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七:脾虚肝旺证
眩晕
案一:泽泻汤证其一
案二:泽泻汤证其二
案三:十枣汤证
案四:真武汤证
案五:苓桂术甘汤证
案六:四生丸证
案七:知柏地黄汤证
案八:镇肝熄风汤证
案九:建瓴汤证
案十:补中益气汤证
心悸
案一: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
案二: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
案三: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案四:酸枣仁汤证
案五:桂枝甘草汤证
案六:炙甘草汤证
案七:心肾不交证
案八:心脾两虚证
真心痛
调心汤证
失眠
案一:附子汤证
案二:黄连阿胶汤证其一
案三:黄连阿胶汤证其二
案四: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梦交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证
脏躁
逍遥散证
懊憹
案一:栀子豉汤证其一
案二:栀子豉汤证其二
颤抖
案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案二: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麻木
案一:小柴胡汤证
案二:桂枝汤证
气厥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癫狂
案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案二:瓜蒂散证其一
案三:瓜蒂散证其二
案四:瓜蒂散证其三
案五:控诞丹证
案六: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合桃仁承气汤证
案七:桃仁承气汤合礞石滚痰丸证
案八:桃仁承气汤证
痫病
案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一
案二: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其二
案三:瓜蒂散证
案四:四生丸证
崩漏
案一:桃仁承气汤证
案二:桂枝加附子汤证
案三:四逆加人参汤证
案四:阴虚血热证其一
案五:阴虚血热证其二
案六:气阴两虚证
案七:脾虚肝郁证
案八:冲任虚损肝郁血瘀证
案九:脾肾两虚血瘀证
案十:气脱血崩证
案十一:惊恐血崩证
闭经
调心汤证
经期瘾疹
地骨皮饮证
带下
案一:桂枝新加汤证
案二:茵陈蒿汤证
不孕症
案一:调心汤证
案二:当归芍药散证
案三:输卵管闭塞症
滑胎
案一:中气下陷证
案二:脾肾两虚证
案三:羊水过多症
妊娠恶阻
案一:干姜人参半夏丸证
案二:小青龙汤证
产后腹痛
四君子汤合桃仁承气汤证
产后瘛疭
圣愈汤证
子宫脱垂
补中益气汤证
盆腔包块
桂枝茯苓丸证
乳癖
案一:四逆散证其一
案二:四逆散证其二
惊风后遗症
阴虚髓亏证
荨麻疹
案一:麻黄汤证
案二:桂枝麻黄各半汤证其一
案三:桂枝麻黄各半汤其二
牛皮癣
解郁攻坚汤证
湿疮
十枣汤证
狐蜮
湿毒蕴结证
目赤肿痛
案一:葛根黄芩黄连汤证
案二:麻杏甘石汤证
瘰疬
案一:控涎丹证
案二:阴虚毒结证
牙痛
竹叶石膏汤证
牙龈肿痛
芍药甘草附子汤证
臂痛
案一:桂枝汤证
案二:葛根汤证
案三:控涎丹证
胸痛
四逆散证
腰背痛
案一:桂枝新加汤证
案二:十枣汤证
案三:控涎丹证
腿痛
案一:芍药甘草汤证
案二:四逆汤证
案三:膝关节腔积液
鱼口
黄芪赤风汤证
足跟痛
桂枝新加汤证
脉管炎
调心汤合理心复脉汤证
顽痰怪证
十枣汤证
阴虱
附:寄生虫病聊谈录
无脉症
恶寒
案一:麻黄细辛附子汤证
张某,女,42岁,市政府干部。上节育环后月经量过多。初颇忽视,之后渐现腰脊酸痛,眩晕头痛,小便频数,咳则遗尿等肾虚症状。取环后,除经量减少外,其余诸症并未消失。常找余诊治,服滋补脾肾之品,症状多可减轻。今时近立冬。气温下降,彼外出感寒,归来即恶寒不已,时欲添加衣被。不汗出,不发热,鼻塞,流清涕,吸入冷空气后眼泪如泉,口干不欲饮,舌淡红,苔薄白,脉象沉细。
观其脉症,知其少阴虚弱,真阳不足,复为风寒侵袭。不温其阳,何以作汗?汗不得出,邪何以解?拟麻黄附子细辛汤:
附子10g 麻黄6g 细辛6g 一剂
二诊:药后微汗出,诸症解。嘱服归脾丸、金匮肾气丸以增机体抗御能力。
案二:麻黄附子甘草汤证
刘某,女,29岁,忻县预制厂化验员。阑尾手术后,身体恢复较差,精神一直不佳,胃纳不振,经常泄泻。近又感受风寒十余日,虽未至卧床,然神疲无力,恶寒,咳嗽始终未止。服抗病毒、抗菌、解热镇痛药均不见好,遂改服中药。
恶寒无汗,鼻塞咳嗽,痰涎清稀不爽,为太阳风寒袭表之症,然脉不浮反沉细,身不热,手足凉,口虽干而不欲饮,皆一派阳虚症状。由是观之,此乃太阳少阴两感证也,当温阳解表以治,拟仲圣麻黄附子甘草汤加味:
麻黄6g 附子6g 甘草6g 杏仁10g 一剂
二诊:药后周身汗出,诸症消失,改拟归脾丸善后。
按语: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皆为治疗太阳、少阴两感证之方。不同者,后者适用于脉症较虚或发病较久者。尤怡谓:“寒邪不可不发,而阴病又不可过发。”方中甘草易细辛,其发散作用减轻,而且不会伤及正气。
案三:大青龙汤证
元宵节后三日,坐落黄土高原之静乐县,仍呈北国风光。寒风呼啸,冷气袭人。患者任某,年已不惑,乘车访友,甫下车,骤然寒战,归途便觉恶寒,全身不适,至家恶寒益甚。虽厚被重重,空调调至26℃,冷犹不止,头痛骨楚,咽痒咳嗽,无痰。自视感冒,先服“快克”,继又连服“速效感冒冲剂”6袋,汗不出,症不解。傍晚来舍求诊,视其舌淡红润,苔薄白。询知口干思冷。诊其脉,浮弦紧。测得体温38,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