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切实把学校体育工作抓实抓好

 肖小雨 2013-01-24

近年来,我们按照中央、省、市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政策要求,以促进学生体魄健康、身心和谐、全面发展为目标,因地制宜,创造条件,初步探索出了符合高中教育实际、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校体育工作模式。

一是用课程保健康。按照高中课程标准,保质保量开好每周两节体育课,按照学分要求严格进行考核和评价。结合学校实际,开设了“太极拳”、“武术操”、“双截棍”、“乒乓球”和“国标舞”等十几门体育类校本课程,做到选修课课程、时间、师资、场地、评价“五落实”。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体育生活的价值”、“体育锻炼与学习效率”等近百个研究型学习课题研究,让学生在亲身实践、探索研究的过程中,激发其上好体育课的兴趣,提高体育课程实施水平。

二是用活动育健康。为了让不同体质、兴趣和特长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学校积极创新活动形式,传承传统体育项目,努力让体育运动趣味性、个性化、特色化。把大课间活动作为培育学校体育特色、发挥学生特长的主渠道,每天上午或下午利用30分钟时间,组织学生开展融广播体操、军体操、健美操、韵律操、校园集体舞、跑步、诵读经典古诗词等为一体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周每班开展两次60分钟的课外活动,把打沙包、踢毽子、跳绳、登山、徒步越野等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丰富活动内容,确保学生全员参与。开展社团活动,组建了“街舞社”、“围棋社”等十几个体艺类学生社团,引进社会专业人员担任指导教师,每周六下午集中开展活动,既锻炼了身体,又培养了学生特长。开设心理健康咨询室,配备专职老师,经常开展学生心理辅导,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三是用制度促健康。按照制度规范、监测指导、评价激励的思路,着力构建推进学校体育工作,保障学生健康的长效机制。制定了《学校体育工作规范》、《生命教育课程化实施细则》、《学生体质健康检测报告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和规范,把开展阳光体育落实到教书育人的各个环节。建立专业队伍补充和培训机制,把体育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纳入教师总体配备培训计划,使体育专业教师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断得到补充,专业技能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落实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制度,购置配备了监测设备,每年对全体学生开展一次体质健康监测,综合分析监测数据,及时反馈家长,并配合家庭采取有针对性的矫正和强化措施。近3年,学生体质健康检测合格率均达到96%以上。发挥评价导向功能,把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和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并将体育作为高中招生测试科目之一。完善体育竞赛制度,坚持每年召开春季田径运动会和秋季球类运动会,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体育赛事,培养了学生顽强拼搏、奋勇争先的品质,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

今后,我们将按照这次会议要求,把体育作为学校工作的基本任务,立足实际,创新思路,完善推进措施,建立保障机制,进一步做好学校体育工作,为每个学生积蓄成长成才的后劲和力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