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讨论站票半价应正视定价机制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1-23

光明时评

讨论站票半价应正视定价机制

周 龙 《 光明日报 》( 2013年01月18日   02 版)

    春运临近,火车票又成舆论焦点。前不久,有网友发布一则大意为“呼吁无座火车票半价”的微博。短短两天,该微博就被转发超过13万次、评论3.55万条,舆论也呈现一边倒的支持态势。

    为了应对公众汹涌的质疑,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在内的各方专家学者都站了出来,列出“造成列车严重超员,危及行车安全”“易造成管理混乱、运营质量下降”“有人就会坐到空闲座位上,无法计算”等理由,向公众解释为何火车站票不半价。

    可是,对于专家的解释,公众似乎一点也不买账,对于站票该不该半价的问题,一家门户网站组织的在线调查显示:86.17%的网友支持半价。而在其他媒体组织的在线调查中,支持半价的网友都是压倒性的多数。

    在站票半价问题的喧嚣讨论中,有一个信息仿佛被人们忽略了,那就是我国火车票价自1995年开始,有17年没有涨过价了。前不久,有网友晒出自己珍藏的火车票显示,从1996年开始,北京至武昌的卧铺票一直保持280元不变。十几年沧桑巨变、物价连翻,兰州拉面都从一块多涨到7块了,火车票还坚持不变,难怪网友感慨“近20年保持不变的,只剩火车票价了”。

    十几年来,几乎所有的东西都在涨价,火车票价为什么能保持不变?显然,这不是因为它尊重市场规律。如果铁路运输部门严格按照市场原则制定票价,那么,那张280元的卧铺票现在肯定不止这个价。火车票价能保持不变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它是公共资源,带有公益性质,国家投入大量的钱,实行行政审批制,无法严格按照市场化方式调价。

    为什么公众对全价站票愤愤不平,而对十几年不涨的火车票价视若无睹?说白了,是市场意识。铁路运输管理部门恰恰缺乏这一点,该涨的不能涨,该降的没法降。

    由此看来,真正的问题不是站票是否半价,而是票价与市场的关系,是火车票定价机制的纠结——站在市场的门口左右为难。在这一问题解决前,哪怕站票半价也无益于减少公众的不满。唯有继续推进改革,才能让火车票价更符合公众的利益,符合公众对公平的期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