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英老师与家长朋友聊天(第二期)

 雁南飞香 2013-01-20

本期回答了三位家长提出的问题

小小男子汉:

孩子在这段时间写周记,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是时间长。一篇周记居然要写三个小时,我和他爸都快受不了了。二是依赖性大。每篇周记都要我们告诉他才肯动笔,否则不知道如何写。请育英老师帮忙分析一下这是什么原因。

育英老师:

原因只有一个,是孩子觉得肚子里没货。我的博客里有《育英老师另类作文书连载》(见博文分类“书稿连载”),你和孩子一起认认真真读一遍,然后再看看下面链接的《什么是最佳时间》,并照着做,问题会得到彻底解决。

擦边球:

我女儿平时说话会时不时地用到成语,而且用得很正确,使用率也非常高。但一碰到写作文、造句就不会用成语了。

还有一点是,让她写点自己的想法上去,她就给我来这样一句:我真开心呀!我真伤心呀!我真什么什么。请育英老师告诉我,我该怎么样引导?

育英老师: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写文章是以把意思表达好为目的,不必强调用成语。我写文章从来也没有想过用成语,文中偶尔出现一两个成语也不是我着意用它们,而是它们趁我不留神跑进来的,如下面这两段话中的成语——

当杜老师说要帮我们投稿时,班里顿时沸腾一片,每双眼睛都泪光闪闪。过去写作文,动不动就“激动得我热泪盈眶”,其实冷泪也没有。这次真正是“盈眶”了,只是没顾上注意那泪是不是热的。(摘自《是谁发明了博客》)

他们也有不可爱的时候,如果一辆路过他们村的汽车轧死了他们的一只小公鸡,他们就会把那辆车紧紧地围起来,七嘴八舌硬说那是一只正在下蛋的大母鸡,一年四季的油盐酱醋都指望着它,看你咋赔吧!(摘自《农民》,见《揭秘育英老师写人物的诀窍(六)》)

这两段话里各有一个成语:“热泪盈眶”和“七嘴八舌”。这两个成语都不是着意用的,是在写活中带进来的。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

要让孩子写出东西的秘诀是不谈写东西,认认真真地和她聊天,把她的谈兴激起来。当她说出好多时,你告诉她:把这些写上就是好作文。不能用“你做某事时是什么心情”之类话问,用这种话问成人也问不出个一二三。

龙女帆帆:

我的孩子平时读书也不少,可是我总感觉她写的作文平淡无味,如同记流水帐,怎样才能把所读到的内容运用到作文中呢?

育英老师:你的心太急了。你给一棵小树浇了水施了肥,就盯着看它长,不是也看不到吗?读书的营养输入到写作上也如那棵小树,不见其长,日有所增。

相关博文

 育英老师与家长朋友聊天(第一期)

 揭秘育英老师写人物的诀窍(六)

是谁发明了博客 

 什么是最佳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