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箱里的肉类最多存3个月 很多人都认为,冰箱就是用来防止食物腐败变质的,尤其是冷冻室,放多久都没关系。可事实并非如此,家庭中使用的冰箱,冷冻室的温度一般都在零下18℃左右,而这个温度只能在一定的时间内保存食物的风味和营养。 有人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就是在零下18℃的时候,把新鲜的鱼和猪肉储存8个月。结果发现,在第3个月时,鱼和猪肉营养素的变化非常明显,主要是维生素A和维生素E显著降低,大概损失30%左右;到第8个月的时候,损失就更多了,而且颜色变淡,水分丢失得也很厉害,原本鲜美的味道大打折扣。 所以,在冰箱当中冷冻的鱼、肉,最好不要超过3个月,否则您就享受不到食物原有的美味和营养了。 水果腐烂超过1/3不能吃 很多老人会把一些好的水果留给孩子们吃,可往往留到最后水果都有一定程度的腐烂,但他们仍不舍得扔,把坏的部分挖掉后吃掉。那么,这样做到底行不行呢? 专家表示:水果一旦出现腐烂,即使面积很小,里面的细菌、霉菌及其代谢物也会通过水果的汁液侵蚀到周围。而且水果腐烂后会产生亚硝酸盐,亚硝酸盐是有毒的。 那么,烂了一点的水果真的就不能吃了吗?专家表示,如果水果腐烂的部分只是一小点,可以在腐烂的部分周围多挖除1厘米,然后再吃。但如果腐烂的部分超过整个水果的1/3就不能再吃了。 坚果有哈喇味坚决不能吃 老人给孩子们留的坚果放久了,这就是“哈喇味”。变哈喇的食物,有的还在保质期内,于是许多人舍不得仍,还会继续吃。 专家表示:出现哈喇味说明脂肪已经严重变质。吃有哈喇味的食物,会摄入大量油脂变质产生的氧化自由基,会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风险。 注意散装食品的保质期 糖果、瓜子、青豆、话梅等散装食品是很多人都爱吃的零食,也是老人们爱给孩子留的一类食品。但您是否留意过这些散装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些食物由于保质期标注的不明显,很容易储存时间过长,造成过期变质,危害健康。 专家提醒:糖果在保质期内色泽是鲜亮的,闻起来会相对香甜,而且不会出现粘纸和融化现象。如果过了保质期则颜色较暗,还会附着一些异色的颗粒物,而且会出现粘纸和融化现象,吃起来味道也会比较苦。质量好的炒货食品应具有食品固有的外形、色泽、气味和滋味,口感松脆,不应有霉变、虫蛀现象,不应有酸败、哈喇、苦等异味。 摘自《家庭保健报》
2012.02.2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