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0江西省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鲁帕橡树 2013-01-08
江西省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调研报告
作者:成教处 文章来源:成教处 点击数:2252 更新时间:2010-10-22 11:38:33
1、江西省农业发展总体情况及趋势
1、1总体情况
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新世纪以来,江西大力发展开放型农业,努力打造“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全省初步建成了赣南柑橘主产区、赣北早熟梨主产区、赣中生猪主产区、赣中北绿色大米主产区、鄱阳湖虾蟹主产区、泛鄱阳湖水禽主产区等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六大优势农产品产区,形成了大米、生猪、水产、水禽、柑桔、茶叶、油茶、毛竹、中药材、商品蔬菜等十大主导产业。2009年,全省粮食总产首次突破200亿公斤,提前一年完成“十一五”发展目标;油料播种面积接近1000万亩,总产自1995年以来首次回升至近100万吨;经济作物总播种面积2276万亩、产值290亿元,水果总产首度突破300万吨,皆创历史新高。实现了粮食经作两大产业比翼齐飞、增产增收两大任务双双告捷,实现改革开放以来首次连续五年增产。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正确指引,得益于农业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也得益于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和各级农技人员,特别是基层农技人员的农技指导和对技术的不断精益求精。
1、2发展的趋势
江西省农业发展的趋势是拓展农业科技创新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我省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科技创新要重点研究动植物新优品种的培育或引进、繁育、筛选及推广;优质高产高收益种养技术和套种套养模式的研究与推广;农产品深加工技术研究、引进和深加工适销新产品开发。还应不失时机地拓展到农产品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引进与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技术的创新与推广;农产品保鲜、干燥、杀菌、防腐技术研究与推广;种养加设备设施的现代化;高效率用水与地力培育;科学施肥与科学用药;生物质资源的转化;农业循环经济研究及面源污染防治;信息化技术在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环节的应用等。
2、江西省农业技术人员队伍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现状
据了解,江西虽然是一个农业大省,但是农业技术专家相对短缺。最新统计表明,我省现有农业技术人员19717人,平均每万户只有农业技术人员28名,这无疑是制约江西农业发展和脱贫致富的“瓶颈”。据有关部门调查,江西省县乡农技人员大专以上学历人数仅占14%,中专以上学历占53%,初中以下学历占22%;非专业人员占28%,初级以下专业人员占技术人员的74%,全省基层农技推广机构近5年基本未接受大中专毕业生,农民生产上急需的水产养殖、经作、园艺等专业人员非常缺乏。由此可见,我省农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结构不合理,后备队伍匮乏。
2、2存在的问题
2、2、1一是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增长十分缓慢,总量严重不足。1957年全省各类科技人员1.8万人,其中农业科技人员0.38万人,占21.2%。到2000年,全省各类科技人员发展到69.35万人,比1957年增长了37.5倍,而同期农业科技人员只增长了4.1倍,占全省各类科技人员总数的比重下降至2.8%。从每万人中科技人员占有量来看,目前全省各类科技人员的万人占有量是180人,农业科技人员的万人占有量只有5人。
 2、2、2是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深度和广度不够,高层次人才匮乏。全省农业专业技术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35.1%,比全省各类专业技术人员中的大专以上学历比例低11.4个百分点。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职务也偏低。他们中拥有高级技术职务的只占农业科技人员总数的4.2%,拥有中级职务的仅占16.2%。从知识结构分析,江西农业科技人才队伍难以适应当今农业的发展要求。他们中的多数人较熟悉粮食等大宗农产品的科学技术,而较少懂得市场需要多样化的农产品科学技术;较熟悉提高农产品产量的技术,不熟悉提高农产品质量的技术,更少懂得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技术;较熟悉农产品的栽培、饲养等生产技术,不熟悉农产品的保鲜、储藏和加工技术;较熟悉传统农业技术,不熟悉计算机和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基因和生物技术
2、2、3是省、市、县、乡农业人才的分布结构均不如人意。省、市两级缺乏高新技术人才,致使农业老产品、老品种难以更新,新技术难以引进,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提高。而县、乡两级由于经费拮据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农业科技人员流失严重,在岗的不少人还要为自身生计而分心分身,农技推广很难进村入户,不少先进实用技术难以变成现实的农业生产力。
3、农业技术人才对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农业高技能人才是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应用,新产品试验、示范、推广的先导者,是实施国家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依靠力量。因此,实施对农业技术人才培训是落实党中央重大战略决策的需要;是提升农技推广队伍素质的需要;是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需要;是促进农业科技转化的需要;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人才资源是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是人才资源中的稀缺部分。加强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对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省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广大人员活跃在农业生产第一线,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加强植物病虫害防控、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主导作用。江西省已初步建立市、县区、乡镇三级农技服务体系,建立一批病虫测报站和土肥监测点,初步构建市、县区两级农产品检验检测体系,并向乡镇、基地延伸,承担一大批国家、省、市科技推广项目和试验示范基地,建立起以农技服务网络为基础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监督和农资、农机市场监管,加强沼气等农村能源等综合开发利用。基层农业服务机构已成为科教兴农的重要载体,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主导力量,成为对农业支持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新时期进行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重要依托力量。由此可见,农业技术人才对江西农业可持续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4、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需求市场潜力巨大
农业机械化的创新及进展 ,农业生产设施化的创新及成效,农业生产标准化和品牌建设成果,种养新品种引进及筛选繁育、深加工新品研发、主打产品生产过程应用新技术新工艺等方面的创新,农业龙头企业和民营科研机构、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及状大,都需要高技术农业技术人才。进入新的世纪,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粮食等主要农产品实现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折,农民的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人民的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同时也应看到,农业发展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业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一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合理,农产品品质亟待提高;二是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迷;三是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农业综合效益不高;四是农民增收缓慢;五是加入WTO后,对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六是农业生态环境污染严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待加强。面对这样的新情况、新问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们从事农业工作的思维方式、生产方式、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并已为我们轻车熟路的一整套老观念、老办法已经无法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如果我们墨守成规,不去学习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术、新的信息、新的办法,那么,就会被汹涌澎湃的市场经济大潮所淹没。我们不仅要懂生产,还要懂经营,不仅要懂技术,还要懂市场。不论是领导者、管理者,还是生产者、经营者,包括我们的专业技术人员都同样面临着这个严峻的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和教育发展还不能完全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加入WTO以及推进农业科技革命的要求,农业科技、教育和农村经济的结合还有待于加强,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对农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还有待于进一步发挥。在当今世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技术层出不穷的新形势下,需要我们通过教育培训不断地更新知识,不断地拓宽知识领域,应对知识经济的挑战,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5、加快江西农业人才培养的对策思考
5、1改善和优化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社会环境。
进一步完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建立杰出人才评选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或在科研成果转化中创新创业做出重大贡献的杰出人才实行重奖。进一步完善与业绩相挂钩的分配制度,结合国家推行事业单位绩效工资制度,实行按岗位定酬和按业绩调节分配相结合,鼓励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以专利、技术、管理等要素参与分配,不断完善向高层次优秀人才倾斜的分配机制。对选拔培养的领军人才实行岗位津贴制度,不断改善学习、工作和生活环境。注重高层次人才的使用,充分发挥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中的作用。坚持党政领导干部联系专家制度,切实解决他们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新服务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5、2更新观念,制定科学的农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要树立农业人才培养就是最大的强农惠农政策的观念;二要树立转移剩余劳动力与培育新型农民,建设一支现代农民队伍是目标一致的观念;三要树立农业人才培养政府责无旁贷,要有所作为,且大有作为的观念;四要树立农业人才培养是长期性的系统工作的观念。农业培训尚处于起步,需不断明确培训目标方向,不断健全体制机制阶段。无论是农业教育,还是农业培训,都必须紧紧围绕当前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把握农业农村发展大势,创新机制,创新思路,在定向培养、产教结合、集团化教育等教育培训办学思路上和学历教育、短期培训、远程教育等三结合的方式上,不断创新农业人才培养路径。
5、3、应势而作,加大对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
江西农业的发展要求和农技人员现状,要求我们要高度重视对农技人员在专业知识技能方面的继续教育,大力提升农技人员素,使之及时掌握农业新知识、新方法新技能。建议每年向农技人员提出自学任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基地作用,大规模组织农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组织开展专家授课、横向交流、外出参观考察等形式,选送农技骨干赴国内外高校或科研机构短期进修。农业科技服务人员必须树立现代农业理念,掌握基本的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能指导农民开展现代农业生产,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把地方的农业人才培养纳入国家的农业人才培养体系之内,推动农业院校作为国家级的农业培训基地,积极承担实施国家级的农业培训任务。合理布局农业教育培训资源。可考虑以省为单位形成体系,省一级设立农业大学(农业科研机构)为龙头,农业职教院(校)为骨干,县级设立农业职中为龙身,乡镇级设立培训基地、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龙尾,舞龙头动全身,形成体系、资源共享、分类指导、分层培养;针对在岗、将要上岗的农业技术服务人员分别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育培训,使之掌握必需的农业技术。如乡镇基层农技岗位人员,可采取3年全覆盖的办法,即新增人员必须是农业学历教育毕业生,在岗的专业技术人员,3年内重新培训。快加大投入完善好农业教育培训的办学培训条件,特别是与现代农业相适应的实验实训条件,要做到现代农业建设要上的新设备、新技术,农业教育培训基地首先安排,首先掌握,形成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加强农业教育培训师资培养,及时占领农业科技推广的至高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