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东西,曾经熟视无睹,在不经不觉间,渐渐隐去,它的消失似乎如是理所当然。但一旦有一天再见到它,霎时就会勾起你的情感,唤醒那些属于一代人二代人的记忆,让你蓦然发现,原来它还是在的你心底里。就比如,蒸汽机车。我对火车怀有情感,只是还远算不上车迷,但既然来到全世界蒸汽机车迷的胜地,我愿意与他们一道追寻那些穿透云霄的汽笛和滚滚的白烟。 从1956年新中国第一台蒸汽机车试制成功到1988年停产为止,中国一共造出了9698台蒸汽机车。全长945公里的内蒙古集通线是世界蒸汽机车的“绝唱”,作为地方铁路公司,1995年成立时根本添置不起内燃机,于是从全国各地收购了120台蒸气机车,经过修补,这批本已退役的火车头又在草原之上驰骋了10年,直到2005年底,最后一辆蒸汽机车退役。 集通铁路为什么能吸引着全世界的蒸汽机车迷?因为其穿行于草原、峡谷和山峦之中,风光秀美,沿途陡坡、弯道、桥涵、隧道、展线……,让人目不暇接,特别是冬季,白雪皑皑,蒸汽喷薄而出,气冲霄汉,场面慑人心魂!2007年起,克什克腾旗与集通公司决定,每年元旦前后,举办蒸汽机车节,蒸汽机车在经棚和热水间再次通行,于是,磅礴雄浑、荡气回肠的场景在草原上重现。 2013年的元旦日,我在大坝梁隧道口、在司明义大桥、在三地展线、在热水大桥…,和无数的摄影迷、机车迷一道在零下二三十度中守候着、追逐着机车。刺骨的寒风,双脚跺着雪地,面罩结出霜花,不时踮首眺望远方,相互闲聊着来自何地,谈论着大风可能影响蒸汽云团,评价着那些漂亮的展线,也就是用以帮助机车爬坡的“S”形、螺旋形的回环线,那绝对是铁路的艺术。 山村寂寂地铺陈于远方,而山坡上的马匹也静静地低头于雪地,直到一声汽笛划破长空,马儿才抬头竖起了耳朵。那种久违的而又熟悉的,带着节奏的机器轰鸣声,由远而近,乃至排山倒海而来。树木的枝丫抖落了雪花,沉睡的旷野猛然被唤醒。黑色的机车吐着炽热的蒸汽,裹挟着、挥舞着白色的云团呼啸前行,当庞然巨物瞬间逼近到眼前时,震撼得直教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 有些东西,你不一定与它关系很直接、很密切,但一旦有一天碰到,却又觉得如此亲切,如此熟稔,就象是老朋友。就比如,蒸汽机车。它轰隆作响,那是人类工业革命以来最原始的心跳,那是新中国蹒跚起步艰苦创业的刚强脉搏。它曾是无数人工作、生活的一部分,它乘载了一代人二代人的青春,可能粗鲁、艰辛、甚至肮脏,但绝不平庸,它是集体的记忆。 机车停在经棚站,司机、司炉忙着检测、加水、填煤,一天下来他们差不多就凭双手把10吨以上的煤一锨一锨地铲到炉中,但今天,他们都是明星,无数的相机围绕着他们咔嚓不停,他们的眼神也充满着自豪。机车是著名的“前进型”,那是大同机车厂生产,其产量是世界单一型号之最,是世界蒸汽机车最优秀的巅峰。车体上黝黑的漆面已经斑驳,朱红的巨大车轮也不再光彩艳丽,但圆睁的大灯依然明亮地注视着前方。 它曾经老骥伏枥,它曾经走遍五湖四海,它光荣退隐。今天它在集通线上再次轰鸣前进,就如同是阅兵大典上的老兵,它老土、它笨重、甚至还有点迟钝,却迎来最热烈的欢呼! 鲸鱼腹 2013-01-0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