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官能症治疗相关穴位
心俞位于背部而近心脏,是心气转输之处,内通于心,具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之功;郄门是手厥阴心包经穴位,心包为心之外卫,神明出入之窍,有安神定志、清心除烦、止痛活血之效;内关归属手厥阴心包经,行走于三焦经,沟通表里,祛风除邪,活血止痛,且内关又为八脉交汇穴之一,能宽胸理气,镇静安神。三穴合用,清热除烦,养血安神,补益心气。诸穴合用,对神经官能症的治疗具有非凡的疗效。
◎心脏官能症治疗相关穴位
【穴位介绍】
1.郄门:出自《针灸甲乙经》。此穴位于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5寸。
2.心俞:出自《灵枢*背腧》。此穴位于背部,当第五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3.内关: 《灵枢*经脉》中又称为“两筋间”。此穴位于腕横纹上2寸处取穴。
【操作方法】
1.郄门: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1 0分钟,向穴位上方用力。
2.心俞:拇指指腹或按摩棒顺时针按揉5~1 0分钟,向足部方向用力。
3.内关:拇才旨指腹逆时针榔~10分钟,向穴位上方用力。
【功能主治】
1.郄门:心悸、心痛、呕血、衄血、胸胁痛、肘臂痛、腋肿、疔疮、癫痫等。
2.心俞:心经及循环系统疾病、胸痛、心悸、晕车、头痛、恶心呕吐、神经官能症等。
3.内关:心律失常、心绞痛、胸肋痛、上腹痛、孕吐、晕车、手臂疼痛、头痛、眼睛充血、恶心想吐、痛经、呃逆、腹泻、精神异常等。
治疗肩周炎的穴位-肩周炎的按摩方法
◎肩周炎治疗相关穴位
【穴位介绍】
1.养老:此穴位于前臂背面尺侧,当尺骨小头近端桡侧凹陷中。
2.条口:出自《针灸甲乙经》。此穴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8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
3.肩隅:此穴位于肩部,三角肌上,臂外展,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
4.肩骖:出自《针灸甲乙经》。此穴位于肩部,肩髑后方,当肩关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
5.肩贞:出自《素问*气穴论》。此穴位于肩关节后下方,臂内收时,腋后纹头上1寸。
【操作方法】
1.养老: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5分钟,向手掌末端方向用力。
2.条口: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5分钟,向小腿近端方向用力。
3.肩髑: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1 0分钟,向手掌末端方向用力。
4.肩骖: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1 0分钟,向手掌末端方向用力。
5.肩贞:以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1 0分钟,向手掌末端方向用力。
【功能主治】
1.养老:落枕、急性腰扭伤、脑血管病后遗症、肩臂部神经痛、近视眼等。
2.条口:肩凝症、膝胫酸痛、两足无力、脚气、转筋、腹痛、泄泻等。
3.肩弱:肩周炎、急性.脑血管病后遗症、高血压、乳腺炎、荨麻疹等。
4.肩谬:肩关节周围炎、荨麻疹、脑血管后遗症、胸膜炎、肋间神经痛等。
5.肩贞:肩关节周围炎、耳鸣、耳聋、脑血管病后遗症、头痛等。
治疗鼻炎的穴位-鼻炎穴位治疗方法
鼻炎的发生与寒邪关系密切,因此在按摩的操作过程中,应当使局部发热,最好使身体微微汗出,这样才能够驱邪外出,当然,鼻炎多是寒邪寄生体内日久所致,对其治疗便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坚持治疗,不要失去治疗的信心。
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感受寒凉,喝水要喝温开水,洗脸也要用温水,不可冲凉水澡。在秋冬季节更替的时候,更要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民间有句保健要诀“春捂秋冻”,这对于健康人群颇有指导意义,但对鼻炎患者却不适合。
治疗鼻炎的穴位-鼻炎穴位治疗方法
【穴位介绍】
1.肺俞:此穴位于背部,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2.大椎:为人体阳经之会,所有阳经在这里交会。此穴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下,两肩峰连线的中点。
3.迎香:为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交会穴。此穴位于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开约0.5寸,当鼻唇沟中。
【操作方法】
1.肺俞:拇指指腹或按摩棒逆时针按揉5~10分钟,产生酸、痛感。
2.大椎: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5~1 0 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
3.迎香:拇指指腹逆时针按揉或按压5 分钟,稍用力。
【功能主治】
1.肺俞:咳嗽、咯血、气喘、骨蒸潮汗、盗汗等。
2.大椎:热病、感冒、咳嗽、气喘、头痛项强、疟疾、癫狂、小儿惊风等。
3.迎香:鼻炎、鼻塞、鼻窦炎、流鼻水、鼻病、牙痛、感冒、鼽衄、口歪等。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