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莫忘鲁田

 只有读书香 2013-01-20
莫忘鲁田

2012-07-03

  看时下央视热播的电视剧《知青》,让我想起了鲁田这个人物。知道鲁田,还是在几年前读邓贤的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的时候。想了解鲁田更多的近况和消息,上网搜搜一无所获。1979年2月,时任中央委员、农业部副部长兼国家农垦总局局长、国务院知青领导小组副组长的他,紧急受命,出现在了云南勐岗农场知青罢工绝食的现场。他的到来,让历史不再固执,避免了将会发生的更为严重的社会危机,促成此后两三个月内云南千万农场知青90%以上返城,继而全国知青大返城形成高潮。

  《知青工作四十条》出台后,使一向安分守己、一直未受其他地方知青过激事件影响的勐岗农场知青产生了绝望,抱定了要么回城,要么死亡,无中间道路可走的决心,于是火山爆发,两小时一次通电中央,开始了千人大绝食。正在西双版纳做知青调查工作的鲁田,在知青绝食第三天接到中央妥善处理的急电后,第四天中午赶到了勐岗农场。妥善处理不是答应知青返城,何况《知青工作四十条》刚下发不久,西双版纳的知青事态也已得到平息,受到中央首长接见的知青请愿代表也正坐在返途的火车上承认错误书写检讨。安抚知青服从政策,平息事态恢复生产,鲁田勐岗之行只能作此选择,他是使命的执行者,不是政策的制定者。然而,面对北京知青吴向东割腕自尽,面对成都一位女知青跪抱他的双腿,哭喊“救救我们吧,救救可怜的女儿!”时,面对紧跟其后三万多名知青齐刷刷跪在他的周围的时候,鲁田大恸,泪流满面,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冒着自己政治生涯中的最大风险,立即通过电话向党中央请示,为苦难深重的知青们请命。电话连接的一端是北京,一端是云南勐岗;一端是中央首长,一端是农场知青;一端是《知青工作四十条》,一端是“不回城,勿宁死”……从下午到晚上,从晚上到凌晨,一连十几个小时的长途电话。现在没有人知道鲁田如何陈情,不知道鲁田如何力争,其中也许有言语哽咽,也许有声如雷庭。凌晨五时许一脸倦容的鲁田出来后,嘶哑着说:“中央领导同志已经明确表态,你们的合理要求是应该得到满足的!”历史从此出现了拐点。

  也许有人不知道,鲁田也是知青的家长,一个孩子在山西插过队,一个孩子那时还在北大荒;也许有人不知道,鲁田1978年才重新出来工作,他的政治生涯也才又刚刚开始。但在场的知青们都看到了,鲁田到勐岗下车后没有休息,径直来到的是绝食现场;鲁田在山坡露天会场与广大知青见面,斥退了地方为他安排的负责保卫的全副武装的士兵。一位朴实的知青在若干年后回忆起鲁田时,剥离了一切一切其他的因素,只从人性的角度说了一句“他是个心底善良的人”。人民书写着历史,人民书写了历史。鲁迅说过:“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田作为一名老党员、一名老战士,就是中国的脊梁之一。

  面庞清癯,头发花白,表情平静而眉宇间隐含一种敏感和威严。穿一身卡其中山制服,领口扣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衣兜里插着三枝颜色不同的笔:金尖钢笔,红蓝圆珠笔和变色铅笔。这就是邓贤的笔触描绘的那时的鲁田形象。三十三年过去了,您还好吗?今况如何?好多知青和好多知青的家庭应该都还记得你。

  莫忘鲁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