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风后遗症

 学中医书馆 2013-01-07
中风后遗症
1.吴某,男,丽水云和人。素来脾气急燥,患高血压12年,2006年2月份脑出血,经医院抢救,出血控制,但留下半身不遂,经中西医治疗几个月无寸功。因其女跟我师弟习武,2006年5月1号,师弟武管开业,我去云和,故而求治于我。见患者躺于床上不能转身,体胖,舌胖嫩多津,两边瘀紫,苔厚腻,脉弦数濡,两尺重取全无,问得大便秘结,患肢疼痛。
2.通腑逐痰
枳壳15g厚朴15g生大黄(后下)15g怀牛膝30g枸杞子30g肉桂5g全瓜蒌30g竹茹20g石菖蒲15g
2剂。另加鲜竹沥,每次20ml。每天三次。二诊,患者大便得通,患肢稍可活动。舌脉如前。原方再进三剂。
三诊,患者可起床,舌苔稍退,脉弦数濡。
党参30g生白术30g苍术20g茯苓30g半夏20g制南星20g石菖蒲15g全瓜蒌30g怀牛膝30g肉桂5g枸杞子30g生大黄30g蜈蚣2条,10剂。
四诊,舌苔大退,脉弦数濡。患者在人手扶下可行走几步,但患肢疼痛稍减。
拟:补气活血,化痰通络。
生黄芪150g当归30g鸡血藤50g制南星20g怀牛膝30g巴戟天30g枸杞子30g生白芍20g苍术20g茯苓30g赤芍15g石菖蒲15g蜈蚣2条,10剂。
五诊,患肢力量增加,疼痛已不明显。上方加减治疗。
期间鲜竹沥用了两个月,其它药物还用了杏仁、桃仁、水蛭、地龙、白僵蚕等。经治疗九个月,患者支一拐杖自行走路,生活可以自理。但舌边上还有瘀斑没化尽。
3.清热利湿,化痰解郁。
生米仁300g土茯苓100g忍冬藤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络石藤30g石菖蒲15g苍术30g厚朴15g香附15g制南星20g桂枝15g,20剂
二诊,患者疼痛大减,扶着可以下地,脚指肿痛已退。舌红多津,苔薄腻,脉弦濡,稍按无力。
生米仁300g土茯苓50g虎杖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石菖蒲15g苍术30g厚朴15g香附15g制南星20g桂枝15g生黄芪50g蜈蚣2条,20剂。
三诊,患肢活动能力大增,只是没力气。舌红多津,苔薄,脉弦濡,重按无力。
生黄芪150g生米仁100g土茯苓50g虎杖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石菖蒲15g苍术30g厚朴15g香附15g制南星20g桂枝15g蜈蚣2条,20剂。
四诊,患肢力量大增,自己支一拐杖能行走,但不耐劳。舌红多津,舌边整片瘀青已成为瘀点,脉弦濡,重按无力
生黄芪200g生米仁100g土茯苓50g丹参30g鸡血藤30g海风藤30g青风藤30g石菖蒲15g苍术30g厚朴15g香附15g制南星20g桂枝15g蜈蚣2条,20剂2009年7月中旬再次来金华,支一拐杖行走已较方便,再以补阳还五思路加味进行治疗。
4.药物治疗,15天为1为疗程,补阳还五汤随证加减:黄芪50克,当归30克,赤芍15克,地龙30克,川芎20克,桃仁10克,红花15克,炙甘草15克。如下肢瘫软无力加桑椹,鹿筋。上肢偏废加桂枝通络,兼语言不利加郁金,菖蒲,远志以祛痰利窍,口眼歪斜者加白附子,全蝎,僵蚕,祛风通络,随症加减。
5.各种原因所致的瘫痪:
内服:桂枝20g,黄芪60g,生水蛭粉6g(分吞)
外用:桂枝50-100g水煎两次,每次煮沸后煎煮15分钟,去渣后将两次所煎的药液混合,每天二次温查病灶区域或瘫痪处,以皮肤潮红为度。疗效显著
6.中风后遗症
中医验方,羌活50克,红花90克,三七150克,川丹参250克,葛根120克,独活50克,大人参60克,秦艽60克,寻骨风60克,臭梧桐90克,络石藤90克,白花蛇50克,蚕沙60克,当归60克,穿山甲50克,全虫50克,大蜈蚣40条,牛夕60克,制首乌90克,天麻60克,制马钱子120克,茯苓50克,僵蚕90克,三棱50克,莪术50克,鹿筋150克,地龙60克,白芍120克,黑木耳150克,黑豆子150克,红蚂蚁250克,威灵仙90克,桃仁60克,桂枝50克,杜仲60克,虎骨60克,如无可用黑雄狗腿骨150克,猪天灵盖120克,猪下巴骨120克,雄鸡腿骨120克等代替。 面赤亮脉滑数,加石决明60-80克,偏于手瘫者加桑枝120克,腿者加木瓜120克,防己120克,四肢痹痛加海桐皮120克,口角颜面颤抖加钩藤120克,痰加胆星90克,石菖蒲120克,  使用方法,共研面分成二分,黄耆750克研面,第一分加250克,第二分加500克,先加工第一分为丸,次服10-15克,日三次,饭后服用,服完在服第二分, 临床疗效,轻者一般15-20天见效,30天为一疗程,1-3疗程康复,重者20-30天见效,3-6疗程康复。治愈率百分之91以上,疗效非常肯定。
(1)醋蛋方
配方:鸡蛋1个,老陈醋200ml。
制法:将新鲜鸡蛋揩干净,泡在醋内48小时,蛋壳软化调匀,备用。每日清早空腹喝1次(喝
时添l勺蜂蜜),分5次服完,连服10次为1疗程。主治脑溢血后半身不遂。
(2)白芥子醋方
配方:白芥子400g,醋500g。
制法:2味共煎煮,煎至药汁300ml左右,收存备用。每次取药渣及汁适量,涂敷颌颊部。
功效:利气、散瘀、止痛,用于治疗中风口不能言和舌根紧缩等证。
(3)黄芪参归汤
配方:黄芪30g,当归、赤芍、川芎各15g,丹参20g,红花、石菖蒲各lOg,甘草6g,陈醋20g
(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蛴0,15日为l疗程。
功效:补气活血,化瘀通络,主治脑梗塞。
(4)水蛭三七方
配方:水蛭粉3g,三七粉2g,陈醋20g。
用法:温开水与醋兑成淡醋液,送服药粉,每日3次,连续服药20天。
功效:通经、破瘀、消肿,主治脑血栓后遗症,半身不遂,语言不利等。
(5)山甲马钱子方
配方:穿山甲尾片(炒成珠)60g,精制马钱子6g,熟附片3g,僵蚕3g,醋适量。
制法:诸药分别研细末,混匀备用。淡醋汤送服,每次3g,每日1次。主治半身不遂。(6)加
味补阳还五汤
配方:黄芪120g,白芍50g,归身、桂枝、牛膝、地龙各20g,何首乌、云苓、赤芍、菟丝
子、女贞子各25g,土鳖虫lOg,醋20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睡前服。连续服药15剂为1疗程。主治半身不遂。
(7)海风藤秦艽方
配方:海风藤、秦艽、牛膝、杜仲、桑寄生各15g,巴戟、白芍、木瓜、制附子、狗脊、木
香各20g,薏苡仁50g,肉桂10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中风后遗症,关节僵硬,行走不便。
(8)天冬龟板方
配方:天冬20g,龟板20g,枸杞子20g,白花蛇10g,益智仁10g,人参6g,水蛭12g,石菖蒲
12g,黄精15g,首乌15g,鳖甲15g,黄连10g,苏木12g,海藻12g,天竺黄12g,陈醋15g(冲
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l剂,30天为1疗程。
功效:养阴补肾,通络活血,主治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言语不利等。
(9)活血通络汤
配方:川芎10g,桂枝10g,鸡血藤30g,葛根12g,羌活10g,归身10g,北芪60g,地龙10g,三
棱10g(炒),炒莪术10g,石菖蒲10g,乌梢蛇10g,赤芍10g,甘草6g,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天1剂。功效:活血化瘀,主治脑血栓形成。
(10)黄芪丹参汤
配方:黄芪45g,丹参15g,水蛭3g(研末吞服),地龙10g,赤芍10g,三七3g(研末冲服),陈醋
15g(冲服)。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主治脑血栓。
(11)益智骨碎方配方:益智仁10g,骨碎补10g,补骨脂10g,天竺黄10g,何首乌20g,枸杞子
30g,石菖蒲10g,郁金lOg,丹参30g,川芎10g,陈醋15g(冲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化痰,补肾,治中风后老年性痴呆症。
(12)茵陈益精汤
配方:茵陈40g,首乌20g,金樱子30g,葛根20g,泽泻15g,大黄10g,三七粉5g(冲服),陈醋
15g(冲服)。
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5天为1个疗程。停药5天再进行下个疗程,一般用药4个疗
程以上。用药期间,应配合语言及机能训练。
功效:主治脑梗塞后继发老年性痴呆症。
中医治疗偏瘫十二法
        一、疏散风寒法
        适应证:年高气衰,冬季感受风寒后(多在由暖处猝至冷处或汗出受风寒时发生),猝然偏瘫,舌苔薄白,脉浮紧者。
        方药:续命汤加减:麻黄10克,石膏10克,桂枝10克,当归10克,人参(或党参)10克,干姜10克,甘草10克,川芎5克,杏仁10克,千年健10克,威灵仙10克,老鹳草10克。
         病例:刘×,男,65岁,农民。雪夜披衣开门时,突然左侧偏瘫摔倒在地,前医以补阳还五汤治疗10日无效。邀家兄前往。审其脉浮紧,舌苔薄白,神识清楚。诊为风寒客于半身之腧。以续命汤加减1剂证减,10剂诸证消失而愈。
        二、益气活络法
        适应证:气血俱虚,络脉瘀滞,偏瘫不用,脉患侧弦大,健侧弦缓或沉弦。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味:黄芪30一60克,当归10克,地龙10克,川芎10克,赤芍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木瓜10克。
         若头目眩晕,疲乏无力,脉迟弱者,加味补血汤。黄芪30克,当归15克,龙眼肉15克,鹿角胶9克,丹参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甘松6克。
        病例:赵××,女,68岁。一个月前睡眠过程中突发偏瘫。先在某院治疗效果不明显。审其除左上下肢不能活动外,神志清楚,伸舌偏歪,苔薄白,脉左弦大,右缓。诊为气血俱虚,络脉瘀滞。拟补阳还五汤加味方。4剂后好转,40剂后诸证消失。
        三、理气疏肝法
        适应证:肝郁气滞,枢机不利,阳气不能外达,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心悸失眠,轻度偏瘫,口苦咽干,舌苔薄白或薄黄而润,脉沉弦涩或结或弦紧者。
        方药: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加减:柴胡10克,半夏10克,黄芩10克,党参10克,桂枝10克,生姜10克,茯苓15克,大黄3克,甘草6克,大枣5枚,龙骨15克,牡蛎15克。病例:耿××,男,68岁。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缩3年,脑血栓形成后遗症2年。曾用中、西药治疗效果不明显。细审前医所用诸方多为平肝熄风,养阴清热,益气活血之剂。察其证见头晕头痛,胸满心烦,心悸阵作,左侧偏瘫,活动不便,舌苔薄白,脉沉弦而结。诊为肝郁气结,阳气不能外达一证。予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剂,诸证俱减,60剂后诸证消失而愈。
        四、理气活血法
        适应证:气滞血瘀,筋脉失养,瘫痪拘挛,疼痛难伸,胸胁苦满,心烦易怒,头晕头痛,舌质暗,苔薄白,或有瘀斑,脉沉或沉涩。
        方药:逍遥散加减:柴胡10克,当归10克,赤芍10克,郁金10克,青皮10克,桃仁10克,红花10克,丝瓜络10克,连翘10克,木瓜10克。
        病例:高××,女,60岁。右侧偏瘫3年多,前医以补阳还五汤、天麻钩藤饮及针灸、西药治疗,不但无效,反见日渐疼痛拘挛,难于伸展,头晕头痛,心烦失眠。转邀李翰卿先生诊治。云:两脉沉弦而涩,舌质稍暗,头晕头痛,心烦易怒,此气滞血瘀,筋脉失养所致也,宜逍遥散加减治之。一周后疼痛拘挛果见好转,继服一月疼痛、拘挛、瘫痪均消失大半,又服一月诸证俱失而愈。
        五、平肝潜阳法
        适应证:阴虚阳亢,头目眩晕,目胀耳鸣,头中热痛,偏瘫麻木,面赤如醉或仅印堂穴附近红赤,舌苔白舌质红,脉弦长有力或寸脉大,甚或上人鱼际。
        方药:镇肝熄风汤加减:怀牛膝30克,代赭石30克,生龙骨15克,生牡蛎15克,生龟甲15克,生白芍15克,玄参15克,天门冬15克,川棟子6克,生麦芽6克,茵陈6克,甘草4克,桑枝30克。
        若脉弦数,舌红,头晕目眩,有时震颤等肝火化风者,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9克,钩藤15克,石决明25克,栀子9克,黄芩9克,川牛膝12克,杜仲9克,益母草12克,桑寄牛24克,夜交藤15克,茯苓15克。
         病例:赵××,男,成。头重脚轻,站立不稳,头中热痛,烦躁失眠,左上下肢活动不便1年。某院诊为动脉硬化,脑血管痉挛。中、西药治疗8个多月无效。审其面色红赤,尤以额部为甚,舌质红,苔薄白,脉弦大上人鱼际.诊为阴虚阳亢,予镇肝熄风汤加减,]O剂后诸证大减,30剂后走路基本恢复正常,头晕亦随之消失。
        六、柔肝熄风法
        适应证:真阴亏损,虚风内动,瘛疭瘫痪,神疲乏力,或自汗盗汗,手足心热,舌绛少苔或光剥无苔,脉虚大无根或虚而无力。
        方药:大定风珠加减:白芍18克,阿胶9克(烊化),龟甲12克,生地18克,火麻仁6克,五味子6克,生牡蛎12克,麦冬18克,炙甘草12克,生鳖甲12克。
        病例:李××,男,79岁。在开会发言时,突然昏迷偏瘫.急住某院,诊为蛛网膜下腔出血。中、西药治疗2个多月无效。审其意识朦胧,失语,右侧偏瘫,手足心热,并见时时瘛疯,舌质红绛无苔,脉虚大。综其脉证,诊为阴液亏损,虚风内动,筋脉失养,予养阴柔肝熄风,大定风珠加减。一周后神志转清,右上下肢微能活动,又继服2月,上肢能上举至头,手指亦稍能活动,并能在他人搀扶下走30步左右。
        七、益气散风法
        适应证:气血俱虚,寒湿内蕴,外受风寒,偏瘫身重,心中寒,气短乏力,手足厥冷,舌苔薄白,脉沉细弦。
        方药:侯氏黑散加减:菊花40克,白术10克,细辛3克,茯苓3克,牡蛎3克,桔梗8克,防风10克,人参4克,明矾3克,黄芩5克,当归3克,干姜3克,川芎3克,附子5克。共为细末,一日3次,一次1一3克,黄酒少许,冷服。
        病例:李翰卿先生治一男性患者,右侧轻度偏瘫1年,四肢沉重,行路困难,有时翻身亦感困难,畏寒怯冷,纳差神疲,舌质淡苔薄白,指厥脉微。予侯氏黑散2月而愈。
        八、苦寒泻火法
        适应证:肝胆实火,筋脉失养,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轻度偏瘫,恶热,尿黄赤,舌质红苔黄或黄白,脉弦数者。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0克,栀子10克,黄芩10克,柴胡10克,生地10克,泽泻10克,车前子10克,木通10克,当归10克,防风10克。
         若大便干燥,舌苔黄燥者,去车前子、泽泻、木通,加酒军6—10克。
        病例:胡××,男,成。高血压、脑血栓形成3个月来,虽经针灸、中、西药物治疗有效,但仍左半身活动不便,头晕头痛,烦躁易怒。询之,除上症外,并见目赤口苦,便干尿黄,舌苔黄,脉弦数。予龙胆泻肝汤加减20剂而愈。
        九、化痰通络法
        适应证:气滞痰郁,络脉不通,偏瘫挛急,难于屈伸,疼痛,痴呆,或无故悲哭,舌苔白或黄白,脉沉滑。
        方药:癫狂梦醒汤加减:桃仁24克,柴胡9克,香附9克,木通9克,赤芍9克,半夏9克,大腹皮9克,青皮9克,陈皮9克,桑皮9克,川芎9克,苏子30克,甘草15克。
        若仅轻微偏瘫,头晕,口干,脉弦滑者,熄风通络汤:钩藤30克,地龙10克,桑枝30克,木瓜10克,枳壳10克,香橼10克,佛手10克,连翘10克,丝瓜络10克。
        病例:高××,女,60岁。脑血栓形成4年多来,痴呆妄语,右侧偏瘫,翻身站立等均困难,饮食尚可,舌偏歪,舌质红苔黄,脉沉弦滑。诊为气滞痰郁,脉络瘀滞,予癫狂梦醒汤加减10剂,偏瘫、妄语、痴呆等好转。20剂后翻身自如.并能在他人搀扶下走路。
        十、益气养血,化痰通络法
        适应证:气血俱衰,痰浊阻滞,痰多或不多,昏迷或失语,或瘫痪缓纵不收,心悸失眠,烦躁易怒,舌苔白或黄白而膩,脉虚大弦滑。
         方药:十味温胆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9克,丹参15克,麦冬9克,人参9克,五味子9克,竹茹9克,枳实9克,半夏9克,陈皮9克,茯苓9克,甘草6克,川芎9克,知母6克。
         病例:岳××,男,71岁。脑血栓形成2个多月来昏迷、瘫痪不见改善,审其证除昏迷、瘫痪外,喉中痰声漉漉不止,发热,舌苔黄白厚腻,脉虚大弦滑。诊为气阴俱衰,痰火郁结,络脉瘀滞,心窍被蒙。予十味温胆汤加减10剂神志转清,偏瘫好转,继服1个月后上下肢活动明显改善,但行走仍略感不适,半年后诸症消失而愈。
        十一、补气养阴法
        适应证:偏瘫数年久久不愈,气短乏力,汗多口干,舌质红,苔黄白,脉虚大。
        方药:芪脉地黄汤加减:黄芪15克,当归10克,麦冬]O克,党参10克,五味子10克,苍术10克,生地15克,茯苓10克,泽泻10克,丹皮10克。
        病例:徐××,男,69岁。偏瘫9年,翻身困难,虽两人搀扶亦仅能走六七步,气短乏力,疲乏思睡,食欲正常,自汗盗汗,舌质红少苔,脉虚大。诊为气阴两虚。予芪脉地黄汤40剂后能自如的翻身,60剂后能在放下拐杖的情况下走路四五百米左右。
        十二、培补肾气法
        适应证:肾气虚衰,筋骨失养,瘫痪久久不愈,脉沉细弦或虚大无根者.
        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熟地30克,肉苁蓉15克,巴戟天10克,山萸肉10克,石斛10克,麦冬10克,茯苓10克,附子10克,肉桂6克,菖蒲10克,远志10克,薄荷1.5克,生姜3片,大枣4个。
         脉细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赤,尿黄者,虎潜丸加减:酒黄柏6克,炙龟甲30克,知母3克,熟地12克,白芍10克,陈皮10克,锁阳10克,干姜1克。
        病例:商××,男,50岁。右侧偏瘫,语涩5年多。审其脉微弱,指趾厥冷。子地黄饮子加减2年,愈。

中风后遗症食疗方
 【青果白金膏】  
  配方: 鲜青果500克,郁金250克,明矾粉100克,白僵蚕100克,蜂蜜适量。
制法: 将青果打碎,白僵蚕研末。先将青果与郁金放砂锅内,加水1000毫升,煮1小时后滤出药汁,再加水500毫升,煎如前。将两次药汁混合,文火浓缩至500毫升,加明矾粉、僵蚕粉及蜂蜜收膏。
功效: 熄风解痉,化痰开结。
用法: 每日早晚各服10毫升,开水送下。
 
 【人参薤白粥】  
  配方: 人参10克,薤白12克,鸡蛋(去黄)1个,小米50克。
制法: 先将人参打碎,加水用文火煎汤,然后加入小米煮粥,粥将成时下鸡蛋清及薤白,煮熟即可。
功效: 益气和中,豁痰通阳。
用法: 可作早晚餐服食。
 
 【薏豆萝卜粥】  
  配方: 薏米3o克,白扁豆30克,鲜山药30克,白萝卜60克,粳米60克。
制法: 鲜山药去皮切块,白萝卜切块,薏米、白扁豆、粳米、加清水适量煮粥,10分钟后加入山药、白萝卜,熬至粥稠。
功效: 健脾祛湿。
用法: 每日1剂,连服7~10日。
 
 【天麻炖猪脑】  
  配方: 天麻10克,猪脑1个。
制法: 天麻、猪脑共放在瓦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即成。
功效: 祛风开窍,滋养通脉。
用法: 上述为1次量,每日或隔日1次。
 
 【杞菊饮】  
  配方: 枸杞子30克,菊花10克。
制法: 将二药煎水代茶饮。
功效: 滋阴补肾,疏风清肝。
用法: 每日1剂,不拘时频饮。
 
 【枸杞羊肾粥】  
  配方: 枸杞子30克,羊肾1个,羊肉50克,粳米50克。
制法: 将羊肾、羊肉切片与枸杞子放人锅中加入清水适量及葱、五香粉等佐料,先煮20分钟,再下米熬成粥。
功效: 补肾通脉。
用法: 可作早餐服食。
 
 
 【龟血炖冰糖】  
  配方: 乌龟3只(每只250克左右),冰糖适量。
制法: 取乌龟血放碗中,加清水及冰糖适量,放入锅中隔水炖熟食。
功效: 滋阴养血,通脉。
用法: 每日1次,7次为1个疗程。
 
 【杜仲牛膝猪脊骨汤】  
  配方: 杜仲30克,怀牛膝15克,猪脊骨500克,红枣4个。
制法: 将杜仲、怀牛膝、红枣(去核)洗净,猪脊骨斩碎,用开水氽去血水,然后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3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 补肾强筋健骨。
用法: 上汤随量饮用。
 
 【黄芪猪肉羹】  
  配方: 黄芪30克,大枣10枚,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猪瘦肉100克。
制法: 猪瘦肉切片,与黄芪、当归、枸杞、大枣共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炖汤,汤成拣去黄芪、当归,调味即可。
功效: 滋补肝肾,益气起痿。
用法: 食肉喝汤,并吃枸杞与大枣。每日1剂,可连用1~2个月。
 
 【地龙桃花饼】  
  配方: 黄芪100克,干地龙(酒浸)30克,红花、赤芍各20克,当归50克,川芎10克,桃仁(去皮尖、略炒)15克,玉米面400克,小麦面100克,白糖适量。
制法: 将黄芪、红花、当归、赤芍、川芎浓煎取汁,将地龙烘干研粉,与白糖、玉米面、小麦面混匀并以药汁调和成面团,分制为20个小饼,将桃仁匀布饼上,入笼蒸熟(或用烤箱烤熟)即可。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起痿。
用法: 每日2次,每次食饼1~2个。
 
 【芪蛇汤】  
  配方: 净蛇200克,黄芪50克。
制法: 上二味加水及调料煲汤。
功效: 益气活络。
用法: 佐餐食用。食肉饮汤。
 
 【桃仁参茶】  
  配方: 明党参15克,桃仁15克,茶叶15克。
制法: 上三味研细末备用。
功效: 益气活血化瘀。
用法: 每服3克,沸水冲服。
 
 
 【归参鳝鱼汤】  
  配方: 党参15克,当归15克,鳝鱼500克。
制法: 将中药放入药袋中扎口,鳝鱼洗净切段,放入料酒、酱油、葱、姜等,与药袋同煮开,去浮沫,改用小火炖1小时,捞出药袋,加入味精、香油等调料。
功效: 益气活血通络。
用法: 1~2日1剂,可连用半月,吃鱼饮汤。
 
 【黄芪川芎兔肉汤】  
  配方: 兔肉250克,黄芪60克,川芎10克,生姜4片。
制法: 兔肉切块,去油脂,用开水汆去血水,然后与黄芪、川芎、生姜一齐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煮2小时,调味即成。
功效: 补气活血通络。
用法: 每日或2日1剂,随量饮汤食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