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转载]《内家八桩传真》(四十五)?沈寿传授???王志远整理

 兴安书馆 2013-01-17

 

    人在无穷天幕下,感受百年沧桑,身心伤痕处处,日病。病把人拖向不归路。然而举世公认的导致人类疾病,影响健康的罪魁祸首,既不是癌症亦不是爱滋病,而是不良的生活方式。因此而死的人,远多于利剑。

    我们在长期从事内家八桩(拳)及广义的内家拳教育的过程中奇怪地发现,凡是较长时间从事内家八桩(拳)及广义内家拳锻炼的人,大都举止端庄、性情和易。都很难发现其有不良的社会习气和不良的生活方式。即使原先有些不好生活方式的人,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也自动克服了这些习惯。例如一代宗师傅钟文老师任过顾问,沈寿老师和笔者任过社长及名誉社长的宁波永年太极拳社,社员近千人,学生不可胜数。自一九八三年建社以来,以勤、恒、礼、诚为宗旨,没有人有不良的社会记录,没有人有违法乱纪的行为,获得当地政府、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好评,为“全民健身”作出了应有的贡献。有些人,有的甚至是名师,原有喝酒吸烟的不良生活习惯,不是刻意去戒烟戒酒,而是完全凭着感觉走,烟与酒说戒就戒了,没有特别的感觉,而且没有“复辟”的现象。有的人原本偏食,特别嗜鱼肉,经过一段时间,奇迹般发现自己不再挑食了,荤素平衡了。有的人原先脾气爆躁,经过磨练,也变得心平气和,温文尔雅,成了谦谦君子。

    这一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和研究。我们发现内家八桩(拳)学并不缺乏那雍穆和平大海似的幽深。它不追求凝固的静止的永恒,而追求静势动态的平衡,动中的秩序和和谐,自然与人的相对应而一致。经过内家八桩(拳)学的特定的“基本八法”和法则,以及“五字要决”的锻炼和熏陶,逐渐使演练者明白了“中庸”,找到了“平衡点”,只有平衡才有包容性,才能改变人的心灵、性情、气质和风貌,才能提高人的修养和理性。心灵的宁静和情绪的稳定,使人机体处于高水平的协调一致;气质的改善,修养的提高,则化粗鲁爆躁为柔情和平,从而避免了愤世妒俗的恶劣心境,防止了心理的严重倾斜。心理的平衡必然导致五脏六腑的平衡,生理机能的平衡。也就从根本上防止了人沾染上不良的社会习气和生活方式。

    我们都知道如偏食、抽烟、酗酒、吸毒等不良嗜好,其实是很多人在“高压”、“紧张”下,寻求“减压”、“纾缓”、“解脱”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其结果往往是“用酒浇愁愁更愁”,“吸毒避世永无期”。不但浪费了金钱,损害了他们的体质,也严重地扭曲了他们的心灵和灵魂。而内家八桩(拳)学,“诚为本,敬为上”的德育观,要求演练者“持其诚作正道的修养。”,“持其志,毋暴躁其气。”则心清明性,可敛浮气而增定力。不逾越道德真理,不为利诱欲萦而轻举妄动,以义理去衡量正邪是非,则知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杜斯妥耶夫斯基说过一句话:“美将会拯救世界。”因为,任何学理,都有错误的可能,亦可能建筑在某种虚假之上。但是美是不同的,是率真的,美和诚是相关的,是合一的,只有真诚才能美,虚假之中决没有美。《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不诚无物,诚者物之终始。”美和诚的修养,有助于文明的发展,有助于理性的成长,有助于心灵的洗涤,而使习练者逐渐迈向正途。这就是为什么长期练习内家八桩(拳)的人,其待人、处世、办事、理家、治国均可达符“中和”之道,可达致和衷共济之功。所以我们说,有了内家八桩(拳)学,它的效果远不仅止于拳术,它使我们的生活品质也得以提高。使我们从外在的功利走向内在的德性,走向道德的伟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