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喜唾是胸上有寒还是胃上有寒?

 一得斋主人 2022-02-18
第396条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宜理中丸。
“大病差后,喜唾,久不了了”,大病痊愈以后,喜欢吐唾沫,“久不了了者”,不是一朝一夕,时间很长,没有停歇的时候。那么就需要搞清楚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胸中有寒,当以丸药温之”。康平本为小字旁注,《金匮玉函经》则改为“胃上有寒”,与“宜理中丸”前后呼应。注家大多从脾不升清,温脾胃入手来解读,虽然贴合临床,也能自圆其说,但与“胸上有寒”明显无关,清代医家张令韶曰:“大病差后喜唾者,脾气虚寒也,脾之津为唾,而开窍于口,脾虚不能摄津,故反喜从外窍而出也”。这个观点值得商榷。《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虽然涎与唾同为口中津液,但涎相对清稀,唾相对稠厚,古人对二者区分的很清楚,吴茱萸汤证是“吐涎沫”,清稀。理中丸证是“喜唾”,稠厚。甘草干姜汤证是“咳多涎唾”,既有清稀的,又有稠厚的。“喜唾”,唾的是肾液,反映的是肾寒,不能气化。肾主寒,脾主湿,虽然肾在下,胸在上,但肺居胸中,肺金为肾水之母,肺为娇脏,既不能受寒,也不能受热。参《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果脾气虚寒,不能输布津液,津液就不能被脾气送到肺中,那是口中无津液的干燥综合征,而不是“喜唾”。现在的问题是脾气将津液送到肺中,肺中寒冷,不能肃降津液,下输膀胱以归肾,失去阳气温煦的津液变成水饮,不停的从口中吐出。
那么,为什么康平本会旁注小字“胸上有寒”而不是“胃中有寒”呢?我认为可能是参考了《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此为肺中冷,必咳多涎唾,甘草干姜汤以温之”。既然肺痿吐涎唾是“肺中冷”,那“喜唾”也是“肺中冷”,继而推导出“胸上有寒”造成阳气不运,津液不化,聚而为饮,所以喜唾。
“宜理中丸”,理中丸中就有甘草干姜汤的成分,只是,汤者,荡也,丸者,缓也,丸药是古代的药物缓释技术,古人为了让药物久留于体内,寒去水消,用理中丸治之。“日三、四,夜一服”,每天吃三至四次,晚上还要加服一次,“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如果服了药,腹中没有发热的感觉,那就是药量不够,需要加量。“如鸡子黄许大”的丸药,比现在六克、九克的理中丸剂量大,“益至三四丸”说明用现在的丸药可以加大剂量。在将息法中,还有理中汤的用法,其中“唾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参《神农本草经》:“白术,气味甘温,无毒,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白术是止汗的,有收敛的作用,生姜是发汗的,有发散的作用,由此可见仲师用药之精准。
附《新医学》1976年第10期张秀霞“理中汤(丸)新解”医案一则:“林某某,女,23岁,学生。急性胃肠炎后喜唾涎沫。患者于一年前因饮食不洁引起吐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治疗痊愈。此后凡吃生冷油腻食物则胃脘隐痛不适,时伴作呕、反胃、暖气,喜唾涎沫。本次因节日加菜,呕吐腹泻发作,经中西医结合治疗,泻吐均止,惟感疲乏头晕纳差,口中唾液特多。此属病后脾胃虚寒,本来投以理中汤即可,但患者煎药不便,故改用桂附理中丸10个,早晚各服1丸。服药第二天即觉唾液明显减少,胃口好转,但口干喜饮,嘱其继续用药,或可改用淡盐水送服。五天后10个药丸服完,症状亦已消除”。

第397条  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
课前思考:
1.为什么会虚赢少气?本方中何药治疗虚赢少气?
2.为什么会气逆欲吐?本方中何药治疗气逆欲吐?
3.本方中竹叶、麦冬、粳米起何作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