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浅议教学课件中版式设计

 大树66 2013-01-15

浅议教学课件中版式设计

摘要:多媒体现代教学手段是新时代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现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其教学主导作用的手段。教学

课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信息传达的重要媒介,良好的版式设计可以使学生产生美的遐想与共鸣,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习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关键词:教学设计;教学课件;版式设计

一.传统教学手段正在被现代化教学手段所代替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即多种信息类型的综合,已广泛应用到我们的课堂。传统教学在媒体使用上往往局限于教科书、黑板、模型教具等,而今纷纷被多媒体技术所代替。多媒体技术不是各种信息媒体的简单复合,它是一种把文本、图形、图像、动画和声音等形式的信息结合在一起,并通过计算机进行综合处理和控制,能支持完成一系列交互式操作的信息技术。多媒体参与课堂教学进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我国教育界也已形成了共识。教改在深化,教学已经离不开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教学课件,是指根据教师的教案,把需要讲述的教学内容通过电脑制作出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以及视频剪辑等多媒体元素于一体的课堂要件。课件,其实就是用来上课的软件,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为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解决教学过程中的重点难点及教学难题,尽可能地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抓住学生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和解决学习及操作困难的教学辅助工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老师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

二. 教学与设计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花花绿绿的课件版式,页面元素繁多,图和文字错乱编排,背景图案过于繁琐,使人视觉错乱,分不清主次。这种将元素的罗列和拼凑成为页面的主题,是我们课件设计的误区。将色彩、字体、版式、图像等各元素高度提炼概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设计,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种实践的行为,它是经济的、产业的,但又是文化和艺术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对表面上相互冲突的各种要素进行协调的过程,由于其性质的综合性、历史性、开放性(变异性),需要历史地、辩证地从多角度采用多种方法加以认识和解析。因此设计是一门充满挑战、颇具科学意义的学科。

作为教师,我们知道,如果讲授的信息组织得当,学生就能更好地接受并做出反应。由此,一个好的课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设计是课程准备的中心环节。课堂教学设计能力是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表现,也是教师体现自身教学特色和风格的重要途径。课堂教学设计的内容主要包含有教学目标设计、教学方法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信息反馈与矫正活动的设计、教学媒体的设计。随着社会的进步,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普及,我们应该尽可能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增大教学信息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有时听课的时候,往往看到老师对着自己的课件津津乐道,可是学生并不以为然,对教师的教学反应平淡。要不就是课件页面文字过多,有的学生只顾着埋头抄笔记,根本听不到老师的讲解,整个课堂难以互动,老师一个人在讲,学生忙着在抄。还有就是课件页面设计毫无艺术美感,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甚至分不清主次。学生学习,是一个接受信息的过程,有来自声音、形象、味觉、触觉等方面的内容,主要的是形象信息。课件展示给学生的是形象的东西,是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因此,课件的版式对学生有很大的影响。一个好的版式,能够使学生身心舒畅,学习情绪高涨,获得知识的速度快、质量高,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才能够设计出好的版式呢?要想设计出比较好的课件版式,就必须了解版式的设计原则。如果遵循了这些基本原则,你的设计看上去会更专业、更有条理、更统一,也更有趣。

三. 课件版式设计原则

所谓版式设计,就是在版面上,将有限的视觉元素进行有机的排列组合,将理性思维个性化地表现出来。这是一种具有个人风格和艺术特色的视觉传送方式。传达信息的同时,也产生感官上的美感。表面上看,它是一种关于编排的学问;实际上,它不仅是一种技能,更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高度统一。

课件的内容,除声音之外,都是靠学生的眼睛感知的。眼睛有自己的感知特点。符合眼睛感知规律的内容,看起来会觉得顺眼,心里舒坦,能够产生好的观看效果;违背眼睛感知规律的内容,怎么看也不顺眼,难以产生好的观看效果。制作课件的时候,我们可以把握好以下几个原则,充分发挥课件的优势和效果。

1.组织与留白原则

我们将相关联的东西组织在一起,移动这些项,使他们的物理位置相互靠近,这样一来,相关的项将被看作凝聚为一体的一个组,而不是一堆彼此无关的片段。需避免一个页面上有太多孤立的元素,不同属一组的元素之间不要建立关系,如果元素彼此无关,要把它们分开。要有意识地注意你是怎么阅读的,你的视线怎样移动:从哪里开始;沿着怎样的路径;到哪里结束;读完之后接下来看哪里?整个过程应该是一个合理的过程,有确定的开始,而且要有确定的结束。

在很多课件中,单词、短语和图片四处分布,连角落也不放过,它们占据了每一个空间,以至于根本没有任何留白,这种情况比比皆是。要知道,如果一个设计中充斥着太多的内容,页面会显得杂乱无章,学生也无法从中看到所需信息。因此,不要仅仅因为有空白就把元素放在角落或中央,避免一个页面上有太多孤立的元素,不要在元素之间留同样大小的空白。

2.对齐原则

任何元素都不能在页面上随意安放,每一项都应当于页面上的某个内容存在某种视觉和逻辑联系。可选用左对齐、右对齐、居中对齐、两端对齐。我们需要找到一条明确的对齐线并用它来作对齐的参考。不能因为页面上刚好有空间,就把文本和图片“扔”到那里,完全不考虑页面上的其他项。

我们的眼睛喜欢看到有序的事物,这会给人一种平静、安全的感觉。此外也有助于表达信息。需避免在一个页面上或是几个相关联的页面上混合使用多种对齐方式。

3.文字精简原则

在课件页面中,切忌文字太多、太大或太小。文字既是语言信息的载体,又是具有视觉识别特征的符号系统;不仅表达概念,同时也通过诉之于视觉的方式传递情感。因此,文字是版式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功能是在学生与教学内容之间构建信息传达视觉桥梁。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把注意力更多的放在文字的阅读上,而且容易使眼睛疲劳,难以集中精力。文字太大或太小,都会给人产生不好的视觉效果,一般展示给学生看的文字不小于24号,不大于60号。太小,特别是后排的学生看不清楚,太大会使字体拥挤而显得文字单薄,非常不美观。此外,字间距,行间距也要适度,在保证一目了然的同时,还应

让页面更加漂亮。再有,文字的颜色和字体种类不宜太多,一般不超过3种。如果文字字体之间缺乏协调性,则在某种程度上产生视觉的混乱与无序,从而形成阅读的障碍。在对立的元素中利用之间的内在联系予以组合,形成整体的协调与局部的对比,统一中蕴含变化,有效地传达各种信息。图片以其直观、明确、视觉冲击力强、易与读者产生共鸣的特点,成为设计要素中重要部分。在课件设计中,用图片或者视频说明文字,比传统的口述效果好。我们应归纳总结要点,精炼文字,最好配以生动的图或表,或者配以动画、视频等,这样可以更好地吸引学生注意力,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便于学生更好地接收

知识信息,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学习的质量。

4.为学生服务原则

设计本身并不是目的,设计是为了更好地传播信息的手段。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为设计中心,符合学生的审美,切勿自我陶醉于个人风格以及与主题不相符的字体和图形中。一个成功的教学课件版式,首先必须明确为学生服务的目的,并深入去了解、观察、研究与设计有关的方方面面。进行课件设计之初,教师就应当准备充分,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对文化内涵的诠释,对学生群体的了解等等,整个过程离不开设计者的主观思考。教师不要老是站在自己的位置考虑课件的版式,还要把自己置身于学生的地位,以学生的心态考虑课件的版式,真正把学生看成学习的主人。教师如果真正树立了学生是学习主人的思想,就会产生服务于学生学习的思想。要服务于学生,自然会想到学生的需求,学生的利益,学生的心理,不由自主地站在学生的位置看待课件版式设计,赋予课件相同的精神内涵,学生才能理解并引发共鸣。

结束语

课件的版式设计是制作课件的关键环节,是课件制作的前奏。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发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把美带给学生,让学生愉快地接受知识。设计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的到课件的质量和教学的效果。作为现代教师,我们应多方面提高自身的素质与教学手段技能,充分地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知识更新、更好、更快地传递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

参考文献:

[1] []Robin Williams.The Non-Designer's Design Book.苏金

,刘亮译.写给大家看的设计书[M].人民邮电出版

,2009,01.

[2] []阿历克斯伍怀特.The Elements of Graphic

Design.黄文丽.文学武译.平面设计原理[M].上海美术出版

.2005,01.

[3] []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山东人民出版

,2006,11.

朱锷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