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银行不务正业导致危机

 新手新法 2013-01-10
2013-01-09

  始于2007年,大爆发于2008年的经济危机,至今没有一个像上世纪的大萧条那样确切的名字,但这次的危机显然又比那次危机更加的复杂,更加的难解决。笔者对这次危机的看法主要是银行的问题,银行不务正业是危机的根源,1929年的金融危机主要是银行不做利差,而是去炒股票,结果造成了危机,而这次是银行不做存房贷业务了,而是去做贷款批发了,银行业成了二道贩子,这是最根本的因素。

  银行充当二道贩子的话,那就得有三道贩子、四道贩子接盘,那谁扮演这些角色呢,其实三道贩子就是投行,四道贩子就是投资者,当然投资者就没有继续往下批发的能力了,只能在不同的投资者之间进行交易。

  金融危机后,总有些人找各种理由来搪塞,比如美国右派中的流行观点:《社区再投资法》是一切问题的源头,该法强迫银行向少数族裔的买房人贷款,然后这些买房人会拖欠抵押贷款。事实上《社区再投资法》是1977年通过的,很难想象,怎能把一场直到30年后才爆发的危机算到它头上。再者,该法只适用于储蓄银行,房市泡沫期间的不良贷款只有一小部分是储蓄银行发放的。

  保守派喜欢把房市泡沫和金融体系的脆弱归咎于房利美与房地美,那是美国政府创办的两家贷款机构,也是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始作俑者。房利美和房地美在1993~2003年间蓬勃发展,主要原因是在许多储贷机构倒闭之后,它们逐渐填补了空缺。房利美和房地美的确在发放一些贷款时比较草率,而且还被财务丑闻缠身,所以说,这一指责有一点点正确性。但房市泡沫最狂热的时期是2004~2006年,而在那段时间里,正是由于发生了财务丑闻,这两家机构正在遭受严密审查,基本上没有机会刺激泡沫。因此,对于不良贷款的泛滥,这两家机构只起了很小的作用。

  许多左派喜欢把危机归咎于放松监管,具体而言就是1999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被废除,从而使商业银行可以涉足风险较大的投资银行业务。回过头来看,废除《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当然是错误的,该法的废除也许以一些间接的方式加剧了危机,例如,人们在危机之前的繁荣时期里发明了不少危险的财务制度,其中的一些正是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但是,这场危机的主要诱因,并不是被放松监管的机构冒了新风险,带来了问题,而是从未受过监管的机构冒了很大风险。这些从没有被监管的机构就是银行的分销商,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说的三道贩,四道贩,这些人美国人给他们起了个新名字就是影子银行。

  当影子银行系统不断扩张,当其重要性赶上甚至超过传统银行的时候,政治家和政府官员本应意识到,我们的行为正在使当年诱发“大萧条”的金融脆弱局面重新出现。他们本应采取对策,扩大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网,以覆盖这些新金融机构。大人物们本应宣布一项简明的规则:任何像银行一样经营的机构,任何在危机爆发时需要得到像银行一样救助的机构,都必须被当成银行来监管。同时,那些本应为影子银行系统的脆弱忧心忡忡的人,却在对“金融创新”大唱赞歌。格林斯潘在2004年宣称:“不仅单个的金融机构更能抵挡潜在风险因素带来的冲击,整个金融体系也变得更有弹性了。”

  2007年7月9日,道琼斯工业指数首次升到14 000点以上。两周之后,白宫便发布了一份“情况说明书”,吹嘘小布什政府取得的经济表现。该文件宣称:“总统实施的促进增长政策帮助美国经济保持强劲,使之富有灵活性与活力。”这跟中国在股市6000点时吹捧财产性收入一样的愚蠢,是泡沫虚荣的产物,等股市泡沫后,这一提法再也见不到了踪影。

  其实当时房市和次贷方面的问题不是已经很明显了,财政部长亨利·保尔森在8月1日北京的一次演讲中说,这些问题“已基本得到控制”。

  所以,美国金融体系与整个经济遭遇危机的风险越来越大,而这些风险却被置之不理,或被视为杞人忧天。于是,危机爆发了。

  8月9日,法国巴黎银行冻结了旗下的三只基金,21世纪的第一场金融大危机就此爆发。

  这场危机与我们已经见过的一切都不同。但更准确的说法是,这场危机与我们已经见过的一切都相似,是一场总爆发:房地产泡沫的破裂与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经历相似;银行挤兑潮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情况相似(不过主要涉及影子银行系统,而不是传统银行);美国遭遇了类似日本的流动性陷阱;最近,国际资本流动发生中断,一些国家陷入货币危机,这与20世纪90年代晚期亚洲的经历十分相似。

  其实危机在更早之前就有征兆,2005年秋,美国房市大繁荣已经开始衰落了,但大多数人都没有马上明白这一点。当房价上升到一定的程度,以至于零首付、用“超优惠利率”支付贷款的房子都超过了许多美国人的购买能力时,房屋销售开始萎靡不振了。我当时写道,房市泡沫开始破裂。

  但房价还是上升了一段时间。这是意料之中的事。股票有每分钟都在变化的单一市场价,房屋却不是这样。房屋各不相同,而且卖方也明白,要等一段时间才能找到一个买家。所以,房价基本上是参照不久之前其他房屋的卖价确定的。除非卖方痛苦地明白,没有人会接受他们开出的价码,否则他们是不会降价的。在2005年之前,房价在一段较长的时期里年年大涨,于是卖房人在那一年认为这个趋势将会持续,所以房屋销售量虽然下降了,但房价仍继续上涨了一段时间。

  但到了2006年春末,房市的虚弱无力开始变得明显起来。房价开始下跌,一开始比较慢,后来越来越快。  虽然房价最开始只是逐渐下降,但次级贷款发放大潮所依赖的判断也逐渐站不住脚了。还记得吗,我在前面讲过,金融机构发放次级贷款的关键理由是,它们认为从贷款方的角度看,买房人是否真能按期偿付抵押贷款,其实是无关紧要的:只要房价持续上涨,买房人遇到付款困难时,只需要重新申请一份贷款就行,或者干脆卖掉房子,还清抵押贷款。但是,一旦房价开始下降而不是上涨,一旦房子变得不好卖,买房人的违约率就开始上升了。而且在这个时候,另一个可怕的现实又变得明显起来:抵押房屋被收回,不仅屋主的境遇变得很悲惨,对贷款方而言,也是十分不利的。要将收回的房屋重新放到市场上出售,是需要一段时间的,收回抵押房屋也要付法律费用,无人居住的房屋又常常会朽坏,由于这种种因素,将房屋从买房人手中收回的贷款方,通常只能得到原始贷款的一部分金额,例如一半金额。

  2007年初,次级贷款的问题开始变得明朗化,于是房市开始逆转了。还记得吗,抵押债务债券为不同份额设定了有先有后的索取顺序,较高级份额的所有人可以优先从抵押贷款还款中受偿,而级别较低的份额的持有人则只有在前者已经索取完毕之后,才能得到偿付。前一种份额被评级机构评为AAA级,后一种份额则没有这么高的评级。差不多在2007年2月的时候,大家开始明白,后一种份额有可能遭受严重损失,于是这些份额的售价猛然下跌。于是,整个次级贷款的发放基本上进行不下去了,因为既然没有人愿意购买级别较低的份额,将次级贷款打包出售的做法也就变得无法实行了,于是融资活动便停止了。没有了依靠次级贷款的买房人,房屋需求的一个重大源头消失了,从而使房市的低迷进一步加剧。

  不过,投资者在很长时间里仍然相信,抵押债务债券的高级份额还是相当安全的。晚至2007年10月,以次级抵押贷款池为收益基础的AAA级份额的交易价,仍然接近于其面值。但最终,大家发现所有与住房有关的东西都是不安全的,包括那些高级份额,甚至那些信用评级良好、支付了很大比例首付的买房人得到的贷款。

  随着人们认识到房市崩溃的严重性,贷款机构以及购买了住房贷款抵押证券的投资者都会损失惨重,这已经是很明显的事了。但是,我们为什么不为那些房主说话,反而总是念叨这些贷款机构和投资者呢?毕竟,当最终的清算到来时,房市泡沫的破裂也许会使大约8万亿美元的财富化为乌有,其中大约7万亿美元将是房主的损失,只有约1万亿美元是投资者的损失。为什么总是抓住这1万亿美元不放呢?

  原因是,这1万亿美元触发了影子银行系统的崩溃。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盖特纳的话,他讲到了影子银行系统崛起带来的风险:“这一平行金融系统中的许多工具与机构,依靠还款期很短的负债提供的资金,购买了大量长期风险高、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这使它们在面临一种传统类型的挤兑时不堪一击。传统银行拥有存款保险等保护机制,足以使这些风险降低,但这些工具与机构却没有这些机制保护。”在这篇2008年6月所做的演讲中,盖特纳还描述了这种挤兑最后是如何发生的。盖特纳用很清晰的语言来解释,差点让人觉得不是一位央行官员在讲话。他说,这场挤兑的起因是与次级贷款有关的损失,这些损失破坏了人们对影子银行系统的信任,这又导致了一轮“去杠杆化”的恶性循环:

  这些融资安排(许多都是管理风格保守的货币基金)的投资者一旦从这些市场中撤资或威胁撤资,在这一金融系统里,一种自我强化的资产抛售循环就很容易发生。这一循环进一步加剧了动荡,并使各种类别的资产价格下跌。由此带来的结果是,保证金要求被迫提高,一些客户的资金被全额收回,从而迫使更多的“去杠杆化”发生。随着资产被卖入状况不佳的市场,资本金的缓冲作用也被削弱了。而低质量的资产,尤其是与抵押贷款有关的资产,已经遍布整个金融系统,从而加剧了上述机制的作用。这有助于解释,为什么数量相对较少的危险资产能够在远为广泛的资产和市场上破坏投资者与其他市场参与者的信心。

  请注意,盖特纳强调了资产价值的不断下滑如何破坏了企业的收支状况,从而迫使人们进一步出售资产,形成一种自我强化、愈演愈烈的循环。这一自我强化过程的最终结果,实际上就是一场大规模的银行挤兑,这场挤兑造成影子银行系统崩溃,而且与20世纪30年代早期的传统银行系统崩溃十分相似。拍卖利率证券本质上是一种银行业务,相当于投资者向借款机构提供了3 300亿美元的借款,这种证券已经消失。另一种无银行之名却有银行之实的金融安排,即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原先提供了1.2万亿美元贷款,现在只剩下了7 000亿美元。整个影子银行系统都遭遇了类似的命运。

  在影子银行系统崩溃之后,一些借款人转回头向传统银行申请贷款,以渡过难关。本次危机中发生了一件乍看起来很怪异的事,就是银行贷款增加了。这让一些观察家感到迷惑不解。他们问道:“不是发生信贷紧缩了吗?怎么银行贷款还增加了?”但传统银行贷款的增加,根本不足以抵消影子银行系统崩溃造成的影响。

  美联储的主要职责有两个:调控利率,并在必要时向银行提供现金。美联储调控利率的方法是,购买银行持有的美国短期国库券,从而使银行准备金增加,或者向银行出售美国短期国库券,从而使银行准备金减少。在紧急时刻,美联储会直接借钱给具体的银行,从而向其提供现金。自危机爆发以来,美联储一直在大刀阔斧地使用这些办法。联邦基金利率(银行之间的隔夜拆借利率、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在危机前夕为5.25%,危机爆发后下调到1%。衡量美联储向银行直接放款的指标之一“存款机构从美联储得到的总借款额”在危机之前接近于零,现在已达4 000亿美元。

  美联储还有什么办法呢?2004年,伯南克曾在学术著作中论称,就算出现了流动性陷阱,只要政府愿意“更改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构成”,货币政策仍然可以收到效果。也就是说,美联储不应只持有美国短期国库券,向传统银行发放贷款,而且应当向其他机构发放贷款,例如投资银行、货币市场基金,甚至非金融类企业。为了进行这一工作,美联储在2008年建立了五花八门的特殊贷款“机制”,这些机制的名字都奇奇怪怪的,比如TSLF(短期证券借贷工具)、PDCF(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之类。2008年10月,美联储宣布,它还将开始购买商业票据,这等于说,美联储已经打算提供私营金融系统不愿或不敢提供的贷款了。

  这些机制有可能最终带来一些成效。但不得不说的是,这些机制目前的效果是令人失望的。为什么?我的看法是,这是一个有关替代效应与规模效应的问题。当美联储采取行动,增加银行准备金时,它的这一举动是没有别的机构可以做的:在美国,只有美联储可以创造基础货币,这些基础货币可以用作流通中的现金,也可以用作银行准备金。而且,相对所针对的资产的规模而言,这是一个力度很大的行动,因为美国目前的基础货币“只有”8 000亿美元。但是,当美联储试图支持信贷市场时,这一举动就是私人机构也可以做的了,这就意味着,美联储向金融体系中输入的信贷,也许会被私人机构的撤资部分抵消。而且,这一次美联储要对付的是信贷市场这个大家伙,信贷市场的总规模在50万亿美元左右,比基础货币大多了。

  其实伯南克不是第一次失败,日本的量化宽松也是伯南克开的药方,也失败了,就日本的情况而言,日本银行在泡沫经济时代放出了许多不良贷款,在随后的经济长期停滞时期,许多原本良好的贷款也变成了坏账。所以,有人对日本萧条的解释是,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的主要原因是其银行的财务状况不佳,因此要让日本经济复苏,只要解决银行的问题就行。1998年末,日本国会也制订了一项5 000亿美元的银行援救方案,并制定了多项宽松政策,一直持续到今天。

  对于日本当时的经历,他们还有一个别扭的说法--“增长型衰退”。增长型衰退是指,一个经济体在增长,但增长速度不足以赶上该经济体产能的扩展,于是闲置的机器和失业的工人越来越多。增长型衰退一般很罕见,因为繁荣和萧条通常都会一发不可收拾,一增长就快马加鞭,一衰退就直坠深渊。但是,日本实际上经历了长达10年的增长型衰退,这使它大大落后于本应达到的水平,以至于几乎陷入了一种新困境,即“增长型萧条”。

  但如果日本是增长速度不足以赶上该经济体产能的扩展,那为什么只有日本产能扩张的那么快,而其他国家没有呢,其实增长型衰退的理论有几分道理,但也不能完全解释日本的问题,

  伟大的维多利亚时代经济学家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说的,经济学“不是具体真理的体现,而是用来发现具体真理的引擎”。这话比较庄重,用轻松点的话来说,就是老模型可以玩出新花样,其实如果不正视真正的问题,无论玩出多少花样,发明多少经济学名称,对现实经济也于事无补。

  银行的主业就是做存贷款,银行的盈利模式就是利差,银行炒股票、做信托投资、搞贷款批发都是不务正业,银行不务正业往往就是经济危机的前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