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急诊挂号的异议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13
急诊挂号的异议
谢丽娟
  谢丽娟

  看病要先挂号,这纯属常规。门诊要先挂号,急诊亦然。

  门诊挂号受时间的限制,即过了挂号时间就只得明日请早,但不受数量限制(专家、特需门诊例外)。急诊挂号则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数量限制,但受病情所限。如发热病人,体温低于39℃,身体虽有其他胸痛或腹痛等症状的,但不严重者,一般不被预检护士同意给挂急诊号,但在门诊挂号时间已过的情况下,则比较放宽,给予挂急诊号。

  急诊病人是否必须先予挂号,这对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毕业的医护人员来说没感到是个问题。病人几乎都有人陪伴,由陪者拿着预检给的凭证(一张小条子或小方块纸)去挂号,病人挨个儿坐着等叫号。护士会依病人轻重不同,适当给重者提前得到诊治。

  若见有危急的病人,护士简短问几句病情,视觉就提示什么病,何等危急,便马上通知医生。对呼吸急促疑有心肺功能衰竭的,护士即刻给安置半卧位、氧气吸入、测量血压并静脉输液点滴,以备强心剂、呼吸兴奋剂的使用。让病人能迅速得到各种抢救治疗。在医生扼要询问病史和重点部位的体检的同时先口头医嘱护士用什么药等等,接着书面记录病情和开出处方,告知家属(陪者)病人的抢救预后。家属此时去配药和补挂号。病人所得到及时治疗的药物都是急诊间的备用药。有的急诊病人无家属陪同,有的由路人相助扶进急诊室,更是不存在先挂号,都由医护人员先给予必要的治疗,然后再通知家属补办包括挂号等一切手续。

  危急病人的抢救是争分夺秒的,若要按常规,排队挂号、排队配药而后治疗,那就很可能丧失了抢救时机,让患者终止了生命。

  生命对每个人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医学科学的进步使许多人的生命得以延续,但若是因为等待先挂号而贻误了生命岂不是由先挂号这个常规导致的遗憾吗?!

  据悉,有些医院已为危急病人开设了绿色通道,挽救了病人,这是医护人员的救死扶伤的宗旨破除了先挂号的常规,但并没能成为每家医院必须遵循的新常规,我们需要从制度上保障、避免因等待挂号而终止生命的悲情发生。

  诚然,不能回避钱的问题。对医院来说,如果病人无法补交医疗费用,怎么办?改革开放前,病人多数有记账卡(劳保、公费证),有单位可找,部分没劳保公费的欠账不还的,医院有社会服务部催款,追不回的,就另立账册,最后由政府作后盾。当今尚无政策为医院承担由于后挂号先抢救无法追回的欠款,这就影响了必须先挂号的常规的破除。随着今天民生问题越来越被重视,深信医疗保障制度的改革会越来越让人的生命得到更多的保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