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反对年三十火车站票实行半价
庞 震
【元月18号亮见】无座火车票是否应该实行半价?参与话题pk的绿方达人中学政治老师樊伟,挑战红方达人留学生高熠@脱线君米拉达。现场新闻观察员:南航邱建新、@南京海底世界 邓俊、律师王仁桃、主持人@流丹 心理咨询师金璞华@金子3316 又各持怎样的观点。敬请关注今晚9:45播出的《亮见》
亮见的话题选的越来越好,虽然这期节目我没赶上参加,但是,话题刚抛出,我就和几位新闻观察员在网上辩论开了。涉及的问题,估计今晚节目都会有。不过,我觉得无论是支持派,还是反对派,其实都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廓清,我不嫌麻烦,就此一并解释下,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站票与座票同价,是否涉及价格歧视,不公平?
从定价来看,我觉得之所以站票和座票同价,是因为可以优化火车座位资源配置,对于铁路运力最优的结果,一定是先把座位坐满了,实在坐不下了,再提供站票。如果站票便宜一半,等于鼓励人们先买站票,再买座票,这是变相的浪费,甚至容易制造混乱。而站坐同价,或者站高于坐,就是要通过价格机制来促使人们先买坐,再买站。
其次,站票该不该降价?
这个问题其实是伪命题,因为它没有给出前提条件,平日里高铁座票都卖不完,难道还要打折卖站票?但放在平日估计这个话题也不会引发这么大的反响,说白了,还是又要临近春运了。所以,我不妨做个限定,年三十那天火车站站票票价能否半折。
我的回答是,价格永远是供需双方决定的,在供给几乎无法调整的情况下,价格就是需求说得算。年三十大家都想搭车回家,哪怕是站着也要回家,此时站票即使卖的比座票还要贵,也一定会有人买。反之,年三十一过,需求急速下降,若座票都无法售罄,站票即便半价处理,也不一定会有人买。你说该半价还是全价?
因此,票价高低不是问题,问题是价格该如何形成?在合理的价格形成机制下,价格随行就市,该如何就如何。但是在一个价格被管制的环境下,无论价格涨还是跌,都会引来争论。
铁路是不是公共服务事业,该不该低票价服务大众?
关注民生当然对,但是价格我们不能简单认为就是票面的价格,价格代表的是一种成本,换言之,你为了得到某个东西所付出的代价。铁道部当然可以把价格定得足够低,但关键是,你要买票付出的代价却未必会减少,反而会因为价格偏低,而导致付出的成本更大。比如排队、找黄牛等等。
铁路是国有垄断部门,一家独大,是不是就没办法竞争?
当然有竞争,作为企业无论是国有垄断也好,还是自由企业也罢,都应该拥有企业自主的定价权,都应该盈亏自担,我们现在的问题恰恰是把铁路当成一项民生公共事业来看,而不是把它视若普通的服务行为,这样做就是把铁路的营运当成政府的行政行为,亏了全是政府担,缺钱就找政府,无怪乎近年来铁道系统会揪出巨贪。
同样是国有企业,为什么航空价格就能随行就市,打折或者上涨呢?这恰恰是市场化的结果。那么铁路为什么就不能市场化呢?同时铁路并非一家独大,铁路代表的是一种出行方式,与铁路竞争的还是公路,水路包括航空。京沪高铁开通了,到北京航空票价下降就是这种竞争的压力。
如果铁路部门自己定价,是不是必须公开成本?
不需要,因为成本根本算不清楚,最重要的是价格也不是成本定的,同样的一款东西,各个企业的生产效率不一样,成本迥异,所以讨论成本既麻烦,又没有必须。关键还是那句话,盈亏自负,市场是最好的监督员。
总之一句话,票价问题决不能孤立来看,这其实是一系列的题的最末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