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绍奇谈医(52)

 学中医书馆 2013-01-08

绍奇谈医(52)

时间:2010-07-16 07:21点击: 2270
 
按肾气丸少用附子是取“少火生气”之意;加参芪补脾肺之气;白术健运中州;合芩、泽以去水湿,气足阳升,湿去津通,乃可上承,非见渴止渴所可效者。
 
5便血案
 
汪某妻,家境不顺,悲伤忧郁思虑恼怒兼而有之,忽大便下血,连下数回,势如暴注,头晕汗出,昏愦,六脉沉迟细涩,欲离欲脱。
 
吴楚认为:有伤于脾,则脾不能统,有伤于肝,则肝不能藏。本又虚弱,初则血随气之下陷而下行,继则血尽而气亦尽。拟大剂人参、黄芪以固欲脱之气,当归、熟地以养阴血,陈皮、甘草少许以和中,升、柴少许以提其下陷之气,黑姜、附子以助参芪固元气,日二剂,服二十日而脉有回机,渐有起色,再剂去升、柴,加重熟地,每日一剂,半年后得收全功。
 
按此即前人所谓:“有形之血,不得速生,无形之气,所当急固者也”。新安医家中,吴楚之前,汪石山、程杏轩、郑重光都善用人参以起大证。家贫无力者,可以党参增大用量代人参,我曾用党参60克、黄芪90克治疗大失血虚脱取效。特附志之。
 
吴楚的《医验录》,自康熙刻本以后,一直无人问津,以至学界多不知有其人,上世纪87年代,始由安徽科技出版社收载在《新安医学丛刊》中,诚快事也。从前读《清代名家医案》,以为有清一代名医尽在此编,乃察其里贯,十九都在江苏,始知编辑者所见不广,其所珠遗者又岂仅吴楚一人。
 
《医验录》为诊疗笔记,文少修饰,甚至旁文多于正论,但浑金朴玉,终胜刻意雕刻。选录诸案,已作删压,既节约篇幅,又免移文过纸之嫌。读者欲窥全豹,自有原著在焉。
 
附吴楚语录人生他事犹可率意为之,独至医之一事,必须细心考究,临证倍加战兢,然后能审脉辩证,用药无讹。不可苟且草率,如诊脉时,如拈子着棋秤,指一落便起,人众则如走马看花,一览而过,不究病原,厌人琐告。
 
口干便云是火,发热即谓受风,便闭即攻,泄泻即塞,胀满即宽利,喘嗽即降气,遇痛即云无补法,失血遂恣用寒凉,夏令必云伤暑,冬月定是受寒,至一剂之误,十剂难回,一时之失,百法难挽。
 
医生用药,最贵灵通,最忌偏执。或泥某书之一字一句而不知曲畅旁通,或守一成方而不知揆时度势,或因一时之效而终生守之不移,或因一味之偶乖而终生置之不用,又或偏于学东垣而执定升补,或偏于学丹溪而执定清将,或偏于学仲景而执定峻重,或偏于学守真而执定苦寒。偏则不全,执则不化,胶柱鼓瑟,误事必多。
 
学问原无终穷,工夫不能间断。若因屡试屡验,辄自满足,不复研究、探讨,虽得手于今,安知不失乎其后?故愈得手愈读书,愈细心研索,兢兢乎以人命生死相关为念,庶几无愧为司命。
 
《金匮要略》札记
 
1黄汗
 
黄汗一病,今人忽之。仲景论黄汗,一在水气病篇,重点论水气(水肿、腹水),兼及黄汗;一在中风历节病篇,是历节病的一个兼证。
 
黄汗作为一个病,并不罕见。其发病皆在炎热潮湿的夏季,其人多体型偏胖,气虚湿盛之体,诱因是“汗出入水中浴”,或汗出之际,频用冻水冲凉、抹澡,而致营卫郁闭,湿邪无外达之机,蕴而化热,湿热郁蒸,溢于肌表,发为黄汗。其证以汗出黏衣,里衣黄染如黄柏色为特点,初起可兼有恶风、发热、胸闷、腹胀、头面四肢浮肿、小便不利等湿热内蕴,营卫郁滞的症状。
 
80年代一个夏天,我在南方某地讲学,天热,汗出如雨,其地无空调电扇,乃不断用冷水毛巾擦拭,而饮食又多辛辣燥热,返京后即发现背心内裤全皆黄染,头后起很多暑疖,小便热赤,下肢肿,舌红,苔黄腻,经多项检查无异常发现,乃自用利湿清热剂,数日即愈。仲景治疗黄汗,主以芪芍桂酒汤,即桂枝汤去甘草、姜、枣,加黄芪,益气固表,调营泄热,我湿热素重,于证不合,未可照搬,乃自拟方。差不多同时,有魏姓病人因类风湿性关节炎来门诊,其证除下肢多个关节疼痛外,又兼痛处出黄汗,即仲景所说“历节痛,黄汗出也”。多年来治痹证不多,此例却是我平生所仅见者,特附志之。
 
2虚寒肺痿
 
肺痿,多由热病过程中,或过汗,或呕吐,或下利,或久咳不已,重亡津液,而至肺全萎弱不用。临床以虚热肺痿为多。其脉虚数,其证必有口渴,舌红,此为其常也。但也有变证,脉不数而沉迟,口不渴,舌不红,多涎唾,或遗尿,小便数,大便稀溏,则为虚寒肺痿,前者是阴虚肺燥,热则气烁,故不用而萎;后者为水冷肺寒,治节不行,亦不用而萎。寻其原因,阳气不足之体,又为寒凉之药,重伤阳气而致。治用甘草干姜汤温之,回中焦之阳气,救肺阳。
 
读蒲辅周先生医案,有麻疹后肺炎一案,病程已逾一月,患儿奄奄待毙,先生不为西医“肺炎”病名所囿,从《金匮要略》虚寒肺痿治用甘草干姜汤挽回败局,足见老一辈深厚的临床功力。
 
史某,男,1岁。发热十天始出麻疹,前医屡用清热解毒剂,遂至已现之疹点消退,低热久稽不退,病程已逾一月,西医诊断为“麻疹后肺炎”。蒲老会诊时见:低热,咳嗽,微喘,有痰鸣声,不思饮食,大便日行2~3次,稀水而色绿,面色黯而颧红,肌肉消瘦,皮肤枯燥,脉沉迟无力,舌淡唇淡,无苔,奄奄一息。综合脉证,蒲老的思路是:素体阳虚,先天不足,后天失养,麻疹迟至十日方见疹点,是五虚无力鼓疹毒外出。前医见热投凉,苦寒过剂,而致脾胃阳衰,余毒内陷;颧红是阳虚阴寒,逼阳外浮。疹后多属伤阴,乃其常;此例素禀不足,又过用寒凉,至伤中阳,乃其变。病机既变,便不可拘执于常法,对具体情况作具体的分析和处理。肺炎也要辨证论治,证属虚寒,便当虚寒论治,不要为一个“炎”字束缚住手脚,而放弃辨证思维。病属肺痿,急当扶胃阳,若得胃阳回复,便有生机。方用甘草干姜汤(炙甘草6克,干姜灼至黄色3克),加党参3克,粳米灼黄9克,大枣二枚,二剂。药后胃阳渐复,正气尚虚,二诊仍用甘草干姜汤减量,合四君子汤健脾益气,三诊续以理中合朴姜半甘汤,加苡仁、麦芽,调理而愈。蒲老指出:用甘草干姜汤加味,意在温脾胃之阳,益脾胃之虚,阳施而肺中虚冷始化。同时,脾胃为肺之母气(土生金),虚补其母,故治脾胃即所以治肺,不治肺而肺亦治,此中医隔一之治也。
 
3黄疸瘀热
 
《金匮要略》黄疸瘀热以行痹篇云:寸口脉浮而缓,浮则为风,缓则为痹(痹非中风),四肢苦烦,脾色必黄,瘀热以行。
 
“瘀热”一词,亦见于《伤寒论》阳明病篇:“阳明病,发热汗出,此名热越,不能黄也。但头汗出,剂(齐)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两相对照,很明白的是说湿热没有出路,既不能从汗解(热越),又不能从小便而去(小便不利),困之于脾。瘀热,应该是指湿热淤滞于里,身必发黄的病机。
 
唐容川《补正》说:一“瘀”字便黄皆发于血分,凡气分之热,不得称“瘀”,而是瘀(淤)积之“瘀”。是动词或形容词而非名词。
 
且黄疸初起病在气分,尚未波及血分也。至于茵陈蒿汤用大黄,目的也在于攻下湿热淤滞。但是,唐氏此说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今人治黄疸,多在传统的清热利湿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药,效果的确不错,这一经验,当与唐氏这一解不无关系。如果不避亵渎先贤之嫌,我认为简直就是“歪打正着”。
 
4水气病
 
一付“对子”
 
见《金匮要略》水气病篇。仲景笔下水气与痰饮往往作互词用,但本篇专指水肿,如风水、皮水、正水;但篇中石水以及五脏水的记载,显然又不止水肿一病。
 
越婢汤(麻黄、石膏、甘草、生姜、大枣)主“风水,恶风,一身悉肿,脉浮不渴,续自汗出,无大热”者。为风水表实证,不渴,之作“渴”,有郁热在里,故渴。“续自汗出”,是为里热所逼,但汗出绝对不多,所以有恶风、一身悉肿;“无大热”,是指外表无大热,而郁热在里。治当发越水气,清透郁热。方中主药是麻黄和石膏,用量上,麻黄为麻黄汤的一倍,因为麻黄既能发汗透表,又可利尿,所以为水肿属表实证者不可或缺之药。方中再加白术,即越婢加术汤,加术的目的是燥湿运脾,而水肿之病莫不关乎脾,所以我治疗风水、皮水,常用此方,收效颇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