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漳州历史悠久,是福建省一个著名文化城市,特别是在民国时期,漳州是福建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民国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也都发生在漳州。陈郑煊是一位八旬开外的老漳州人,亲历那段历史,他把民国时期的旧事、旧闻搜集整理、记录成文。现特在《文化走廊》专版开设“漳州说古”栏目分期刊登,以飨广大读者。同时,冀望知情人士,不吝批评、赐教。
漳州民间的传统习俗,每年腊月二十四日“扫尘”后,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俗称“门对”)迎新年。从十二月初一开始,就有一些粗知文墨的人写春联出卖。当时南市街有一位王友梅(曾任过小学教员),楷书写得端正,笔法有力,出售的春联受到顾客的欢迎。
民国时的主要春联有下面这几种:一、横楣联
横楣联是贴在门框上的横木,一般是四字,常写的有:五福临门、三星拱照、大地回春、三多九如、三阳开泰、出入平安、迎春纳福等。
二、对联
对联是贴在双扇的大门,常写的有:“爆竹一声除岁夕,桃符万象迎新年”。“春到春门春不尽,福临福地福无疆”。“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南西北财”。“爆竹声中催腊去,寒梅香里迎春来”。“欲高门第须为善,要好儿孙必读书”。“年丰人寿家兴旺,物阜民康国富强”等。
三、单扇门联
单扇门联一般是五字,写法有所不同,四字写在两边,另一字写在中央,例如:天赐平安福,“平”要写在中央。常写的有: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人迎富贵春。富贵三春景。平安两字金等。
四、双扇窗联
双扇窗联一般是四字为一对,每扇写两字。常写的有:花开富贵,竹报平安。清风明月,鸟语花香。龙飞凤舞,燕语莺歌等。
五、单扇窗联
单扇窗联的字句一般是取自双扇窗联,也可以选用《千家诗》中的一句,例如:“春宵一刻值千金”或“花有清香月有荫”。
六、厅堂联
厅堂的门楣横联,常写:金玉满堂、紫气东来、福禄寿全等。对联常写:五福百福全家福,万春千春满堂春。天泰地泰三阳开泰,神安人安合家平安。东平王为善最乐,司马光积德当先等。
七、神龛联
神龛联常写:香烟篆出平安字,烛火开成富贵花。福德正神(俗称“土地公”)联,常写:上天言好话,回宫降吉祥。
八、其他春联
竹帘(整块不能卷的帘子)的春联,常写:格外春风。桃红又见一年春(可以把这几字结合画成桃形)等。
谷仓的春联,常写:五谷丰登。
米缸外的春联,常写一字“春”,闽南地区的“春”谐音“剩”,示意足足有余的吉祥字。
牲畜栏的春联,常写:六畜兴旺。
梁上或衣柜的春联,常写一字“福”,预兆一生有幸福。写“春”和“福”另有格式:红纸要裁成菱形,类似图案,看起来比较雅观。
祠堂双扇大门的对联,常写:“祖德,宗功”。“耀祖,荣宗”。“传宗接代,源远流长”等。
春联的纸张分两种:一种是红朱纸;一种是普通红纸。写红朱纸一般是自己研磨的墨汁,写普通红纸是文具店出售的墨汁。朱纸的春联价钱比较贵,因为不容易褪色。当时书店有代售《春联集成》的小册,可供写春联的人参考,甚为方便。
漳州民间另有一个习俗,除了贴门联外,门楣上还有招贴“八卦七星图”、“神虎咬金钱”、“姜子牙骑四不像”等图像。主要是作为驱邪制煞。以前马坪街有一家绣服店(店东姓魏),用木版印刷各种门神(包括上面所提的图像,均有着色)出售。
卖春联的时间不长,一般只有半个多月,到了临近除夕,就要削价卖出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