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偏头痛

 学中医书馆 2013-01-20

偏 头 痛

  偏头痛是由于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和神经功能失调而引起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复发性疾病。临床特点为突然发作的头部剧痛,或左或右,并可自动或因药缓解,间歇期可以完全没有症状。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本病国内外均较常见,1991年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患病率是985.2/10万,年发病率为79.7/10万。以青年人,尤其是青年女性较为多见,男女患病比率为1:4。病程长短不一,从几个月到几十年,但可以在一个阶段内频繁发作,另一个阶段内较少发作或者不发作。发病疼痛的部位多见于一侧或二侧颞部,也可见于枕部、头顶、前额或全头部。在临床上根据其发作表现的不同,可以分为没有先兆的偏头痛和有先兆的偏头痛,又可分为发作期和间歇期。 .
  偏头痛是一古老疾患,历代医家对此症论述很多,其病名就有“脑风”、“首风”、“正头痛”、“头风”和“真头痛”等多种记载。对于头痛的病因、病机和分类治疗等历代医家也多有论述。如《素问.五脏生成篇》提出:“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素问.风论篇》有:“风气循风府而上,则为脑风。”《素问.方盛衰论篇》认为:“气上不下,头痛巅疾。”《素问.奇病论》云:人有病头痛,以数岁不已……当有所犯大寒,内至骨髓,髓者以脑为主,脑逆故令头痛。”《内经》认为,六经病变皆可引起头痛。《伤寒论》中明确提出头痛有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等四经病变。《东垣十书。内外伤辨惑论》不仅把头痛分为外感、内伤,还提出对各类头痛的治法,如“少阴经头痛,三阴三阳经不流行而足寒气逆为寒厥,其脉沉细,麻黄附子细辛汤为主;血虚头痛,当归川芎为主;气虚头痛,人参黄芪为主;气血俱虚头痛,调中益气汤。”并根据头痛异同而分经遣药。如“三阳头痛,羌活、防风、荆芥、升麻、葛根、白芷、柴胡、川芎、芍药、细辛、葱白、连须,分两旋加;若阴证头痛,只用温中药足矣,乃理中姜附之类也。”《济生方。头痛论治》指出:“凡头痛者,血气俱虚,风寒暑湿之邪,伤于阳经,伏留不去者,名日厥头痛。”《丹溪心法.头痛》认为: “头痛多主于痰,痛甚者大多。”故又提出痰厥头痛之名。清朝叶天士认为:“头痛一症,皆由清阳不升,火风乘虚上人所致。”王清任在《医林改错.头痛》说:“头痛有外感,必有发热恶寒之表症,发散可愈。有积热,必舌干El渴,用承气可愈;有气虚必似痛不痛,用参芪可愈。查患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血府逐瘀汤)一剂而愈。”此发前人所未发,大倡瘀血之说,为后世活血化瘀治疗头病之起源()中医学对“偏头痛”的认识源远流长,历代医家对头痛的论述对后世影响很大,医理至今仍指导着临床,许多医方至今疗效甚佳。
  “偏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头痛类型之一,本病病程慢长,反复发作,迁延难愈。虽然一般预后良好,不会引起器质性损害,但患者长期受偏头痛所困扰和折磨,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近年来采用中医辨证施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可有效地减少本病的发作。
  [病因病理]
  (一)中医学认识
  “头为诸阳之会”、“清阳之府”,又为髓海之所在,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气血调畅,脑海清灵则神清气爽。正如《证治准绳.头痛》所云“头像天,三阳六腑清阳之气皆会于此;三阴五脏之精华之血亦皆注于此,于是天气所发,六淫之邪,人气所变,五脏之逆,皆能相害。或蔽覆其清明,或瘀塞其经络,因与其气相薄,郁而成热则脉满,满则痛。”可见引起偏头痛的原因较多,但主要原因是肝脾肾的功能失调和风、火、痰、瘀阻络所致。本病病位在脑。
  1.肝阳上亢 肝为刚脏,体阴而用阳,功主疏泄,若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郁气结,郁而化火,煽动肝阳,“风气通于肝”,阳亢化风,风火上扰,或夹痰邪扰动清空,脑络气血瘀滞,不通则痛,而致头痛。或火盛伤阴,肝失濡养,或.肾水不足,水不涵木,导致肝肾阴亏,肝阳上亢。
  2.脾肾亏虚 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劳作太过,所谓“阳气者,烦劳则张”;或思虑伤脾,或病后、产后体虚,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足,不能上荣于脑髓脉络而致头痛。肾藏精,主骨,生髓通于脑。若先天禀赋不足,脑髓失充(多有遗传倾向,常于青春发育之时起病),髓海空虚而致头痛;亦可因后天失养,房室不节,耗伤阴精,阴损及阳,肾阳衰微,清阳不展,脑失奉养而发为头痛。
  3。血瘀头痛 或因外伤跌仆,损伤脑络,或因久病人络,气滞血瘀,均可导致瘀血痹阻脑络而发头痛。
  4.痰浊头痛 饮食不节、嗜酒肥甘,或忧愁思虑、劳倦过度、病后体虚等均可导致脾不健运,痰湿内生,.上蒙清空,阻遏清阳而致头痛。
  5.风邪外袭 风邪善行数变,极易上犯。约半数患者于气交之际起居不慎,坐卧当风,风邪上犯,客于头之络脉,营卫不和,血行郁滞,不通则痛。所谓“伤于风者,上先受之”, “巅高之上,惟风可到”;风为百病之长,每多夹痰、夹湿、夹热而发病,从而形成不同的证型。
  (1)风寒外袭 风夹寒邪袭表,寒凝血滞,阻遏脉络,上犯巅顶,清阳之气受阻,而为头痛。
  (2)风热上炎 风夹热邪,火热上炎,侵扰清空,气血逆乱而致头痛。
  (3)风湿阻遏 风夹湿邪,湿蒙清空,清阳不升而发头痛。
  头痛的病因病机虽如上述,但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脏腑、气血、阴阳、经络之间存在着相互密切的关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风、痰、瘀又彼此交错,虚实夹杂,风可夹痰,虚可夹瘀。外感头痛,治不得法或失于诊治,病久则可出现虚象。本病以内伤为主,外感风邪多为诱发因素。

  (二)西医学认识
  1;病因 偏头痛的病因与遗传、神经及内分泌失调有一定关系,本症的发作过程和颅内、外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有关。在典型的偏头痛中,先有颅内动脉收缩,造成先兆;继有颅内、外动脉的扩张,引致头痛。先兆的性质和头痛的部位决定于血管障碍的区域。有一部分偏头痛,尤其是有先兆型偏头痛多数有遗传史,很多偏头痛患者植物神经功能不稳定,在精神刺激、环境变化、过度疲劳、睡眠不足等情况下容易引起头痛发作,偏头痛的发生常受内分泌的影响,很多患者的偏头痛开始于青春期。女性偏头痛常与月经周期变化有关。 .
  2.发病机制 有下列几种学说。
  (1)血管源性学说 该学说一直被大家所接受,认为偏头痛的发作前期先是颅内血管收缩,接着头痛期是颅外血管扩张,出现搏动性头痛,同时颅内血管亦扩张。近年来通过一些实验研究发现偏头痛先兆期虽有脑血流量减少,但头痛期脑血流量并不一定增加,甚至继续下降,而且还发现无先兆型脑血流量可始终无变化,故血管学说仍待进一步研究。血管学说并认为在偏头痛发作开始时由于5一羟色胺(5一HT)从血小板中释放出来,直接作用于颅内小血管而使之收缩,当血浆中5一羟色胺浓度下降时,其对大动脉的收缩作用消失,乃出现血管扩张。
  (2)神经源性学说 认为偏头痛的发作是由于中枢神经系统紊乱所引起,而血管的改变是继发于神经的影响,如有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有情绪不稳、睡眠障碍等,头痛发作期可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并发现有许多神经介质尤其是一些肽类物质,如脑脊液a和B内啡肽含量的改变,代谢紊乱引起镇痛系统的质量下降。
  (3)三叉神经血管学说 此学说是将神经、血管与神经介质三者结合起来。认为偏头痛是由于三叉神经血管反射系统的节段性缺陷及过多的内、外刺激最终导致脑干和颅内血管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作为刺激信号,通过皮层及下丘脑激活脑干蓝斑,使去甲肾上腺素能递质增加,引起脑皮层血流量减少,而出现先兆的神经缺失症状。另外,脑干的5一羟色胺能神经元也被激活,引起脑膜中动脉及脑内大动脉扩张,同时也激活三叉神经,引起血管活性物质增加,血管更加扩张、水肿,出现神经源性炎症改变,构成头痛的病理基础。
  (4)遗传心理学说 目前对偏头痛的遗传因素已得到公认,但遗传形式尚无定论。Dalessio等(1961—1962)认为:偏头痛的真正原因是头部血管运动神经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与遗传因素有关。Googal和Wolf认为,偏头痛是隐性遗传,外显率是70%。Dalagard—nielsen则认为是多因性遗传,环境是主要的,遗传因子不是决定性的,根据俞子彬(1990年)报道,偏头痛患者多具有A型人格特点。
如高度紧张、认真、固执己见、争强好胜、敏感、多疑、容易烦恼等人格特点。这些人习惯于把愤怒和敌意压抑在心里,这种内心的冲突往往激发偏头痛的发作。另外,心理刺激等应激因素使交感神经紧张,儿茶酚胺分泌增加,在前驱期,主要颅内血管痉挛收缩,随之出现颅外血管扩张,出现剧烈搏动性头痛。由于颅外血管持续性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形成脑水肿,而出现持续性头痛。
  (5)血小板因素 血小板的凝集度在发作的先兆期加强,头痛发生后则减弱。凝集的血小板释放出5一羟色胺(这是头痛前血浆5一羟色胺减少的主因)、儿茶酚胺、组织胺、二磷酸腺苷,以及花生四烯酸。后者转化为前列腺素后也对颅内血管起收缩作用。
  (6)激素与偏头痛的关系 偏头痛往往在青春期开始发作,一部分女性患者的偏头痛发作与月经有联系,80%的女性患者在怀孕期间不发生头痛。还有认为偏头痛的发生与前列腺素亦有关,后者是强有力的颅外血管扩张剂。
  (三)中西医结合研究
  中医学认为,偏头痛是脑部经络存在气滞、血瘀,偏头痛患者脑电图异常率增加,提示其存在脑神经的功能异常;脑血流不论是发作期还是缓解期均有异常,提示了该病存在脑血管血流的改变;血液流变学提示了患者血液处于浓、粘状态,甲皱微循环的异常揭示了本病尚存在全身瘀血证表现;而全血的血小板聚集率不论是在发作期或缓解期均异常增高,同时聚集的血小板释放出5一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花生四烯酸等血管活性物质,引起血管舒缩异常,有报道偏头痛病人血小板内钙含量、ADP、ATP含量增多,但是单胺氧化酶在偏头痛病人可能有缺陷。这些均可导致偏头痛呈周期性发作,也是中医气滞、血瘀证的有力证据。因此,偏头痛不论诱因和起始病因是什么,关键病机是经络气血流通不畅,尤其是脑部经络的气滞血瘀;就整体而言;不论本病发作与否,偏头痛患者都存在瘀血证,当然这是指血流郁滞而言,与内结瘀血(血栓)及离经瘀血(出血性血肿等)有所不同。所以本病以脑部瘀血为主要见证,可以出现灵机失用(脑的高级功能障碍等)、屡发疼痛,也可能较正常人更易患缺血性中风(内结瘀血,阻滞脑络)。
  [临床表现]
  首次发病多在青年或成人早期,女性多于男性,儿童发病者亦不少见。根据1988年国际头痛学会
所制定的分类及诊断标准,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无先兆偏头痛
  又称普通偏头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无明显遗传史,前驱症状不明显或出现短暂而轻微的视觉模糊,常呈发作性中度到重度搏动性头痛,伴恶心、呕吐或畏声和畏光。常因精神紧张、劳作疲劳而诱发。发作开始时仅为轻度到中度的钝痛或不适感,几分钟到几小时后达到严重的搏动性痛或跳痛。约2/3为一侧性头痛,或开始于一侧而波及对侧,也有双侧交替发作。头痛时程一般较长,可持续4—72小时。睡眠后常见缓解。发作间有明确的正常间歇期。至少发作5次,除外颅内外各种器质性疾病,方可做出诊断。
  (二)有先兆偏头痛
  又称典型偏头痛,此种类型的偏头痛约占偏头痛的10%左右,60%--80%有遗传史,往往从青春期开始发病,发病由每El 1次至数次至数月1次不等,间歇期不定。其发作可分为两期。
  1.先兆期 视觉症状最常见,如畏光、眼前闪光、火花,或复杂视幻觉,继而出现视野缺损、暗点、偏盲或短暂失明。少数病人可出现偏身麻木、轻度偏瘫或言语障碍。先兆大多持续5—20分钟。
  2.头痛期 常在先兆开始消退时出现。疼痛多始于一侧眶上、眶后部或额颞区,逐渐加重而扩展至半侧头部,甚至整个头部及颈部。头痛为搏动性,呈跳痛或钻凿样,程度逐渐加重发展成持续性剧痛。常伴恶心、呕吐、畏光、畏声。有的病人面部潮红,大量出汗,眼结膜充血;有的病人面色苍白,精神痿靡,厌食。一次发作可持续1—3日,通常睡觉后头痛明显缓解,但发作过后可连续数日倦怠无力。发作间歇期一切正常。上述典型偏头痛可分成几种亚型。
  (1)伴有典型先兆的偏头痛 包括眼型偏头痛、偏瘫型偏头痛、失语型偏头痛等。至少出现过2次上述典型发作,排除器质性疾患后诊断方可成立。
  (2)伴有延长先兆的偏头痛(复杂型偏头痛) 符合有先兆的偏头痛各项标准,至少有一个先兆在头痛发作过程持续存在时间超过1小时而不到l周。神经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有颅内结构病损。
  (3)基底型偏头痛(原称基底动脉偏头痛) 有明确起源于脑干或双侧枕叶的先兆症状,如失明、双眼颞侧和鼻侧视野都有的视觉症状、构音障碍、眩晕、耳鸣、听力减退、复视、共济失调、双侧性感觉异常、双侧轻瘫或精神错乱等。多在数分钟至1小时内消失,继而出现双侧枕区搏动性头痛。间隙期一切正常。
  (4)不伴头痛的偏头痛先兆(偏头痛等位发作) 出现见于偏头痛发作的各种先兆症状,但有时并不随后出现头痛。当病人年龄渐老,头痛可完全消失而依然有发作性先兆症状,但完全表现为先兆症状而无头痛者则较少。40岁后首次发病者需做深入检查,除外血栓栓塞性7IA。
  (三)眼肌麻痹型偏头痛
临床极少见。起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下。有固定于一侧的头痛发作史,在一次较剧烈头痛(服眶或眶后病)发作后,出现同侧的眼肌麻痹,以上睑下垂最多见。麻痹持续数日或数周后恢复。开始几次发病麻痹完全恢复,但多次发作后可遗留部分眼肌麻痹而不恢复。神经影像学检查排除颅内器质性病损。
  (四)儿童期周期性综合征
  又称偏头痛等位症,有偏头痛家族史但儿童本人无头痛。它可以分为以下两型:

  1.良性儿童期发作性眩晕 常为健康儿童突然出现十分严重的多发、短暂眩晕发作,也可出现发作性平衡障碍、焦虑、眼震、呕吐。其他神经系统检查正常。脑电图正常。
  2.儿童期交替性偏瘫 发病在18个月以前的婴幼儿,双侧反复交替性偏瘫发作,伴其他阵发性症状如强直性发作、肌张力异常、舞蹈手足徐动样运动,或其他眼肌运动异常、植物神经障碍,可伴随偏瘫出现或单独出现。
  (五)偏头痛持续状态
  是指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大于72小时,头痛间歇期(睡眠时间不算在内)少于4小时。
  [并发症]
  偏头痛的合并症已经知晓,颅内动脉收缩剧烈时,可以伴发脑水肿;扩张严重时,可以压迫颅神经。以上均可产生较长时间的神经征象。动脉收缩偶然伴发血栓形成,可见偏头痛性脑梗塞,患者以往有偏头痛发作,此次先兆在7日内消失。影像学检查证实有脑梗塞灶。排除了其他原因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病。长期发作也可引致局部脑萎缩。因此在晚年,个别病例有些持久的体征遗留不愈。
  [辅助检查]
  1。脑电图 虽然偏头痛发作时大部分脑电图是正常的,间歇期的脑电图也大多正常,但偏头痛患者脑电图的异常率高于正常人,有时头痛区的。节律可能减少。偏瘫型偏头痛可能有局灶性s波出现,可随症状改善而消失。
  2.脑血流图 偏头痛患者的发作期和间歇期,脑血流图的主要变化是两侧波幅不对称,一侧偏高或一侧低,显示两侧脑血管张力、血容量不均衡。
  3.经颅多普勒超声扫描(了CD)
  (1)偏头痛发作间歇期 根据7CD表现不能鉴别典型和普通型偏头痛,仅能提供一些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基础依据,如血流速度增快、两侧流速不对称、出现血管杂音和血流速度不稳定等。
  (2)偏头痛发作期 普通偏头痛患者平均峰流速(Vin)下降,血管杂音减弱消失。典型偏头痛患者平均峰流速(Vin)增高,血管杂音的强度和出现率增高。
  4.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丁)和核磁共振咸像(MRI) 临床发现偏头痛病人行颅脑C十一和MRI扫描多为正常,偶有显示局灶性梗塞或水肿的记录。对于最常见的普通型偏头痛(占偏头痛患者总数的一半左右)和典型偏头痛(约占10%)这两种偏头痛,依据其临床表现的特征,大部分即可做出诊断,除个别病例外,不需要做C7等特殊检查。但对特殊类型的偏头痛如偏瘫型偏头痛、眼肌麻痹型偏头痛、基底动脉型偏头痛或偏头痛并发脑卒中者,如果纯粹依靠临床表现来诊断,则有发生误诊的危险。因而对具有可见神经系统体征的偏头痛病者,尤其是首次发作者,为排除颅内其他病变的可能,避免误诊,应查脑Cr或MRI。
  5.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液流变学检查 自从Hilton和Curaings 1971年发现偏头痛患者的血小板功能异于正常人以来,国内外的大批学者对此进行了深入而持久的研究。结果发现,不论偏头痛发作时及缓解期,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和释放功能明显增强,具体表现为对二磷酸腺苷(ADP)、肾上腺素(AI)R)、花生四烯酸、胶原等诱导剂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性增高。这一理论较好地解释了偏头痛的主要发病过程,因而被广泛接受。Hanington甚至提出偏头痛是一种原发性的血液病(血小板功能异常)。患者的血液流变学的改变也得到重视,有人发现在所测的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电泳、红细胞压积4项指标中,均提示不同程度的增高,尤其是后两项更为显著,表明与红细胞聚集性增高、血流粘滞有关,致使偏头痛患者脑部微循环灌注不良。
  [诊断要点]
  偏头痛是临床表现较为复杂的一类综合征,其诊断主要依据其发病特点,尤其是发病诱因、发病先兆、发病形式、疼痛部位、疼痛特点、发作时间、伴随症状来做出诊断与鉴别诊断。目前临床诊断偏头痛,尚无确切及特异性的实验检测手段和指标,其诊断主要依靠详细询问病史及尽可能地排除其他疾病。根据1990年国际偏头痛会议制定的4条诊断标准如下:
  (1)病史、一般体格检查、神经系统检查不提示器质性疾病。
  (2)头痛反复发作至少5次,每次持续4—72小时,发作前有感觉、运动或视觉方面的先兆。间歇期如常人,病程较长。
  (3)发作时头痛局限于一侧,也可为全头痛。以搏动性头痛为主,也可呈胀痛。程度中等或剧烈,影响日常生活。
  (4)头痛发作伴有恶心和/或呕吐等植物神经症状。
  [鉴别诊断]
  1.丛集性头痛 丛集性头痛以男性为主,男女之比约为5.1:1—7.2:1;发作具有丛集性和周期性,每日连续发作多次,持续2—8周或更长时间后转为无症状间歇期;每次发作时间多为0.5—2小时,夜间发作约占50%一70%;头痛基本固定在一侧,为眼及眼周的刀剜样、撕裂样或烧灼样疼痛。程度较偏头痛剧烈;大部分病人伴有头痛侧眼结膜充血、流泪、鼻塞、流涕、面红,少部分病人出现不完全性霍纳综合征(病侧瞳孔缩小伴眼睑下垂),恶心、呕吐少见,极少出现感觉、运动、意识障碍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锂盐治疗有效,二甲麦角新碱治疗无效。
  2.紧张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的主要特点是疼痛呈持续性,时轻时重从无缓解;疼痛性质为钝痛,常连头部有“重压感,,或“紧箍感”;部位多在颞顶部或枕颈部;常伴有睡眠障碍、精力减退、情绪焦虑等症状。抗偏头痛治疗效果差,应用抗抑郁剂及安定类药物效果较好。
  3.颈动脉痛 颈动脉痛可呈阵发性偏头痛样发作,每日发作数次或每周数次,每次持续时间从几分钟至几小时,类似偏头痛。但颈动脉痛有以下特点:①症状多样、广泛,即除头痛外尚可有头晕、步履不稳,可有颜面、咽、颈及肩胛疼痛等;②单或双侧颈动脉触痛是其突出的特点,在头痛发作期轻压颈动脉可使头痛程度减轻。
  4.颞动脉炎头痛 颞动脉炎头痛常位于颞部(太阳穴附近)及眼眶周围,也可波及额部及枕部,早期呈搏动性剧痛,并反复发作,因而常与偏头痛相混淆。但颞动脉炎经有以下特点:①多见于中老年发病,以60—75岁最常见;②除疼痛外,还伴有烧灼感,这在其他血管性头痛中罕见;③伴有低烧、无力、游走行多发性肌肉痛等全身症状;④血沉快、血细胞增多,02球蛋白增加;⑤激素治疗有效。
  5.颅内动脉瘤 多在中年以后出现类似偏头痛的发作,头痛恒定于一侧,无一定周期性。部分患者可出现动眼神经麻痹或其他脑神经症状,可有蛛网膜下腔出血史。脑血管造影可确诊。
  6.头痛性癫痫 多见于儿童,是指发生在癫痫发作前后的头痛,癫痫发作前发生的头痛称之为癫痫先兆性头痛,癫痫发作后发生的头痛称之为癫痫后头痛,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癫痫,是植物神经性发作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发作类型。其特点以短暂的、反复发作的剧烈头痛为临床表现,或伴有其他植物神经症状和意识障碍,以儿童和青少年多发,脑电图有痛性病理波(阵发性高波幅慢节律、棘波或棘慢综合波),抗癫痛药物治疗有效。
  7.神经官能症 神经官能症性头痛很少自青春期开始,发病时程也不相同。神经官能症的各种主诉,如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均属经常存在而非发作性。
  8。颅内肿瘤 早期头痛可偏于一侧,多呈持续性,可有局灶症状及颅内压增高,头部CT或MRIp检查可确诊。
  [防治方法]
  一般偏头痛病人经过适当的方法治疗,可以使大多数的病人在发作时解除或减轻疼痛,减少或消除头痛的复发。但因目前对偏头痛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故还缺乏十分有效和完全根治的方法。偏头痛预防和治疗的关键是掌握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病人的不同情况,采用不同方法。

  一、间歇期的防治
  积极寻找偏头痛的诱发因素并设法防止或避免。注意其头痛发作与饮食、生活习惯的联系。如女性病人追问头痛与月经的关系及有无口服避孕药物史。
  (一)一般措施
  (1)平时注意劳逸结合,生活要有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偏头痛多在晨起被强光促发,卧室宜遮挡防光窗帘,保证充分休息和睡眠。
  (2)保持乐观情绪,心胸宽阔,勿忧心忡忡,避免精神紧张和焦虑,要注意调整心理状态,养成遇事冷静、沉着的良好习惯,使自己成为良好的社会适应者。
  (3)饮食要有节制,不要过饥过饱,调整饮食结构,就是给偏头痛患者制定出一套饮食方案,避免食用那些引起头痛发作的食物或饮料。如不吃含高酪胺的食物(巧克力、咖啡、奶制品等和动物脂肪),不吸烟,不喝酒精饮料等,避免饮食易诱发头痛发作的食物。
  (4)女性患者注意偏头痛与月经的关系,少用或不用避孕药物。
  (5)对于一位反复发作性偏头痛患者,还要避免服用硝酸甘油、肼苯达嗪、利血乎、维生素A和吲哚美辛等药物。
  (二)饮食调护
  忌食猪头肉、烧鹅、公鸡及牛奶、啤酒、巧克力及柑橘等诱发偏头痛的食品,生冷油腻之品亦当慎食。药膳亦为防治偏头痛的有效方法。
  (1)野甘菊0.25一o.5mg/Or.,日3次。野甘菊味苦性辛凉,有清热解毒之功效,对阳亢、风热型偏头痛效佳。现代报道野甘菊有效治疗和预防偏头痛是通过抑制血小板释放血管扩张物质,抑制炎症物质的制造,并重新确立一定的正常血管状态。
  (2)新鲜姜2.5g或干姜0.5g/次,日4次。姜的标准提取物(含20%姜酚和姜烯酚),预防100—200mg/O~,日3次;治疗急性偏头痛200mg/-~2小时,每日最多6次。生姜已被证明有抗炎症和预防血小板积聚的作用,并发现生姜中最活跃的抗炎成分存在于新鲜姜和姜汁中。
  (3)大头鱼头1个,川芎、白芷各15g。将鱼头切块,用水适量,同放砂锅内煮40分钟,趁热饮汤吃肉。大头鱼头性甘温,有健脾胃之功,川芎、白芷都上行头目,有祛风止痛作用。
  (4)生姜片90g,老葱头30g,鲤鱼头2个,酒60g。同糯米加水煮饭,1次吃完。姜葱通阳散寒,此方对风寒型偏头痛较好。
  (5)猪脑2副,生姜汁50ml,酒60g。隔水蒸熟,1次吃完。猪脑补益脑髓,姜酒能增强血液循环。
  (6)生鱼1条,莲子60g,鸡蛋3只。用水煮熟,以生盐调味吃。有养心安神、益气补血的功效。
  (7)石菖蒲25g切片,鸡头2个炖服。其中石菖蒲能祛风除湿,鸡头补脑,所以可收良效。
  (8)紫河车(胎盘)1个,川芎30g。先将胎盘洗净煮熟,同川芎在新瓦上焙干,研为细末,每次服开水冲服,每日2次。有行气活血补血的作用。
  (三)辨证施治    使用方法:先对症选用药方,并按提示辩证加减,然后进入方剂数据库查阅其药理、煎法、服法等;再进入中药数据库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体质对所选的药方进行加减,才得到有效的药方,还要查阅三反九畏;服药后还要根据“疗效评定”再次判断所用的药方的疗效。

  头痛能反映出脏腑、气血、经络等组织的不同性质的疾病状况,所以古今医家大都把头痛作为一个特别症状来加以分类辨证论治。偏头痛发作间歇期虽然头无疼痛,但气血、脏腑、阴阳的不平衡始终存在着。这是偏头痛发作的内在原因,临证时要追因求源,进行因证施治。 .
  1.肝阳上亢
  主症:额颞部胀痛不适,眩晕,或正值月经期或遇怒则偏头痛发作,伴有心烦易怒,情绪不畅,夜寐不安,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弦细数。本证多因素体阴虚或火热伤阴,形成肝之阴血不足,肝阳不潜,亢而为害,清窍不利而致。
  治法:平肝潜阳。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黄芩各log,石决明15g(先煎),钩藤(后下)、刺蒺黎、川牛膝各12g,川芎9g,当归6g。兼有面红目赤者加龙胆草;便秘者加生首乌、决明子。如肝肾阴虚,脉弦细,加生地、女贞子、枸杞子。每日l剂,分2次服。本方重在平肝潜阳熄风,方中天麻、钩藤清火平肝、熄风解痉止痛。现代药理研究提示,天麻有镇静、镇痛作用,并可舒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降低脑皮层兴奋性作用;钩藤碱能抑制血管运动中枢,扩张周围血管。石决明平肝潜阳,刺蒺黎疏肝祛风,川牛膝行血补肝肾,川芎配牛膝一升一降,引血下行,当归行气养血柔肝,黄芩清肝泻火。全方共奏养血凉血、滋阴平肝熄风、解痉止痛之效。
  2.精血不足
  主症:头晕耳鸣,遇劳则甚,或遇劳偏头痛发作。伴有心悸易惊。腰膝酸软,或肢麻振颤,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本证形成多因脾肾两虚,精血不足不能上奉于脑,清窍失养。
  治法:填精益髓,补气养血。
  方药:用大补元煎合四物汤加减。黄芪、山药、熟地各30g,白芍20g,红参lOg,杜仲12g,鹿角胶、山萸肉、枸杞子、当归、川芎各15g。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是由大补元煎与四物汤合用,精、血、气皆补,精血同源,精能化气,气能生精,三者相互资生,气足髓充,脑髓得养。气虚较甚,心悸不宁,气短自汗,当易补中益气汤加川芎、细辛以升清降浊、活络止痛。
  3.血虚阴虚
  主症:头晕健忘,咽痒咽干,或遇劳、遇情志不随偏头痛发作。伴有虚烦少寐,神疲乏力,面色恍白,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由于血分不足,虚火上逆所致。
  治法:滋阴养血。
  方药:用四物汤加减。白芍、川芎、生地、熟地各15g,当归、山药、菊花、蔓荆子、玄参、枸杞子、黄精、枣仁各lOg。方中当归、白芍、川芎、生地、熟地养血调血;山药补脾气益胃阴;菊花、蔓荆子平肝祛风清头目;玄参滋阴降火;枸杞子、黄精、枣仁补益脏腑,安神。若血虚导致气虚,症见神疲乏力,遇劳加剧,汗出气短,畏风怕冷等,可加黄芪、党参、细辛。
  (四)心理疗法
  偏头痛也属心因性病症,偏头痛患者或多或少地伴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社会或躯体因素,如多数患者具有一定的情志过激个性特征、焦虑倾向和易于忧虑、做事刻板、责任心过强和完美主义倾向,这使得他们比普通人更易发生情绪的波折。据观察,偏头痛约有56%一72%是由于情绪紊乱所激发。根据病人的特点给予适时适当的心理治疗,即强调应掌握个体化原则的特点,采取某种最适合的治疗方法,这在偏头痛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1.“方式任选心理疗法” 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例如,对于那些具有不良饮食和嗜好的病人(指常喝咖啡、吃巧克力、奶制品、动物脂肪、谷氨酸钠、饮酒、吸烟的病人),多采用“行为疗法”;对于长期处于紧张、焦虑和恐惧、抑郁心理状态的病人,则采用“认知疗法”;对于那些自控能力强、环境条件好的患者,多采用一对一的医患支持疗法,支持偏头痛病人渡过急性发作期的苦境,帮助病人有效地面对自己的病痛,教育病人及其亲属主动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2.森田疗法 将森田疗法(或新森田疗法)引入到偏头痛的心理治疗当中,是对偏头痛心理治疗的一个重要尝试。国内的一些医院积累了许多经验。森田疗法的核心是“顺其自然”,其含义是顺应自然地接受自己的症状和不良情绪。对症状不能抵抗,自己的行为和态度也不要受症状的干扰,努力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患者首先有一个好的情绪,而后才会有一个健康的生活态度。像正常人那样工作、学习和生活。森田疗法的主要内容是:①让病人弄清症状的本质,这样可以使病人本身的心理状态发生变化,从而对治疗发挥积极重要的作用。②神经质性格的陶冶。“是受痛苦,为所当为”是首先必须采取的生活方针,否则,就不会得到在实际行为中产生适应人生的自信。③对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与积极服从,如对不安、恐怖等本来正常的心理产生抗拒之心,就会进一步增加痛苦。④注意力转移,如果病人固执地把注意力集中于自己的症状,就应该使病人的注意力从自觉症状上转移开去,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在不知不觉中把注意力集中到所做的事情上去,努力去工作,以体验完成工作后的喜跃并培养其忍耐力,病人会自然出现外向型的态度。“如果有健康的举止,心理自然健康起来”。

  3.生物反馈和松弛疗法 国外使用最广泛的非药物治疗偏头痛的方法是热量生物反馈和松弛疗法。热能生物反馈使用反馈机器来监视手温。患者被教授如何升高(或降低)手温,并使用能反馈影响温度因素的装置。松弛训练是指教授患者可产生“放松反应”的技巧。“放松反应”是用于描述与紧张反应相反的生理状况的术语。生物反馈和松弛疗法的效果是可降低发病次数,减轻复发性偏头痛的严重程度。当将这些研究结果与使用6一阻滞药物(心得安)的实验相比较时,明显看到,非药物治疗与药物疗法同样有效,而且没有副作用。
  (五)中药成药
  1.中药注射液 常用有川芎嗪注射液、复方丹参注射液以及清开灵注射液治疗偏头痛。
  (1)川芎嗪 每日120一160mg加入5%一10%葡萄糖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中静滴,10一15天为1疗程。本剂可改善微循环。
  (2)复方丹参注射液 每日20~40ml,用法同上。丹参有活血祛瘀的作用,可改善血液流变性。
  (3)清开灵注射液 每日40~60ml,加入5%一lO%葡萄糖液250ml中,或生理盐水注射液200—500中静滴,清开灵有清热解毒、化痰通络、醒神开窍的作用。适用于痰火引起的偏头痛。
  2.丸散片剂
  (1)复方羊角片或冲剂 由羊角、川芎、白芷、制川乌等组成,有平肝、镇痛功效,可用于肝阳上亢型偏头痛。口服,1次片剂5片,冲剂1包,日3次。
  (2)清眩丸 由川芎、白芷、生石膏、薄荷、荆芥等组成,有祛风清热止痛功效。可治风热头痛。口服,1次1丸,日2—3次。
  (3)太极通天液 由川芎、白芷、细辛、羌活、薄荷等组成。有活血通络、疏风止痛功效。可治偏头痛。1次1支,日2—3次。
  (4)偏痛冲剂 川芎30g,白芍15g,白芥子9g,白芷2.5g,香附6g,柴胡、郁李仁、甘草各3g。对瘀血阻滞、痰浊内蕴、肝郁化火及素体虚者之偏头痛均有疗效。每包20g(含川芎lg)。每日2—3次,每次冲服1包。南京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贝叔英主任医师和黄泰康副研究员等临床应用此药治疗偏头痛150例,结果显效45例(占30%),进步81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84%;对照组34例,口服安慰剂,全部无效。制成冲剂,服用较为方便。
  (5)天龙脑安片 吉林中西医结合医院采用自拟方剂“天龙脑安片”进行了临床疗效观察,结果表明,天龙脑安片对内伤性头痛中的肝阳上亢头痛和瘀血阻络头痛效果最佳,其次是痰浊上蒙头痛。从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的结果可见,天龙脑安片完全可以使颅内动脉血管痉挛得以缓解,从而达到治疗头痛的目的。因此,天龙脑安片具有平肝熄风、活络化瘀、解痉镇痛之功效。并开展了该药对动物的镇痛、镇静、改善软脑膜微循环、脑内递质、脑血流量、血管阻力等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天龙脑安片有明显的镇痛、镇静、改善动物软脑膜微循环、降低动物脑内NE、DA、、5一HT的含量,明显增加麻醉动物脑血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的作用。同时,亦有降低血压、减慢心律的作用。
  (6)头痛定胶囊 川芎、天麻、赤芍、桃仁、红花、白芷、全蝎、藁本等,全方具有活血化瘀、祛风通络之功效。王小娟等观察头痛定胶囊治疗血瘀型偏头痛30例(同期与正天丸30例随机对照)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及甲皱微循环变化,结果头痛定胶囊近期痊愈率56.7%,总有效96.7%,明显优于正天丸(P<0.05);能显著降低全血粘度及血浆粘度,作用优于正天丸(户<o.05);能显著改善血瘀型偏头痛甲皱微循环异常,其作用与正天丸相似(P>O。05)。
  中成药具有口感好、服用方便的优点,既适合间歇期长期服用,也可以配合其他方法用于偏头痛急性发作。
  (六)西医治疗
  偏头痛发作间歇期的预防和治疗主要取决于发作频度、时间、程度等,对发作频繁,即每月发作2次以上者,要选用以下几种预防偏头痛发作的药物。
  1.竞争性5一羟色胺抑制剂 二甲麦角新碱作用机制不清,可能与5一羟色胺的竞争有关,用量为2mg,1日3—4次;苯噻啶具有较强的抗5一羟色胺作用和抗组胺作用,用量根据病情1日]一6mg,口服;赛庚啶药理作用除与三环类抗抑郁药相同外,还具有强力钙通道阻滞剂的作用,剂量为2mg,1日3—4次。
  2。B一肾上腺素能受体阻滞剂 常用的为艾司洛尔,作用机制不清,可能是阻断了肾上腺素能支配的心血管扩张受体,从而影响到发作期与头痛发作有关的颅外血管,产生血管收缩,防止反应性血管扩张;在发作初期可抑制脑血管内血小板聚集,降低脑的耗氧量,阻止cE、内流。用量应从1次20mg,1日2次开始,逐渐增加剂量,有效剂量1日在40一120mg之间,分2—3次服用。
  3。钙通道阻滞剂 钙通道阻滞剂防治偏头痛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可能与抑制介质诱导的钙内流、使细胞内钙储量减少、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血小板5一羟色胺的释放与摄取等因素有关。氟桂嗪是治疗偏头痛效果最佳的钙通道药物,其作用持续时间长,1日仅服用1次(10mg)即可。
  4.抗癫痫类药物 有相当一部分病人在发作时出现脑电图的异常,无论儿童或成人,用抗惊厥疗法进行防治是有效的。如苯妥英钠,常用量为1次0.1g,1日3次,口服。
  5。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和5一羟色胺摄取的药物 常用的是阿米替林,剂量由1日lOmg开始,1日2次,每天以lOmg剂量进行性增加直至lOOmg。
  6.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能阻止5一羟色胺和其他血管活性胺的氧化脱氨,以维持或增加血浆中内源性5一羟色胺含量,阻止头颅血管扩张。常用药物有苯乙肼,每次15mg,1日3次,口服,可连续应用1—2年。
  西药要注意药物剂量,因为治疗偏头痛的药物各自具有不同的副作用,必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偏头痛患者中较为严重者,其服用各类止痛剂均在1年以上,并且往往同时服用镇静剂,如安定、舒乐安定等。由于患者每日规律性服药,其止痛剂剂量不断增加,逐渐形成了对止痛剂在身体上和精神上的依赖,产生成瘾性。个别患者甚至出现了肝肾功能的损害。
  (七)戒除药物依赖
  顽固性偏头痛患者,由于担心头痛的发作,往往会规律性地服用止痛剂。更有甚者直至每天服用,此时止痛剂本身也可引起头痛,称为“止痛剂性头痛”,而使头痛缠绵难愈,逐渐加重。要想成功地解除对止痛剂的依赖,首先,要有效地控制患者偏头痛的发作。在治疗的初期,必须要尽量控制偏头痛的发作,逐渐地减少患者服用止痛剂的剂量。
  针刺疗法在即刻控制偏头痛的发作方面有其独到之处,叶德宝采用针刺、穴位注射加服中药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了50例药物依赖性顽固性偏头痛患者,尤其是在戒除其药物依赖性上,取得很好的疗效。治疗方法:’针刺及穴位注射,取穴内关、风池、三阴交、足三里、太冲、太溪、阿是穴。采用10%当归液穴位注射内关穴,每穴2ml,每次取一侧,严重者取双侧。余穴毫针刺法,补虚泻实。对偏头痛急性发作者,阿是穴采用远点透刺法加缠针震颤法,留针时间30—60分钟,每日1次,12次为1疗程。共治疗3—5疗程。针灸的同时口服中药,叶氏自拟偏头痛方:当归、蔓荆子各200g,川芎、丹参、羌活、白芷、藁本、细辛、黄芪、白术、怀山药、赤芍、白芍各lOOg,将上药研末制成蜜丸,每丸重3g。每日服3次,每次3—6g,1个月为l疗程,共服3—5疗程。接受本疗法后,患者应逐渐减少服用止痛剂剂量。一般每隔1天减服1/10的常用量,直至停服。但在头痛发作前夕,如患者不能及时来接受本方法治疗,则可暂时增加止痛剂剂量,以便控制头痛发作。叶氏治疗50例,痊愈43例(占86%),显效4例(占8%),有效2例(占4%),无效l例(占2%),总有效率98%。
  偏头痛间歇期的治疗,以中医辨证施治为主,服用中药能从根本上调理脏腑、气血。配合针灸等以上方法,可控制偏头痛的复发。同时,医者要耐心疏导患者,因为患者长期遭受偏头痛的折磨,往往已经失去了治愈偏头痛的信心,单纯依赖各种止痛剂。因此,在治疗初期最好采用综合疗法,让患者感受到疗效,从而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
  二、发作期的治疗
  (一)一般措施
  (1)偏头痛发作先兆期,持续性用力压迫病人的颞浅动脉的额部分支,可使80%的病人阻断疼痛发作。也可将双手浸泡于暖水中,温度以能耐受舒适为度,并不断加入暖水保持水温,共浸泡20分钟左右,有时可使头痛缓解。
  (2)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期,首先应使病人保持镇静,消除其心理上及精神上的恐惧感,避免焦虑和紧张。应将病人安置在光线比较暗的房间内,必须高枕卧位躺在床上或斜坐在躺椅上。额部和颈部(太阳穴)可用冷水毛巾冷敷,或用手指轻轻压迫头痛侧颈部和额部跳动的血管,可减轻头痛的程度。也可用拇指指腹按压患侧太阳穴,以局部酸胀感为度。
  (3)偏头痛急性发作,头痛程度较重时可适当应用镇静剂,使病人进入睡眠状态,如选择安定10mg,肌注;或以10%的水合氯醛10~20ml保留灌肠等。剧烈头痛可应用可待因、度冷丁、布洛芬、路盖克、泰必利、颅痛定等止痛剂。伴有恶心、呕吐的可用胃复安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此法兼有止痛和止呕的双重作用。
  (4)利多卡因,使用2%的利多卡因lmg,滴人头痛侧鼻孔,可使头痛缓解。
  (5)吸氧法,流量为2~3L/min,10~20分钟后可使部分偏头痛发作缓解。
  (二)辨证论治
  本病是一种急性发作病证,每次发作的性质和过程相似,大多与风、火、痰、瘀有关。
  1.肝火上炎
  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头痛如裂,或跳痛,面红目赤,口苦耳鸣,急躁易怒,失眠多梦,便秘尿赤,舌红苔黄,脉弦数。本证多因平素嗜食辛辣,或肝郁化火,火热内盛,引动肝风,风火上扰,清窍不利,头痛时作。
  治法:泻火平肝熄风。 .
  方药: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15g,羚羊角0。6g(分服),山栀子、生地各12g,黄芩、钩藤(后下)、麦冬、丹皮各10g。大便干者加生大黄;伴阴虚口干明显者加麦冬、沙参。每日1剂,分2次服。龙胆草人肝经而泻火,黄芩、山栀子通泻三焦之火,羚羊角、钩藤平肝熄风,生地、麦冬、丹皮养血凉血滋阴以助全方平肝熄风泻火。若其痛暴发,痛势甚剧,或左或右,或连及眼、齿,多系肝经风火以风为重所致。治宜乎肝熄风为主,加菊花、天麻、川芎、生石膏、全蝎、地龙等药。
  2.瘀血阻络
  主症:痛有定处,头痛如刺,经久不愈,舌质暗红或紫暗,或舌上有瘀斑瘀点,苔薄白。脉涩或弦。本证的形成多是由于气虚或气郁日久,使血行不畅,血行瘀滞,阻于脉络,则气血不通,不通则痛。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12g,生地、桃仁、红花、赤芍、川芎、丹参各10g。若头痛严重者可加全蝎、蜈蚣;血虚者加阿胶、制首乌。每日1剂,分2次服。清代名医王清任用本方治“头痛者,无表证,无里证,无气虚、痰饮等证,忽犯忽好,百方不效,用此方一剂而愈。”赤芍苦微寒,人肝经,《本草备要》称其“尤能泻肝火,散恶血……能行血中之滞”,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功效,近代药理研究其有效成分芍药苷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松弛血管平滑肌,抗血栓形成,具有镇静、镇痛及免疫调节等作用。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当归活血补血,川芎理气通经而止痛、丹参活血化瘀,生地养血凉血。久病人络则气血瘀痹,治当攻通搜逐,正如叶天士云:“病久则邪正混处之间,草木不能见效,当以虫蚁搜逐,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加全蝎粉、蜈蚣各3g冲服。以加强人络搜邪之功。全蝎人肝经,既可平熄肝风,又善搜风通络止痛,具有抗惊厥、镇痛作用,全方活血化瘀而不伤血,并有行气止痛之功。
  3。痰浊阻窍
  主症:头痛头胀,头沉重,头晕胸闷,伴恶心呕吐痰涎,舌苔白腻,脉弦滑。本证形成多因脾虚水湿不运,聚湿为痰,痰浊闭塞清窍,则出现头痛。
  治法:化痰通络。
  方药:半夏天麻白术汤加减。法半夏、天麻、地龙各12g,胆南星、石菖蒲、远志、葛根各10g。若兼有瘀血者加川芎、当归;兼有痰湿化热加黄芩、土茯苓;兼风痰者加制白附子O每日1剂,分2次服。方中半夏健脾化痰,天麻平肝熄风,胆南星、石菖蒲辛温燥湿化痰加远志豁痰开窍,葛根升发脾胃之清阳,使清阳上升则痰浊自降,地龙咸寒,人肝肾脾经与祛痰药同用,取其润燥通经活络的作用。全方除痰化浊,畅气行血。
  4.风寒外袭
  主症:头一侧病甚,或左或右,呈跳痛、掣痛,每因感受风寒而诱发,恶寒怕风,舌苔薄白,脉弦而紧。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
  方药:川芎茶调散加减。川芎30g,细辛3g,白芷、防风、荆芥各12g,羌活、制川乌各10g,全蝎、僵蚕各6g,清茶为引。每日1剂分2次服。本方辛温行散,疏风活血,川芎走少阳善治少阳经头痛(头顶两侧痛),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后脑、前额痛),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眉棱、额骨痛)。细辛长于散寒止痛,防风、荆芥辛散上行,疏散头部风邪,制川乌温经散寒止痛,加全蝎等虫类药搜风止痛。若夹痰湿加半夏、茯苓等,以化痰通络;若兼血虚加当归、白芍养血柔肝。风邪亦可夹热、夹湿,夹热用川芎茶调散减细辛、羌活、加桑叶、菊花、连翘;夹湿用川芎茶调散减羌活加葛根、半夏、生姜。本方源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被受历代医家推崇,临床广泛应用,通治各经头痛,临证可视头痛所在经络而加重归本经药量。药理研究证明,川芎、羌活、白芷可对抗血小板聚集造成的5一HT释放增加,阻抑偏头痛的发作,细辛有镇痛作用。
  本病的治疗重在调肝祛邪,一般认为本病急性发作期要注意脏腑功能与风、火、痰、瘀等邪气之间的关系,治疗重在散风、祛痰、清火、化瘀,缓解疼痛;缓解期要标本兼顾,重在疏肝理气、益气养阴。在调整脏腑功能的同时注意祛邪。
  (三)专方验方
  1.加减清上蠲痛汤 当归、川芎、白芷、细辛、羌活、防风、菊花、黄芩、麦冬各3g,蔓荆子6g,甘草1g。以水2碗煎成l碗,日服2次。本方以羌活、防风、白芷、细辛、菊花、蔓荆子祛头风、止头痛;当归、川芎养血行血,血行则风自散;黄芩泻火,麦冬养阴,并可防止风药升散太过而损血伤津;甘草调和诸药。如此配伍貌似杂乱,实际上秩序井然,配合得宜,相得益彰。本方药多而用量却很轻,其道理主要是:头为至高之处,非轻清之剂不能上达,正如吴鞠通所言: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这里所说的“轻”,有二方面的含义,一是指所选用的药当为质轻味薄之品,其性善开散,方可上达;一是指药量必须轻,只有用量轻,才能遂其轻清上浮之性。如果用药过重,则药过病所,反而不效。而且本方中用了许多祛风药,但由于用量很轻,所以不会起到解表发汗的作用,而有上人额顶祛除头风之功,临床上运用此方久服达三四十剂,亦未见有不良反应,关键还是运用得宜。反之,这些祛风药如果用量过重,就会起到解表发汗的作用,用于感冒则可,用于头风则不宜。因此,使用本方时一定要保持原方分量不变,千万不要以为其用量太轻而妄自增加药量,而且不宜久煎。只要使用得法,自可收良效。头痛之因虽有种种之不同,而大多与风有关,因而前人又称偏正头痛为“头风”。对其治疗在辨明病因而施治的基础上,必佐以风药,虚者亦然。正如李东垣所言:“头痛每以风药治者,高巅之上,惟风可到。”明.龚廷贤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在《寿世保元.头痛》中创立了“清上蠲痛汤丫,为“一切头痛主方,不问左右偏正,新久皆效”。在临床上运用龚氏这一经验方治疗偏正头痛,获得良效,在此基础上,沈炎男根据自己临床实践经验,对本方及其加减法作了进一步的改进,使之更加切合临床实际,扩大了本方的治疗范围,提高了治疗效果,“加减清上蠲痛汤”,主治偏头痛、头顶痛、前额痛、眉棱骨痛、或剧痛欲裂,或隐痛绵绵,或伴头晕目眩,反反复复,日久不愈,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2.疏风散火汤 桑叶、杭芍、白芷、蔓荆子、麦冬、熟大黄、柴胡、防风、僵蚕各10g,川芎8g,生石膏40g,细辛、薄荷各3g。水煎服,每日1剂,分2次煎服,适用于偏头痛风火上扰证。章真如认为头痛多为肝火所致,肝阳、肝风亦能导致头痛,头为诸阳之首,凡头痛皆与三阳经有关,而三阴经亦有上犯者,临床症状多表现实证或虚中夹实证,辨证为风火化热,火盛生风,风火相偏,郁热作痛。治疗上以疏风散火,清上止痛,以清上蠲痛汤加减,拟为疏风散火汤治疗。
  3.通络活血汤 当归10~30g,川芎15—50g,细辛3—9g,蜈蚣1—3条(研末冲服更佳)。水煎服,日1剂,分3—5次服,适用于偏头痛血瘀证。方中主药川芎,有疏风活血、通络之力,辛香上行,专治头痛;配合当归养血活血、柔肝散瘀,与细辛同用则温经和络止痛力著;配蜈蚣通经络而熄肝风,解痉止痛。
  4.芎归汤 川芎15—30g,当归、全蝎各15g,赤芍、白芍、木瓜各12g,青黛、防风、菊花各10g。每日1剂,水煎服,10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4疗程,适应顽固性偏头痛。临床上后枕痛加羌活10g,前额痛加白芷10g,两太阳穴痛加柴胡10g,眉棱骨痛加藁本10g,巅顶痛加细辛3g,吴茱萸6g,阴血不足加何首乌、石斛各15g,肝气郁滞加香附12g,肝阳上亢加生石决明、生赭石各30g,遇寒加重加吴茱萸6g,肝肾不足加生地、女贞子各15g。
  5.定痛饮 全蝎6g(研细末分吞),川芎、天麻、菊花、川牛膝、赤芍各15g,钩藤(后下)、白芍各30g,菖蒲6R,葛根20g,生石决明25g。水煎服,每日1剂。头痛缓解后,当再服3—6剂,以固疗效。治疗偏头痛100例,据临床疾病诊断治愈好转标准明确诊断为偏头痛,其中男37例,女63例,年龄最大62岁,最小12岁,病程4个月至21年。症状特点有:反复发作的病史,每次持续数10分钟,或数小时、数天,发作时一侧或双侧自颈部、眼眶或前额逐渐扩展,为搏动样跳痛、胀痛、牵痛、针刺样痛,并伴有呕吐、恶心。有的病人发作前有眼前闪光,发黑、畏光等先兆,舌红有瘀点,舌下静脉迂曲,脉弦。结果:治愈41例,好转5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7%。
  6.加减半芷汤 北细辛2g,香白芷3g,生地、熟地各12g,怀山药15g,粉丹皮、云苓、怀牛膝各9g,五味子8g,珍珠母24g(先煎),久痛者加川芎3g。水煎服,每日1剂,10剂1疗程,适应于偏头痛(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本方源自古方,明代周慎斋曾用六味地黄汤加白芷、细辛治一女“噎鲠”。乃病在于上,取之于下意也,近代名医郑荪谋深受启迪,善用辛芷汤化裁治疗肝肾亏虚、肝阳上亢所至偏头痛,即思本证之头痛,系下虚上实之证,肝肾阴虚,精华之血不能朝会于高巅;阴虚生热,浮火上炎,扰乱清空,诸痛乃生。故仿周慎斋治“噎鲠”方意,取六味地黄汤下滋肝肾之阴以图本,又因高巅之上,唯风药可达,放人细辛、白芷,取其味轻而升,祛痛力雄。引诸药上行于高巅之上。复加珍珠母镇坠,配以怀牛膝下行,使肝.肾之气归元,其奏滋水涵火之功。真阴充沛,髓海盈实,阴平阳秘,头痛自除。此即《素问》“病在上,治诸下”的治则,亦取“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之意耳。方中辛芷乃大辛发散之品,为血虚、阴虚者所忌。郑氏以为药虽有禁忌,然配伍不失法度,每可化弊为利,竟获良效。本方中细辛不过2g,白芷仅重3g,“味薄者阴中之阳自地升天也”,其性虽辛温香窜,然六味汤足以制之,而辛散之性又助于脾胃吸收六味汤中滋腻之品。本方宜滋补肝肾,重镇潜阳,阳虚及外感头痛者忌服。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之头痛临床最为常见,笔者喜用本方或知柏地黄丸5g,日3次,复方丹参片3片,日3次,配合针灸疗法治疗绝经期前后偏头痛,常获良效。 .
  关于偏头痛的治疗,历代医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近年来,许多学者师承前人,运用古方、基本方加减治疗,在临床运用中取得了非常显著的疗效。代表方剂有补阳还五汤、血府逐瘀汤、通窍活血汤、天麻钩藤饮、川芎茶调散、散偏汤、柴胡舒肝散等。欧钰萍以通窍活血汤加减治疗瘀阻脑络型偏头痛50例,对照组40例以尼莫地平片和西比灵胶囊治疗。两组治疗前后均经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定颅内主要动脉血流速度。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67.5%,差异有显著性(P<0。01)。治疗组颅内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O.01)。郑心潮以补阳还五汤加葛根、三七粉、水蛭粉治疗气虚血瘀型偏头痛130例,总有效率91%。杨学峰等宗王清任血府逐瘀汤理气化瘀之旨,在方中重用川芎30—30g,以白芍易赤芍并加用蜈蚣、全蝎以祛风止痉,治疗偏头痛52例,西医对照组52例,以地巴唑20mg、维生素B,20mg、颅痛定30mg,每日3次口服,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63.3%。路志贤等以散偏汤清。陈士铎《辨证录》加减治疗血管性头痛83例,方药组成为川芎、白芷、白芍、白芥子、柴胡、香附、郁李仁、甘草,总有效率98.9%。
  (四)针灸及其他治法
  1.体针 主穴取风池、太阳、头维、悬颅。肝阳上亢,取百会、太冲、行间等;瘀血阻络,取支沟、足三里、合谷、太冲、期门等穴;痰湿上蒙,取中院、内关、丰隆、解溪等穴;精血不足,取三阴交、太溪、百会、气海、关元、肾俞、肝俞、脾俞、心俞等;风邪人脑,取风门、外关、列缺、曲池等。除精血不足用毫针补法外,均用毫针泻法。提插捻转,强刺激。然后留针30~50分钟,每10一15分钟行针1次。每日1次,10天为l疗程。
  若患者头痛部位比较明确,治疗时结合经脉循行路线选穴往往能提高治疗效果。前额痛(阳明经)取上星、印堂、攒竹、合谷;侧头痛(少阳经)取风池、太阳、头维、阳辅、侠溪;后头痛(太阳经)取风池、天柱、后溪、昆仑;巅顶痛(厥阴经)取百会、通天、风池、太冲。针灸对本病有较好疗效,选穴应根据辨证分型,结合具体情况,采用局部与远道穴位相配合的方法。如果有明确的头痛部位,可选用局部输穴以控制疼痛。据文献记载及临床实践表明,风池一穴治疗头痛常有较好的疗效,其次如太阳、头维、悬颅、阿是穴也为临床所常用。若头痛部位比较广泛,痛无定处,选穴可多考虑用四肢腧穴为主。针刺手法要求得气感,并使感应传导,头痛发作时,多用泻法,长时间留针,并间断行针,以保持针感,也可配合使用电针。对身体虚弱,特别是属于寒证的患者,可配合艾灸,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度。针灸治疗本病,一般应在疼痛发作之初、痛势未甚时及时施治,效果往往更佳,或针刺使头痛减轻后,在有效穴位上埋皮内针,以巩固疗效。对反复发作患者,应根据病情制定治疗计划,按疗程治疗。此外,临床上常用“偏三针”治疗偏头痛,取患侧太阳、太冲和健侧合谷穴。患者仰卧,穴位常规消毒后,取3寸毫针,由太阳向颧馏方向,穿过颧弓内侧斜刺,以针感传至患侧下颌为度。再取1.5寸毫针2根,分别直刺合谷和太冲穴,以“得气”为度(胀感为佳),然后医者两手同时在合谷和太冲施以中等强度捻转手法,再用两手同时在合谷和太阳施以轻度的捻转手法,持续时间均为1分钟。留针30分钟,其间再行I一2次捻转手法。若患者病程较长,病势较剧,可加取患侧风池、率谷。也可辨证取穴。
  近年研究表明,偏头痛发源于神经系统,临床上表现为一种与头部血管扩张有关的继发症状,针刺治疗偏头痛的效果,实验观察到与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有关。
  2.耳针疗法 皮质下、脑干、额、枕、肾、肝、胆、神门。以皮质下、脑干为主穴,每次选3—5穴,也可按中医辨证并结合头痛部位选穴。如失眠加心、神门;肝阳上亢加肝阳、胆;巅顶痛加肝、顶,也可探查敏感点后进行针刺,用强刺激手法捻转1—2分钟,留针30分钟,间歇行针,或配合电针、耳背静脉放血等方法。头痛持续者,可找有效刺激点,局部消毒后取麦粒或图钉型皮内针压人穴内,外用小块胶布固定。疼痛时予以按压。埋针2—3天。
  3.头针疗法 以感觉区为主,配双侧足运感区。前头痛取对侧或双侧面部感觉区,后头痛取对侧或双侧下肢躯干头都感觉区。用28~30号1。5—2寸长毫针,与头皮呈30度夹角快速进针,行快速捻转手法捻转1分钟,留针0.5一l小时,期间捻针3—5次,或接电针仪,选用疏密波,通电20分钟。每日针刺1次,7次为1疗程。
  张新德等根据后枕、头顶痛选对侧感觉区上2/5加双侧足运感区;额颈部痛选对侧感觉区下2/5和双侧足运感区,配同侧太阳穴。治疗62例,男40例,女22例;年龄19—65岁;病程3个月一20年。其中发作期就治38例,针刺后头痛即消失痊愈24例(63.16%),显效9例(23。68%),好转4例(10.53%),无效1例(2。63%),有效率97。37%。对62例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头痛未再发作痊愈23例(37。10%),显效23例(37.工O%),好转13例(20.97),无效5例(4.83%),有效率95.17%。
  头针是以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理论作为其取穴定位的主要依据,在头部的特定区域给予刺激,头皮及皮下感受结构受到针刺后,发出神经冲动,引起该区兴奋并在皮层扩散,通过对神经的调整作用,使脑血管紧张度降低,血管充盈及供氧增加,从而达到止痛的目的。
  4.穴位注射 根据疼痛部位和辨证分型取穴(同体穴)。药物选择:当归注射液、丹参注射液、川芎嗪注射液、654—2注射液、维生素BI注射液及维生素B,z注射液。选择1—2种药物,每次取2—4个穴位,将穴位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后,用无菌注射器(5号齿科针头)抽取所选药物注射液,快速将针刺人穴内皮下组织,探得酸胀等得气感应后,回抽一下,如无回血,即可将药液推人,每穴注射1—2ml。隔日1次,10次为1疗程。
  刘敏等根据辨证分型取穴,风湿型取风池、合谷、头维,肝阳型取悬颅、颔厌、太冲,痰湿型取上星、丰隆、脾俞,肾虚型取百会、肾俞、三阴交。采用丹参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50例,每穴注射2ml。隔日1次,20次为1疗程。并对患者血小板和血浆5一羟色胺(5.HT)含量及其比值在治疗前后变化做了观察。结果经治1疗程后,治愈27例(占54%),显效12例(占24%),有效6例(占12%),无效5例(占10%),总有效率90%。患者血小板5一HT、血小板和血浆5-H7比值明显下降(P<O.01),血浆5一HT有极明显上升(P<O.01)。 ‘
  于兰等自1993--1997年治疗血管性偏头痛120例,选用654。2注射液、当归寄生注射液,根据病情选取疼痛侧风池穴、血管舒缩区及阿是穴注射,每日工次,6次为1疗程。若无效者,间隔3日重复下一疗程治疗。所有病人治疗均不超过3个月,结果治愈78例,有效42例。
  穴位注射疗法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中药提取液注射时痛性较小,无毒副作用。针刺疼痛部位腧穴,能舒张局部血管,改善局部血流,调节疼痛区域中的耳颞神经;穴位注射养血活血药物,能解除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二者配合起到通经止痛的作用。故偏头痛发作期,采用穴位注射治疗镇痛效果良好。
  5.刺络放血 根据证型及头痛部位选穴,注意查找穴位及其附近瘀阻明显的小静脉。用碘酒及酒精消毒后,持三棱针快速准确刺破瘀阻血络,使血液流出,无需挤压,待出血自行停止后,视选穴部位配合拔火罐,每次出血以5—10ml为宜。急性发作期可在疼痛局部选穴,放血后有血出痛止之效,间歇期局部选穴和辨证取穴配合,每次可点刺3—5穴,1周1次,5次1疗程。
  刺络法有调整神经血管作用,有实验表明,刺络对微血管的血色、流态、瘀点、流速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因而证实刺络法能改善组织微循环障碍,缓解血管痉挛,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流速,从而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状态。
  6.刮痧疗法 局部取前额、两侧颞部。颈部循经取穴,从风池沿胆经至肩井;从天柱沿膀胱经至风门;从哑门沿督脉至大椎。用不导电、不传热的水牛角,在施术部位一边刮拭,一边蘸油,通常采用特制的吕氏刮痧活血剂或活络油,用力均匀地循经刮至皮肤表面出现瘀血点、瘀血斑或点状出血为止。2—3天1次,可缓解头痛症状及防止头痛发作。
  民间流行应用金属条匙或光滑硬币蘸植物油或水在头部、颈部周围、颈背部从上向下刮,直刮至皮下渗血。刮痧之所以能祛除疾病,是因为人体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脏腑与脏腑之间、体表组织器官相互之间,以及脏腑与体表组织器官之间都是通过经络的联系而密切相关的。内外相通,表里相应,彼此协调、相互为用。刺激机体的某个部位,都会引起相应的全身反应。刮痧疗法即是借助某些器具对特定的皮肤部位予以适当的刺激(刮拭),通过这种良性的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祛除邪气,腠理开泄,将蓄积于体表、经络、穴位乃至深层组织器官的风、寒、痰、湿、瘀血、火热等各种邪气从皮毛通达于外,从而疏通经络,畅行气血、改善脏腑功能,使机体阴阳趋于相对平衡,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进而最终达到扶正祛邪、治愈疾病的目的。
  7.推拿 常用穴位:印堂、太阳、百会、睛明。以头面部按、揉、抹手法,颈部用滚、拿、按、揉手法为主。偏头痛患者颈项部肌肉都很板硬,应用推拿手法,可较好地使颈项部肌肉松弛,从而改善大脑基底部的血液循环,对于缓解偏头痛有很好的作用。
  8.外治法
  (1)白附子3g,葱白15g。白附子研细末,与葱白捣成泥状,取黄豆大一粒,堆在小圆纸上,贴在痛侧太阳穴处,约1小时后取下。
  (2)蓖麻同乳香、食盐捣,取黄豆大小块贴于太阳穴处。
  (3)鹅不食草30g、白芷15g、冰片1.5g,共研末备用。发作时用棉球蘸药粉少许塞鼻子L。
  (4)葱适量,捣烂取汁,涂太阳穴处。除痛甚捷。
  (5)朴硝少许吹鼻中;左痛吹右,右痛吹左。
  (6)用川芎10g,白芷10g,细辛3g,共研细粉,贮瓶中备用。头痛时,可用湿棉球沾药粉,塞人头痛一侧鼻子L或两侧鼻孔交替使用。
  (7)细辛3g,瓜蒂7个,公丁香3粒,冰片lg,麝香O.3g,糯米7粒,用法上药研极细,以黄豆粒大药面,患者左侧头痛塞右侧鼻孔,患者右侧头痛塞左侧鼻孔。

  (五)西医药治疗
  急性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以控制症状为目的,在发作前驱期设法阻止其发作,在发作期应减轻头痛程度并缩短发作持续的时间。治疗偏头痛的大部分药物都有一定的毒副作用,禁忌症较多,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1.前列腺素抑制剂 阿司匹林,治疗用量为每次600mg,1日2次;萘普生,每次200--300rag,1日2--3次。吲哚美辛(消炎痛),每次50mg,1日4次,口服。
  2。舒马普坦 皮下注射6mg,或121服每次100mg,1—2小时内头痛明显缓解。
  3.血管收缩剂一麦角胺制剂 剂量应根据给药途径及病人的敏感性而定。酒石酸麦角胺咖啡因(每片含酒石酸麦角胺lmg,咖啡因100mg),1次口服1—2片;酒石酸麦角胺注射液0.25—0.5mg,皮下或肌肉注射(1天不超过lmg);酒石酸麦角胺雾化吸人剂,吸1次为0.36mg,最多吸6次,每间隔5分钟吸1次。双氢麦角胺,发挥作用快,效果佳,可很快地控制头痛的急性发作。用法:1—2mg皮下或肌内注射,1日l一2次。
  4.神经阻滞疗法
  (1)星状神经节阻滞(SGB) 是向含有星状神经节的疏松结缔组织内注入局麻药而阻滞支配头、面部、颈部、上肢及上胸部的交感神经的方法。由于星状神经节阻滞有调节头颈部血管舒缩的作用,所以其有效率较高。 .
  具体治疗操作方法:病人仰卧位,使枕、背等高,故不垫枕。面部向正前方,颏部前抬,颈椎前弯及微张口可松弛紧张的颈部肌肉,使易触及第6颈椎横突,阻滞右侧者术者位于病人右侧,阻滞左侧者术者立于头侧。用左食指或食、中指尖端在胸锁乳突肌前缘处将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压向外侧,这样使横突根部距离缩至最小。在胸锁关节上方2em处为第7颈椎横突,可由此处进针,但此处进针深,有误伤胸膜出现气胸的危险。如在环状软骨水平,此处皮肤与第6颈椎横突距离最近,将针尖斜面对向尾侧注药易于阻滞星状神经节。一般用国产7号针头进针抵横突,回吸无血后注入2%利多卡因5ml或1%利多卡因8—10ml。如阻滞成功则出现Homer综合征(面、颈及手掌皮肤温度升高,出汗终止等体征)。星状神经节阻滞具有较好的止痛效果。 .
  (2)眶上神经和枕后神经阻滞 对前头痛和后头痛有效果。①枕大神经阻滞:病人取坐位,头端正微前屈。刺人点是枕外隆凸中点外侧25ram的上项线上,如能触及枕动脉时则由其内侧刺人。垂直进针,抵骨后回吸无血注人工%一2%利多卡因2—3ml。②枕小神经阻滞:进针点位于枕大神经点外侧25mm处的上项线上,此处常有压痛点,垂直刺至骨膜回吸无血后注入1%一2%利多卡因2—3ml(包括皮下)即可。③眶上神经阻滞:病人取仰卧位,术者位于病人头侧,先在眼眶上缘中间偏内侧部摸出切迹,此处多数有压痛,距正中线耳侧约25ram,此处即为刺人点。使用针长25mm的6号针头,与皮肤垂直刺人,如有骨孑L可将针头插入少许。回抽无血,注入2%利多卡因O.5一lml,此时用左手食、拇指捏压注入部位的皮肤,使药液横行扩散lcm左右,目的是使眶上神经都得到阻滞及使药液不向眼睑的软组织扩散。
  (3)颞浅动脉旁痛点阻滞 在耳前颞浅动脉搏动最明显处旁开2--5mm处,注入局麻药可达到治疗目的。神经节阻滞,操作技术要求高,有一定的副作用和危险性,临床上不常使用。
  5.其他方法 如用甘露醇静脉滴注以降低颅内压,镇静、安定类药物可有一定的疗效。外科手术疗法也可收到一定效果。但因具有创伤性,患者不易接受,故应用有一定局限性。
  (六)中西医结合治疗
  (1)正天丸(由川芎、当归、红花、细辛、氨基比林、非那西丁、咖啡因、苯巴比妥等组成) 有活血化瘀、祛风胜湿功效。赵兰稠等运用正天丸、西比灵治疗偏头痛60例,按国际头痛协会1988年标准诊断,1日1次,睡前服用,每2周1疗程,观察1个疗程。疗效标准也按国际头痛疗效评价标准,结果60例中,显效36例(60%),好转20例(33.3%),无效4例(6.7%)。
  2。杨兆有等以25%硫酸镁注射液10ml加入5%一工O%葡萄糖液100ml中静滴,每日1次。复方丹参液20ml加入5%一10%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5--7日后改为口服25%硫酸镁工0m1,复方丹参片4片,每日3次,I一2个月为1疗程。治疗偏头痛38例,经1年的随访,临床痊愈26例(68.42%),显效9例(23.94%),无效3例(7.89%),总有效率92.36%。
  [研究述评]
  (1)现代医学对偏头痛的病因尚未充分阐明,其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大多认为偏头痛患者存在血管舒缩功能障碍,脑组织血流灌注不平衡,血管内皮完整性受到破坏,使脑缺血缺氧而致偏头痛。也有人认为本病的发病机制涉及中枢神经、植物神经和酶系统。近年来有研究探讨了以下诸方面。
  ①镁与偏头痛的关系 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细胞和血液中是以游离镁(离子化镁)、与阴离子结合镁、蛋白结合镁等3种状态存在,镁的生理活性十分广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镁能明显抑制儿茶酚胺、组织胺及5一羟色胺的血管收缩活性;b。镁可阻滞天门冬氨酸受体,从而抑制天门冬氨酸介导的神经细胞钙离子内流;C.镁还可阻滞非天门冬氨酸介导的钙离于内流,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内钙离子从肌浆网释放,并且实际上是驱使钙离子进入肌浆网,这样减少了平滑肌可利用钙离子而降低了肌张力;d.镁具有血管扩张作用,同时可减缓各种血管活性物质的血管收缩作用。偏头痛发作期血清镁及红细胞镁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和疼痛对照组,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据此认为镁与偏头痛有着密切的关系。罗盛等的研究表明,偏头痛患者血清镁及红细胞镁均降低,通过补镁可以缓解偏头痛。同时国内有人报道应用口服硫酸镁或其注射液治疗偏头痛能有效镇痛。陈亚兰认为常用健脑中药桃仁、红花、赤芍、柴胡、牛膝、地龙等含有较高的镁,可以改善循环,软化血管,镇静降压。为中医药防治偏头痛提供了新的思路。
  ②内皮素(E7)与偏头痛的关系 内皮素是近年来发现的血管活性肽和低分子,具有细胞信使作用的生物活性物质。有收缩血管、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与细胞粘连的作用,内皮素水平升高可使脑动脉等不同部位的血管收缩,参与血管张力的调节。杨晓苏等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44例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发作末期及间歇期血浆E7—1的含量,发现偏头痛患者血浆ET一1水平明显升高,除此之外,还发现血浆E7一l水平与偏头痛程度呈正相关,程度越重者,ET一!水平越高,且发作频率>12次/年的患者了。1水平较发作频率<12次/年组高。这些均提示E十一1可能与偏头痛发病有关。中药影响血管内皮功能和日的生成、释放,是近几年中医药界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唐其柱用当归注射液静滴10天,治疗前后对比血浆E7.1含量下降45。63。还有学者使用穿心莲、川芎嗪、丹参等药物,研究表明具有保护血管内皮的功能,降低内皮素病理性升高,维持血管正常。
  ③偏头痛患者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的关系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是由单核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星形细胞、小胶质细胞等分泌的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近年来认为了NF还是一种免疫递质,即具有神经递质效应的免疫物质。邱焱等通过检测偏头痛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7NF一。的含量,探讨其与偏头痛发病的关系。方法:选50例病程1年以上、未使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的偏头痛患者和20例神经衰弱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者抽血后,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中TNF一。的含量。结果偏头痛患者血清中了NF一<Cr水乎显著高于神经衰弱患者(户<O。01)及正常对照组(P<0.01);偏头痛患者发作期血清TNF一。水平高于间歇期(P<O.05);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与无先兆患者血清TNF一。水平差别不显著(P>O.05);女性偏头痛患者血清TNF一。水平高于男性(尸<O.05)。本实验结果显示:偏头痛血清7NF一。水平显著高于神经衰弱及正常对照组,偏头痛患者7NF一。的升高可能反映了偏头痛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网络中存在一些障碍,最终影响了一些神经递质如肾上腺素、5一羟色胺等代谢,并在偏头痛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7NF升高的机制尚不清楚。有研究认为偏头痛患者有明显的非特异性免疫缺陷,T.NF升高可能与免疫缺陷引起脂多糖增多诱导TNF产生有关。.FNF在偏头痛中.的具体作用仍不清楚,可能与其对前凝血物质、血小板活化因子、纤溶酶原激活剂及白细胞粘附于内皮细胞的强力诱导作用及影响组织血管,引起血液动力学改变等因素有关。 、
  (2)中医学认为,偏头痛属内伤头痛范围,其发病原因虽说与肝、脾、肾三脏有关,但因于肝者比较多见,病机主要是风和瘀。偏头痛多有宿根、反复发作、起病急骤,来去突然,头痛剧烈,有“风之特性。”中医学有“久痛人络”、“不通则痛”说,TCD证实,发作期、发作间隙期存在颅内血管痉挛等现象,符合中医学血瘀之特点。结合临床,风扰瘀停,瘀阻脑络而发头痛。这为临床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偏头痛提供了依据。然而临床上以活血化瘀法结合传统的辩证论治方法来治疗本病似更为妥贴些,疗效也可更好一些。“久病必有瘀”,因此活血化瘀法治疗本病受到广泛重视。倪世秋对1995—1999年治疗偏头痛方药进行统计,发现川芎、丹参、桃仁、红花、延胡索、牛膝、赤芍、当归等活血化瘀药列在前20位,其中尤以川芎应用最为广泛。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川芎提取液及其有效成分川芎嗪能够保护血管内皮细胞,解除血管平滑肌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及5一羟色胺、缓激肽等释放,抑制脑缺血时血小板激活,降低血液粘度,改善血液流变作用,扩张脑血管,改善脑血流及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这从现代医学角度进一步验证了川芎善行血中之气,祛血中之风,上行头目巅顶,下行血海,走而不守。既可活血化瘀,又可行气止痛的作用。同时近5年来,虫类药在偏头痛的治疗中逐渐受到重视。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云:“病初在经在气,久病人络人血,气血瘀痹而头痛者,用虫蚁搜逐血络。”如穿山甲、土鳖虫、全蝎、僵蚕、蜈蚣治疗瘀血头痛效果显著。总之,通过药理及实验研究,多数学者认为中药治疗偏头痛的主要机制在于能够扩张脑血管,改善微循环,增加脑血流量,舒张头颈部血管平滑肌,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降低脑内5一HT、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含量,达到解痉、镇静、止痛作用。临床上用中药治疗可以达到既能控制发作,又能减轻发作程度,起到标本兼治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