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显:美国,将一战而失天下——从罗马与蒙古帝国史看美国的战略风险2013-01-21 13:48 作者:周显 我要评论(0) 字号:小 大 核心提示:一个帝国的殒落只会是因为军事,决不会是因为经济。一个帝国在扩张期间不会有致命的经济问题,就算有也能很快解决,不会构成大麻烦。军事强人不愁没钱花,这是定律。 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帝国,但同今日美国情况相似的只有两个:一个是在公元前27年~395年罗马帝国,维持了约400年;一个是13世纪时期的蒙古帝国。其他帝国或存在时间太短,如马其顿帝国;或是列强并存,而非独霸,如波斯、大英帝国。汉唐时的中国虽然强大,但本部的人口和土地占了大部分,“帝国”成份并不够强。 在金融与商业世界,人文知识其实远比数学更为重要。正如成功商人很少是会计师,真正的投资大师永远不会是数学专家。货币学大师弗里德曼最重要的学术作品并非是与数学有关的经济学,而是《美国货币史》。因此,从历史看现代,既有其必要性,也是分析金融经济事件的最有效的方法。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罗马和蒙古帝国的经济金融史,来分析出美国的未来前途。 铸币税:速途同归的帝国之道 罗马帝国的公民很少进行生产劳动,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战争。他们没有国家预算,每年的财政都是赤字。但这不要紧,因为每当罗马人征服一个新地方,便大肆抢掠以填补国库的亏空。这种“商业模式”固然本小利大,但也存在很多问题: 第一,不停地扩张导致军队和军费不停地增加。从三世纪到四世纪,帝国面积减少了,军队却从30万增到了65万,这还不算制造“高科技武器”(例如骑兵装备)的成本;第二,当罗马帝国把附近肥美土地全都征服后,继续扩张的边际成本越来越高。例如罗马在一世纪就征服了不列颠群岛,但数十年后进行核算,却发现这地方太过荒芜,占领的成本效益比完全是得不偿失。 随着“抢掠模式”已无利可图,征税也达到极限后,被贫困逼急了的罗马人想出了一个新办法:从战争到货币,发行更多的货币,这便是今日美国所惯用的手段。当然,货币不能一下子全发出去,而是一点一滴地增发,把货币贬值速率控制在国民可以忍受的范围。 结果,罗马用了200年时间,币值减去了95%。历史家只注意到其货币的大幅贬值与通胀,却没有注意到以下事实:从广义的角度看,罗马货币的购买力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提升了。打个比方,本来有100万元的货币,现在增发到200万;但一棵菜本来卖1元,现在卖1.7元,而非2元,因此购买力反而提升了。这一点相信40岁以上的香港人都能明白: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增长、高通胀时代,港币的购买力不断下跌,但港人的收入增加得更快,因此生活反而越来越好。 罗马的生产力增加,归因于3个理由:第一,生产技术的进步;第二,大量的基础建设降低了运输成本;第三,统一国家造就了统一大市场,使贸易成本降低。 同罗马帝国不同,蒙古帝国的抉择是从贸易到货币。 蒙古帝国是史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比前苏联还要大上一半。蒙古人虽然也喜欢抢掠,文化水平较低,可是在经济活动方面却比罗马人更为先进。蒙古帝国在蒙哥汗死后便已分裂,但蒙古诸国之间的贸易并不受国界约束。一来大家都是蒙古人,同文同种;二来游牧民族天生喜欢做贸易,非常重视商贸发展。正因为蒙古人这种重商主义,意大利商人马可波罗才得以东行到中国。 纸币是宋朝时发明的,但却是元朝人将他发扬光大。蒙古人没收了所有人的黄金白银,然后发给他们纸币,要求必须用纸币交易。当外国商人离开蒙古帝国时,可以凭纸币等价换回金银。这种做法,同我们今日使用的货币已无太大分别。 纸币对于贸易的好处,是无须理会钱币的纯度,坏处就是可以滥印。蒙古人同世上所有其他人种一样,规矩守不了多久,便堕进了滥发货币的滥觞。 反观美国,因为时代进步,以前行之有效的“帝国经营模式”美国并不能照葫芦画瓢地简单套用。例如,美国不能向其他国家征税,顶多是利用强制贸易把过期武器卖给中国台湾,强迫日本开放市场,或是在伊拉克开设了大量的美资公司??“不能明抢就暗中发钞”成为美国掠夺世界的手段。在现代社会,不是不可以抢,而是因为大部分是无形财富,要抢也抢不了。 一个帝国对其附庸是永远索取多,支付少。这就是“主人”和“奴隶”的分别:奴隶为主人生产,不可能倒转过来,由主人来做生产。故此,不管采用什么方法,美国都会尊从这大前提,想办法“宰杀”帝国之内的附庸。 美国向其附庸收取的“保护费”当中,最为人熟知的就是货币。这也正是罗马和蒙古帝国所使用的政策。如今,全世界都得买入美元和美债,因此它可以“无本”得到其所需的商品。它只需要慢慢贬值,一点点儿地滥发,大家虽然介意,但也没有法子。罗马帝国货币滥发了三四百年,但只要它的霸权仍在,就没有问题。 从贸易自由到金融自由 罗马和蒙古帝国的本部人民,都不从事生产,最主要的工作是从事军事活动,维持自由贸易政策,从而为帝国创造一个庞大的贸易圈:初期是通过抢掠,然后是通过征税和货币政策,去夺取附属国的财富。为什么罗马和蒙古都采用了相同的经营模式呢? 大家都知道经济学上分工合作的重要性。分工合作是小尺度的行为,大尺度的说法是“比较优势”。在一个大帝国之内,市场变得前所未有之大,分工合作也会变得更精细。当时的罗马和蒙古帝国,也毫不例外地存在着大区域性的垄断行业。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http://www./mag/hqcj/2013-01/1198813.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