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乡村的戏

 白丁0213 2013-01-26
小时候,最喜欢去邻村看戏了,虽说看不懂戏的内容,戏要叙说的故事情节,但那种有节奏感的鼓乐敲打声,还有那锁呐二胡演奏的优美旋律而揉合出的那种热闹场面,足够让自己兴奋得忘我,而被哪个小小戏台之上的万千变化感染着,并为之陶醉。
  在农村,60-70年代时,看戏是我们这些生活在乡村,过着乡村农耕生活的人最为盛行的一种群众性的娱乐方式。
  那时,乡村几乎是几年里也难得看到一场电影,何况那个时期的电视时代又还没有来到,那么,乡村里的唱戏这种娱乐方式,就是很大众的极至娱乐了。在那个经济很不发达,而且动荡,文化娱乐生活匮乏的时期,在乡村别说是看戏,就是哪家能拥有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听广播戏,那就是一种极度奢华的事,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当时的这种年代,家乡盛行“采茶戏”,这是赣中的一种地方小戏,而演出这种小戏的班底,除县里有专门的吃国家饭的编制剧团外,在当时乡村居住人口密集的大村庄,也都组建有自己的戏班。那戏班的曲目,往往是排练一些地方传统的剧目供人欣赏。当然,这种戏也不是常有的看,它是带有季节性的。也只有在农闲时节或庆祝丰收时才会有偶尔的演出。而知道演出的时间,通常是要通过亲戚传达的口信而获知的。
  当一弯冷月挥洒在乡村的大地,当夜色拥着田野进入寂静,“哐嚓哐嚓……”的鼓乐之声便会划破这夜的宁静。随着舞台上一个个浓妆艳抹的人物粉墨登场,小小的戏台就鲜活起来,台上一个个手舞足蹈,台下一个个如痴如醉,喧闹喝彩之声连绵不尽。这就是乡村的戏了。
  印记里,只要听说邻村里有戏演出,方圆几十多里地的人都会赶去看。一个“戏”字,几乎把人的魂都勾跑了,人们往往会立即丢下家务活赶去。小小的祠堂里(或是露天戏台),只见黑压压的人头赞动,水泄不通。戏台下,除前面是本村人自己自家占位的凳子坐外,那些人挤人的、站着、爬在树上、伸长着脖子看戏的,就都是外村人了。哪架式,认真汇集着旺盛的人气,形成了一种近乎现在追“星”的热烈氛围。
  戏班通常是简单的,就十来号人,以小生、小旦为舞台人物,称为“三角班”。正所谓是小小戏班“一套锣鼓两把琴,草帽挡扇各短裙。”戏班的人们就是挑着这点家当,跋山涉水,走村串乡,活跃在乡土民间。自然,戏班那些幽默的爱情剧演出,是乡村人最为喜欢和叫好的,也最为轻易点燃那些怀春青年男女的爱情欲火。男女之事,风月情浓,以至这样的戏能达到“女人看了三角班,不把房门关”、“男人看了三角班,不把扁担担”的效应。而这种看似粗糙的精神食粮也同样愉悦着乡村人追求快乐,追求美好的心愿。
  戏班里的艺人多数是本地土生土长的农民,但也有一些有才华的乡间“知识分子”的加入。若有必要,他们可自己编一些小节目娱乐于众。如嫁娶的婚庆、老人的寿宴,请了他们去,就得临时现编,并满足顾主的需求,尽到渲染贺意,活跃喜气的氛围,让大家达到高高兴兴的心境。
  艺人的思维是敏捷的,也是俏皮活泼的,都有说唱才能。若遇到顾主招待不周,自然会在台上用对白的方式来现场诉说一番,搞些极为夸张的说词,弄得看客们哈哈大笑,弄得顾主却有些不好意思。
  显然,对于看戏,那时里的自己是没有艺术欣赏能力的,为的只是凑个热闹,看个稀奇,也应了那句只知“一个进一个出,只知锣鼓打个通”的说法,自然是不懂什么人物、剧情和故事的渲染变化与审美了,充其量也不过是感觉这戏里的人很神秘、夸张,很好笑而已。
  “文革”后,戏的曲目内容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而代之的是“样板戏”。虽然没有那种原汁原味的民间艺术特色,但戏的演出还是诱人的,它依然具有魅力,由于这是乡村人唯一的精神文化食粮来源,吸引人也是自然的。
  岁月如梭,时代的车轮把我们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伴随着电影、电视、互联网的到来,一种全新的文化娱乐方式开启了。从此,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视野广角也就更为广阔和丰富多彩了,但乡村的戏也消失了,被岁月的潮流掩没了。可那些遥远的记忆却仍留在脑海里,依然的清晰。回忆里那种“哐嚓哐嚓……”的鼓乐声还是那样好听,显然,它代表着一种乡音、乡亲、乡韵,是现代娱乐无法复制和制造的。
  只是,戏曲已终,人已散尽,月色如水,乡村已再无戏台,已寂无一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