影响《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称为“天人合一”内容之一,而且还渗透到中医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之中。宇宙演化、宇宙结构观:引导人们从宇宙整体角度探索生命规律,认识到人受养、受制于自然,因而必须顺应自然。为探索生命规律提供方法学借鉴,以天喻人,将天文学研究方法移植过来,变为医学的研究方法。天象变化:运用北斗星柄所指确定地平方位与四时十二月,推知气候变化规律及对人体的影响;以二十八宿节度太阳运行,把握卫气运行规律。天地日月星辰系统:《内经》运用古代天文学关于地球与宇宙天体相互作用的理论,探索天文因素对地球生物及人的影响。②历法:《内经》运用古代四分历、太阳历、阴阳合历,确定一回归年等于365.25日,一年二十四节气历,五运六气历。以此阐述天度、气数、气候、物候变化对人与万物的影响、疾病的发生变化、防治规律。(2)地理学:《内经》运用古代九州、五方之说,解说五方地势高低,揭示气候、气象的差异,并与疾病、治则联系起来,创建“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3)气象学:古代气象知识对《内经》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充实天人一体的整体观:将人与气象相关思想纳入《内经》学术体系,确立人与气象关系的基本格调。认识到地球气象的周期变化造就万物的生生化化。《内经》把它们与人体适应这种周期性的功能结构联系起来,形成了五脏功能活动系统。突出了气象的太过、不及和灾害性变化是疾病发生与变化的重要因素,并贯穿于诊法、防治中。《内经》还借助于气象术语及其变化机理表述医学内容。②创建中医气象医学:以运气推算气象变化规律及其对人体的影响,判断疾病的发生与流行、疾病的防治,是审察病机、处方用药的法则。

 

 

 《黄帝内经》与古代哲学思想的渊源如何?

 

    战国、秦汉哲学,是以精气论、阴阳、五行学说为代表,它们是《内经》学术体系的哲学基础,并发挥重要影响。(1)观象明理和思维模式化:①《内经》观象明理,创建脏象学说,也就是外在“象”与内在“脏”有机联系的理论。②思维模式化,建立多种理论模型。如脏象方面有阴阳模型论脏腑、气血、营卫;三阴三阳模型论六经;五行模型论五脏等。在病机方面有表里出入、寒热进退、邪正虚实、阴阳盛衰模型等。(2)辩证思维:辩证思维是古代最为突出、最为系统、最为丰富、最为珍贵的一种思维方式,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①整体思维:它建构《内经》天地人三才合一的整体医学思维模式;脏腑、精气神观及形神、心身一体的理论;目诊、面诊、尺肤诊全息诊法的思维模式。②变易思维:从运动变化角度研究人的生命活动,并使之理论化。③相成思维:整体联系、运动变化,都要依赖事物内部相互对立两方面相互作用而成,即相反相成。相成的前提是相反,而相反之双方是相互依存而不离的;相反双方相互作用的结果是相成。这种和谐观被中医学所接受,因而,“守中贵和”称为中医学分析生理、病理,确定诊断、治法,制定养生方案的基本原则。

 

 《黄帝内经》反映出中国古代中医医疗实践的成果有哪些?

 

    (1)解剖学:《内经》依据解剖记载了脏腑的大小、坚脆、容积;经脉的长短、深浅、广狭;人体的结构等。说明《内经》学术体系的形成有坚实的解剖学基础。(2)人体生命观现象的观察:对于人体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包括生理的、病理的、有目的、无目的治疗反应等等,成为医疗经验的总结。发现众多生理、病理现象之间存在着自然、有序的联系。再经过理性思维,进而整合为脏象学说中的各种功能模型。这是中医理论形成的重要方法学模式之一。(3)医疗实践反复验证:反复的临床实践,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是中医学理论形成的基本过程,造就了中医学经验、知识与理论的客观真实性,使中医按自己的理法方药治病,千百年重复不忒。

 

 《黄帝内经》提出了怎样独特的医学理论观?

 

    (1)人体观:在“人与自然相参”思想指导下,《内经》把人放在宇宙中来考察,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和有机的组成部分,形成了天人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生命整体观。(2)疾病观:《内经》根据“奇恒常变”的观念,确立了自己的疾病理论,认为阴阳失调而为病。关于疾病的发生,《内经》以“邪正相争”阐发其机理;关于病理变化机制,《内经》着眼于动态分析整体机能失调的方式、状态和过程,提出了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病变为基础的表里出入、寒热进退、邪正虚实、气血运行紊乱和疾病传变等理论。(3)疾病防治观:①疾病的治疗:《内经》审机论治的诊治原则,后世演化为辨证论治。其特点是整体机能状态综合之协调,提倡各种方法配合应用,强调综合疗法;它的逆从求本、标本缓急、病异治同以及虚实补泻、寒热温清、因势利导等治则,颇似系统调控方法。②疾病的预防:《内经》提出以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思想,制定了外以适应自然变化,内以促进机体抗病能力、机体协调能力的养生原则。

 

 《黄帝内经》具有怎样的方法论特点?

 

    (1)从功能角度把握生命规律:在中国古代,当意识到解剖不能直接揭示生命现象与指导医疗活动后,转而采用当时盛行的自然哲学方法,首先对生命现象及与其相联系的各方面进行观察,然后把观察内容中的“共相”提取出来,按其形态、功能格局、演化方式进行分类,并将具有代表性的具体事物表达,进而以类相推,探讨生命现象的机理。(2)从整体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源于把生命现象放在其生存的环境,即自然、社会进行总体的直观察验。并接受中国古代自然哲学指导,将这种观察引向理性认识的层次。古人观察到人的生命活动与其生存环境有着密切关系,形成了“天人一体”观念;观察到生命能力与躯体形骸之间,精神心理与躯体生理之间有着密切关系,形成了“形神一体”、“心身一体”观念。(3)从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运动变化是事物存在的本质属性,也是生命运动的固有特征。中医学观察对象是变动不息的生理、病理现象,从而形成从运动变化角度把握生命规律的方法学特点,具有动态化的理论表述。一是在医学理论中,明确表述了运动变化原理。如生长壮老已的生命过程;脏腑经络气血升降出入运动。二是医学概念具有时间内涵,一般概念中表示出时间含义,便说明这一概念具有动态的内涵。三是辨证论治中体现中医诊治动态观。中医学认识到证随病变而变,证的形成与内外环境的时序流转也有密切关系。治疗中重视时间因素,强调“无后其时”、”无逆天时”、“无失气宜”。

 

 《黄帝内经》对世界医学的贡献如何?

 

    (1)揭示了生命活动规律:中医学注重研究生命体的机能结构,调整机能的整体、动态和谐,并概括为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机学说等。经过长时间研究、整理,人们才认识到其部分科学内涵,其中蕴涵着中医学特有的医学发现,如人与自然对立统一关系;生命活动的系统法则、调控法则与节律现象;心身相互作用现象;经络现象;生命全息现象等。(2)建构了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内经》在建立自己的学术体系时,吸收了天文历法、地理、气象、生物、社会、心理、哲学等中国古代传统的人文、自然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与成果,人“三才”的医学模式,正如《素问·气交变大论》引《上经》曰:“夫道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内经》天地人三才医学模式重视人与自然、社会的协调,将人与生存环境的和谐、人体心身的和谐视为健康的基本标准,并贯穿于疾病的防治和抗衰老的理论与实践中,这是《内经》对于世界医学的贡献。它与近年医学界提出的“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的基本观点是相通的。(3)创建了世界特有的疾病诊疗体系:在收集疾病信息方面,古人创造性地提出望、闻、问、切“四诊”之法,最大限度地为疾病诊断提供了全面而系统的资料。在治疗方面,运用“天人合一”、“形神一体”、“心身一体”理论,借助自然药物、针刺、饮食、精神调控治疗疾病。中医学的诊疗体系,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医疗实践中都表现出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在世界医学中具有代表性。《素问·热论》对张仲景的《伤寒论》有什么影响?《伤寒论》是在《素问·热论》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素问·热论》构筑了热病六经分证的框架,《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六经辨证体系。《素问·热论》只提及实热证而没有论及虚证、寒证。《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虚证、寒证。《素问·热论》所述传变方式是先三阳后三阴的六经单传。《伤寒论》在此基础上又补充了“循经”、“越经”、“直中”、“合病”、“并病”的传变方式。《素问·热论》对热病的治疗提出汗泄两法,《伤寒论》则提出汗吐下和温清补消八法。《素问·热论》在热病禁忌护理方面提出忌多食、食肉,论》补充了“劳复”,从而使热病的证治理法趋于完善。

 

 《黄帝内经》提出了怎样的独特诊治方法?

 

    受古代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影响,通过长期医疗实践,中医学形成了自己的诊治方法。在诊察方面,充分发挥医者眼、耳、鼻、手等人体感官的自然机能及其病者的自身感受,最大限度地获取对辨别病情有价值、有意义的客观体征与病证。这种诊法是基于脏象理论,即《灵枢·本脏》所说:“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在治疗方面,使用天然药物组成的方剂治疗疾病,又有针灸、按摩、精神疗法、饮食调养等单独使用或配合实施。治疗中充分发挥人与自然两大要素的作用。

 

 什么是阴阳五行学说?

 

    中医的阴阳五行学说,基本上体现了古代自发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由“气”组成的,“气”又化为“精”而构成各种有形的物体,因此万物都包含着阴精和阳气两个方面,而阴阳的矛盾运动则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产生和灭亡的根本原因。所以说,阴阳学说就是以对立统一规律认识宇宙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朴素自发的古代唯物辩证法。五行学说认为世界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所构成的,五者之间又相互资生和相互制约,循环往复地运动变化,由此产生物质世界的统一性、多样性和复杂性。所以说,以事物在相互作用中运动变化的观点来认识物质世界的原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

 

 阴阳的基本含义是什么?

 

    阴阳的概念并不神秘,也不陌生,在生活中常常提到它。如说这间房子向阳,这棵幼苗长在背阴处等等,有些临床化验和医学实验,也常以阴性、阳性来表示结果。物理学讲阴电、阳电;化学讲阴离子、阳离子,如此等等,人们是明白其含义的。不过中医学讲的阴阳,与上述并不完全相同,它的含义更为广泛一些,至少包括如下两层意思:(1)它是对一些事物矛盾运动的概括,如昼、夜、寒、暑、动、静等等。(2)它又代表矛盾双方的不同属性,作为一种定性分析的分类方法。凡是动的、在上的、上升的、在外在表的、明亮的、温热的、刚强的、无形的、轻清的、亢进的、兴奋的……等等,静的、在下的、下降的、在内在里的、晦暗的、寒凉的、柔弱的、有形的、重浊的、衰退的、抑制的……等等都属于阴。可见阴阳是“一对”辩证法的哲学范畴,但是它与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范畴又有本质的区别。矛盾范畴对于对立面的属性,们是对立统一以外,不加任何其他限定,而阴阳范畴却对矛盾双方的性质做了某种限定和概括。这样,它的内涵和外延都比矛盾范畴小得多。应该看到,阴阳范畴还没有超出直观观察的广度和深度,在表现形式上,缺乏概念的确定性。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水为阴,火为阳”,“阴静阳躁”,“阳化气,阴成形”。这说明古人就是这样朴素地直观地用阴阳来概括矛盾的现象及双方矛盾着的属性。不过有的地方也表现了古人高度抽象概括的能力,似乎给阴阳下了个定义。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样看,阴阳又与矛盾差不多了。这里起码有三点符合唯物辩证法:认为阴阳法则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承认阴阳矛盾的普遍性;认为阴阳对立是一切生杀变化的根本原因,大自然的一切奥秘都在于阴阳矛盾之中。所以说阴阳就是一对古代的辩证法哲学范畴,切矛盾运动的概括,同时又各自代表着矛盾双方的不同属性。正因为阴阳是辩证的范畴,所以其属性只能是相对地确定,不是固定不变的。看在哪一个范围内分析问题,在阴阳之中,可以再分阴阳,不断地一分为二,以至无穷。如白天为阳,黑夜为阴,而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前半夜为阴中之阴,后半夜为阴中之阳,心属阳,又可分心阴、心阳,肾属阴,又可分肾阴肾阳。因此《素问·阴阳离合论》说:“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这就是阴阳的相对性和无限性。

 

 阴阳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四个方面。其实质就是论述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问题。(1)阴阳对立: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对立就是互相制约、削弱对方之意,也就是讲矛盾的斗争性。例如温热可以驱散寒冷,冰冷可以降低高温。温热属阳,寒凉属阴,这就是阴阳之间互相抑制,削弱对方,也就是互相斗争。中医应用这些朴素的道理于临床治疗,就是以寒治热,以热治寒的原则。再如人的机能兴奋属阳,抑制属阴,二者互相斗争,以致谁也不至于太过,从而维持相对的动态平衡,这就是人体的生理状态。由于某种原因,使矛盾斗争的结果出现一方太过,这就必然导致另一方不足,动态的平衡便遭到了破坏,人体就出现病理状态。如阴盛则阳衰,阳盛则阴衰。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素问·疟论》则说:“阴阳上下交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这里不仅指出了阴阳的对立斗争,而且“更作”、“相移”还包含有阴阳经过斗争而相互转化的意思。这些内容就成为中医学解释病理变化的理论基础。(2)阴阳互根:阴阳互根,即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和根据,也就是阴阳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单独存在。这是讲矛盾的统一性问题。例如许多矛盾着的概念就是在对比中建立起来的,有上就无所谓下,没有进也无所谓退,没有寒就无所谓热,没有兴奋也无所谓抑制……就寒热感觉的本质来说,它只不过代表了一定的温度差,是一个事物的两方面。在生理范围内,超过体温就感到热,低于体温则感到寒。但是感觉是能适应的,手泡在15℃的冷水中感到寒,若再浸入4℃的水中,则反而觉得原来的冷水是温的了。可见寒热就是在对比中存在的感觉,二者是不可分割的。再如人体的兴奋和抑制更是如此,若白天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是躺在床上大睡,晚上肯定要缺少抑制而发生失眠,因为没有兴奋便没有抑制,二者是统一的。反之,晚上胡思乱想而失眠,或玩个通宵不休息,白天必定精神委靡,兴奋不起来。阴阳的原理正好说明了物质和能量、结构和机能的对立统一关系,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就是这个意思。可以认为阳是物质的运动,阴是运动的物质基础,阴阳的互根,有如物质和运动的对立统一关系。(3)阴阳消长:阴阳消长,就是说阴阳双方不是处于静止状态,而是处于不断地消长变化之中。所谓消长,即一方太过,导致对方不及,又称此长彼消,若一方不及而导致对方太过,则称此消彼长。这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讲矛盾的斗争性问题。阴阳的消长,相当于量变过程,古人可能是首先从四季气候的变化来认识这一点的。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夏至四十五日,阴气微上,阳气微下。”古人对这种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道理虽不一定了解,但却能从直观的角度正确理解这种寒暑消长的自然现象,这就是科学的抽象。再如人的夙兴夜寐,也是阴阳消长过程。《素问·生气通天论》说:“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现代时间生物学证明,人体内许多内分泌激素的消长变化,存在着日和年的周期性节律。现代研究初步表明,肾上腺素、甲状腺素以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等都有相当于阳气的作用,所以这些激素的消长变化,也就是阴阳消长的证据。(4)阴阳转化:阴阳的消长变化,当发展到极点时,便各自向对方转化。也就是阴阳双方可以各向相反的方向转化,转化为阳。这是从运动变化的角度讲矛盾的统一性问题。阴阳转化就相当于质变过程。消长与转化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正如由量变而引起质变一样。当然转化是有条件的,“物极必反”,这个“极”就是向反面转化的条件,不过这只是内部条件,按现代辩证法的理解,转化还必须有外部条件。《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这里的“重”和“极”,是阴阳转化的临界线或称关节点,而对转化的外部条件,古人的认识是不够明确的。阴阳转化的实例相当多,如昼夜寒暑的转化、物质与功能的转化、机能兴奋与抑制的转化等等。在病理方面也屡见不鲜,病,初期多表现为大热、大汗、大渴、脉洪大等阳热证,差时,往往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由于正气不足,热到了极点就转化为亡阴亡阳证,表现为面白、冷汗、肢冷、脉微、精神淡漠等一派阴寒之象。这是因为患者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的适应代偿能力下降,在病原体毒素的作用下,机体反应性由亢进转化为衰退,出现了血压下降、体温下降的休克表现,此即由阳转阴的道理。若抢救及时,治疗得当,病人可四肢转温、汗止、脉和,于是阳气渐复,血压、体温皆可回升,又由阴转化为阳了。明白这一道理,对指导治疗有很大意义,许多临床疗效的发挥,正是建立在阴阳转化的基础上的。同时还要注意,临床用药寒热补泻都不可过量,要适可而止,否则过寒伤阳,过热伤阴,如此等等就会出现证候转化的副作用。

 

 阴阳基本概念有什么重要意义?

 

    《内经》对阴阳基本概念的论述,指出世界是物质性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在不断地运动、变化、新生和消亡。其变化的根本,在于事物本身相互对立统一的阴阳两方运动的结果。这就反映出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一种朴素的唯物辩证法哲学思想。这一观念为《内经》理论体系的正确哲学观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原文还将阴阳的理论与医疗实践结合起来,说明人体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同样是阴阳对立统一矛盾运动的结果,从而提出“治病必求于本”的观点,对《内经》诊治原则的确立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阴阳学说是怎样运用在中医理论体系中的?

 

    阴阳学说作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纲领和指导思想,象、经络、病因、病机、诊法、治则、药理等各个方面。(1)用来分析人体的组织结构:在这方面,有时只是根据表面现象按阴阳属性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但有时又能说明某种对立统一的内在联系。例如:属阳的有:男、上、表、外、背、六腑、心肺、心阳、气、卫、神、津等。属阴的有:女、下、里、内、腹、五脏、脾肝肾、心阴、血、营、精、液等。这样分析人体组织结构,虽失之于笼统,但在指导临床医疗上,却可以简化认识,使人容易得到要领,抓住主要矛盾,不致如坠烟海。(2)用以说明人体生理功能:新陈代谢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这一过程中,一刻不停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消长转化,表现为结构和机能的矛盾。在形态结构方面,有局部和整体的矛盾,在机能活动方面有兴奋和抑制的矛盾等等。这些,中医学都概括为阴阳的矛盾运动,阴阳双方通过消长转化,维持着动态的平衡,这就是人体的生理状态。所以《素问·生气通天论》说:“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3)可以说明人体病理变化:阴阳的动态平衡,由于某种原因而遭到破坏,出现偏胜偏衰的阴阳失调现象,这就是人体的病理状态。所表现的症状,也都用阴阳盛衰来解释。简单地说,邪气可以分阴阳两类,正气也分为阴精和阳气。一般地说,阳邪能使阳盛而伤阴,多出现热证;阴邪能使阴盛而伤阳,多出现寒证。因此《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例如有的人受寒着凉之后,往往出现腹痛泄泻,这就是阴寒之邪盛,损伤脾胃之阳气。寒凝则气滞,“不通则痛”,脾阳受损运化失职,水湿下注则泻。若中暑之后,则出现烦热、多汗、口渴,这是阳热之邪盛而耗伤阴液。阳邪盛则烦热多汗,津液亏则口渴引饮。再如慢性肾炎病人,常见浮肿、形寒肢冷,这是“阳虚则寒”,由于阳气不足,相对阴盛,表现为虚寒之象。肺结核病人往往有潮热、盗汗、颧红、咽干等表现,这是“阴虚则热”,由于阴精不足,相对阳盛,所以表现为虚热证。此外,由于阴损及阳,阳损及阴,还可以出现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4)用于诊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任何复杂的疾病,都可按阴阳的属性先分为两大类,这是认识疾病的科学的思维方法,也就是不断地进行一分为二的方法,这样就简化了认识疾病的过程,可以提纲挈领,执简驭繁。例如简单的阴阳分证:望诊闻诊问诊切诊阳色鲜明声高气粗口渴、发热、尿黄、便秘浮、数、滑、实阴色晦暗声低气怯不渴、恶寒、尿清、便溏沉、迟、涩、虚(5)用于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种以调节阴阳平衡为目的的治疗手段,馈控制的意义,能使人们集中精力去解决主要矛盾,因而也是很科学的治疗方法。例如:“热者寒之”,即针对“阳盛则热”,以寒来泻热存阴,是一种“负反馈”调节,可防伤阴。若为“阴虚则热”,是阴不足以制阳,则应“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即“滋阴潜阳”。“寒者热之”,是针对“阴胜则寒”,应以热来消阴存阳,以防伤阳。若为“阳虚则寒”,是阳不足以制阴,当“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即补阳制阴。不但用阴阳来确定治疗原则,而且用以对药物治疗作用进行分类,这也是掌握调节手段的一种简便方法。例如药物性味分类如下:药物分类味气性质阳辛、甘、淡薄温热、燥烈、升浮、发散阴酸、苦、咸厚寒凉、滋润、沉降、收敛

 

 中药气味的阴阳属性及作用是什么?

 

    气味分阴阳,则“阳为气,阴为味”,指出气属阳,味属阴。气味各有厚薄,它们的阴阳属性又有区别。“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说明味厚重者属纯阴之品,而味淡薄者,虽总体属阴,但又包含一定的阳的属性。“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说明气浓厚者属纯阳之品,而气轻薄者,虽总体属阳,但又包含一定的阴的属性。由于气味阴阳属性及其再分属性不同,故其运动趋向及作用有所区别。大体“阴味出下窍”说明阴味有下行之趋向;“阳气出上窍”,阳气有上升之趋向。味厚者,由于其有下行之趋向,其力专,其作用为泻下,如承气之类;而味薄者,由于阴中有阳,降中微升,疏通气机,如木香、柴胡之类。气薄者,由于其气轻薄升散,故有发泄作用,如桂枝、麻黄、荆芥之类;气厚者,由于其气浓重,守而不散,故生热,如乌头、附子之类。

 

 如何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这句话的涵义?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出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王冰注云:“阴静故为阳之镇守,阳动故为阴之役使。”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以法象言,则地守于中,天运于外;……以气血言,则营守于中,卫运于外。”(《类经》)可见守是守持于内,运是运使于外的意思。这段经文,可从两方面理解:(1)阐明阴阳的概念,表示阴阳的属性。阴是内部保存,阳是外部使用;阴是一种静止、稳定的势力,阳是一种运动变化的力量。美国一学者曾以这种理解,把阴阳学说推广到解释自然界诸系统的内部关系,如解释原子核里的中子与质子的关系,人体细胞核里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的关系,以及人的右左两大脑半球的关系等等。中子、脱氧核糖核酸、右大脑半球等都具有使该系统稳定或内部保存的性质,反面一方,则都具有运动变化或外部使用的性质。(2)阐明阴阳学说的部分内容,说明阴阳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尽管性质和作用不同,但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相需而不可离的。阴为阳守持于内,作为阳的物质基础,阳为阴运使于外,作为阴的功能表现,二者是一体的,缺了任何一方,该事物都不存在。这正如物质和运动、结构和机能的关系一样。

 

 如何理解“治病必求基本”?

 

    本者,即阴阳。张志聪注:“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产生,根源于人体内部阴阳的变化。“阴平阳秘”为其生理;阴阳失调则为病理。从而确定了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就是“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因此,治病求本就是要找出阴阳虚实盛衰之变化所在,即“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然后加以纠正,使阴阳恢复平衡协调,乃为治本之法。

 

 如何理解“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及“以右治左,以左治右”这两句经文的意思?

 

    “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和“以右治左,以左治右”的针刺法则,是阴阳学说在针刺中的应用。引,是指引经络之气来调节虚实。阴,泛指内脏、五脏、阴经、胸腹部、下部等。阳,指体表、六腑、阳经、背部、上部等。从阴引阳,是针刺阴的部位的穴位,治阳的部位的病变,如取下部的穴位,治疗上部的疾病;取阴经的穴位治疗阳经的病等。从阳引阴,是针刺阳的部位的穴位,治疗阴的部位的疾病,如取背部穴治五脏的病;取阳经的穴位,治疗阴经的病;取上部的穴位,治疗下部的疾病等。这是因为人体的阴阳气血,是内外上下相互贯通的,所以针刺阴或阳的部位腧穴,能调节相对一方经脉的虚实,使阴阳气血恢复为平衡协调,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以右治左,以左治右,是针刺右侧腧穴,治疗左侧疾病;针刺左侧的腧穴,治疗右侧的疾病。这是因为人体三阴三阳经脉,左右交叉,互相贯通。通过左右交叉取穴针刺,可以调节阴阳,使之平衡协调,恢复健康。《内经》称此为缪刺法。

 

 “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这句经文是什么意思?

 

    气,指人体正气。“之”为语助词。衰与壮是形容词,当活用为动词。句义为壮火使正气衰减;少火使正气增强。火,即热,据本文“(气)厚则发热”,说明壮火、少火是药食之气所生。其所以有少壮之分,取决于用量是否过多,应用时间是否过长。热蓄积而生壮火,由于生热过多,超出机体的需求,则反对人体正气产生危害。即经文所说:“壮火散气”、“壮火食气”。如果药食之气厚者在应用的时间、量适合,所生之热正好满足机体的需求则为少火,则对机体有益无害,正如经文所说“气生形”、“气食少火”、“少火生气”。

 

 清阳、浊阴在人体的分布与运动形式是什么?

 

    清阳,是水谷精微、天阳之气中具有清轻上浮、清稀且流动性较大性质的精微物质;浊阴,是指水谷精微、天阳之气中具有重浊下沉、稠厚、流动性小性质的精微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从中可以看出清阳、浊阴分布于人体的内外、上下不同部位;而其运动形式则有升有降、有出有入。

 

 为什么阳胜病则“能冬不能夏”,而阴胜病则“能夏不能冬”?

 

    “能”同“耐”,即忍耐、忍受之义。冬夏不仅代表季节,亦代表环境与条件的寒热。“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生热,遇热而热增,遇寒而热减,故阳胜病则耐冬(寒)不耐夏(热);阴胜则寒,遇热则寒减,遇寒则寒增,故阴胜病则耐夏(热)而不耐冬(寒)。正如张介宾注曰:“阴竭者,得冬之助,犹可支持;遇夏之热,不能耐受矣……阳衰者,喜暖恶寒,故能夏不能冬也。”

 

 为什么说“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

 

    飧泄,指完谷不化的泄泻;?胀,胀起也。清气、浊气是摄入的自然之气和饮食水谷在人体所化生的两类精微物质。大体而言,三阴经接受的天阳之气为清阳,六腑三阳经接受的水谷精气为浊阴。飧泄与?胀是阴阳清浊升降失调所致的疾病现象。水谷精气为浊,浊中之清者,当上注于肺,由肺注之于脉。清气不升,滞留于中焦,则水谷不分,清浊不别,则生飧泄。天阳之气为清,清中之清者不能上走孔窍;清中之浊者不能下行诸经而滞留于胸中,则引起胸中满闷;水谷之气的浊中之清与浊中之浊不能升降外运,滞留于胃肠则引起腹部?胀。

 

 为什么治病要依据四时和五行进行治疗?

 

    人的五脏与四时(五时)五行相联系,具有通应关系,人受四时五行之气的影响,可以发病,亦可不病。一旦发病,四时五行可使病有轻重的变化、预后的好坏。正如经文中所说:“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更贵更贱,以知死生,以决成败,而定五脏之气,间甚之时,死生之期也。”其意义有三方面:(1)择时治疗:根据“自得其位而起”的病情变化规律,选择五脏所主的相应的季节、时日、日段治疗这一脏疾病。如“肝主春,厥阴少阳主治,其日甲乙”。(2)根据五脏病的苦、欲选择药物:运用五行生克制化之理,药物五味作用治疗五脏病。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3)防病护理:运用五脏四时通应理论,防止四时的不利于病情的自然因素、条件或邪气对五脏病的影响。如“病在肝……禁当风”,“病在脾……禁温衣饱食,湿地、湿衣”。

 

 五脏病药物五味补泻治疗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五脏病的药物五味补泻,如“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其治疗的基本理论:一是运用逆从、得失之理,即用药五味的作用,满足五脏病的所苦、所欲的治疗。在治疗中,逆其五脏所恶,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为泻;而从其五脏所欲,所用药物的治疗作用为补。二是运用药物之间制化关系,防止主药治疗作用的太过,应用与主药治疗作用相反的药物加以制约,在治疗中起反佐作用。

 

 四时中五脏病病情变化的基本理论是什么?

 

    四时中五脏病的轻重变化是愈、甚、持、起。愈,病愈;甚,病情加重;持,病情稳定;起,病情好转。(1)变化规律:在病脏所生之脏(子脏)对应的季节病愈;在病脏所不胜之脏对应的季节病情加重;在病脏之脏母相对应季节病情稳定;在病脏自身对应季节病情好转。即经文所说:“邪气之客于身也,以胜相加。至其所生而愈;至其所不胜而甚;至于所生而持;自得其位而起。”(2)病情变化的基本理论:五脏四时之气相通应理论。四时之气决定五脏之气的盛衰变化,以及五行五脏之间的生克制化理论。因而表现出疾病在不同季节的轻重变化。(3)意义:根据五脏四时相应理论和五行的生克制化关系判断五脏病的轻重变化和预后。即经文所说:“必先定五脏之气,乃可言间甚之时,死生之期。”

 

 六气的承制关系及意义是什么?

 

    (1)关系:自然之气,处于盛衰动态平衡运动之中,进而促进人与万物的生化。然而盛衰变化如果失控则出现太过(亢)则为害,使人及万物生病,进而引起五脏之气的生克制约机制失调。在自然界六气主时同时存在自我调节制约机制,这一机制抑制主气过亢,而使四时六节主气保持在动态平衡状态下的盛衰,从而保持各时气候正常,相互承袭,顺序不乱,生化不受戕害。(2)意义:维持六气动态平衡,使四时六步之气在正常范围内的盛衰变化,促进万物的生化。

 

 怎样理解“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这是王冰注解《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一段原文的注文。一般用“以寒治热”的原则治疗“阳胜则热”的实热证是可以的,疗“阴虚则热”的虚热证便无效。这是由于阴虚不足以制阳的缘故,并非真正阳胜,因此应当补阴以配阳。水属阴,“水之主”即肾阴,也称元阴,为一身阴精的根本,所以“壮水之主”即补肾阴之意,这样就可以制约阴虚造成的相对阳亢。阳光,即阳热亢盛之意。同理,“阴胜则寒”可“治寒以热”,若为“阳虚则寒”,即当补阳以配阴。肾之元阳为一身阳气之源,火属阳,益火之源即补肾阳之意,这样就可以消散弥漫的阴邪遮蔽,即消阴翳。总之,“强壮阴精之主———肾阴,以制约亢盛之阳邪,补益阳气之源———肾阳,以消除阴邪的遮蔽”,就是这句话的原意。临床上以“六味”治阴虚、“八味”治阳虚就是这一理论的具体运用。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体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现是什么?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人体阴阳清浊、升降出入的生理表现是“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清阳之气向上向外升发和浊阴之气向下向内沉降的观点,中医治疗学中的多种治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如治疗耳目失聪的益气升提法,治疗表证的宣肺发散法,治疗手足厥逆的温阳法,治疗肠胃积滞的攻下法,治疗水肿的利水逐水法等,都是在这一理论的启发下发展而成的。因此,这一理论对后世医学的理论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天地之气的虚实与人耳目四肢视听动作的关联性是怎样的?

 

    经文曰:“天不足西北,故西北方阴也,而人右耳目不如左明也。地不满东南,故东南方阳也,而人左手足不如右强也。”经文是用四方高下之理,人之左右上下的阴阳属性作比照,设定天人相应的对应关系,如下图。自然之理,天地分东西南北。地势有高低,西高东低。同是西方,西北高而西南低。同是东方,东北高而东南低。地势不同,所主之气亦不同,《素问·五常政大论》曰:“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天地四方虚实与人上下耳目手足虚实阴气、阳气具有升降之运动,清阳上天,浊阴归地,就西方而言,西北方阴气不足而西南方阴气盛;就东方而言,东南方阳气不足,而东北方阳气盛。比象于人,在右侧,气血的分布则是下盛而上虚,因而右侧耳目不聪明而手足便;在左侧,气血分布上盛而下虚,因而左侧耳目聪明而手足不便。以上下的左右作比较,由于右耳目气血虚,而左耳目气血盛,因而右耳目不如左耳目明。由于右手足气盛,而左手足气虚,因而人左手足不如右手足强也。以上主要说明天地地理气象条件对人体机能活动的影响。说明四方四维之人身体状态,视听运动功能方面的微弱差别,而非疾病状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气味中,阴。这种阴阳分类的根据是什么?

 

    这是根据五味的不同作用趋势而分类的:辛主行散,向上向外;甘乃中央之味,而灌溉四旁,故辛甘为阳。酸主收敛,苦主泄下,向下向内,故酸苦为阴。如何理解“寒极生热,热极生寒”?(1)这是以寒热互变为例,说明阴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规律。极,是转化的条件。(2)以四时为例:春夏属阳,气候温热,夏至一阴生,气候由热变寒,为“热极生寒”;秋冬属阴,气候寒凉,冬至一阳生,气候由寒变热,为“寒极生热”。《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说:“地气上为云,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段经文的意义是什么?(1)《内经》作者为说明“阴阳应象”之理,特举出云雨变化这一自然现象,盖阴阳的对立、互根、消长、转化、升降的规律均可体现于此:①云属阳,雨属阴,二者是对立的。②云的出现是由雨水升腾而成,而雨水则由天空中的云凝聚下降而成,因此二者是互根的。③天空中的云下降为雨水,必然使天空中的云减少;地面上的雨水上升为云,而使雨水减少,因此二者是互为消长的。④雨水上升为云,云下降为雨水,这又是阴阳的相互转化、阴阳的升降规律的体现。(2)这段经文也反映出自然界与人体有共同的运动规律,阴阳升降出入之理。

 

 阳病与阴病指的是什么?

 

    (1)原意:辛甘为阳,酸苦为阴。过用酸苦涌泻之品则阴胜,阴胜则人之阳分受损,而导致阳分病,是谓“阴胜则阳病”。过用辛甘发散之品则阳胜,阳胜则人之阴分受损,而导致阴分病,是谓“阳胜则阴病”。(2)后世发挥:根据阴阳消长的规律,阴邪偏胜,则导致人体阳气亏损之证;反之阳邪偏胜,则见阴精耗伤之证,是谓“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以此作为人体阴阳寒热盛衰的病理原则。

 

 天地、阴阳的作用有哪些?

 

    (1)万物之纲纪:纲纪,张介宾注:“大曰纲,小曰纪,总之为纲,周之为纪。”在古代主簿一府之事,称纲纪。万物之纲纪,言天地阴阳是万物的主宰者。(2)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变化,是指事物变化过程中量的过程与质的突破。《素问·天元纪大论》曰:“故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生杀,分别代表发生与发展,死亡与消失。两句经文可以概括天地阴阳的作用,即主宰万物的生死与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记载:“故天有精,地有形;天有八纪,地有五里。故能为万物之父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又有记载:“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3)神明之府:神明,《易经》有云:“阴阳不测谓之神,阴阳昭著谓之明。”《淮南子·泰族训》又曰:“其生物也,莫见其所养而物长;其杀物也,莫见其所丧而物亡,此之谓神明。”据此神明当概括为自然界存在的能够作用于万物的潜在的力量和这种力量效果。神明存在于天地阴阳之中,故称之为“神明之府”。(4)治病必求于本:本,指天地阴阳。天地阴阳灾变可使人发病,其变化不同,生病有异。天地阴阳、运气变化是用药及针刺治疗的依据。张志聪注:“本者,本于阴阳也。人之脏腑气血,表里上下,皆本于阴阳;而外淫之风寒暑湿,四时五行,亦总属阴阳之气。至于治病之气味,用针之左右,诊别色脉,引越高下,皆不出阴阳之理。故曰:治病必求于本。”

 

 五行是什么?

 

    五行就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中医学的五行学说是原始朴素的辩证唯物论,它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于五行的演化而产生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互相助长和互相制约的联系,从而维持着动态的平衡,并产生周期性变化。比起现代对物质微观世界的认识,这种学说当然是相当古老而幼稚的,但是古人能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而且是在相互联系和制约中运动变化的,这就难能可贵了。古人从宏观现象上发现的一些规律,今天看来对某些微观现象也是适用的,用《控制论》原理来分析,五行学说仍有一定的科学价值。根据考证,五行的概念是从“五材”发展而来的。《尚书·大传》说:“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作也;土者,万物之所资生也,是为人用。”《左传》则说:“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这说明五行的概念和阴阳一样,毫不神秘。古人对这五种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早有深刻的认识,就是现在又何尝不是生活中经常接触的物质呢?只是由于历史条件所限,古人还不可能认识这些物质的微观结构,只能从宏观现象上对它们的用途、性质加以概括,再按思维逻辑,用归纳法从个别上升到一般,于是就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这五种物质构成的。如《国语·郑语》说:“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这说明古人不但认识到物质世界的统一性,而且认识到其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复杂性,只是这种认识太朴素罢了。后来又把对物质运动变化的认识也概括进去,于是五材的概念就变成了五行。“行”即运动的意思。古人用这五种物质的属性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抽象、演绎,企图说明整个物质世界的运动变化,现代看来,显然是很不够的。但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精神仍然是正确的,何况在历史上曾起过反对神权迷信的进步作用,因此不应全盘否定。其中关于生克乘侮的规律,对今后发展新医药学理论,可能是很有价值的启示。

 

 五行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五行归类,一是生克乘侮。(1)对事物的五行分类:这是一种“取类比象”的方法,逻辑学上叫“类比”。因为是以某一点相似之处加以归类,不一定能真正反映内在联系。但是,《控制论》中的“同构系统”的概念就具有类比、模拟的意义,并认为“同构”概念“是对研究工作者最有用的而又最实际的一种帮助”。同样,仿生学亦是运用类比的方法进行研究的。对五行分类法不应全盘否定,今后借助这种类比的启发,也许能发现一些规律性的联系。古人观察到人与自然及社会的密切联系,求致病因素及诊断治疗方法,因此五行归类就概括了如下几方面的关系:人体脏腑及其他各部分的关系;六淫和七情等致病因素与人体脏腑的关系;药物等的性味、色泽与人体的关系等等。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及《素问·金匮真言论》的内容列表如下。五行与自然五行与人体△△△△△△△△△△△△△五五五五五五五五气时象五五六五九五五五五变发五星谷畜臭方味色化候令数行脏腑官窍液体志声动病音岁麦鸡臊东酸青生风春八木肝胆目泪筋怒呼握惊骇角荧惑黍羊焦南苦赤长热夏七火心小肠舌汗脉喜笑嗄五脏徵镇稷牛香中甘黄化湿长夏五土脾胃口涎肉四肢思歌哕舌本宫太白稻马腥西辛白收燥秋九金肺大肠鼻涕皮毛悲忧哭咳背商辰豆彘腐北咸黑藏寒冬六水肾膀胱耳二阴唾骨惊恐呻栗溪羽这一归类表,有纵横两种联系。横的联系中,一般是“同气相求”,有助长的关系,但是“亢则害”,也可能有损害的关系。如甘能补脾,但也能产生湿热,使气机壅滞而害脾。纵的联系即是“生克乘侮”关系。但是有的项目不一定有此种联系,如五官七窍之间就谈不上什么生克乘侮。其中带△符号项目,是对目前临床诊治疾病有一定意义的联系,其余仅供参考。至于道理,古人并没讲清,只有这样的结论。即使从木性条达、升发、柔和,火性阳热、炎上……抽象的属性来讲,也很难解释清楚其本质的联系。我们现代人的任务,实际出发,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待做出肯定的结论后,再探讨其机理。(2)五行的生克乘侮规律:这部分内容的价值在于有更多的辩证法思想。它说明了事物之间互相助长和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阴阳学说的不足。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是多方面的,是怎样对立又怎样统一时,五行学说提供了科学的分析方法。这种多因素的关系,以生、克的矛盾来谈,可概括为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种关系,这就必然联系着五个方面,即五行的模式。因此“五行”不一定就是“框框”。所谓相生,即滋生、助长之意;相克,即克伐、制约之意。五行的生克关系,如右图所示。《类经图翼》载:“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在相生相克中维持动态的平衡,这在人体,就是正常的生理状态。如因某种原因造成某一“行”太过或不及,就会破坏这种平衡,对人体来说,就是病理状态,这时的生克关系就变成了乘侮关系。“乘”是乘虚侵袭之意,即被克一方不及(虚),造成克制太过;“侮”是恃强凌弱之意,也就是被克一方太过,反而“欺侮”主克的一方,即反克的意思。但是五行生克图是一种稳定机制的模式图,通过“五行胜复”这种复杂的反馈联系,会自动重新建立平衡的。五行乘侮示意图(以金、木、土为例)见下图。

 

 五志致病与情志疗法有哪些主要内容?

 

    五志,即喜怒悲忧恐,是五脏之气功能在情志情感方面的表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五志致病的条件是情志过激。《素问·经脉别论》曰:“生病起于过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暴怒伤阴,暴喜伤阳。”五志致病的对象,一般引起五志所生之本脏病,如经文所言“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五志致病的情志疗法,即经文中“悲胜怒”、“恐胜喜”、“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这一情志疗法是以五行相胜理论为基础提出的以情胜情的疗法。如何理解“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而侮之”这段经文的含义?这段经文见于《素问·五运行大论》,是以五行学说的乘侮规律说明脏腑的病理传变。大意是:脏气有余,则制约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反侮克制自己的脏器。脏气不足,则克制自己的脏器便乘虚侵袭,克制太过,叫做相乘;自己所克制的脏器则轻而易举地反侮自己。这就说明有两种情况可以出现五行的乘侮传变:一是脏气太过,一是脏气不足。以肝木为例,肝气强时,则乘脾土,侮肺金。临床上常见一些肝炎患者,既有抑郁、烦躁、失眠、胁痛等肝旺症状,又有纳呆、恶心、乏力、黄疸等脾经湿热症状,这就叫木旺乘土。也有的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既有急躁易怒等肝旺症状,又有咳嗽、咯血等肺的症状,这就是木旺侮金,习惯上叫木火刑金。若肝气不足,则出现土壅侮木或木虚金乘。临床有的肝炎患者,由于饮食不节,内生湿热,肝血又亏,初见纳呆、恶心、腹胀、黄疸等脾胃湿热症状,继之出现胁痛、头晕、目眩等肝经症状,这就是土壅侮木。有的胸膜炎患者,症见头晕、失眠、多梦、胸胁痛等肝经症状以及干咳、吐白沫痰、气短等肺经症状,这就是木虚金乘。余脏可仿此类推。如下图。

 

 《内经》中说“阳化气,阴成形”,这句话说明了什么样的人体生理病理现象?

 

    (1)化气与成形是事物两种不同的运动形式和存在形式。化气,由固态、液态而为气态,运动趋势向外向上,故属阳;成形,由气态、液态而为固态,运动趋势向内向下,故属阴。(2)生理上,由于气属阳,所以人体之气称为阳气;形属阴,人体之精血津液称为阴精。(3)病理上,阳热内盛则化气太过,可表现为口渴少津;若阴寒内盛则津液代谢失于宣化,成形太过而为痰为水。

 

 《内经》中阐述气、味、形、精的关系是怎样的?

 

    气,一指药物、食物中成分,鼻嗅可知;二指人体之气,如卫气。味,指食物、药物的成分,口尝可得。形,指人体和构成人体的各器官组织,如脏腑五体。精,是人体中赖以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气、味、精、形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在不同关系中体现其不同作用。(1)形与气的关系:气,包括药食之气和人气。人体及其脏腑五体,在生命过程中赖以饮食之气而生存,在疾病状态下,需借助药物之气治疗疾病、补充人体正气,即经文所说“形归气”。药食之气的作用主要是滋养,即经文所说“气生形”。(2)形与味的关系:味,指药食的五味,人的生命活动需要进食饮食五味;在疾病状态下需要服食药物五味治疗疾病。人与脏腑对于五味,以及五味对所入五脏又具有选样性,因此称“形食味”、“味归形”。五味固然是人体所必需,但是运用不当或摄入过多则发生“味伤形”的结果。(3)气与精的关系:无论是药食之气,还是人气,对精的生成和精转化为气都发挥作用。在精的生成与转化为气的过程中,并消耗一定量的药食之气和人气,因此有“精食气”的关系。精在利用并消耗药食之气和人气的同时又可以转化为人气,药食之气对精有时表现出损害作用,即“气伤精”,这种情况往往是药物选择不当、用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者人体之气过盛所致。(4)人体之气与味的关系:药食五味固然能补养人体之气,但同时也会表现出它的损害作用,即“气伤于味”。

 

 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和预后如何?

 

    阴阳偏胜的临床表现和预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齿干以烦冤腹满死,能冬不能夏;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厥则腹满死,能夏不能冬。”从原文论述说明,阳偏胜出现身体发热,无汗而喘;甚则阳极阴竭,出现齿干、烦冤、腹满症状,预后不良。由于阳胜喜寒恶热,故“能冬不能夏”。阴偏胜出现身体恶寒,汗出,身体战栗;甚则阴极阳衰,出现四肢厥冷,腹胀满而预后不良。由于阴偏胜喜热恶寒,故“能夏不能冬”。

 

 五气致病的特点对临床有什么指导意义?

 

    五气致病的特点,《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五气致病的论述,不仅强调了病因辨证的要点,而且丰富了“六气为病”的病机学说,如后世将动摇不定、振颤等症状视为风之象;将津液干涸的证候,认为是内燥所生等,皆由此引申而来。刘完素补充病机十九条的“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一条,其理论根据之一,就是“燥胜则干”的观点,从而提示我们在临床上可据因辨证,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见濡泻之证,可知是因湿所致,治以健脾利湿。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阐述的精气阴阳之间的转化对临床有何指导意义?

 

    原文指出:“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该文讨论了精与气之间的生化过程及其转化关系:(1)供给形体发育成长的阴精来源于饮食五味。(2)形体得到饮食五味的滋养才能产生气化。(3)有了气化功能才能化生精微。说明人体的阴精和气化是相互依存和转化的。精可作用于气,化为气,即精归化之义;气又可作用于精,转化为精,即气归精之义。而精为形质属阴,气为功能属阳。因此,精与气之间的互根转化,也就是质与能、体与用的互根转化。这一理论对后世临床指导意义很大。临证中,凡遇到精气、阴阳虚损之病证,往往要阴阳双补,气精双补。据精气相互转化的理论,对气虚为主的病证,治疗时,在补气的基础上要考虑补血,如补中益气汤中用当归便是例证。又如治疗血虚为主的病证,在补血基础上,也要补气,如当归补血汤中用黄芪便为例证。恰如张景岳所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生而泉源不竭。”

 

 怎样用五行学说说明和概括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中医学是以五行抽象的属性来说明和概括脏腑功能的。如木曰曲直,其性生发、条达而柔和。肝的功能是藏血而主疏泄,恶抑郁,具有欣欣向荣的生发之机,主少阳春升之气,因此一言以蔽之“肝属木”。火曰炎上,其特点是炎热、上行、变动不居,而心的功能是主血脉与神志,具有温煦、明朗、使人迅速做出反应的作用,所以说“心属火”。土爰稼穑,可以长养、变化、生化万物,而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水谷与统血,因此“脾属土”。金曰从革,具有肃杀、变革、清净和收敛的特性,而肺主气司呼吸,为清虚洁净之娇脏,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所以“肺属金”。水曰润下,具有滋润、下行、藏贮的特性,而肾主水液,能藏精纳气,所以“肾属水”。这样说明和概括脏腑的生理功能虽失之于笼统,全面,但是用以说明脏腑之间的生克关系,却是有些符合临床实际的。五行分类的目的还在于总结脏腑功能变化的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影响。如木生火,可以概括肝藏血以济心血,肝的疏泄升发有助于心阳的旺盛。生活经验表明,当情绪激动时,心跳就加快,情绪激动就是肝脏疏泄功能的表现,心跳加快是心阳旺盛的结果。木克土,说明肝的疏泄功能可调畅气机,有助于脾的运化,防止脾胃呆滞,这是生理上的相克。事实上,当情绪高涨时,不但食欲旺盛,而且消化也好,这就是正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