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美容与皮肤病的个人见解+艾灸也可以一剂知

 憩苑 2015-05-05

昨天我们科里写上一年的工作经验总结,领导看了之后,找到我,交给了我一个任务,让我交一份关于皮肤病的,特别是中医美容方面的心得。今天正好在这里借花献佛。

因为在科里,一般皮肤科的病都是我给看,倒是积累了一些心得,来这里看病的人,一般都是脸部有色斑,还有疮痘的比较多。正常情况下,患者有时间的,我都是针药并用,没有时间的,就光喝中药,效果都还不错。萌发治皮肤病是因为一个朋友,也因为这个,居然体会出自己治皮肤病的思路,她呢是过敏性鼻炎,她呢,身体很好,能吃能跑能睡,什么都跟正常人一样,甚至在精力方面比一般人强盛很多,但不知道怎么回事,有那么一年冬天,鼻子就开始出问题了,老流清涕,一遇冷空气就难受。当时来看的时候,刚好是冬天,我就想着朋友看得起你,得好好整啊,但是没有治过,头绪不是很多,有一些经方,但没有去用,因为过敏性鼻炎如果经方效果好的话,就不会传为难治的病之一了,所以当时没有考虑书上的治疗方法。当时我给针灸了,总体是觉得阳气不足,扎上合谷,还有灸上大椎之后,用的都是偏补的手法。当时短期效果可以,但长期就不行了,过几天,症状还有,后来她也没有时间天天过来针,就考虑用中药了,想了很多,后来看到了窗户的玻璃,北方的窗户都是很厚实的那种,我是南方人 ,南方雪很少,有一天我站在窗户边上,看窗户外的雪,无意之中,呼出的气在窗户的玻璃上,马上就结成冰了,也看不清外面了,模糊了视线,我就在想,过敏性鼻炎老有鼻涕,跟这个呼出的口气到了玻璃这里,两者有没有联系,正常我们的鼻子里是气,而不是液体,呼出的气正常也不会在玻璃上结冰上,我就联想,联想了两个晚上,终于想明白了,是因为温差,如果我呼出的气的温度跟玻璃的温度是一致的,肯定不会结成雾状或者结冰,同理,如果外面不冷,很热,温度跟我呼出的气同样,也不会。要让鼻子里面没有涕,两个方法,要嘛就是把体内的温度整成跟外面的一样,当然这样的话,人的温度只有在一种情况下会这样,只有死的人才会没有温度的。还有一个就是,把体内的温度升起来,体内阳气卫气差了,调节温度的能力就差了,正常情况下,人体小天地,应时应地,跟体外的天地是一种和谐的状态。要让他和谐,就要补充阳气卫气,于是,我想到了桂枝汤,当然刚桂枝汤还行,那会儿我在跟于老师学习,于老师最喜欢用葛根,葛根可以升阳,可以达到引经的效果,能把气血升到头面。再加了点局部作用的,细辛,苍耳,吃了四付药之后,好转很多,最明显的就是,我感觉她的皮肤有光泽了,更嫩了,后来继续随症加减,发现,过敏性鼻炎的症状没有治好,容颜却焕发了,痘也好了,皮肤也光滑多了。后来去跟余老师学习的时候,余老师说阳化气,阴成形,让我明白了。过敏性鼻炎要扶阳,要让阳升阴降。后来应用了这个方法,疗效确切,最起码有一个患者治了一段时间,今年天气变冷的时候就没有复发过。

转入正题吧,桂枝加葛根汤后来还应用了数次,对脸部气血改善确实很好,后来治了几个长痘了,一服用这个药的时候,痘会更厉害,但是脸部更有光泽了,伴随一些手足怕冷的症状反而好了,坚持治一段时间后,痘也好了。桂枝加葛根汤,给了我不少领悟。

对于脸有皮肤病,原因很多,年轻的人大数是因为作息,包饮食,伤了脾胃,长久之下肠道不好,所以熬夜的,爱吃零食的,皮肤多半都不好。有句话这么说的,烧烤毁人容,吃多了烧烤,那股火气就会向上走,最后到脸上,火性炎上,到了脸上之后,身体状态好的,当时就发出来了,就像冰台老师说的,人的气血有一种本能,会保护机体,火气都人是有害的,不发出去的话害处大,所以这种本能为了保护你,只有通过长痘的方式把火气发出去了,很多人,一碰到长痘的,就一派寒凉药下去,当时很快见效,寒凉伤阳,把你的火气压下去的同时,阳气也被寒凉伤了,而且,火气也没有排出去,火的性质就是往上走的,往外发的,你一用寒凉,是让他往深处走,就算你用了药,脸上痘 好多了,还是会反复,以后还犯,你还治,慢慢鲜红的痘,变成了暗红色的痘了。因为伤了阳气了,再一喝寒凉的药,慢慢就怕冷,状态更差。这种情况多得是。

说到这个,我不是说别人的水平问题,是想说,人的气血本能很重要,就像高血压一样,其实高血压只是因为你身体的供血不好,人的本能为了代偿,让血管的压力增大,加强供血,使供血水平提到正常。治病必先求于本,什么叫本,见高血压,就给降压药,见痘就消痘,是否有点不负责任。

能导致痘的原因很多,有寒,有湿,有浊,有风,还有虚,比如夜生活过多的人,肝火旺,伤了肝血,肝血供应不上,肝气郁滞,还能导到木不生火,肝不生心,心主血的功能差了,脸部就会气血不通,郁住了,多思虑,思则脾结,思则气结,气打结了,久而亦不通,加上外邪,会更都会导致脸皮的问题,还有饮食问题,长期饮食不规律的,脾胃不和,胃降不当降,浊不下反而上逆,最后会到那里,到脸,还有肠道不好的,清气升不了,脸部缺养分了,或者肠道堵了,该下的浊气,下不来,最后往上返,最后一样能到脸部。脸的色泽应该是明亮的,很多人反而一派晦暗。总体说来,就是阴阳不在其位,清阳欠升,浊阴欠降。所以导致脸上的皮肤问题的关键东西是什么呢,不管是斑,是疹,是痘,是疮,都是郁导致的。郁而不通,不通则堵,那么多湿,浊,寒,热,风堵在那里,本能欲发而不能发,时间之下,脸部怎么好颜色?

治的话,就是一个字,通,我不祛寒,不清热,不祛湿,也不祛风,让血脉通,血脉怎么通呢,第一就是打通血脉的通道,就像一条河一样,把堵的垃圾全清理掉,第二就是加强血脉的力量,也像一条河一样,堵的垃圾清理掉之后,再注大水一冲,肯定就能干净了。

    治疗上,要咋搞呢,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心主血,所以这个通的基础就要靠加强心主血的力量,用什么,桂枝加葛根汤,桂枝能温阳,还能通脉,主要还走上焦,是加强心主血力量的不二之选。要治脸部的皮肤病,要想到在脸上,脸部是谁管的,第一,心主血脉,其华在面;第二,肺主皮毛,肺朝面脉。第三,脾主升清,脾主肌肉。这一用桂枝汤加葛根汤,主血脉照顾到了,桂枝调和营卫,肺也考虑到了,而且用了葛根,加强了脾胃的升清作用,脾胃也照顾到了,所以用桂枝加葛根汤为底方,在理在法在临床都能站得住脚的。通解决了,脸部郁的东西就能被血脉搬运走,然后通过二便排出体外。这是治本之法,总根本上去解决问题,当然,很多人会问,会不会上火,反而加重的情况,会,一用上之后,正常的时候痘长的反而更快,我觉得这是一个好现象,把郁气加整排除。因为这个,我没有少被患者磨,后来经过解释之后,患者还是心有疑虑。后来长期疗效肯定之后才理解是这么回事。

        当然,在临床应用的时候,我不可能就凭桂枝加葛根汤统治所以皮肤病,中医没有万法的良方,别忘了,中医唯一的法宝不是秘方秘药,也不是金针刺穴,是什么呢,是辨证论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是要考虑患者个人原因,比如,饮食不好的,要健脾,通肠道,肝郁的要治肝,肾不足的,要扶肾。

(往下接)针灸治疗皮肤病效果也挺好,说说美容吧,正常人,每天针一次合谷,足三里,一周之后,脸色会很好,我们有一个领导就在我这里针了一段时间,她是心脏不好,缺血,其实没多大事,中医来说也就是心气不足推动不了心血,常常心慌气短,而且,就针三个穴位,足三里,合谷,还有内关,刚开始针的时候,效果很不错,但针了几次之后,心慌还是偶有,考虑内关穴偏于泻,就换了劳宫,心慌就好多了,关于内关穴偏于泻,还有劳宫穴偏于补这个说法是来自于余老师,经过我几次临床试验,余老师所言非虚。领导扎了半个多月,脸部就能有那种艳若桃花的感觉。

还有,针刺配合汤药一起用的时候,针刺能达到一种类似引经的效果,这个体会是在以前跟一个朋友治近视,我给开的是陈士铎辨证录里面的方,喝上之后,精力充沛了,但是近视就是没有改善,我想到了针刺,其实也没有进去,更没有留针,就是用中指扶住针,跟针尖齐平,对眼周轻轻的围刺,中指跟针尖要调整好,如果针尖太长了,就容易出血,最主要的是痛,就轻轻的刺一下然后离开,反复如此,这种刺法是不痛的,很舒服,我就是取去引药力上行的目的,我还分别对比,不喝汤药的时候刺,喝的时候刺,效果真差异挺大。所以后来对很多有斑,黑眼圈,脸有发黑,发瘀的患者,我都是用这种方法在局部刺,而且不痛,患者无痛苦,但是刺完之后,区域的皮肤敏感了,气血旺盛了。唯独有一点就是,脸部的皮肤比较敏感,而我又在患者眼皮底下作业,患者感觉压力大大的。

这招不仅能引经,而且能改善局部微循环,就是通局部气血,其实也是针对根本病机不通的治疗方式。就比如,手上有一个顽疤,如果你在周边按我这个方法围刺,肯定好的更快。说到这里,有人可能要说,放血的效果也很好啊,为什么不用呢,放血嘛,我考虑过,但是,有些本虚标实的人不适合用,除了青春期的,单纯的血热导致皮肤病的不多,都是本虚标实,这样一放血,反而伤了气血。可能你一看到在病变周边放血了,把里面的恶血放出来的,皮肤的问题当时就见轻了,事实上很多这么做的,都是饮鸠止渴,过一段时间,发的更严重。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吾不为也。而且,患者对血普遍会比较敏感,就感觉我们在患者身上割肉似的,心里抗拒的要死,下回看到你都得怕。

这么针药并用,也算是顺其性,和其全。血脉跟河流一样,水是流动的,让水顺着道流才是水的特性,同理,让气血各行其道,周行而不殆才是根本大法。

当然,在针药并用的同时,还可以配合脸部推拿啊,还有外用面膜啊,效果都可以协同的,面膜的作用是很神奇的,前提是中药面膜,我就试验过,组合过面膜,面膜这事,在去年的时候,我朋友的对象,他们两个不在同一个地方,朋友的对象就想到他所以在城市发展(这一点我很佩服,因为她的工作很好,收获远远不是在我朋友所在的地方能比的),我朋友对象这几年自己也存了不少钱,计划在我朋友的城市开一个美容店,有一天一起吃饭,知道我是中医,我朋友是西医,聊到了这个问题,朋友就让我整一个好方出来,说一起合伙算了,当时真没有当回事,毕业后上班之后,看到来科里看皮肤问题的人比较多,而且,汤药的效果从短期的效果来看不是很乐观,就决定把以前的想法拿出来,先从古书里面找一些面膜方,发现效果不尽人意,后来书看多了,四处走多了,才有所收获,从现代药理来说,面膜粉的细度只有达到1200目以上,才能渗透皮肤,这样吸收效果才好。但是我们医院设备达不到啊,能到100目就顶天了,后来想了好多招,还真想出来了,就是通过调腠理,在结合十几次的试验,还真整出一个不错的面膜粉,当时还不敢给用到病人身上去,还好,科里的护士都对美容很感兴趣,都试验了,这种面膜粉是一种这样的感觉,因为粉里没有用白芥子,皂角之类的东西,都是一些温和的中药,所以并没有刺激性,目前为止还真没有过敏现象,一用上之后,是从皮肤里面往外渗透的那种清凉感,这种清凉感,只要粉湿度还在,就能保持,一洗完之后,皮肤还会产生一种温热感,像按摩似是,有时候脸会呈轻微的红色,当然十多分钟后会自动消除。经过不少试验之后,发现配合汤药,用上之后,不超过三次,脸部皮肤都会紧致许多,特别是保湿效果不错,我自己也常常当实验品,在东北的秋天,干燥的要命,身为南方人的我根本无法适应,脸上的皮肤常常起皮,用上之后,脸有润泽了,然后不起皮了,光滑了许多,科里女士常常说小桥别再做了,让我们情何以堪啊。

所以说,咱们中医是管事的,可以这么说,这个面膜粉的效果比市场上的最少强几筹,就是纯中药,能达到这样的效果,中医的能力,可见是非常厉害的,感谢先贤!(因为方已用作商业,无法公布,还请见凉)。

还有一招,就是饮食,女士都有一个爱好,吃水果,认为水果含的维C多,水分也多,还是属于素的,还能排毒。更有甚者,不吃饭,就吃水果。我的很多患者,我都是禁他们吃水果的,要是吃了,我肯定会对他们上政治课。现在科学发达了,运输也方便了,南方的水果,今天刚摘,明天就可以到东北。甚至可以吃到外国的水果,阴符经里面说来,食其时,百骸理。不能吃非时的水果。更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个是造化,人是与天地相应的。吃当地当时的水果,才是符合养生之道的。现在的水果,为了反季反地,不知道加了多少东西,而且水果为了好卖,都是没有完成成熟的时候就摘下来了,我曾经在广东居住过一段时间,那里的香焦特别多,一到七八月份,就去当地种香蕉那里买,买下来的都是黄透了的,特别的好吃,那个是热性的,但是往外面运输的都是青色没有长成的,还使很多药水,催熟的,这种香蕉我不敢吃,一吃就腹泻。要是不信,你可以试试,市场上买两个苹果,你就是放上一个月,也不带坏的。

自家种的瓜果,摘下来之后 ,两三天不吃,就坏,就长虫。现在买的苹果,放两个月虫子都不会吃,一坏也是从里面往外面坏。这样的水果,很多人还当饭吃,能不出问题吗?所以,有皮肤病的人人,水果必须戒了。

可能你会说,吃水果舒服啊,确实舒服,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心烦的,易怒的,睡不着觉的,很多很多,浮躁的很,不淡定。还多思虑,气全让这些情绪调到上焦来的,气有余必是火。时间长了,这种烦热感反而更重。水果是寒凉的,你一吃水果,就像夏天喝一杯冰水,一下把这种热,这种火给灭掉了,所以舒服嘛。但是,水果终究是吃到肠胃里面去的,水果也是寒的,寒的东西,就像空调,为什么空调要放在房间的墙上面,而加热的暖气,要放在地面,现在不是有地热吗?其实就是寒属阴,热属阳,阳是向上的,寒是向下的,这样的话,房间里呆的人就会舒服,你要是不信,可以把地热按上面的,看温暖不温暖。这么一吃,寒的东西直接到胃肠去了,寒性凝滞,少吃还行,要是常吃,肠道里面是有阳气的,要把这个寒化掉,那个这个寒就会吸热,常吃的话,你体内的供热就少了,寒多热少,最后肠道也受寒了。寒收引,肠道怎么会不堵?六腑是传化物的,是降浊的,这个能力差了,升阳的能力也差了,时间一长,全堵中焦去了,人会胖,喝水都长肉。还有,女性吃水果吃多了,常常月事不调,寒气全往下焦跑,所以啊,这个年代,痛经的人多啊。宫寒的人多啊,为什么叫冰冻断人种,就是因为冰冻的东西吃了之后,大部份是直接到下焦,宫都寒了,还怎么受孕。

对女性而言,吃水果吃出来的问题太多了,这里就不一一细述了。像长痘的,水果少吃,生活习惯规律一些,痘通常都能自己好。而且还不带反复的。


 

艾灸也可以一剂知

 

人禀阳气而生,艾草也是这样,所以,艾灸养生治病于人体有极高的契合性,灸者,久也,从某一方面来说,这种艾疗是需要火候的,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一个就是要坚持持续,一个就是用适合人体的温度,这个就取决于陈艾,陈艾不会有新艾那种燥性,还有就是控艾的手法,跟皮肤的距离远近。在治病的过程中,不是一朝一夕能见大功。但是在临床的时候,是不是这样呢,应该说在特定的情况下是这样的。一些症状不明显的慢性病,还有在养生保养方面,短时间艾灸的效果确实不太明显。但在一些症状比较突出,像痹证,关节炎,腰痛,落枕,外感,咳嗽,下肢静脉曲张,痛证,肥胖,腹泄,痛经,崩漏,急性肠炎,糖尿病导致的末梢神经炎,操作得当都可以一次见效,关键在于火候,取穴的火候,控艾的火候,辨证知机的火候,灸的时间火候。当然,一次见效,跟一次就好是两回事,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不可以太迷信“一剂知,二剂已”。作为临床一线的医生,应该脚踏实地,向这个方向去慢慢努力靠近。一次见效,比较容易建立我们的临床信心,能鼓舞我们,同时也容易给患者建立信心。

前辈讲的,不信则不治,这个信很关键,如若患者对我们的治疗方法有疑虑,那么,患得患失之下,不能很好的配合我们的治疗,就出问题了。还有就是一个在基层的医生,如若治十人,十人都没有效果,不自信,那么,也会存在病前束手,变成没有灵魂的木偶。治疗是医生跟病人一起的事,所以,生之堂诊所(观顺草堂)提倡正心,养身,治病的理念,我们在诊所努力给病人整明白了,或针或灸或药或心疗。病人在家里好好配合,回家努力。两方努力,团结可以团结的一切力量,病自然不可怕啦。

生之堂传统中医诊所座落在最基层小城里,大多数病人都是农村乡镇而来,开业的近一年来,客家药艾灸疗法历经了各种病的检验,有汗水,有挫折,有成就。门诊量,从一个没有,到几个,十几个,有时候二十几个。从冷板凳慢慢开始捂热,这个过程,是珍贵的。历练了我们,也成长了诊所里的每个人。在之前的从医过程中,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心态,诊所落地之后,面对的病人更复杂,更多样化,才感觉到了肩膀的沉甸,治病三年,才知天下无方可用。医者当有三师 ,师法师,师法病人,师法自然。最核心的就是每治一个病人,其实也是病人指导我们医术成长的过程,现在把诸位老师的经验汇报如下:
                                     咳嗽灸案 

一个五岁的小女孩,因为比较瘦弱,常常感冒,一感冒就发热,点滴没有少点,搞得身体虚的,一个月就要感冒一次,一次二十多天,好不容易熬好了,吹一次风,受一次寒,又中招了。小女孩的父母很头痛,挂水多了,感冒越来越难好,后来在我那里吃中药,给的多是温热之品,有时候化脓性扁桃体炎,会配合针刺,中医治疗后,状况会好一些,但是,因为爷爷奶奶带,零食水果不断,总是感冒咳嗽,最后,就是感冒好了,晚上也要咳上几嗓子,小女孩的状态是,怕冷,手脚冰凉,咳嗽不断,不爱吃饭,舌淡白苔,剥落苔,晚上根本睡不着。在前期我都是针刺,还有就是开中药,小女孩挺勇敢,不怕吃药,扎针都是在父母强行抓紧的情况下操作的,估计恨死我了。每次来我诊所都目光躲闪。凡是被我扎过针的小朋友,一提我都是乖乖的。这恶人我做了,呵呵。后来发现对于她的感冒咳嗽,效果不好,有时候还喘,我也头痛。小女孩也常常去做雾化,吃了不少西药,都未能建功。某一天来找我,我说,今儿大家也别嫌麻烦,我们跟小女孩艾灸。里寒的厉害,心火不旺,化不了寒痰,所以气机不利啊。药艾灸双侧肺俞,大椎,取穴没有什么特别的,用的是点星势控艾手法,三个大人一起按着灸,小女孩挣扎的厉害,一阵列手忙脚乱灸半个小时之后,整个背都红了,特别是三个穴位上,都有一点起泡的感觉了。咳嗽次数顿减。第二天家长回报,当天晚上再也未曾咳嗽,睡的很好。第二天白天三个穴位起水泡了,所以换成了三里,取了单根药艾条定海势十分钟。持续半月,诸症若失。小女孩的父母平时都关注中医艾灸知识,也常常给小女孩灸大椎,肺俞,为何效不显呢,这个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思考日久,得出一结论,火候也。(个人体会,若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请听下回分解)

艾灸也可以一剂知(2)

 

 其实小女孩的情况没有那么复杂,演变成后来这种慢性咳嗽哮喘,都是家长制造出来的,没有去考虑像女孩这种情况适合不适合吃生冷冰冻之物,水果什么的,还有小女孩爱玩,一玩出汗,一感冒又点滴,这些都是很重要的原因,所以,建议家长对小孩的饮食习惯保护好,不要以零食为主食。

                              咳嗽灸案(2) 

 像这种慢性咳嗽,还伴有一定喘的,不仅小孩艾灸有卓效,大人,老人效果都不错。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一个五十的妇人,体质比较怕冷,冬日伤寒,也是按照往日习惯,去药店买了一些感冒药吃,吃了几天消炎药,嗓子疼,头痛,头晕症状好转,但是仍遗留咳嗽,特别是晚上咳嗽的厉害,有痰咳嗽不出 ,偶有心悸。因为要去别人家做保姆,带孩子做饭,所以,拒绝了当时药艾灸治疗的建议,赶时间嘛。给了三剂小青龙汤剂加减,吃完后回报,痰能咳嗽出来了,白天没有咳嗽,但是晚上还是咳嗽的厉害。我说今天不赶时间就做一下艾灸,同时汤药加了龙骨牡蛎。考虑到尺脉弱,就没有跟他灸大椎,就灸了肺俞,还有骶骨的位置。骶骨(就是八髎穴)是用三根药艾条灸的,用的是伏龙势的手法,也是悬灸的一种,结合了简单推拿手法。肺俞就是直接灸。然后嘱其少吃生冷之物,清淡饮食。第二天一早,患者过来说,因为昨天诊所回去之后,主雇家里来了客人,比较忙,就没有时间煮中药,昨天晚上就咳了几声,精神状态好多了,问那个中药还要不要吃,感觉要好了。艾灸有如此效果,实在让人讶异。

 
                                   咳嗽灸案(3)
    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失眠十几年,每天晚上眼睛一闭上,就感觉满脑子在飞,有时候不得不靠安眠药来入睡,脸色苍白的厉害,时心慌,气短,怕风怕冷,舌尖红苔薄白,脉弦细弱,寸溢,判定是此人思虑极多,肝血不足,血不养神,我没有跟她用针,用的是艾灸,选的穴位是肝俞,三阴交,并嘱其放松自己,少操心费神,灸完当晚状态更好,不到几天,此人感冒了,咳嗽的厉害,因为家里亲人有内科医生,就在那里开了几剂药,就没有过来做艾灸。发觉以前感冒咳嗽都是一剂已,这次三剂三去没有什么感觉,反而咳嗽的厉害。后来来我处求之于艾灸。我当时也是按照以往经验,灸肺俞,大椎,以解表散寒理气为主的原则,灸了两天,患者感觉改善并不明显,身体状态稍更舒服一些,但是还是咳嗽的厉害。第三次,结合病人的情况,阳入阴则寐,阳不入阴,自然失眠。考虑到晚上咳的厉害,当时没有灸肺俞,灸的是肾俞。用的是药艾灸伏龙势,边灸边按。一灸完,就不咳嗽了。第二天回报咳嗽好很多,后来加了三里灸了三次感冒已俞。不过,对其失眠的问题,我一直头疼的很,后来也没有改善多少,来针灸的时候,失眠就好一些,但是不针灸了,还是依然,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两个方面,一方面病人心里有结,一直未能释怀,生性多疑虑,也喜欢晚上抱着个手机刷微信什么的,另一个方面,年轻的中医,欠缺的就是火候,学习过程还很长很长。

                            咳嗽灸案(4)
   年前也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翁,看体形,说话语气,平时身体一定很硬朗,当时来的时候,就是感冒了,咳嗽的厉害,他的后辈也是学中医的。考虑到八十多岁了,能不进中药就不进中药,所以我就推荐艾灸。因为江西赣南是山区,冬天是比较冷的,当时也是开了空调灸的,当时我就作了一下示范,直接药艾灸灸肺俞,然后让他的后辈每日上午定时施灸即可。年关将近,我去外地过年了,年后回报,灸了几次就好了。(请听下回分解)

艾灸也可以一剂知(3)

 

 我们都知道肺俞穴是背腧穴,背腧穴是藏府之气输布于背部的穴位,灸这个穴位可以直达脏腑。这个地方就像直达火车,中途不停的,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到达目的地。所以是艾灸的要穴之一。所有的腧穴都有这个效果。肺主气,气旺则不受邪。所以,夏天三伏灸,冬日三九灸肺俞都是不可缺少的。重中之中。

明堂经这么介绍肺俞穴的,肺俞,在第三椎下两傍各一寸五分,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这个壮就是艾灸的定时定量的单位,代表时间,还在量多少。)主肺寒热,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可以管跟呼吸有关的症状及病症),呕沫,喘气相追逐,胸满背膺急,息难,振栗,脉鼓,气膈,胸中有热,支满不嗜食,汗不出。腰脊痛,肺胀。癫疾,憎风时振寒,不得言,得寒益肾,身热狂走欲自杀,目反妄见,瘈cong,泣出,死不知人。

古代医书记载的非常精简详细哈。既然是肺藏之气输注于后背的,说明,肺藏跟肺脏的疾病都是可以治的,肺主气嘛,所以呼吸不得卧,咳,上气,呕沫,喘气相追逐,等都是气机不利,或者气不足,或者气郁气满的一些关于气的疾病,肺通于天气,肺主皮毛嘛,肺俞还可以调控皮肤腠理开合功能,容易受天气变化影响,一受外感,最先发现的症状很多都跟肺有关的,像鼻寒啦,咳嗽啦等等。同时,肺俞也是足太阳经的穴位,穴位的作用,直接体现的就是局部作用,还有经络所过,主治所经,当然也可以治腰背脊痛。个中体会,只能慢慢运用啦。如果没有看前辈的介绍,我们肯定局限了,这些东西都需要我们去继承,挖掘。这一段算是肺俞穴的穴证,我们开药有方证,药证。针灸自然也有穴证啦,对一个穴位了解透彻,我们就知道怎么应用啦。这个是非常必要的,知其常知其病嘛。如果不熟悉,认识太浅,就很难继承先祖圣贤的真意。题外话了,观顺草堂在这方面不甘人后,希望能多与同道们学习交流。共勉之。

大椎为七阳之会,是手足三阳,督脉相交之地,督脉为阳脉之海,灸之可以振奋阳气,扶正祛邪,作用太强大啦。古人云,圣人避虚邪贼风如避矢石,这个矢石就是暗箭,我们讲明抢易躲,暗箭难防。因为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人家出箭,想躲都躲不了。那有千日防贼的道理是吧。圣人对这个风啊寒啊都如此谨慎,何况我们凡人是吧。我们穿衣服,脖子基本上都是露出来的,要风度嘛,特别是女人,露脖子很高贵很有气质很有美感,穿的也不多,就在外面晃。然后就中招了。这两天就有一个女患者,四十多岁了,原来是身体底子不好,月经不调,一个月来两次,一次十多天,中间就停了六天,出的血非常的鲜艳,偏偏舌下瘀络明显的很,年前用药艾灸调理了十多天,排的是血块,然后二十多天才来下一次,脸色,睡眠,体力均明显好转。这不,南方年后初九之前,天气热的很,最高到了二十六度,初十开始,气温骤降,一下到了十度以下,这个患者就中招了。这个就是后果,得意忘形,我们其实对每一个患者都有要求的,都要求保暖,春捂嘛,要求不可以进食生冷的。像我们诊所的人,都穿的比较多,重点是,每个人都配备了护膝,大家不要小看这个护膝啊,套上这个护膝,相当于多几二三件衣服,全身明显暖暖的,大家有没有发现,即便穿很多,但是膝盖这个位置手一摸都会感觉冷,平时可能没有多大感觉,但是,手掌一按过去就发现很舒服,为什么会舒服呢,因为膝这个位置需要阳气,膝为筋之府,这个筋府有温度,全身的筋阳气就足。极力提倡哈,能省很多事。

题外话没少说,看看明堂经怎么讲大椎的吧,大椎,在第一椎(上)陷者中(这个第一椎应该就是第一胸椎啦,也就是第七颈椎之下),三阳(包括手足三阳),督脉之会。刺入五分,灸九壮,主伤寒热盛,烦呕。非常的精简,其实也是可以治颈椎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关口。这个主伤寒热盛,里面包含的东西就多了,很多书上说大椎只可以用来泻热,就是高烧啊,热证啊,就用大椎,也很符合这个,主伤寒热盛。因为古书是没有标点符号的,所以,主伤寒热,盛,主伤寒,热盛。是有很大的区别的。时下很多医者都说,大椎穴是不可以灸的,风寒的时候也不能用,热证的时候不可以灸。反而我在临床上的运用,我是风寒的时候,用灸,特别是很多病人,在外感初起的时候,灸大椎穴,是神效,大多一次见效。比如,一妇人,有肩周炎的病史,下地干活坐她爱人的摩托车,路上进了些寒气,回来后感觉整个背部发冷,鼻寒,流青涕,因为住我家附近,药艾灸大椎穴,灸不到一分钟,就称舒服很多,后背开始热,灸半小时,热透到骶骨。第二天就正常了。

还有就是小孩子,这个多次运用过,小孩子是稚阴稚阳之体,病情发展的非常快,聪明的家长,小孩一感冒,就找中医艾灸,效果大都很好,像长春的省中医院,小孩子的门诊,几个门诊二十四小时都有医生排班,而且,当地小孩感冒了,一想到的就是省中医儿科,晚上两三点去都得排号,为什么呢,因为效果好,长春省中医用的多是中药,当然是免煎的,还有颗粒,省去了家长煎药的好多功夫。在全国的城市,能搞到这样的,真不多。

说一个病例吧,有一个小孩子,六岁,是爷爷辈带的,父母去外面打工了。以前一感冒就打点滴,类支清啊,退烧药没有少吃,后来小孩子的手血管打伤了,只能在头上找静脉注射。打了几次没有效果之后,特别是爷爷看到小孩头上打针,小孩精神不好,心疼的很,烧还是没有退,最高都四十度了。后来来我这里试试中医,我当时的处置很普通,就四关穴刺了一下,然后对着大椎药艾灸,灸不一会儿,小孩身上一直淌汗,再喂了小半碗米汤,加几粒盐。不到半小时,烧就退了,眼睛都明亮多了。这样的病例非常多,但都有一点,就是初起的,熬了几天的就差多了,所以效果不好的,也有不少。一灸出点汗,退了,然后又回去了。

像外感受风寒的,处理一定要及时,不要让病进,特别是现在的天气,一受风寒,不到一两天,就变成热证了,或者是寒包火,治起来就费事了,灸大椎根本取不到一剂知的效果。所以,必须及时。

艾灸也可以一剂知(4)

中医美容与皮肤病的个人见解+艾灸也可以一剂知 - 舍得 - 舍得

 牙痛灸案二侧

前几天来了一个中年男子,一进门就说,给我扎两针,我牙痛。五十来岁,脸色比较黑,没有光泽。有句话怎么说的啊,牙痛不是病,痛起来要命。可见,牙痛是一个十分难受的病。牙痛真的不是病吗?他说,牙齿松动是很时间的事了,有一个磨牙中间空了,又麻又痛。这个痛是止不了的,感觉到了骨头,自诉腰酸,怕冷,睡眠也不好,尺脉弱的很,当时根据他的情况,我没有冒然按他的要求扎针。很多时候,医者当有自己的主见,不可以人云亦云,随病人要求的结果就是,表面迎合了病人,但是如何保证效果呢。中医讲辨证论治,讲的就是一个不偏不倚,公正客观。所以根据他的舌脉,很明显,不是风火牙痛之类的,肾主骨嘛,齿为骨之余,病在上,取之下,所以取了足少阴肾经的太溪穴,没有去扎针,用的是方法是药艾灸。肾不足且寒者,当以温之。灸不到五分钟,我让患者活动活动牙齿。患者称麻痛减轻,续灸到半小时。患者说麻没有了,痛只有一点了。并让给了当地草药十克金锁匙,五克骨补,艾叶五克煮农家蛋。患者第二天来的时候,说牙已不痛。

还有一个病人是中年女性,在某天晚上吃了辛辣之物,本来就有牙齿松动的,下牙肿痛,有松软感,不敢用力咬东西。这个患者以前也常常来找我看病,原来是痹证,怕风怕冷,舌脉皆是阳虚之象。病人未有其它不适。气力不太够,白天偶尔会犯困。通过症状分析,是本虚标实之象。牙痛不单纯是肾虚引起,主要进食上火之物,加上病人本来就有虚火。所以,给合谷穴扎了一针,一针痛减,然后再灸太溪,太溪可以引上焦之火下行,还有补肾。所以灸完之后,好转明显,处理了三天,病人告愈。

上面两个病例,说明,药艾灸禀纯阳之气,适合人体,特别是对有寒的病人效果更佳,很多时候一次都能见到明显效果。当然,碰到实热证,就不见得有那么好的效果啦。

黄帝明堂经说,注于太溪,太溪者,土也,在足内踝后跟骨上动脉陷者中,足少阴脉之所注,为输,刺入三分,留七呼,灸三壮。主热病汗不出,默默嗜卧,溺黄,少腹热,嗌中痛,腹胀内肿,心痛如锥针刺,疟,咳逆心闷不得卧,呕甚,热多寒少,欲闭户牅而处,寒厥,足热。胞中有大疝瘕积聚,与阴相引而痛,苦涌泄,上下出,补尺泽,太溪,手阳明寸口,皆补之。消瘴,善噫,气走喉咽而不能言,手足清,太便难,嗌中肿痛,唾血,口中热,唾如胶。明堂经说的穴症很详细,以前用过针刺这个穴位来退低热,一些重病患者的反复发热,都有效果,为了改善生活质量不得已而为之的方法。还有一些慢性咽炎的啊,嗓子疼的,太溪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张士杰,号称张太溪,以擅长运用太溪穴而出名。他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人的肾脏中藏有元阴和元阳,是人生长发育的根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源于肾,故肾为先天之本。因此,取太溪穴给身体添柴加薪,是王道之法。(待续)
艾灸也可以一剂知(5)
        现在人的生活习惯,极其的不良,不管是不是做生意的,还是搞事业的,各行各业,那怕是上班的,种地的,都有不少的应筹,这个时代是如此的浮躁,好象长时间不吃一次饭,喝两杯,就像没有感情一样,实在是让人唏嘘不已,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朋友不会因为平时不常常吃饭喝酒远离,而且,人际关系的核心是自己够不够强大,如果自己没有价值,就算天天把别人当长辈伺候,关键时候,能雪中送炭的又有多少,所以啊,临渊慕鱼,还不如退而结网。先把自己这种梧桐树种好,才有凤凰来。其实人与人适当的沟通是可以的,不过,更可以以一种更健康绿色的方式,有句话说的好,当代的战争,常常发生在朋友亲人之间,喝酒吃饭嘛,在酒桌上,好象不喝怎么样似的,人人在酒桌上都表现的兴致极高,其实酒后苦涩的很,何必呢?长期对电脑,抱手机,刷微信。很多病人,跟我说睡眠不好,能不能开点药,做个针灸改善一下,我就反问,一般几点睡觉,多数都是超十二点,我说睡觉前做什么啊,因为睡不着,所以玩手机刷微信看朋友圈啦。岂不知夜间作业,更易伤精血,反而把阴阳给高乱了,更容易睡不好,这个习惯不改,估计神仙也没招。二十多岁的年龄,耳鸣,常常头晕,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常常忘事。这个是五十岁后身体特点,实在可怕的很。直接伤的是精神气血。常常又不活动,一切脉,双寸溢,底气不行。十几岁都有腰痛的,我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头晕头痛灸案
       有外地来一领导,因为头晕头痛来诊,因为多次打交道,所以,他的特点我是知道的,就是忙的不得了,事多的不得了,有时候开会都落不着准点的饭吃,睡觉更不用讲了,自诉晚上一点多才可以入睡。特别是最近头痛头晕,一吹风,一想事,压力大睡眠也不好,所以没有办法,某日上午来到了我们生之堂,老客户了,神情萎靡的很,脸色照上次差不少,就说太忙。我看,这分明就是劳累,多思虑,伤了神。胃口也不好,舌暗胖大有齿痕,苔黄腻。脉左寸不足,右寸上越。所以我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让他睡一觉,好好的睡一觉,这些难受的症状就能缓解啦,而且,必须一次能有比较让他信服的感觉出来。怎么做呢,我选择了,药艾灸的另一种应用,就是眼睛灸,就是在眼睛上施灸,用一些补肝肾,
清利头目的中药煮成药汤,同时把核桃壳一起放到药里去煮,作为药跟眼睛之间的媒介,然后,把温热的核桃填充一些中药,覆盖在眼睛上,再核桃上面用药艾灸,借着药艾灸温而不灼,持续均匀,后劲绵长的传导特点。在核桃里面产生雾化,让药液的蒸气从眼睛到患者体内,把眼睛当成一个给药途径。



       这种灸法是受一个师兄来生之堂交流启发的,对眼睛的疲劳,近视,一些血丝,还有肝肾不足的,耳鸣,头痛头风头晕,都具有相当疗效,当然,他不可能治百病哈,中医还是讲辨证论治。因为眼睛被盖住了,逼着患者闭目养神,然后药艾灸的药力温和,舒适持续的药性能让肌体放松,睡意就来了。很多在生之堂做药艾灸悬灸的时候,也有这个特点,就是想睡觉,就是放松了嘛。这个领导做完眼睛灸之后,也就半个小时,就在床上呼呼大睡起来,当然,天气的关系,我们会在第一张床上都准备好棉被。一个多小时之后,领导很满意,说头已不痛了,眼睛明亮许多,甚至有一些效果也出乎我们的预料,但是没法验证,就是近视度数下降了,甚至有些血压,血糖都得到不同程度的调节。考虑跟体内通过眼睛摄入清肝明目的汤药有关,所以,具体客观情况,还需要进一步验证。这种灸法,其实很容易复制,一个镜架,两个核桃壳,加上少许适合自己主治的药,即可。在我们看手机娱乐打发时间的过程中,一天能做上一次眼镜灸,确实是一个不错的放松。因此,有一段很长的时间,一些病人把这里当成午休的地方,搞得我部医生中午加班。






腰痛灸案
      当然,我们接收到最多的患者,依然是社会认可的,疼痛病人。几乎聊到针灸,就知道只是治颈肩腰腿痛的。其实是对针灸的误解,古人讲一针二灸三药,其实早在上古时代,针灸都是主流医学,享有极高的地位,最少都是半壁江山,被奉为中医圣典的内经,就有三分之二在讲这个针灸。针灸的应用,也涉及到诸多疾病,几乎百病都有用针灸作为治疗手段的身影。那么接下来我们就来聊聊腰痛吧。
中医叫腰痛,现代医学有多种命名,有叫腰肌劳损的,腰椎骨质增生的,腰突的等等。不论那一种情况,都可以用中医的思维去治疗。目前,药艾灸疗法治腰痛的患者太多了。除却少数特殊病例之外,大部分均能取得极好的疗效。

      先介绍一个我们搞不定的,有一女患者,六十七岁,十年前就检查腰突,但是腰没有症状,只有在变天的时候,外感的时候,还有没有休息好的时候,才会有腰痛,当时腰痛尚轻。因为家境非常殷实,平时也化不少力气去锻炼保养。所以一直时好时轻痛。直至后来不小心把右侧髋骨摔伤了,伤好了之后,从此腰痛剧作,不能久坐,稍坐则痛剧,夜不能眠,开始了漫长的求医之路。市里的,当地的,附近的,只要那里说好,就不计成本去治。因为我的诊所算是新开,病人也是抱试试的心里来就医,除了痛疼剧烈,不能坐,还不能卧之外,右侧酸麻痛。右脚的温度明显比左脚更低,而且颜色更暗。我本来想扎针治疗,患者说刚从一个医院出院,扎了一个多月,再也不想扎针了。我心里想,不扎就不扎吧,这种方法,别人肯定早用了。那么就用药艾灸吧。还有中药配合。查体能明显感觉到腰上面的还是热的,往右侧的位置,越来越冷,里面的肯定还有瘀堵,根据药艾灸的虚瘀理论,判定这个界限就是病位所在,跟受伤有很大关系,没有处理到位,且承山处常伴抽筋感,紧缩感。当时处理的就是局部病位,用了三根药艾灸,用金刚势灸了近小时,承山又灸了半个小时,直至皮肤起红晕,腿热起来才停止。患者觉得舒服,开心的回家去了。第二天回报说睡眠好转。不麻了。但酸痛仍在,还是不能长坐,直至灸了二个多月,这个问题还是没有解决,后来一个多月,患者来我诊所说不痛了,让七针陈立新老师的弟子治好了,一直向往陈老师精研内经,七针可说是此类病的克星,向往之。这个病例给我印象很深,言病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作为医者,不找借口,年轻,还需要学习嘛,所以坚定了在灸法上,一门深入,长期熏修。
       治的比较多的,其实不算是严重的,大多是普遍那种,过劳,姿势不当,引起的,这类腰痛,只在局部,虽痛却不甚剧烈。是长期的,不是一按就受不了的那种。大多在腰椎的位置能按到一到几个点的痛疼,然后在旁开的膀胱经上能按到酸。然后这种以中年人老年人居多,年轻姿势不当的占少数,还有就是司机。都是以虚为主的,这种腰痛,其实也有不能下床的时候,但是通过治疗,大多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所以,治法就很简单啦,针对这种腰痛,先找最痛点,一般这样的,我会在最痛点,用上药艾灸直接灸,还有酌情选命门,肾俞等穴位配合。有一个深圳来的,长时间开车,很少活动,是来这里玩的,他的朋友是来我这里看病,他朋友看他开车辛苦,一起带过我这里,要求我帮他处理一下。这个司机朋友,不是很在意自己的腰,觉得事情不大。所以,当时婉拒谢绝。作为医者,医不叩门,所以,即便知道也没有勉强。第二天,痛的不行了,又在朋友的督促下,搀扶而来。一般对痛的厉害的部位,我是很少用针,我的针具比较粗,用针扎进去容易给伤的位置带来更大的挫伤,包括一些急性腰扭伤的,用了针,容易加重患者的症状,带来更大的痛苦。但是艾灸可以啊,用的药艾灸,伏龙势的手法,药艾灸悬灸一个小时。悬灸的好处就是不用直接触碰到患部,可以空中作业,患者当即觉得痛在慢慢减轻,就像冰水在慢慢在熔化的感觉。做完表示好转了,第二天就不痛了,但是触在腰阳关的部位还是有隐痛,所以改为药艾灸直接灸。腰阳关,加了一个后溪穴。灸了不到三天,腰再无不适,称谢而去。







       对于很多腰痛的病人,没有传导到腿部的,按着有痛,但不剧烈的,药艾灸直接艾柱灸基本一次能见明显轻松话多。取穴并不复杂。当然,还要看气血的情况,体质虚寒的,好的就慢。不管是腰突,还是腰椎骨质,只要符合这些特征,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其实很多腰突,不一定都是骨头的问题,很多都是附着骨头的肌肉组织的问题。
急性腰扭伤灸案
       对于急性腰扭伤,我们采取的是方法是,针刺远部,比如,督脉穴人中,印堂,百会,大椎,还有后溪。如果没有明显效果,则选择药艾灸悬灸的方法。记得有一次去莆田,路过红木城仙游,朋友的一个车友在仙游搞红木的,搬红木腰扭伤了。是当兵出来的。非常威武高大。近一米九的个子。电话告知已扭伤三天,当地也打针了,找医生处理了,针灸中药,结果就是,还躺在床上。当时躺在那里不能动,动一下痛的厉害。我给扎了印堂,后溪,患者觉得能动一下,因为赶时间的原因,留下了三根药艾灸,让其员工对着腰痛的位置灸二个小时,药艾灸可以灸三到五个小时。是普通规格的三倍量,所以可以实现这么长的时间。还开了药方一剂。当天晚上十点,经朋友短信告知已能行走并感谢云云,后来在莆田出诊二日后回返仙游,已能随意干活了,在生之堂中医诊所开业到现在,后还用了这个方法治好了七八个急性腰扭伤的病人,大多一次见效,有的一次痊愈,最七的不超过七天。艾灸的拔山之力,不可轻视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