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焦树德方剂心得十讲10

 学中医书馆 2013-01-06
风引汤
大黄、干姜、龙骨各60克、桂枝45克、甘草、牡蛎各30克、寒水石、滑石、赤石脂、白石脂、紫石英、石膏各90克,上药共为粗末,每次用4~6克,以水贰小杯煎煮3~4沸,去渣,分两次温服。大便干燥者,可稍加量。大便溏泄者,可稍减量,或一日服1次,灵活掌握。
此方古人主治大人风引(风痫掣引)瘫痪,小儿惊痫、瘛疭,日数十发者。自60年代起我曾用此方治疗血压高、体盛便秘、头昏欲作中风者,可以起到预防中风的作用,也用于治疗脑血管病(中风)后遗半身不遂,并能预防“复中”(第2次或第3次中风),均起到了理想的效果。
此方为镇降清热之剂。中风之病,原因虽有种种,但多由于风火内生,痰热亢盛逆塞灵窍,故昏倒而人事不省,痰阻经络而肢体不遂等等。方中以龙骨潜镇安神,牡蛎潜志敛神,桂枝通阳气,甘草缓急迫,四药相合,先安心肾为主药。内风发动必挟肝木之势侮其脾土,脾气不行,则湿停液聚,又受风火相煽而湿热生痰,可致风痰上犯之证,故又以大黄荡涤湿热风火之邪,活血祛瘀,推陈致新,以杜痰火阻塞之源,为辅药。又取干姜温脾燥湿,并防寒药伤中;赤、白石脂燥湿健脾;滑石利湿健脾,石膏清肺以制肝,为佐药。重用寒水石之寒,以壮肾水制火之阴气,紫石英之甘温以镇补已虚之心神,为使药。诸药相配,使五脏得安,故上述诸症皆能主之。
中风之因虽多,但可归纳为风、火、气、血、痰,五邪相互交错而成。本方风、火、痰血皆有药所主,并能调整五脏相互平衡,惟治“气”的药似乎缺乏,虽有石膏可以清金制木,牡蛎潜纳肝阳,但对肝气的疏达则无药专主。所以我用此方时,常常再加入香附45克,不仅能疏肝理气,使气舒火熄,并能行十二经之气,以助气血的循行通畅。
此方出《金匮要略》。因《千金要方》有紫石煮散、《外台秘要》有紫石汤,与本方相同,故后世有人说风引汤是宋人所附者,有人说为仲景之方者,有说不可轻用者,有深赞其方者等等。言皆有据,莫衷一是。然而均未谈到临床应用有无效验。故清?汪昂说:“抑亦门外揣摩云尔也。”(引自《金匮要略辑义》)中医学术最大特点是与临床密切结合,临床疗效是检验理论与方药的准则。我通过几年的临床应用,体会到本方治疗中风病,确有较好的效果,希大家遵照辨证论治的精神,随证选用,以使这一古方广为今人解除病苦。
注意,虚寒证者不可用此方。
天麻丸(张洁古)
天麻180克、牛膝180克(二药用酒同浸三日,焙干用)、萆薢180克、元参180克、杜仲210克(酒炒去丝)、全当归300克、羌活300克、独活150克、炮附子30克、生地黄500克(有一方无独活)上药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50~70丸,病重者可加至100丸,清晨空腹时,温开水送服,每日1次。
本方为养血、祛风、补肾、壮筋骨之剂。可用于治疗肾经虚热生风,筋脉牵掣,遍身疼痛,手足麻木,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症。
方中虽然重用生地、当归补肾养血为主药,但其妙用全在天麻、牛膝同浸同焙,以使风痰浊湿下降而不上逆作为辅药。又以萆薢、杜仲益肾、祛风湿、壮筋骨,玄参养肾阴壮水以制火,附子补肾阳温经以通络,又可使生地、玄参之“阴得阳助,而源泉不竭”,共为佐药。更以羌独二活祛太阳风、搜少阴伏风以驱除风邪为使药。诸药扶正祛邪,标本合治,具有养血、祛风、壮筋骨、补肾固本之功能。
近些年来,临床上以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由肾虚风动而出现头晕目花、头重脚轻、两腿无根、肢体麻木或抽痛的高血压病(血压不高的也可服用)。可再酌加生赭石、生石决明、钩藤、泽泻、桑寄生、菊花之类的药物。
《灵枢?海论》说:“脑为髓之海”,又说:“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目无所见,懈怠安卧。”本方中补肾药占了很大比重,所以我在治疗眩晕、耳鸣以及神经衰弱等病出现头晕、耳鸣、视力减退、健忘、腰腿酸软、全身倦怠等症状,经辨证属于肾虚证者,常用此方加生石决明30克(先煎),养肝阴而潜肝阳,兼能明目;加远志10~12克,夜交藤15~20克,交通心肾而安神;灵磁石15~25克(先煎),纳肾气而治耳鸣;菊花10克,钩藤15~20克,祛风明目,配合天麻而除头晕。将原方药物参考其比例约减少20倍,作为汤剂煎服,每收良效。请参考试用。
本方与风引汤(用量加倍)相合,再加生石决明250克、比橘红180克、泽泻180克、钩藤180克,作为丸药,对年过45岁以上之人经常出现头晕眼花、头胀头痛、耳鸣健忘、腰酸膝软、两脚无根,或血压时常偏高,或肢体、手指、足趾时有麻木、欲作中风者,经常服用此丸,可有治疗和预防中风的作用(血压不高有上述诸症者,也可以用)。
本方与天麻散(《卫生宝鉴》方:天麻、半夏、茯苓、白术,共为细末,每用3~4克,姜汤水送服)均治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但本方主用于肾虚、血虚而虚风内动之证,天麻散则主用于痰浊内盛,风痰上扰之证。中风病名虽同,但二方所主之证却不同,临症者必须加以辨认,以免误治。
附注:古人书中还有一方无独活,而方中之羌活要求用独本者(即独一茎者),谓此“即真独活,不必更加也。”附此供参考。
镇肝熄风汤
怀牛膝30克、生赭石30克(轧细)、生龙骨15克(捣碎)、生牡蛎15克(捣碎)、生龟板15克(捣碎)、生杭芍15克、元参15克、天冬15克、川楝子6克(捣碎)、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5克,水煎服。
方中石药及贝骨药,近些年多“先煎”。心中热甚者加生石膏30克。痰多者加胆星6克。尺脉重按无力者,加熟地24克、山萸肉15克。大便不实者,去龟板、赭石,加赤石脂30克。
本方主治内风所致的中风病,表现为脉象弦长有力,尤其是寸脉弦长有力,血压过高或上盛下虚,头目时常眩晕,或脑中时常作痛,发热或目胀耳鸣,或心中烦热,或时常噫气,或肢体渐觉不利,或口眼渐形歪斜,或面色如醉,甚至眩晕颠仆,昏不知人,移时始醒,或醒后不能复原,精神短少,或肢体痿废,或成偏枯。
本方名镇肝熄风汤,是遵《素问?至真要大论》“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之旨,组织而成。因肝主风,肾虚水不涵木,肝阳上亢,风自内起,上盛下虚,肺气下降,肾气不摄,冲气和胃气也因风势而上逆,于是形成脏腑之气皆上升太过之势,而出现血气并走于上而生大厥、薄厥等急证。急则治其标,故方中重用牛膝引气血下行,虽属治标,在本方中亦当为主药。更以龙骨、牡蛎、龟板、白芍滋肝肾之阴而柔肝、镇肝、潜阳,以熄肝风,而治其本为辅药。佐以赭石降胃气、冲气,玄参、天冬以清肺气,使肺中清肃之气下行,自能镇制肝木。麦芽具有萌芽发越之气,顺肝气条达之性,而不致过于抑郁,且能和胃助消化。甘草和中调百药,且缓其急。又用茵陈具有初春少阳生发之气,与肝同气相求而泻肝热兼舒肝郁;川楝子引肝气下达,二药一升一降而为使药,共达镇肝熄风之效。原书又明确指出:两尺脉虚弱者,当系肾脏真阴虚损,不能与真阳相维系,其真阳脱而上奔,并挟气血上冲头脑,如此,故加熟地、山萸肉滋补肾阴,收敛肾气。
本方近些年来多用于治疗高血压病引起的头晕目眩,面色如醉,两脚无根,欲作中风之证。我的体会是即使血压不高,而出现肝肾不足、肝风内动引致前述主治诸症者,也可以使用。总之辨证为肝阴不足、肝风内动所致的眩晕、头痛等,均可应用。
我还体会到中风之病,常有风痰上扰之情,故痰盛者,可选加化橘红、全瓜蒌、胆星、天竺黄、茯苓之类一二味。头痛明显者可酌加夏枯草、菊花。肝郁生热者,可酌加香附、黄芩。药后大便仍常干秘者,可酌加酒军2~5克,以利下行。
本方与天麻钩藤饮(天麻、钩藤、生石决明、山栀、黄芩、川牛膝、杜仲、益母草、桑寄生、夜交藤、茯神)均可用于治疗肝风内动所致的头晕、头痛、耳鸣、目花、震颤、麻木甚至半身不遂等症。但本方镇肝熄风、滋养肝肾之力较强,天麻钩藤饮清肝热、安心禅、平肝熄风之效较优。本方重镇滋柔以熄风,天麻钩藤饮清凉安神、益肾平肝以熄风。天麻钩藤饮中之桑寄生、杜仲、黄芩均有安胎的作用,故把方中的牛膝、益母草去掉,适加菊花、僵蚕、防风、羚羊角,可用于治疗子痫及妊娠高血压引起的头痛头晕、昏仆咬牙、四肢抽搐等症。
本方与羚羊钩藤汤(羚羊角、钩藤、桑叶、川贝母、竹茹、生地、菊花、白芍、茯神木、甘草)皆可用于熄风。但本方主用于肝阴虚,肝风内动,手足不遂之证,镇肝熄风是其特长;羚羊钩藤汤则主用于肝热生风,神昏痉厥,手足抽搐之证,清肝热、熄肝风兼能化痰安神是其特点。后方加生赭石30克、生石决明30克、桑寄生30克、泽泻20克,也可用于高血压病出现肝热生风而头晕、头痛、失眠、目花等症者;加桑寄生20~30克、黄芩10克、白僵蚕9克、白蒺藜9克,也可用于子痫。镇肝熄风汤则不能用于子痫。
痰湿过重之人,不宜用本方。
地黄饮子(《宣明论方》)
生地黄90克、巴戟天、山萸肉、石斛、肉苁蓉、炮附子、肉桂、茯苓、麦冬、菖蒲、远志各30克、五味子15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10克,用水一杯半,生姜3片,大枣1枚,薄荷少许,同煎至八分杯,温服。近代多以上方根据辨证,适当增减,作汤剂煎服。
主治中风、少阴气厥不至,心肾不交,发为风痱,舌疼不能言,足废不能行,大小便或秘闭或失禁或正常,或兼面赤烦渴等。
本方重用地黄以滋肾之真阴,巴戟、肉苁蓉、肉桂、附子以追复真元之火,石斛养胃安脾而秘气,山萸酸涩温肝而固精,菖蒲、远志、茯苓补心开窍而通肾脏,麦冬、五味子保肺养阴以滋水源。使心肾相交,精气渐旺,风火自熄。注意方中的附子、肉桂、巴戟天、肉苁蓉,原为驱逐浊阴而设,不可执己见而轻易去掉。综观本方的立意和作用,以温补下元、收纳浮阳为主,又兼有开心窍、祛痰浊、通心肾的作用。用之得当,确有良效。
我常用本方治疗西医诊断的脊髓痨、脊髓炎、侧索硬化、多发性硬化、慢性进行性延髓麻痹等病出现中风、风痱病证候者,或舌强语涩、吞咽发呛,或两腿瘫痪,或上下肢肌肉萎缩,或两脚如踩棉花,或如踩圆球而走路不稳,或二便失控等等。如下肢走路困难,两腿发凉喜暖明显者,加淫羊藿、补骨脂、川断、牛膝,并重用桂、附。小便不利者加车前子、木通。小便失控者,加覆盆子、桑螵蛸、乌药。肢体筋肉拘急者加伸筋草、生薏米、生白芍、白僵蚕。久病难愈者加红花、桃仁、地龙、炙山甲。
笔者在1959~1960年,曾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协和医院、皮肤性病研究所、天津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协作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西药只需服用各种维生素)治疗脊髓痨、脊髓炎,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今摘要介绍两个病例,以供参考。
例一:刘某某,男,49岁,1959年4月13日入院。入院11日前,寒战,发热,两腿酸痛无力。4日尿闭,两腿不能行走。曾用多种西药治疗无效。神经系统检查:两腿完全软瘫,痛觉消失,触觉减退,深浅反射消失,蹠反射消失,大小便潴留。经腰穿、验血等检查,诊断为脊髓炎。入院后经用维生素B1、B12、B6、C及B.A.L、青霉素、导尿管开放引流等治疗,病情无变化。
4月22日开始加用中药,中医诊断为风痱,投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的中药(各种维生素继续使用),4月25日下肢痛觉部分恢复,肌张力增高,腱反射出现。4月27日,右下肢稍能活动,4月28日,两下肢皆稍能活动,感觉也恢复,两侧出现巴彬斯基氏征。5月23日能扶车下地行走。6月23日能独立行走,拔去导尿管能自行排尿。6月30日“基本痊愈”出院。
例二:王某某,女,22岁,入院日期1958年9月24日。患者于1956年2月,左眼视力减退,7日后失明,治疗后恢复到0.1。9月腰以下发麻。3个月后自愈。1958年5月两眼视力减退,7日后只有光感,以后四肢麻木力弱,右侧较重,入院时排尿困难,不能行走。检查:视力左0.l、右0.5,两侧视乳头原发性萎缩。颈1以下浅感觉减退,胸2以下深感觉消失,右侧上下肢力弱,左侧上下肢全瘫,两上肢腱反射亢进,两下肢腱反射能引出,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经查血、腰穿等检查,诊断为视神经脊髓炎。经用维生素B1、B12、乌洛托平、青霉素、链霉素、B.A.L、考的松、理疗等治疗,病情虽有时波动,但整个病情没有好转。
1959年4月11日除应用一般维生素外,请中医加用中药。中医四诊合参,诊断为肾虚发为风痱,投以地黄饮子为主随证加减的汤剂。4月24日两下肢疼痛。5月9日半身痛觉稍恢复,左膝关节能抗重力。5月15日感觉全恢复,两下肢能抗重力,踝阵挛(+)。5月18日两侧病理反射消失,5月27日排尿自如。6月3日两上肢力量也恢复,改用其他药物,随证调理,于8月16日以“基本痊愈”出院。
基本药方为:生地15克,熟地12克,山萸肉10克,肉苁蓉15克,附子9~12克,肉桂6~9克,巴戟天9~12克,淫羊藿9~12克,鹿角胶10克,牛膝10~15克,远志9~12克,桂枝9~12克,川断9~15克,石斛12克,天麦冬各9克。疼痛明显者加川、草乌各6~9克,菴闾子10克;小便不利者加海金沙9~15克,车前子15克;下元虚寒甚者加硫磺粉0.6~1克冲服,钟乳石10克;舌苔厚腻、食欲不振者加藿香10克,砂仁6克等等。
30多年来,我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脊髓病变,如脊髓痨、脊髓炎、侧索硬化、联合硬化、脊髓空洞症等,均收到较好效果。希大家采用,并作进一步研究。
本方与镇肝熄风汤均治中风,但本方重点在补肾、养肝、开窍,镇肝熄风汤重点在镇肝、降逆、熄风。
消风散(《成方切用》)
厚朴15克(姜汁炒)、陈皮15克、炙甘草15克、荆芥穗15克、防风60克、蝉蜕60克、羌活60克、藿香60克、白僵蚕60克(炒)、川芎60克、茯苓60克、人参50克,共为细末,每次服3克,一日3次,病重者可每次服5克,茶水送服。身有疮癣者,可用黄酒送服。    因原方服用量太大(每次9克),故后人多改为汤剂使用。一般用量为:厚朴3克,陈皮3克,炙甘草3克,人参3克,荆芥穗9克,防风10克,蝉蜕10克,羌活10克,藿香10克,白僵蚕10克,川芎10克,茯苓10克,水煎服。
无虚证或有风热证者,可去掉人参。
本方主用于治疗风邪上攻,头痛目眩,项背拘急,鼻塞声重,喷涕流泪,皮肤风疹瘙痒,或皮肤干癣,痒疹难消,以及妇女行经期间被风邪所袭,冲任受风,而入血分,致使血中风邪羁留而皮肤生小红疹且瘙痒难忍,有的地方因用手搔痒致使皮肤破而成疮等症。
方中用羌活、防风、荆芥、川芎辛散轻浮之力以祛头、目、项、背之风。用白僵蚕、蝉蜕轻扬清散之力,更兼以皮走皮之性,而祛皮肤之风。藿香、厚朴芳香避秽,理气消胀,以除恶散满。参、苓、陈、甘,益气化湿以调中扶正,使风邪无留滞之弊。全方合而成为治风邪为患的常用之方。
本方基本是《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消风散,但药量稍有出入。《医宗金鉴》也有一消风散方,以当归、生地、防风、蝉蜕、知母、苦参、胡麻仁、荆芥、苍术、牛蒡子各9克,石膏15克,甘草、木通各5克,共13味药组成。主治风热袭表,皮肤瘙痒,起红疹,时起时落,甚或兼头痛发热等症。
二方都常用于治疗皮肤瘙痒、瘾疹、风疹、癣疮。二方的主要作用,均是疏风止痒。但本方外散风寒之力较大,除湿止痒之力较小,但兼有扶正作用。《医宗金鉴》消风散则除湿止痒、散风清热力较大,不能散风寒,且无扶正作用。
我常将以上两方穿插裁摘,合并起来而随证加减应用。主要用于治疗顽固难愈之风疹(荨麻疹)、血风疮、牛皮癣等病。常取得非常满意的效果。我的常用方为:当归9克,赤芍12克,红花10克,防风9~12克,生芥穗6~10克,连翘12~18克,知母10克,蝉蜕9~15克,苦参10~30克,白藓皮10~30克,白僵蚕10克,炙山甲6~9克,苍术6~10克,陈皮9克,水煎服。
风疹顽固久治不愈者,可再加皂刺6~9克、蛇蜕3~5克、忍冬藤30克、丹参30克,苦参、白藓皮均用30克,连翘可加到20~30克。兼有头痛、月经错后、月经量少者,加川芎6~10克。皮肤瘙痒处用手搔抓后发红而感到灼热者,可加生地10~20克、炒黄柏9~12克。兼口渴、恶热,或多在夏季或热环境中发病者,可加生石膏30克(先煎)、川黄连6~10克、薄荷3~5克(后下)、生地10~15克。红疹隐隐,痒而不易外透者,加牛蒡子10克、升麻9克、桔梗3~6克。我曾用上述方法,治疗多例此类病人,皆取得了良好效果。请参考试用。
临床也常有不少医家,用防风通圣散(或丸)治疗皮肤痒疹、疮癣等病。但防风通圣散主用于风热壅盛,表里俱实之证。本方则主用于风邪束闭,郁于皮表之证。
牵正散(《成方切用》引《直指方》)
白附子50克、白僵蚕50克、全蝎50克,上药共为细末,每服6克,黄酒调服。
主治中风(发病突然)口眼歪斜,半边脸面瘫痪,口不能撮,鼻唇沟歪斜不正,一侧嘴角下垂,一只眼不能闭合,全身更无其他症状者,即西医所谓颜面神经麻痹。
中医认为此证主见口眼喎斜,别无他症,知为足太阳、足阳明二经(足阳明经挟口环唇、足太阳经起于目内眦)风痰蕴热,经脉牵急而口眼喎斜,其他经脉脏腑,并未受邪,故无他证。
此病虽也称中风,风字实为表示发病突然、快速之意,并非专直伤风所致。取白附子性辛散而驱头面游风。白僵蚕性气轻清上走头面,咸能软化痰浊,辛能驱散风邪。全蝎为治风要药,有小毒可破风痰结滞。又以黄酒调服,辛温疏散,引药入经络而正其口眼。
近代多把此方改为汤药服用,并且常常是随证加味而运用。一般每药用量为6~10克,白附子可稍轻些(一般5~6克),疗效也很好。
我应用本方加味曾治愈许多颜面神经麻痹病人,大部分患者能完全治愈,无后遗症。我常用的经验方为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全蝎9克,白芷10克,葛根10~15克,荆芥穗6~10克,防风10克,蜈蚣2~3条,苏木12~18克,红花10克,细辛3克,炙山甲6克,水煎服,每日1剂。
另用白芥子细末,以浓茶水调为稀糊状,摊在纱布上,贴于患侧。贴前先在口腔中患侧颊内粘膜上,用针尖挑之出微血,一般是令病人张口,沿患侧上齿挑三针(前、中、后各1针);沿下齿边挑三针,上下齿中间边挑三针。然后在患侧面部贴摊有白芥子末所调稀糊的纱布,纱布可按面型予先剪好。一般宜在晚上贴,至后半夜药力已无,则可弃掉。每晚或隔1晚贴1次。贴后如皮肤有起泡或破皮处,可等皮肤长好后再贴。再贴时可将其白芥子糊调稀些,摊薄些,以免再破皮肤。一般说内服上方,外贴此粉末,约1~2周即可明显见效。l个月左右可渐痊愈。要注意,最好是内服汤药外贴白芥子粉同时并用,这样可提高疗效,如再配合针灸每周2~3次则见效更快。
1980年我一学生的母亲突患口眼歪斜,病例如下:邵某某,女,50岁,初诊时间为1980年11月29日。初诊前一天突然左侧面瘫,口向右歪斜,左眼亦不能闭合好,舌发木,左侧耳鸣,心跳,素有便秘之情,此次发病前曾患咽喉疼痛,舌苔薄微黄,脉象弦滑。据此脉证诊为风中于络,内有郁热,内外合邪,经络闭阻,发为口眼歪斜之证。治以疏风清热,平肝活络之法。牵正散结合消风散意加减。处方:荆芥10克,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6克,全蝎6克,菊花10克,生石决30克(先煎),银花10克,白蒺藜10克,苏木20克,黄芩10克,玄参15克,灵磁石20克(先煎),蝉衣6克,3剂。二诊(12月2日):口眼部仍歪斜,头晕,左侧耳鸣,舌左侧发麻,味觉不灵敏,舌质红,舌苔薄黄,脉弦细。再加减前方,加重平肝清火。处方:生芥穗10克,防风10克,蔓荆子10克,白僵蚕10克,全蝎6克,白附子9克,菊花10克,白蒺藜10克,苏木30克,生石决30克(先煎),生赭石30克(先煎),炒黄芩12克,生军3克,3剂。三诊(12月5日):左口角已能自主活动,口已无明显歪斜,左面部及眉棱骨部疼痛,舌苔黄,脉滑。再守前方稍事出入,去白蒺藜、生军,加白芷10克、炙山甲6克、红花10克,改生赭石为40克,5剂。四诊(12月13日):口眼已不歪斜,只有在大笑时可看到稍欠对称,尚有左侧耳鸣,舌脉同上次。再加减前方。处方:白芷10克,防风10克,红花10克,生芥穗9克,全蝎9克,白附子6克,全瓜蒌30克,炒黄芩12克,苏木30克,白僵蚕10克,川芎9克,菊花10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炙山甲6克,5剂。五诊(12月19日):面瘫、口眼歪斜已痊愈,只有仔细端详下,可看到鼻唇沟偏左侧稍浅,左耳尚鸣,大便不爽,舌质红,舌苔薄黄,脉象细弦,尺脉明显。据此脉症,知尚兼有肾火。改方如下:炒黄柏10克,知母10克,生地15克,白芷10克,防风10克,红花12克,全蝎9克,白附子6克,白僵蚕10克,瓜蒌30克,生石决30克(先煎),菊花10克,炙山甲9克,5剂。六诊(1981年1月2日):面部形态已完全恢复正常,左侧面部的感觉亦恢复正常,舌的感觉亦正常。近几天大便干结,口干,左耳尚鸣,舌质红,苔薄黄少津。面瘫已愈,尚有肝肾之火。治宜加强益肾平肝。处方:生地20克,地骨皮12克,防风10克,白芷12克,全蝎9克,白僵蚕10克,白附子5克,生石决明30克(先煎),灵磁石20克(先煎),草决明10克,天花粉15克,蔓荆子10克,全瓜蒌30克,6剂。追访数年,未再复发。
我的大女儿于1960年(18岁)突患口眼歪斜,我当即用针刺太阳、耳门、上关、下关、颧髎、地仓、合谷,隔日一次,一次刺患侧,一次刺健侧,同时用牵正散加减:白芷10克,防风10克,白僵蚕10克,全蝎10克,白附子6克,皂刺9克,炙山甲9克,红花10克,羌活10克,归尾10克,赤芍10克,水煎服,每日1剂。另用毛巾包裹本方煎汁后的药渣熨敷患处,十天即痊愈。
古方中还有一名为“不换金丹”的丸药:荆芥穗、甘草、防风、天麻、白僵蚕各一两,薄荷叶三两,羌活、川芎、白附子、乌头、蝎梢、藿香叶各半两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丸三钱(相当于现代剂量的9克),每服1丸,用茶水或黄酒送下。也治中风口歪。也对用酒化开,涂口歪处。二方相比,不换金丹有退风散热、祛痰祛寒作用,药力大于牵正散。遇中风口眼歪斜,不但风邪盛大,而且挟寒,挟痰及气血闭塞之证者,可采用不换金丹。也可随证加减,改为汤药使用。牵正散药味少,便于随证加味,故应用较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