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胰岛素分泌和餐后血糖变化 胰岛素基础分泌量大约为 2)保证餐后血糖生成速率平衡的三个充要条件 保证餐后血糖生成速率平衡的三个充要条件是: 第一个条件:控制每日吃饭的总能量(参照表1推荐量进食); 第二个条件:按能量比控制三个能量营养素的平衡,以及蛋白质营养素中各种氨基酸的平衡和脂肪营养素中各种脂肪酸的平衡。 ![]() 第三个条件:控制餐后血糖生成的速率,根据生理和体力消耗状况,按照快、中、慢三个血糖生成速率选择食物,具体方法如次: (1)对体力消耗小、负荷平稳、作息规律的人群来说,有两条控制餐后血糖生成速率的路线,即: a每日吃6顿饭,进餐时间为6:00,9:00(上午点),12:00,15:00(下午点),18:00,21:00(夜点),选择血糖生成速率慢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即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为低等级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此餐后血糖生成速率控制路线实际上是追求低、中血糖生成负荷的膳食。 b每日吃3-4顿饭,选择血糖生成速率慢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即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为低等级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此餐后血糖生成速率控制路线与a路线相比只是采用了低血糖生成指数GI的膳食,而没有考虑血糖生成负荷对膳食的影响,但它适合大多数上班的人群。 (2)对体力消耗大,负荷平稳、作息规律的人群来说,每日吃3-4顿饭,选择血糖生成速率慢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即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为低等级的碳水化合物食物,若出现体力消耗过大情况时,宜即时补充少量血糖生成速率快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即血糖生成指数为高等级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此餐后血糖生成速率控制路线尤其适合重体力劳动的人群。 (3)对体力消耗大,负荷不平稳、作息不规律的人群来说,每日吃3-5顿饭,按照时间和负荷的规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当的血糖生成速率的碳水化合物食物,即根据时间和负荷规律选择适当的血糖生成指数的碳水化合物食物,此餐后血糖生成速率控制路线尤其适合运动员之类的人群。 以上保证餐后血糖生成速率平衡的三个充要条件,适合健康人群有效预防代谢症候群,适合代谢症候群的人群有效消除代谢症候群,适合患有一系列代谢及生理紊乱疾病的人群的有效辅助治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