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张良故里:“高官”多 诸葛亮拜访曾留墨宝

 笑熬浆糊糊 2013-01-22

\

  保存完好的张乐舜提督府大门楼

  阅读提示

  这是一个张姓人居多的普通村庄,他们多以张良后人自居,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来村里考证后也留下了“西汉留侯张良故里”的墨宝。

  去年12月月末的一天,大河报记者来到被誉为“张良故里”的郏县李口镇张店村。飘飘洒洒的雪花中,记者惊讶地发现,这里不但出了张良,亦有不少古代高官,被称之为进士庄,仅明清两代五品以上的官员就十二人,受皇封者共六十多人。这些人在张店村修建的宅院被称为官宅,而张店村至今尚保存296间明清官宅,其精致的雕饰、威严的门庭,鳞次栉比的宅院,颇似一座“明清官宅博物馆”。

  A

  普通小村出了个帝师张良

  阴沉的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雪,去年12月下旬的一天,我们的车还没到郏县李口镇张店村,一座横跨道路的牌坊出现在记者眼前,“西汉留侯张良故里”,指着这行醒目的大字,陪同记者采访的郏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说:“这是原中国文物研究所所长罗哲文特意给张店村题写的。”

  张良是和诸葛亮齐名、妇孺皆知的人物。作为西汉时期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其辅佐刘邦成就霸业,被誉为一代帝师。罗哲文等专家考证认为,被汉高祖刘邦称为“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并封为留侯,被后世尊为“谋圣”的张良,就出生在大河报记者探访的张店村。

  郏县县委宣传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张店村以前有不少张良的遗迹,如留侯祠等,其内有张良塑像。可惜原建筑解放后被毁,仅存遗址。张店村有3000多口人,大部分姓张,自称张良的后裔。

  说起张良,张店村的村民乃至不少郏县人都颇以此为荣,当地至今还有不少关于张良的传说。据村民张四林讲,农历四月初十是古时传下来的留侯祠庙会。农历又称为小麦会。这天家家户户吃面条,说是为祝贺张良的生日而吃的。古庙会传到今天,内容变了,人们会在前一天忙起来准备酒菜,有的还买鞭炮要庆贺一番,吃面条成了一种象征。也有的给张良爷燃烧香烟,虔诚地许愿。过去村里还要演几场戏,剧目大多与张良有关,如《鸿门宴》、《霸王别姬》等。唱词多是“一步高一步低,好似霸王别虞姬,一步低一步高,好似张良品玉箫”“八洞神仙数张良”等。

  在张店,关于张良的传说早已植根于村民的生活。据村民张丙阳讲,“摆山”是当地村民最乐玩的一项棋艺类娱乐活动,据传是张良的布阵图。特别是村中年长者,不论是田间地头,门前街口,只要两人说好,就在地上划三个相套着的方框,四角四边连起来就是棋盘,用不同的石块,或小棍、树叶作为各自的棋子开始下棋。主动方会说:“叫你三盘不能赢”,对方就会说:“来吧,张良的布阵法你还没有学会。”

  虽然是简陋得不能再简陋的棋盘,但村民们玩得不亦乐乎。胜者说张良的阵法奥妙无穷,你还得再学三十年,拜师吧。对方说,我让着你……据村民说,这是当地特有的玩法,别的地方很少见。传说这是张良的布阵图。

  B  

  诸葛亮拜留侯留下墨宝

  “在古代,凡是到郏县为官的,都会到我们村拜拜张良,连诸葛亮都来过呢。”村干部王拴成说,空说无凭,他们村的确有这方面的物证。

  王拴成所说的物证,是一块在张店村出土的汉代石刻。

  郏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提供的资料显示,2006年2月,村民张振洋在原张店村的一处废墟中,偶然发现一块红石石刻。其长106厘米,宽40厘米,厚19厘米,在没有打磨的天然石面上,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是建安6年诸葛亮携元直在拜留侯祖庙,瞻仰张良像后所写的一篇短文。

  石刻共六行五十七个字,字体为汉隶,铭载:“亮携元直,建安六年春,踏贤宗。观地势不严,然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拜留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周俊杰在鉴赏过该石刻的拓片后认为:“此石隶书结体方正,清隽而疏朗。因非庙堂之用,故又具洒脱飘逸之气。文字线条瘦劲而爽健,尽管已到汉末,线的起收与转折处已出现圭角,这是汉以后所有隶书最明显的特征,但此石气息上仍然弥漫着只有汉人才有的淳厚、高古、苍茫之气。年轻的诸葛亮并非以书名世,而此偶尔乘兴所书的数十字,却使我们感受到了其文之畅、其书之精、其情之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