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古代八大炊具简介

 梦泽赤子 2013-01-18
 
 灶
 


        中国古人早在新石器时期开始在住所的中间挖成凹下地面的灶坑,也称为火塘,这种灶坑在新石器时代广为流行,中国古人早期住所无一例外都有一座平面像葫芦瓢形的灶坑,该形制的灶至今在偏远、落后的农村地区仍有使用。新石器时代中期发明了可移动的单体陶灶,为商周秦汉各代所继承,并发展出了铜或铁铸成的炉灶,较小的可移动灶称为灶或镟,实际就是炉。

        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期早期的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中已见到用石头围成的“灶”,在新石器时期早期的广西桂林甑皮岩洞穴遗址,就出土有距今12000年左右的夹砂红陶釜的残片(图一)。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地弯文化遗址中见到了互通式圆形灶坑,其形态已构成汉代长方形连眼灶的雏形。在整个新石器时期里,我们祖先更普遍采用的方式,则是在自己居住的半地穴式草房里,挖一个灶坑把陶釜架在上面做饭。这种灶坑架陶釜的方式,与石块或土球支架陶釜做饭相比,其热能利用效率明显提高,可以视其为釜和灶配合使用的祖型(图二古“灶”字从穴(繁体“竈”字),说明掘地成灶的灶坑为最早的地灶形式(《说文》“灶,炊穴也”)。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遗址里,出土有用三个鞋形支脚支架夹砂红陶筒形釜的遗存,可以视其为釜和灶配合使用的父型(图三)。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里,出土有簸箕形的灰陶灶和架在上边的灰陶釜以及上边的灰陶甑(图四--2002年国家文物局发布的《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此河姆渡出土“陶灶”以其独特的历史价值,名列其中,成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之一)。这应该说明在长江中下游流域的稻作农业区,人们已经掌握了蒸食大米的技术。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里,出土有较多的夹砂红陶灶及其放在上边使用的夹砂红陶釜(图五),但没有发现陶甑的遗存。这应该说明在黄河中下游流域的粟作农业区,人们可能还没有掌握蒸食小米的技术。到了距今5000-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釜和灶连为一体的灰陶灶则获得了较为普遍的使用(图六)。

        春秋战国时期盛行列鼎而食的青铜礼器,进入秦汉以后,绝大多数炊具必须与灶相结合,才能进行烹饪活动,灶因此成为烹饪活动的中心。汉武帝之后,在随葬品中列鼎而食的青铜礼器逐渐被灶一类的模型炊具所取代。从列鼎而食的习俗逐渐改变以后,人们在地面上开始用砖或土坯垒砌长方形的连眼灶,这种灶的发展,较之前代在地面上挖成灶穴的土灶进步了很多。从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大量的灶具明器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明器大多都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真是的生活场景,有些灶具已经具备了近现代灶具的主要特征。
 

 
 

郑州一日--大河之南的印象(2) - 观云轩主 - 云水清轩

乳钉纹红陶鼎

        新石器时代裴李岗文化,距今8700-6800年,是中国最早的鼎


鼎


     大约一万年前,我们的祖先发明了最早的容器——陶鼎  鼎是古代炊器,相当于现代人用的锅。新石器时代的鼎均为圆形陶质,是当时主要的炊具之一。鼎的形状大多为圆腹、两耳、三足,北方出土的陶瓷鼎大多有盖,南方出土的大多无盖。商周时期盛行青铜鼎,有圆形三足,也有方形四足。因功能的不同,又有镬(音获)鼎、升鼎等多种专称,主要是用来煮肉和调和五味的。青铜鼎多在礼仪场合使用,进而成为国家政权的象征,而日常生活所用主要还是陶鼎。秦汉时期,鼎作为炊具的意义已大为减弱,演化成标示身份的随葬品。秦汉以后,鼎变为香炉,完全退出了饮食领域。有关鼎的许多典故说明了鼎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现代语汇中,鼎仍是较为活跃的字根。 
 
        鼎最初作为食物器皿,主要用于煮肉盛肉。因此,成为宴会、狩猎等场合的必备器具,并逐渐演化为重要的祭祀礼器,直至成为家国宝器。

        功能的转变迅速影响到形状的变化。鼎原来形状比较单一。原始社会的鼎均为圆形,作为炊食器皿,圆形也甚合实用之目的。到早商的二里岗时期,出现了青铜方鼎。到商代中晚期,方鼎数量大增,与圆鼎一起成为主要的祭祀礼器。

        在圆鼎之外还要制造方鼎,这反映了鼎由实用的食器向象征性的礼器的一个重大转变。因为方鼎在烧火、取食方面远远及不上圆鼎,但是作为礼器,它却由于其特别的象征意义而倍受青睐。这一象征意义取决于商朝人"天圆地方"的天下观(或者说世界观)。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后,意义重大,制作也日益考究,造型凝重,以竭力显示严鼎盛的气势。周朝建立后,百家争鸣,风气大开,反映到器皿上,纹饰简练舒朗,饕餮、夔龙、虬等神兽纷纷登场,宴饮、征战等纹饰明显增多。鼎的铸造工艺复杂,饰纹的丰富和多彩无疑显示了古人高超的智慧。

        据著名考古学家张光直先生的考证说,鼎上的纹饰是巫祝在祭祀时用来通天地鬼神的,如饕餮、夔龙、虬,都是由生活中的鸟兽人类变化而来。也就是说,鼎的铸造还有为人民祈福的创意。

       鼎的祭祀重器的地位,决定了其使用也有着严格的程序和特殊的含义。在西周时期的用鼎制度(也称列鼎制度)规定:"天子九鼎,诸侯七,卿大夫五,元士三也"(《春秋公羊传》)。各鼎所盛的肉食也有规定,九鼎盛牛,称为太牢,以下依次类推。后来,列鼎制度废除,但是这一制度赋予鼎权力地位的象征意义却保存了下来。

         鼎在成为祭祀礼器之后,很快演化为国之重器,与政治的关系日益密切。《易经》有云:"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易经序卦传》)。还说:"革去故也,鼎取新也"(《易经杂卦传》)。这说明在很早的时候,鼎和改朝换代就联系在一起了。

       《史记封禅书》说:"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髯下迎黄帝。"传说,黄帝铸造完成了三只宝鼎,但是不久就失传了。到了夏朝,"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觞上帝鬼神"。从此,九鼎也就成为王权的象征,传国的宝器。"桀有乱德,鼎迁于商"。周灭商,成王又迁鼎于洛邑(今洛阳)。春秋时期周定王元年(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陈兵于洛邑附近,定王派王孙满前去慰劳,楚庄王乘机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遭到了王孙满的有力驳斥:“周德虽衰,天命未改,鼎之轻重,未可问也”(《左传·宣公元三年》)。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问鼎”故事。

 
鬲(音利)
 

 

陕西历史博物馆图片_陕西历史博物馆风景图片_饕餮纹四足鬲

陕西历史博物馆-- 商代中期的饕餮纹四足鬲

鬲(音利)

        陶鬲(li),古代炊具的一种,样子象鼎,三足呈袋状且中空。鬲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至战国时已渐趋消亡,故秦以后的文献中此字已很少见。陶鬲是炊具,青铜鬲则同时也作为祭祀用的礼器而存在于夏商周时期。  
  据记载:在我国史前新石器时期初,古代先民就创造性地发明和使用陶罐、陶鼎、陶釜、陶鬲、陶灶等生活炊器。其中陶鬲的出现是在中晚期的龙山文化时期,并作为生活中的主要炊器而得以承袭和使用,大致经过夏商周青铜时期和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变形以至从生活中消失,进入秦汉之后陶鬲虽还有发现,但数量已少之又少。
  最早的陶鬲大约创始于龙山文化的中期。鬲的产生显然是从早期斝的形制上改进发展而成的。其早期形制为敛口、折沿或卷沿、深腹、三袋状足,还有颈部带耳(又称带把鬲)和直口、圆肩,带对称握手或双耳,下有肥胖袋状三足。陶鬲的胎质大多为磨光黑陶,红陶较少,灰陶更次(见图),该陶鬲器高9.5厘米,口径8.8厘米。
  位于甘肃省和政县齐家坪等地的齐家文化遗存中也发现有陶鬲等炊器,多为砂质红陶。其形制为敛口卷沿、袋状三足和敛口卷沿、单耳或双耳、袋状三足。但数量较少,故显得较为珍贵。
  四千多年前,夏族部落以豫西和晋南一带为中心,建立了初级奴隶制国家———夏朝。从遗存分析,河南二里头文化、山西东下冯文化和山东岳石文化均为夏朝时期,但是那时只有东下冯类型中出现为炊器的陶鬲,其形制为敞口,颈内收,深腹略鼓,带鼻,袋状三足加高足尖;胎质以夹砂灰陶为多,烧成火候较低,所以极易破碎。
  二里头文化(三、四期)为商代早期,陶鬲开始为主要生活炊器,其形制变为敛口、卷沿、深腹圆鼓,袋状足,且以泥质灰陶为主。到了商中期,陶鬲的数量逐渐增多,形制分敛口、卷沿、圆唇和方折唇、深腹略鼓,袋状足加高足尖,部分陶鬲颈部改变素面磨光的传统,加饰圆圈纹等。商晚期陶鬲一度成为主要炊器,其形制为敛口、卷沿、方唇、深腹或浅腹,袋状三足,但鬲的裆部开始变低,并多不加实足的尖。到了末期,商代的陶鬲口沿变成皆有折棱,腹部由深变浅,裆部由高变矮,足尖逐渐消失。
  西周统治的中原地区制陶业是吸收和融合商晚期工艺发展而来,但器类有所减少,工艺也较逊色,这与西周奴隶主日常生活使用较多青铜器、原始瓷器和漆器等有关。但是,陶鬲还是主要的生活炊器,其形制多为敛口、卷沿、方唇、深腹圆鼓、弧形裆、矮袋状三足,并出现敛口、卷沿、深腹略鼓、夹角或弧形裆,锥状平足尖或乳头状足尖的新型陶鬲。
  到了东周春秋时期,陶鬲形制成了敛口,折沿或卷沿,深腹圆鼓、矮袋足或仅象征性的袋状乳头足。由于早晚时期的不同,陶鬲的袋足,由春秋早期的矮胖袋足发展到象征性的乳头袋足,直至袋足逐渐消失。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战国时期先人们使用的陶鬲渐渐被陶釜取代,这与灶台的广泛运用有着紧密的关系。虽说在秦汉时期也出现过陶鬲的形制,因其数量极少,如今已经难觅一面。
  陶鬲在古代先人生活中出现至今,大约共存了四千多年时间。
 
 
 
甑(音增)
 
 

图2这件陶甑

苏州新石器时代马家浜文化期的遗址(6200~5300年前)陶甑

 

甑(音增)


“妇好”汽柱甑形器--三千年以前的汽锅

        甑就是底面有孔的深腹盆,是用来蒸饭的器皿,它的镂孔底面相当于一面箅子。甑只有和鬲、鼎、釜等炊具组合起来才能使用,相当于现在的蒸锅。自新石器时代晚期产生后,甑便绵延不绝,今天的厨房中仍能见到它的遗风。  

 
 
 
古滇双兽耳青铜釜

釜

        古代写作鬴fǔ,实际就是圜底的锅。它产生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商周时期有铜釜,秦汉以后则有铁釜,带耳的铁釜或铜釜叫鍪(音谋)。釜单独使用时,需悬挂起来在底下烧火,大多数情况下,釜是放置在灶上使用。"釜底抽薪"一词,已表明了它作为炊具的用途。

甗(音眼)

甗(音眼)

         这是一种复合炊具,上部是甑下部是鬲或釜,下部烧水煮汤,上部蒸干食。陶甗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商周时期有青铜甗,秦汉之际有铁甗,东汉之后,甗基本消亡,所以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关的语汇,东周之前的甗无论是陶还是铜,多是上下连为一体的,东周及秦汉则流行由两件单体器物扣合而成的甗。鬲、鼎与甑相合的甗可直接用于炊事,而釜、甑相合而成的甗仍需与灶相配才能使用。汉代有时径直将甗称为甑。  

 
鬶(音规)
 

郑州一日--大河之南的印象(2) - 观云轩主 - 云水清轩

白陶鬶

    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距今4800-4000年。鬹是用来烧水或温酒的器皿,其造型像一只鸟

        将鬲的上部加长并做出流,一侧再安装上把手就成了鬶,这是中国古代炊具中个性最为鲜明独特的一种,只流行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大汶口文化和山东龙山文化,其他地域罕有发现,同鬲一样,鬶也是利用空袋足盛装流质食物而烹煮的,但它因有可以外泄的流和鋬而显得功能更齐全。 
 
斝(音甲)
 

灰陶斝 商

高二〇厘米口径一四.五厘米

河南省郑州商代遗址出土


二里頭遺址出土的這件青銅平底銅斝為夏王朝晚期遺物,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銅斝之一

兽面纹斝

 

凤柱斝

 

方斝 商

 
 
        古代温酒器。形状像爵,但较大,有三足、两柱、一鋬,圆口,平底,无流及尾。有的腹部分裆,形状像鬲;也有少数体方而四角圆,下有四足,带盖。主要盛行于商代, 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陶斝产生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当时也是空足炊具之一。进入夏商周时期的斝变为三条实足,且多青铜制成,但已是酒具而不是炊具了,作为炊具的陶斝只存在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几百年间,作为酒具的斝则盛行于商周两代。 
 
要点:鼎足实心,鬲足空心,为平地或火塘用炊具;釜平底无足,置于灶上使用;鬶似鬲而增加了尖嘴与手把,是鬲的高级形态;斝外形似鬲而腹与足分离明显,上有两柱,字如其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