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艾灸治疗腰痛有神功

 我_要认真学习 2013-01-07

  腰痛为临床常见症状,在针灸科门诊病人中,以腰痛为主诉的病人占很大的比例。首先应该排除肾脏病等病变,就单纯的腰部肌肉腰椎引起腰痛而言,很多中老年人为之困扰。腰痛的中医治疗的方法多种多样,中药内服,中药外治,拔罐,放血疗法,针刺,艾灸,推拿,整脊等。笔者在临证中,以针灸为主,配合其它疗法,绝大多数病人都能取得理想的疗效。

  如近来本市已老年男性病人,两月之前发生脑血栓,但病情轻微,又经过及时的治疗,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状,时感手指脚趾麻木。病人住院前便有腰痛症状,持续疼痛而没有缓解,以至于夜晚腰痛而无法翻身,早上起床穿衣十分困难。经他人介绍来针灸科治疗,五次针灸治疗后,腰痛明显缓解,又经十多次治疗,腰痛不明显,手指脚趾麻木等症状也明显缓解。

  腰痛有一种简便廉验的方法,那就是艾灸,病人家属可以自己操作,除购买艾条外,病家不需花钱。

  本艾灸方法,见效快,凡事因寒冷潮湿而症状加重者,效果都很好。做艾灸之前,先在疼痛部位做局部的按摩,即用手掌轻轻揉按腰部,大约十分钟左右。然后点燃三支艾条,艾灸双肾俞穴和腰阳关穴。病人俯卧位,枕头垫于胸下,双臂置于枕头两侧,颈部放松,下肢伸直放松,意念集中于腰部。医者站立病人右侧,右手持两艾条,如手执竹筷夹菜之状,使两艾条燃烧端靠近左右肾俞穴,左手执第三支艾条艾灸腰阳关穴。及时弹掉艾条燃烧端上的灰烬,使火力温和持久。艾灸时,先在腧穴处行回旋灸两分钟,然后将艾条略抬高,距离皮肤两到三厘米,持续艾灸半小时,以病人自觉温热感渗透至肌肉层,甚至向臀部放射或者向周围扩散,有时病人可以感觉到肚脐深处有热感或者明显的搏动感。艾灸完后,病人一定要穿上厚衣服或盖上厚被,平心静气体会热感,直至消失。

  眼下,大街上经常见中医推拿店,皆号称专治颈肩腰腿痛,又经常打着中医的旗号进行拉客,能取得真实疗效者少之又少,且价格昂贵。有钱者可以花钱为了放松去享受按摩,普通老百姓需要的是花钱少的疗效。

  近来,一领导腰痛难忍,以至于无法查房,来针灸科接受治疗,我用了这种被人怀疑的“小伎俩”,腰痛大解,于是有以上肺腑之言。希望天下腰痛之人皆知正确艾灸之功效, 摆脱疾病痛苦。孙真人曰:“医者-又不可恃己所长,专心经略财务,但作救苦之心,于冥运道中,自感多福者耳”。

  附:

  《素问·异法方宜论》说:“脏寒生满病,其治宜灸焫。”

  《灵枢·经脉》篇指出:“陷下则灸之”。

  《灵枢·官能》篇说:“阴阳皆虚,火自当之”。

  《伤寒论》“下利手足厥冷,无脉者灸之。”

  《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长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年寿矣”。

  《医学入门》“虚者灸之,使火气以助元气也;实者灸之,使 实邪随火气而发散也;寒者灸之,使其气之变温也;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也。” 

 




中医诊断学
  • 中医诊断学01
  • 中医诊断学02
  • 中医诊断学03
  • 中医诊断学04
  • 中医诊断学05
  • 中医诊断学06
  • 中医诊断学07
  • 中医诊断学08
  • 中医诊断学09
  • 中医诊断学10
  • 中医诊断学11
  • 中医诊断学12
  • 中医诊断学13
  • 中医诊断学14
  • 中医诊断学15
  • 中医诊断学16
  • 中医诊断学17
  • 中医诊断学18
  • 中医诊断学19
  • 中医诊断学20
  • 中医诊断学21
  • 中医诊断学22
  • 中医诊断学23
  • 中医诊断学24
  • 中医诊断学25
  • 中医诊断学26
  • 中医诊断学27
  • 中医诊断学28
  • 中医诊断学29
  • 中医诊断学30
  • 中医诊断学31
  • 中医诊断学32
  • 中医诊断学33
  • 中医诊断学34
  • 中医诊断学35
  • 中医诊断学36
  • 中医诊断学37
  • 中医诊断学38
  • 中医诊断学39
  • 中医诊断学40
  • 中医诊断学41
  • 中医诊断学42
  • 中医诊断学43
  • 中医诊断学44
  • 中医诊断学45
  • 中医诊断学46
  • 中医诊断学47
  • 中医诊断学48
  • 中医诊断学49
  • 中医诊断学50
  • 中医诊断学51
  • 中医诊断学52
  • 中医诊断学53
  • 中医诊断学54
  • 中医诊断学55
  • 中医诊断学56
  • 中医诊断学57
  • 中医诊断学58
  • 中医诊断学59
  • 中医诊断学60
  • 中医诊断学61
  • 中医诊断学62
  • 中医诊断学63
  • 中医诊断学64
  • 中医诊断学65
  • 中医诊断学66
  • 中医诊断学67
  • 中医诊断学68
  • 中医诊断学69
  • 中医诊断学70
  • 中医诊断学71
  • 中医诊断学72
  • 中医诊断学73
  • 中医诊断学74
  • 中医诊断学75
  • 中医诊断学76
  • 中医诊断学77
  • 中医诊断学78
  • 中医诊断学79
  • 中医诊断学80
  • 中医诊断学81
  • 中医诊断学82
  • 中医诊断学83
  • 中医诊断学84
  • 中医诊断学85
  • 中医诊断学86
  • 中医诊断学87
  • 中医诊断学88
  • 中医诊断学89
  • 中医诊断学90
  • 中医诊断学91
  • 中医诊断学92
  • 中医诊断学93
  • 中医诊断学94
  • 中医诊断学95
  • 中医诊断学96
  • 中医诊断学97
  • 中医诊断学98
  • 中医诊断学99
  • 中医诊断学100
  • 中医诊断学101
  • 中医诊断学102
  • 中医诊断学103
  • 中医诊断学104
  • 中医诊断学105
  • 中医诊断学106
  • 中医诊断学107
  • 中医诊断学108
  • 中医诊断学109
  • 中医诊断学110
  • 中医诊断学111
  • 中医诊断学112
  • 中医诊断学113
  • 中医诊断学114
  • 中医诊断学115
  • 中医诊断学116
  • 中医诊断学117
  • 中医诊断学118
  • 中医诊断学119
  • 中医诊断学120
  • 中医诊断学121
  • 中医诊断学122
  • 中医诊断学123
  • 中医诊断学124
  • 中医诊断学125
  • 中医诊断学126
  • 中医诊断学127
  • 中医诊断学128
  • 中医诊断学129
  • 中医诊断学130
  • 中医诊断学131
  • 中医诊断学132
  • 中医诊断学133
  • 中医诊断学134
  • 中医诊断学135
  • 中医诊断学136
  • 中医诊断学137
  • 中医诊断学138
  • 中医诊断学139
  • 中医诊断学140
  • 中医诊断学141
  • 中医诊断学142
  • 中医诊断学143
  • 中医诊断学144
  • 中医诊断学145
  • 中医诊断学146
  • 中医诊断学147
  • 中医诊断学148
  • 中医诊断学149
  • 中医诊断学150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