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不想走但又很难留

 苏迷 2013-01-21

其实不想走但又很难留

“浮萍”老字号撤出观前成必然?

   “老正兴”悄然锁门歇业
  本报记者 利刚
  熙熙攘攘的观前街宫巷内,如果不是因为几张鲜艳的红色告示,很少有人会去留意那扇已经上锁的玻璃门。这里曾经是苏州老字号春蕾茶庄的观前店,如今店已搬走,只剩门口的一块刻着“汪瑞裕”历史的石碑,诉说着老字号那段辉煌的历史。面对难以承受的房租,春蕾茶庄无奈撤离观前,引发了人们对那些靠租房生存的老字号的思考。这些老字号就像“浮萍”,一阵“大风”吹来就会飘摇不止。而寸土寸金的观前街,注定是一个风云变幻之地。

  “春蕾”撤出观前牵动老茶客“神经”
“租期到,暂歇业———中华老字号春蕾茶庄”、“本店已搬迁临顿路209号”,这两张先后贴在观前街宫巷118号玻璃门上的告示,在寒冬的观前街上不时会引来路人的目光,但大多数行人只是瞥一眼而已,没有人会因为一家老字号茶庄的离去而伤感。但对习惯了到这里买茶喝茶的老茶客来说,“春蕾茶庄”的搬迁却让他们觉得有点意外。
  春蕾茶庄,其前身是百年老店“汪瑞裕茶号”。经考证,汪瑞裕茶号始创于清乾隆年间。是由安徽省歙县西乡揭田村汪仁瑞堂宗祠的公产出资开设的,资主代理人名汪道生。总店位于原春蕾茶庄的旧址(观前正山门口),同时在观东醋坊桥堍开设分店,名汪东裕茶号,简称东号; 在大成坊口开设另一分店,名汪广泰茶号,简称西店。历史上,汪瑞裕茶号曾有过辉煌的业绩,上世纪三十年代初,《大光明报》主笔颜益生、姚哨秋、梅晴初,夏有文等人常驻在茶号,一面饮茶,一面编报,红极一时。然而现在,这家有着两百多年历史的老字号却无奈撤出观前,搬到了距离观前街一路之隔的临顿路。
  一位知情人向记者透露了春蕾茶庄撤离观前的幕后原因———租金太高。“春蕾茶庄的门面并不是自己的,而是租的”,这位知情人透露:“春蕾茶庄的房东已将原茶庄的房产拍卖,起拍价据说就超过了2000万,这样的价格对于一家茶庄来说,显然是无力承受的。虽然新房东也表示愿意将门面继续租给春蕾茶庄,但租金却比原来高出很多,春蕾茶庄难受承受如此高的租金,只好搬到别的地方。”
  记者来到春蕾茶庄的临顿路新店,相对于观前街,这里的面积要小不少,但已有不少茶客按图索骥寻上门来。春蕾茶庄的工作人员说:“我们也不想搬,但一年200万的租金,实在租不起。”

  上了楼的“老正兴”
  也悄然锁门歇业?

  无独有偶,另一家身处观前街的“中华老字号”老正兴最近也大门紧锁,让很多准备前来用餐的食客吃了“闭门羹”。记者中午在观前街看到,位于二楼的“老正兴”的玻璃门已经上锁,店内空无一人,门上也没有任何告示。随后记者来到老正兴对面的另一家老字号“新聚丰”,经理冯敏告诉记者,“老正兴”和“新聚丰”一样,门面都是租的,搬到二楼后,散客生意并不好,加上房租又比较贵,“老正兴”撑不下去,只好关门歇业。“老正兴”是否真的歇业?记者拨打了“老正兴”的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知情人士告诉记者,由于生意不好,老字号“老正兴”已经关门近2个月了,估计不会再继续开下去了。
  两年前,同为老字号的“老正兴”和“新聚丰”同时搬到二楼,曾在苏州引起不小的争议。很多人都认为,在寸土寸金的观前街,老字号搬到二楼可以省下不少房租,这可以减轻“老字号”的经济压力,上楼后或许可以寻找到另一个发展空间,然而两年后,情况却并没有像当初很多人预想的那样。“虽然酒店现在的生意还不错,但散客却比以前少了很多”,冯敏告诉记者:“交通不方便,停车不方便,一楼门店太多,很多散客甚至都找不到酒店。”据冯敏透露,“新聚丰”的营业面积约为1000平方米,年租金约80万,加上日益上涨的工人工资和食材成本,压力一年比一年大。目前幸好还有很多老苏州喜欢到“新聚丰”用餐,包厢的生意还不错。而面对“如果租期到了租金继续上涨怎么办”这一问题,冯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只能走一步算一步,如果合约到期租金继续上涨,生意实在做不下去,那也没办法。

  自有房产的老字号
  日子过得还不错

  相对于靠租房营业的老字号,拥有房产的老字号由于不存在租金等压力,日子过得相对舒服些。苏州老字号协会秘书长刘骥表示,春蕾茶庄撤离观前情况也比较复杂。总的来说,苏州的老字号大多数都还是不错的。“稻香村”董事长沈根富告诉记者,苏州的老字号以前都是国营和集体的,后来老字号陆续改制,有的老字号变成了私营企业,改制时房产也“作价”卖给了老字号,也有一些老字号在改制时先是由国家或是集体参股,后来国家和集体的股份逐渐退出,成为私营企业,稻香新就属于前者。由于门面是自己的,因此不存在房租的问题。另一家拥有数千平方米营业面积的老字号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酒店的房子是租来的,数千平方米的面积肯定是天价,在观前街这样交通和停车都不方便的地方,要想撑下去真的很难。“观前街的老字号是苏州的一道风景线,也是了解苏州文化和历史的一扇窗口,如果在观前街上没有这些老字号,肯定是一个遗憾”,采芝斋茶楼负责人刘成告诉记者:“就拿采芝斋茶楼来说,如果房子不是采芝斋自己的,根本做不下去。但就是考虑到要为市民和游客提供一个感受老苏州茶文化的场所,即便目前茶馆生意不是很好,我们还是在坚持着。”

  老字号进出观前街
  其实并不奇怪

  在观前街靠租赁经营的老字号并非只有春蕾茶庄一家。据苏州老字号协会会长储敏慧透露,大光明眼镜店、朱鸿兴、绿杨馄饨、三万昌等老字号都是租房经营。相对自有房产的老字号,压力肯定会大一些。
  在储敏慧看来,老字号搬迁其实属于正常现象,比如乾生元,最早是在木渎,现在也到了观前,三万昌最早是在玄妙观内,后来曾歇业过一段时间,重新开业后才搬到现在的地方,石路的沐泰山也曾搬迁过。从历史的角度看,春蕾茶庄撤出观前街不会是第一家,更不会是最后一家。而对于老正兴的歇业,储敏慧在感到惋惜的同时,更希望老正兴能挺过难关,坚持下去。“观前街老字号发生的任何变化之所以会引来大家关注,是因为观前街地位的特殊性。在苏州,最能代表苏州古城风貌的是姑苏区,而姑苏区内最值得一提的商业街就是观前街”,储敏慧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观前街是展示苏州商业文化的一座平台,如果观前街上没有了老字号,观前街的文化价值就会大打折扣。”储敏慧表示,保护好老字号的一个办法是对老字号进行立法,一旦有法可依,老字号遇到问题就可以妥善地得到解决。虽然苏州老字号协会是全国第二家成立的老字号协会,但在老字号的立法保护上,与国内一些走在前面的城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
  储敏慧表示,从历史的角度看,老字号进出观前并不奇怪,关键是要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不管在哪里开店,只要能把老字号守住并加以传承发扬,就是对老字号的一大贡献,更值得钦佩。而在采访中,春蕾茶庄的工作人员向记者透露,为了避免再次搬迁,春蕾茶庄已将现在的门面买了下来,在距离观前街不远的地方总算扎下了“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