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地坛公园不配安放史铁生的灵魂

 读万卷书破万里 2013-01-22

地坛公园不配安放史铁生的灵魂

 

就像提到三味书屋就会想起鲁迅先生、提起吊脚楼就会想起沈从文先生一样,提到北京地坛公园,许多人都会情不自禁地想起史铁生——那个在轮椅上度过余生的中国作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史铁生的作品《我和地坛》让地坛公园焕发了新的生命,赋予了它新的内涵。

最近一段时间,“史铁生”这三个字再一次和地坛公园发生了联系。不过,这一次看上去就没有那么美好了。众所周知,史铁生先生已经于201012月的最后一天逝世。可两年多以来,骨灰仍未能入土为安。媒体报道,有读者提议将其安葬在北京地坛公园并为之塑像,但均遭到地坛公园管理方拒绝。

这件事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评论者就直截了当地指出,“史铁生墓不宜进地坛公园”。为什么呢?“因为史铁生的文学成就,在当代恐还不属于‘大师’、‘巨匠’级。”“他这个档次的作家、评论家车载斗量,何止成百上千?”这种说法令人惊讶。敢情地坛公园跟八宝山革命公墓一样,也要讲个论资排辈?按照这个逻辑,恐怕安葬在西湖湖畔的那些名人墓穴大部分都得搬走。苏小小就不说了,她只是一个史书中都没有记载的青楼才女;所谓“鉴湖女侠”秋瑾,也只是一名没有一官半职的革命党人;就连名垂千古的岳飞,其在世时官职也不高,仅仅是国防部副部长(枢密副使),文学水平也万万不能与同时代的辛弃疾、陆游、李清照等人相比。

把名人骨灰(墓穴)安放在公园之类的公共建筑里,并不是新鲜的做法——更别说,地坛公园前身就是皇家举行拜祭的地方。前面所提到的西湖湖畔,就长眠着数十位历代以来的名人。景色优美的上海虹口花园,也陈设着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鲁迅墓。至于全国各地那些与名山胜川相伴的古今名人墓穴就更是数不胜数了。人们在这里不仅可以踏青休闲,旅游观光,也可以缅怀故人,陶冶情操。就像网友指出的那样,将史铁生安葬在地坛并帮他塑像是一种双赢的举动,“两种人文资源相得益彰,有利于弘扬人文精神。”

名人墓穴和雕像,一定需要很大的地方吗?未必。史铁生不是权倾一时的官员,不是家财万贯的富翁,虽然其精神世界穿越古今,翱翔海内,但安放灵魂的地方,三米五米当然好,一尺见方未尝不可以?甚至在僻静的角落里与腊梅青竹作伴,也不失为一桩文人雅事——若干年后,当游客在偌大的地坛公园里逛了一圈,感觉身心疲惫的时候,突然在转角之处遇见史铁生之墓,谁说就不会有如饮甘泉之喜呢?

不过,不管读者和网友怎么说,这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因此相对于旁观者的评论,我更在意地坛公园方面的态度。媒体报道,和史铁生做了近20年邻居的王耀平接受采访时曾透露,20114月,地坛方面已经拒绝给史铁生立墓碑和安葬骨灰,原因是殡葬法规有严格要求,且地坛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不能随意建造公墓。

冷冰冰的回答里,透露出制度的威严和决绝。是啊,任何理想主义的温情脉脉,都会在制度的大门上碰得粉身碎骨。恨只恨,一生耕耘文字的史铁生先生,无缘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临终前,也没混到一官半职。弄个副部级待遇,也是好的啊。

写到这里,我倒要劝告支持将史铁生骨灰安葬在北京地坛公园并为之塑像的朋友,趁早打消这个念头吧。地坛公园不配安放史铁生先生的灵魂。这是一块冷冰冰,没有人情味的地方;这是一个只有森严制度,没有人文关怀的地方;这是一个只有皇家祭祀,不食人间烟火的地方……身处这样的地方,对于史铁生先生是一种侮辱,对于史铁生先生的骨灰和雕像则是一种亵渎。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安置史铁生的灵魂呢?

史铁生的成名作是1983年发表于《青年文学》的短篇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很多人以为清平湾是作家虚构的地名,其实,这地方还真的存在,而且还与史铁生的命运息息相关。1969年,史铁生从北京来到陕西延川清平湾插队放牛,一次遭遇到暴雨和冰雹,高烧后发现腰腿疼痛,当时没在意,后来发展成双腿残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想以死来解脱自己,最后在母亲的帮助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并终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基于上面的原因,我觉得与其把史铁生的骨灰和雕像安置在地坛公园,不如把骨灰洒在清平湾某地某处的山上、河边。让他文学生命的起点,成为真实生命的终点。至于雕像,还是安放在读者心中吧。我想,每一位读者的心中,都会很乐意地永远为史铁生先生留一块柔软的草坪。

 

风中伫立,雨中谛听

风雨中是否残留着

祖先的消息?风雨中

你是否想起了,数千年

淡忘的归途?……

 

这几句诗歌来自史铁生的《鸽子》。安息吧,铁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