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税与非税

 爱难启齿 2013-01-23
     非税收入多具有不确定性,比例过高可能会引发财政风险

  公共财政收入由税收收入和非税收入两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收入是财政收入的“大头”,非税收入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资产)有偿使用收入等。

  2012年,受经济增长放缓和结构性减税的影响,全国税收增幅大幅回落。一些地方会不会“堤内损失堤外补”,通过增加非税收入来弥补财政收入的不足?

  从一些地方公布的2012年前三季度财政数据看,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比例确实上升较快,有的市、县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等甚至超过40%的增幅。有的地方明确表示,这是为了确保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目标,各级财政部门狠抓收入管理,加大违法建筑、违法占地及矿山非法开采处罚力度,加大对违法占地、城市交通违法等不文明行为整治力度,导致罚没收入增速较快。

  专家认为,虽然2012年非税收入增长有特殊原因,但一些人为的主观因素也不可忽视。非税收入多属于一次性收入,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非税收入占公共财政收入的比例过高,就会导致财政收入质量下降,并可能引发新的风险。罚没的根本目的在于惩罚并制止违法行为,不能把罚没异化成增加财政收入的工具。如果企业减了税却又增了费,那么结构性减税的效果就会打折扣。应当进一步清理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在内的非税收项目,加强非税收入的管理与监督,避免不正常的非税收入增加实体经济负担,给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应当进一步清理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等在内的非税收项目,避免不正常的非税收入增加实体经济负担,给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带来不良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