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帝师故里张店村

 南山梵境 2019-10-09

初夏的周末,我们来到平顶山郏县张店村。如果不是这次行程,真的不知被汉高祖刘邦高赞的“运筹帷幄之间,决胜千里之外”的汉代良相,一个有勇谋、知进退的通透之人——张良的故里竟然就在这里,而且还入选了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这是一个怎样的村落,能被张良先人选中,安居于此?经过两千年时光的洗礼,这个村落还有多少帝师遗风?作为国家级古村落,它会带给我们哪些惊喜?

张店村张良故里牌坊

走进张店村,才发现张良故里果然名不虚传——

张店村在平顶山的山顶公园北面,村西南有一处不大的小山岗,形似腾飞的凤凰,这里因此平添了几分灵气。古时人们尤讲风水,但张店村的先民并没有死搬硬套“背山面水”“负阴抱阳”,而是结合山势与河流的位置和走向,因地制宜地选择了面山而居。如此灵活变通、活学活用的觉悟和智慧着实令人钦佩!而北有马鞍山,西南有凤岗,中原腹地独有的18公里倒流河之源芝河绕村而过……张店村独特的地理环境似乎已经做好了迎接奇迹诞生的准备。

张店村

另一位拥有治国理政之才的名相诸葛亮曾于建安六年(公元201年)春天来到张店村拜谒张良,2006年在张店村发现的一块红石石刻留下了诸葛亮拜谒后的手迹,称张店村“清静秀逸,乃龙凤之地”;颂张良“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因而“吾辈叹之、敬之、效之”。

诸葛亮手迹拓片

一个小小的张店村,留下了两个千古谋圣良相的历史印记,不由得让人心生感慨: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张店村的村主任骄傲地介绍,张店村出过5个进士,在明清两代有12个五品以上官员,官职最高的做到明代提督,担任驻防京师重任;受皇封的有111人之多,被称为“进士庄”;恢复高考后,还走出去500多个大学生。帝师故里绝非浪得虚名,基因强大,遗风犹存!

九门提督府门楼

古时的住宅不仅是居所,也是主人身份的象征。张店村至今保留着300间左右的明清官宅,都是那些外出做官的族人回乡建的:四合院落,青砖黛瓦,屋脊高挑,庭院深深。

有的院落如提督府中正中透着威严——

绿树掩映下的提督府院落

提督府是张店村保留最完好、级别最高的官宅,主人是明代隆庆年间九门提督张乐舜,最初五进院的建筑规格也代表了主人的地位尊贵,现在虽仅剩两进院,但门庭高大,雕栏画栋,尽显气派。

九门提督府正堂

有的院落,八角窗、拱形门错落有致;坚固的红石墙基乃就地取材;上百年的石榴树老干虬枝,叶翠花红;厚实的墙体,灵动的门窗,摇曳生姿的花叶;中原风骨中透着江南韵味,不觉生硬突兀,反而尽显和谐搭调,古朴不失俊雅。

                 张店村清代民居              摄影:雪莹

年代久远的木质楼梯,通向一大户人家小姐的绣楼,手脚并用地向上攀爬,想象不出终日足不出户的大家闺秀,在这绣楼之上,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会不会寂寞难熬?

年代久远的楼梯通向小姐的闺房

短暂的光线昏暗后,楼梯将我们引领上绣楼。透过石砌的窗向外张望的一刹那,远山、近瓦、葱茏绿树,一股脑地冲入眼底,满目仙境,直击心灵。

                           绣楼窗外              摄影:雪莹

有这样的美景做伴,我们不禁为那绣楼中的小姐庆幸了一番。而村主任的一番介绍又让我们收获了更大的惊奇——窗外的远山虽为雾霭围绕,但仍能清晰地看到一只苍鹰的轮廓。郏县隶属的平顶山因是战国时期应国故地而被称为“鹰城”,而此刻我们面前的这座“鹰山”竟然如此契合地呼应了“鹰城”的名号。远山伸展着巨翅,似要“大鹏展翅九万里”,也似乎要全心守护这一方水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历史的神奇巧合,汇成了绣楼窗外的别样洞天!

村路·远山 

 这就是张店村——小家有小家的世界:足不出户的小姐,可以透过绣楼的窗子,与广袤的自然联通;村庄有村庄的道法自然:面山而居,不但没有开门见山,走投无路,反而孕育了一代帝师,并走出去众多金榜题名的学子。

这就是张店村——遵传统,但不落窠臼;讲风水,而灵活变通。这种辩证的思想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成就了张店村的文化底蕴,并传承不息。

这里,不仅是张良的故里,更是一代帝师和后人的精神家园。

张良塑像

村与山水相依,人与古屋相守。

山上的张良遥望着生于斯长于斯的故里,一脸安详!

作者简介:李美刀,媒体人,“闲去记”的热衷追随者。愿与“闲去记”一起,行走、记录、分享河南古村落之美,寻找生命最初的原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