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青龙汤

 学中医书馆 2013-01-21
小青龙汤
    (方组、临证参考用量)麻黄9g  芍药9g  干姜9g  五味
子9g  甘草9g  桂枝9g  半夏9g  细辛9g
    上8味,以水2000ral,先煮麻黄,减400ml,去上沫,再
下诸药,取600ml,去滓,温服200ml。
    (功效}解表散寒,温肺化饮,止咳平喘。
    (主治)
    主证:素有内饮,复感风寒,恶寒,发热,无汗,身痛,干
呕,咳嗽,喘息,痰多稀白,苔薄白或水滑,脉浮或弦紧。
    副证: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脉弦细或
细滑。
    (临证加减}
    1.本方加味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基本方为桂枝、白芍、麻
黄、干姜、细辛、甘草、法半夏、五味子各lOg,葶苈子20g。
胸痛加栝蒌仁、薤白、延胡索;胸闷气促加杏仁、桑白皮、厚
朴;持续低热加银柴胡、地骨皮;中等或高热者干姜减至5g,
加桑白皮、生石膏;食欲减退加厚朴、莱菔子、麦芽。每日1
剂,水煎服.[广西中医药,1992,c3,:13]
    2.《金匮》运用小青龙汤小议:认为由于人体正气有强弱,
感邪有轻重,故张仲景运用小青龙汤时,每每于主法(温肺化痰
散饮)之基础上,随兼证增减药物。
    (1)解表散寒化饮,兼清里热法:本法适用于小青龙汤证兼

有郁热,出现“烦躁”,舌苔薄黄者。方用小青龙汤解表散寒化
饮,再加石膏一味兼清里热,为小青龙加石膏汤。
    (2)温肺化饮,兼降气、散满、清热法:表证不甚明显,而
寒饮迫肺,咳喘气逆严重,喉中痰鸣,心胸胀满,并见烦躁者。
小青龙汤不用桂枝而以石膏配麻黄,发越上焦水饮,除郁热,去
芍药、甘草,因其酸甘不利散饮除满,加厚朴、杏仁以增强降气
平喘散满之力,小麦甘淡健脾以利痰湿,合为厚朴麻黄汤。原文
中提及“脉浮”,并非病位在表,而为水饮挟郁热上迫于肺所致。
    (3)温肺化饮,兼止咳祛痰平喘法:既无表证,亦无郁热,
纯属肺阳不振,寒饮停肺,肺气上逆,症见“咳而上气,喉中水
鸡声”,痰清量多,不得平卧,舌淡苔白滑等,法宜温肺化饮,
同时应加强化痰止咳平喘的力量。方用射干麻黄汤,即由小青龙
汤去桂、芍、甘草,干姜易生姜。取细辛、半夏、生姜、五味温
肺化饮,收敛肺气以固本;射干、麻黄、紫菀、款冬花化痰平喘
以治标;大枣一味,健脾安中且可调和药性。如此标本兼固,咳
喘自可渐除。
    (4)温肺化饮,兼健脾益气利水法:本法适应于肺脾两虚,
输布无力,痰饮停滞,肺气上逆之咳喘者,泽漆汤是其主方。原
文虽仅言“脉沉”二字,然还须具备有喘逆倚息,痰清量多,面
色萎黄或咣白,少气懒言,食少乏味,颜面虚浮,舌淡用之方合
拍。此方亦属小青龙汤之变法,方中桂枝、生姜、半夏温肺化
饮;水饮泛溢,中土先伤,故用人参、甘草益气健脾,并培土生
金;重用泽漆利水消痰;紫菀、白前止咳平喘;水饮久留而化热
者,可佐黄芩清热.若再加细辛、五味子、麻黄等温肺平喘纳
气,茯苓、焦术等益气健脾去湿,其效果往往更好。同时认为,
桂苓五味甘草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汤、苓甘
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也是在小青龙汤
法之基础上变化而来.晰江中医杂志,1984,t8);346~34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