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珠山八友”之 汪野亭墨彩山水作品欣赏

 小儒家 2013-01-07

      汪野亭 (1884—1942),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县人,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珠山八友瓷画家大师之一。师从新粉彩潘匐宇、鄱阳江西窑业学堂张晓耕、省立饶州陶业学校校长张浩,初习花鸟,后改学山水。

 汪野亭   《山水册页》  水墨纸本
      早年首创墨彩山水,1915年,其墨彩山水四条屏在巴拿马世界艺术博览会上获金奖,获奖后,美、日友人慕名来景德镇,盛情邀请他出洋发展,为了景德镇陶瓷艺术的发扬光大,他毅然婉辞。同时汪野亭也是一位高产瓷绘画家,其画风与书风的面貌前后变化很大,早年绘工精细,多用细线皴法。中年进入成熟期,用笔粗阔,恣肆豪放,意在笔先。晚年采用油料调水敷色,如同泼墨,老辣沉雄。
      汪氏崇尚宋人山水之严谨,明沈周之豪放,清王石谷之清丽厚实,心仪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的创作精神。他在瓷绘山水在构图上重视留白,空白的部分有的占画面的三分之一,有的占二分之一,有的竟占到了画面的三分之二,但却能使作品空得有灵气,疏得有秀气,创造出象外之美,引人遐想。其实,汪公瓷绘山水画构图中的空疏,并非单纯的构图形式感问题,而是受释、道、儒家思想综合影响的结果,同文学作品中“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的境界有异曲同工之妙。日寇入侵中国的年月里,景德镇的瓷业日益萧条。无奈于生计,汪野亭只有放下瓷画笔拿起纸画笔,卖画为生,地处赣东北浮梁山区的景德镇及其邻近的祁门、婺源、黄山、翥山等名山古刹无不装入了汪氏的画卷,他师山师水,集天然意境,构思作画造就了其雨景、雪景山水之功底。于是作品一经面世备受追捧,登门求画者络绎不绝,他画的雪景意深,雨景水墨淋漓,气势宏大。纸画面世后,在乐平、景德镇、南昌、上海等地流传甚广。
     本次拍卖收录了汪野亭的晚期作品,其作山水相连,笔墨飘摇,近山远水、亭台楼阁无不精湛,笔法娴熟,墨韵清雅,宁静处小楼独倚看萧瑟风景;豪迈时对饮赋诗唱天地辽阔。图中可见翥山江水链绕,峰挺林密;群丘染翠山泉叮咚,农庄山田点缀其中,一片宁静祥和景象。汪公寄情于山水,放逐于草木,观物醒心,参禅悟道。每次游历必宿山中古刹,平日念经打坐,修身养性。每逢佛事必携家室邀好友前往,旨在感受寺庙之灵气,品尝清淡之斋食,即兴挥毫题诗作画,让人领悟一番离凡俗、纳清雅之情怀。此画册集众秒为一处,实属难得,也是汪老多年绘画的杰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